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石之美者——古玉器
userphoto

2024.03.01 河南

关注

关于玉器,史上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最著名的当属“和氏璧”。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玉,不仅指硬玉和软玉,从广义来说,那些自然生成、加工后能成为细腻、质地坚韧、化学性能稳定的美石,都可囊括在玉的范畴。

拥有八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古玉器,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设计艺术、碾琢工艺、文字记载,而且包括其丰富的权力象征、财富表露、礼仪功能、宗教功能、装饰作用以及经济价值。

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古人认为玉乃无价之宝,是自然界的精华,能够与神灵相通。文人雅士常借玉喻物为文章生辉,玉雕作品被赋予诸多含义:如权力的象征,历代帝王无不以美玉篆治玉玺;如和平的象征,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说;如君子风范的象征,有“古之君子必佩玉”之说;如品格的象征,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说;如德行的象征,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如荣华富贵的象征,有“白玉为床金作马”之说:如贞操的象征,有“守身如玉”之说;玉还是祥瑞、忠勇与先知的象征,比如玉雕中的异兽和异鸟,等等。

古人还认为,玉能辟邪禳灾、避祸求福;有回天之力,能使尸体不腐,起死复生。大凡天地间的美好事物,玉皆可指代、承受。

俗以为,玉雕作品帝王享用以示天意,君子佩戴以示品德,俗人用之则为附庸风雅。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玉石经过加工雕琢成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如切、磋、琢、磨的工艺程序,恰如《诗经·淇奥》中所记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或者钻孔;磨,是用精细的木片或葫芦皮、兽皮,蘸珍珠砂浆进行抛光,使玉器展现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套技术,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在商代已为工匠所掌握,至今仍在沿用。

琢玉成器,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元代,玉雕制作形成规模,主要分布在北京和杭州。明清以后,玉雕制作有了重大发展。

古代玉雕品分为时作玉和仿古玉两大类。时作玉为应时之作,碾琢风格历代各异。仿古玉始于宋,盛于明清、有烧古、致残等多种独特技艺。

玉器的用途非常广泛,有用作礼器、佩饰或装饰的琮、圭、璧等;有用作仪仗的戈、矛、钺等;有用作生活用具的臼、杵、梳等;另外还有扳指器、座形器等杂器。古人贵玉,兼贵其声,所以有玉磬、玉笛、玉箫等古乐器。

体现吉祥富贵,是玉雕的普遍内涵。蝉,又名“知了”。玉雕蝉,则寓意腰缠万贯、一鸣惊人。再如:玉雕白菜,取白菜的谐音,意为“百财”,有招财、聚财、发财,百财汇集的含。其次,取白菜的外形和颜色,寓意天长地久,清清白白。

玉雕纹饰反映了人们趋吉避凶、盼吉祥的传统心态。每一种纹饰都表达着一种含和愿望。新石器时代多素面;商、西周多龙、蟠螭、饕餮、云雷纹;春秋战国多蒲、穀、乳钉等纹;两汉多勾云纹,穀、蒲等纹亦较常见;隋唐多飞天、花卉、鸟兽等纹;宋元多见凤凰、牡丹纹;明清绘画纹饰突出。

乳丁纹:在玉器上琢出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圆点,俗称乳丁纹;乳丁纹现于玉璧,通常代表天上的星星。饕餮纹:饕餮是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形同凶猛威严的兽面。“贪财为饕,贪食为餮。”琢于玉器,含戒贪之意。

说到玉雕之最,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玉制品是距今八千年前山西湖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水晶制小石刀;最大的一件玉制品是《大禹治水图》玉山,为青白玉,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000千克,由清代扬州玉工用十年时间完成,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最著名的琢玉大师是明代末期的陆子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为何爱玉?因君子之德美如玉
有形之玉器 无形之玉道
“玉不琢,不成器” 玉器之美在何处
千古意蕴|美玉中藏
分享丨古玉器皿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创新
中国古代玉文化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