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铜胎掐丝珐琅
userphoto

2022.07.18 江苏

关注

古典器具风格万千,凭借工艺得以呈现,今个便说一说这铜胎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螭耳象足熏炉 故宫博物院藏

“铜胎掐丝珐琅”亦称“景泰蓝”,是一种铜工艺珐琅工艺相结合的工艺品种,始于西方,凭借自身的魅力,得以在本土扎根、发展,在工艺界占有一席之地。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花觚 故宫博物院藏

工艺之流程

铜胎掐丝珐琅施工过程繁琐考究,大致的制作流程为:首先,在铜制胎体上掐扁细铜丝捏出各种花纹图案;

然后,在掐丝轮廓内填入不同颜色的釉料粉末;经烧制、磨平、鎏金诸道工序完成。

铜胎掐丝珐琅文具一组

过程之中,又存在诸多的讲究。如掐好的细铜丝图案固定在胎体上,需要经过900度左右的焙烧。

再如,釉料粉末由固态转化为液态的加热温度必须控制800度以内,否则会使铜丝从胎体上脱落。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式香熏 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有的工序还需多次反复方可达到效果,如填釉过程。

当釉料冷却,固着于胎体表面时,原本填满掐丝轮廓的粉末会低于铜丝的厚度,因而需要再次填釉焙烧,该过程一般重复三至五次,才能达到烧结的釉料与铜丝轮廓齐平的效果。

铜胎掐丝珐琅制作过程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耳炉 故宫博物院藏

景泰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绳耳鼓式熏炉 故宫博物院藏

工艺之地位

考量一项工艺的受重视程度,得须通过其载体来量化,即铜胎掐丝珐琅器。而根据相关史料便可推断出,铜胎掐丝珐琅器在古代宫廷艺术品中享有重要地位

乾隆款掐丝珐琅兽面纹石榴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

因其呈现出的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效果,与皇家审美意趣相符合,且可充分展现出皇家气概,故而深受皇家之宠爱,并成为皇室重要的陈设器、礼器、文房用具及赏赐用器

乾隆款掐丝珐琅兽面纹尊 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款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纹胡人耳熏炉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的御用监、清代的造办处均设有专门的珐琅作坊,用于制作珐琅器供皇家享用。

《春明梦余录》中记载,景泰御前作坊珐琅器同永乐漆器、宣德铜器、成化瓷器一般,于明末清初时期已经成为王室贵胄竞相购得之物,用以彰显自身之雅致。

掐丝珐琅云龙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时期,铜胎珐琅制器更是备受推崇,且从清宫家宴饮食用器的记录来看,珐琅器属皇帝专用

景泰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四十四年除夕清宫家宴为例,皇帝御宴桌上二三路的冷荤食品均用掐丝珐琅碗盛装,四路用珐琅盅盛干果及蜜饯果品,五六路冷膳和七八路的热菜,俱用掐丝珐琅碗。

另外放在皇帝面前的小菜点心,也用掐丝珐琅碟盛装。然而陪宴桌上所用的餐具,则只能采用各色瓷器及银具了。

景泰款掐丝珐琅龙凤纹高足碗 故宫博物院藏

又如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十五,《膳底档》中详细记载了当天的早膳和午宴用器。

早膳中使用了五福珐琅碗、五谷丰登珐琅碗、珐琅葵花盒及金碗金盘等,而午宴皇帝御桌上的膳具是用掐丝珐琅碗、盘、碟,陪宴则是用各种瓷器。

由此显见珐琅器皿在正式宴桌上,其象征性的地位远高于比瓷器及金银器

铜胎掐丝珐琅饕餮纹卣形手炉

工艺之演变

自元代至清代,铜胎珐掐丝琅工艺随着朝代的审美特征而变化,展现了不同的朝代特征。

铜胎掐丝珐琅佛塔

元代掐丝珐琅器的突出特点在于釉料质地细腻洁净,表面异常光亮,具有水晶般的透明效果。特别是宝蓝、葡萄紫和草绿等几种颜色的珐琅釉,更显鲜艳醒目,晶莹剔透。

这种具有水晶般透明效果的珐琅釉料在元以后明清二代的掐丝珐琅作品中均无再现。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碗

此时期珐琅器的主要器型有炉、瓶、罐等,其图案装饰多为缠枝莲花纹,一般以单线勾勒枝蔓花朵的轮廓,在串联的枝叶间数朵饱满的大莲花竞相绽放。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三足筒式炉

而至明代,掐丝珐琅器在以往炉、瓶等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增多了缸、壶等日常生活用具

早期追求朴实庄重的风格,以宣德款器为代表,同时,宣德款掐丝珐琅器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具有时代标志的掐丝珐琅的实物遗存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菊纹盏托

明中期的铜胎珐琅器的图案装饰日趋繁缛,布局繁密,擅长以双线勾勒技法完成装饰纹样。

而明晚期铜胎珐琅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器物造型、珐琅釉料颜色品种的增加、色彩的运用以及图案的题材等方面,以明万历为代表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酥油灯

万历年间的掐丝珐琅器,颜色品种丰富,烧炼了如豆青色、松石绿色、茶褐色等新的珐琅花色品种,填釉充实饱满,打磨平整,表面光洁,砂眼细少。

图案装饰题材广泛,象征吉祥的宗教内容纹样八宝纹为这一时期图案装饰的潮流。

万历款掐丝珐琅菊花纹圆盒 故宫博物院藏

发展至清乾隆朝,进入其发展的繁荣时期。

据档案记载,造办处制作了数量可观的珐琅器宫廷典章用品,如宝座、屏风、香筒、佛龛、佛塔等。

康熙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冲耳炉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朝掐丝珐琅的胎骨,铜质精纯,胎骨厚重,无轻飘之感,甚至有些器物用昂贵的黄金制胎

珐琅釉料均无透明感,砂眼减少,细腻光滑,并出现了以金为着色剂的“粉红”色釉,珐琅釉颜色到二十余种,色彩之丰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足熏炉 故宫博物院藏

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工艺还常与画珐琅工艺相结合,并镶嵌珠宝,具有典型的金碧辉煌的皇家艺术风格。

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开光画珐琅山水图杯盘 故宫博物院藏

至此,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概况已了然,以其饰器,华贵莹亮,流光溢彩,当值宝之。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 让乾隆甘当“仿制者”的景泰蓝,有怎样的魔力?(上)
金地景泰蓝更具艺术感染力
工艺品 西洋古董珍玩集萃拍卖鉴赏(三)
流金岁月的技艺——珐琅的前世今生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宝——珐琅器(清代篇上)
这些传统工艺造就了景泰蓝的华丽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