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晚期瓷器底足
userphoto

2022.10.18 江苏

关注

鉴定瓷器,底足是关键。前面两期讲了明早期和明中期的底足特征,这期咱们聊聊明晚期的底足特征。明晚期主要是嘉靖,万历,天启,崇祯,这四个阶段。

嘉靖底足

这是嘉靖的,用回青料画的螭龙纹,底款大明嘉靖年造,可以看到这时的足根与明中期很像,比较圆滑,但是与早中不同的是,它这个折角处变成带弧度的了,不再是早中时的直角了,就跟汽车一样,从早期的直线条,变成流线型了。

万历底足

再看万历的,画的是云纹,因为这个云的画法跟(壬)这个汉字很像,所以也叫壬字云。这个底部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向上鼓起来了,我们管这种叫馒头底,像个馒头一样,鼓鼓的。馒头底主要流行于万历至天启时期,这主要是为了解决烧造时的塌底问题,由于当时瓷土原料的特性,导致很多瓷器在烧造时产生塌底,有的塌底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这个底比底足还低,放在桌子上都能打转。馒头底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塌底的问题。

天启底足

接着看天启,画得是梅花,这种简笔画的风格从晚明开始流行,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这也是一个馒头底。但与万历不同的是,它是砂底,天启时期常见这种不施釉的砂底,并且跳刀痕明显,底足粘砂现象严重。说起跳刀痕这里补充一下,并不是说只有明晚期才有,从明早到明晚,哪个时期都能见到跳刀痕,只不过万历到天启这个阶段更明显一些。

崇祯底足

最后看崇祯的,画得是燕鹿纹,这个底足就有明显的塌底,它不是平的,而是有一个向下鼓的弧度,足根也是无棱角的圆滑状,足墙也不向内斜收了,变成直上直下了,开始向康熙时期的特征发展了。

明晚期标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断代依据--明清瓷器底足演变(供参考)
明代后期青花瓷纹饰详解
明清瓷器底足演变,原来是这样的
美国劳伦斯:明代民窑青花瓷器的特征鉴定
瓷器收藏常识(42)明代万历时期瓷器概述与鉴定要点总结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彩瓷品种增多,看文章中这些是否都见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