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战国玉器纹饰之异彩(下)

 5、“硬刀刻”。春秋时期除了“游丝刻”技法外,还有一种与之对应的刀工--“硬刀刻”。所谓“硬刀刻”就是下刀如削,精深有力,线痕纵横吞吐,参差利落,却又刀迹尽化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是公认的“汉八刀”技法的直接源头。

 

                                                 



  

战国玉器特征

一、主流纹饰

1、战国组合纹。战国时期,玉璧上首次出现组合纹饰,这种纹饰多数为双身兽面纹和谷纹组合,两种纹饰之间用绳索纹作为间隔。

                                              







 

2、战国谷纹。战国初期谷纹承袭春秋风格,但形体略小,乳突有扎手感觉,底部有突出“芽弯”,排列密集均匀。战国中期谷纹乳突矮扁,手感圆滑,排列略显疏稀。战国后期谷纹多阴线刻,线纹飘逸,线形流利,手感平润。谷纹常与涡纹、卧蚕纹异名同称,事实上,三者之间确实区别不大。一般来说,人们常把半球形谷粒或有萌芽线的谷粒成为“涡纹”,把具有粗壮圆实萌芽线的谷粒称作“卧蚕纹”。把谷纹用阴线勾连起来,是战国后期楚国一带常用的手法。

 

                                                    







3、战国蒲纹。在谷纹的基础上加刻斜格线,这种纹饰始于战国,人们把它称作“蒲纹”。

 

                                               





4、战国星纹。“星纹”是战国新创纹饰,形状就象硕大的环形宇宙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星纹”的出现,经过汉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发酵,直接引发了“列星纹璧”的制作高潮。

                                           

5、战国螭纹。战国螭纹是春秋螭纹的继续与发展。战国螭纹多数由龙形首演变为云豹形首,“螭虎”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

 

                                              





6、战国龙纹。战国龙纹中有大量的“双尾龙”和“双首龙”,并且龙身出现鱼鳞纹。这是与春秋龙纹的重要区别。

 

                                             



   

7、消失的痱牙。战国玉器上很少饰有痱牙,代替痱牙的是出廓附件。出廓镂雕在汉代得到大力发展。

 

                                              



 

二、主流线条

1、丝刻线。和春秋时期一样,游丝刻依然是主流线条。古籍曾有记载:“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如游丝白描,毫无滞迹。”汉代这种精细入微、延续委婉的刀法,是对春秋战国游丝刻线的直接继承。

 

                                                    



2、硬刀刻线。战国事情进一步发展了春秋时期的“硬刀刻”,线条更为洒脱,与后来的“汉八刀”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

 

                                            





3、轮廓线。战国玉器上的轮廓线常见的是单阴线和绞丝纹线,也有少量浅浮雕阳纹线。

 

                                             





三、新器型

1、组合佩。战国时期出现大量的组合佩饰件。

 





2、双龙形和W形龙纹佩。战国的龙是玉器史上最生动的龙:有胎有骨,有体有用,有形有势,有蹲有跳,有卧有腾,灵活飞动。真是“尽其灵而足其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战国玉器的辨识
鉴别:春秋、战国古玉的主流纹饰
春秋时期主纹饰与线条刻法
古玉学步(208):古工琢玉阴阳线 起挤宽窄细分辨
【瑾瑜匯】春秋玉器之工藝紋飾
详解两大失传的玉雕技艺,还是老祖宗会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