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博玉器:唐宋开始进入“民玉”时代

中国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玉文化贯穿了中华历史进程的每个阶段。夏商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是神玉、礼玉、王玉时期。红山的玉猪龙、良渚的玉琮是通神的,玉璧、玉璋是礼天的,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的佩玉和葬玉……。两汉之前,玉的所有者至少也得是士(低等贵族),样式也抽象。

渐渐的,到了唐宋,尤其是宋代,玉器开始平民化,题材世俗化,玉器从王玉时代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彻底进入了“民玉”时代。

唐代因为金银器的迅速发展,玉器虽然也在发展,但没有之前或之后占那么大比重。唐玉偏重工艺性、雕塑性。

宋代是一个重视文人、文化的社会,还出现了极具艺术气质的皇帝。宋玉偏重绘画性、艺术性,题材更是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实题材,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

与南宋对峙的金朝,迁都中都(今北京)后,大量吸收中原文化。他们的玉器题材以自然的花鸟鱼虫走兽为主,能抓住动静瞬间,生动灵巧。

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精品展是该博物馆很特色的一个专题。唐宋辽金的玉器放在一个单元。唐代展品只有两件,玉质都不算太好,其中一件是出自安史之乱始作俑者之一的史思明墓,却是一件石质很高的山形嵌饰。四件宋玉玉质都很细润,造型也是非常写实的鹿、鸟等。金代的几件玉器算是玉器馆的“重器”。它们明确出土于金代贵族墓,玉器中展现出浓浓的自然风趣。

【唐代玉器】

唐代青玉七梁冠。青玉质,梁为七,预示其当初的使用者级别不低。这件玉器做工精细,各处打磨光滑,弧度自然。

墨玉山形嵌件,北京丰台史思明墓出土。玉质略带石性,有自然黑白纹理,正面加工成五峰山形,唯有起伏,以示沟壑交纵。

史思明墓位于丰台区王佐乡林家坟村西,1981年春进行发掘。因为墓葬破坏严重,出土文物不多。

【宋代】

青玉卧鹿嵌饰,海淀黑舍里氏墓出土。墓主人是清康熙重臣索额图之爱女,年仅7岁。鹿立雕而成,鹿角作灵芝状。鹿通体光素,碾磨精湛,抛光极好,古朴浑厚,是宋代玉作中的精品。

宋青白玉兽形砚滴。文房用具。兽做蝮(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习性好水)形,口衔小匜,腹部中空,贮水后可流入匜中。砚滴设计精巧。背上有盖,通体碾琢卷毛,关节部位饰以云纹,器型厚重朴拙。

宋白玉莲瓣形发冠。白玉质,质地细腻温润。正面雕琢对称的莲花瓣,正面下部琢有一圆孔,配白玉圆簪贯通其中。

白玉双雀嵌饰。玉 饰采用浮雕和透雕激发琢磨三层纹饰,正面是双孔雀,上下交错依附在山石旁,以单阴刻线琢孔雀羽毛、尾翎,背面光素,有琢磨遗痕及四组对穿孔,可缀系。

【金朝】

金代石椁墓出土的白玉双鹤衔灵芝纹玉饰

此玉饰为金代老年妇女头巾上的饰物。以镂雕加阴刻纹制成一对飞鹤,鹤口衔灵芝草,比翼齐飞。鹤为吉祥飞鸟,以鹤为题材的玉器在金代少见。该玉 饰造型简洁明快,雕琢生动有力,是金代出土玉器中的珍品。

金乌古伦窝伦墓出土的白玉绶带鸟衔花佩

玉佩表现的是绶带鸟用嘴轻啄花朵那一瞬间的情景,寓动于静,轻柔美妙。因“绶”与“寿”谐音,故绶带鸟是福寿的象徵。绶带鸟衔花卉纹,寓意春光长寿,勃勃生机。

金代乌古伦窝伦墓出土的青玉龟巢荷叶佩

金代玉佩的共同特点:即不是孤零零的表现一个物体或一件动物,而是花与鸟、龟与荷叶、荷叶与茨菰相辅相成,动静结合,表现出周围的环境特点,富有生活气息。

金代石椁墓出土的白玉折枝花形饰件

金代石椁墓出土的白玉缠枝竹节佩

玉佩透雕盘卷的竹枝,于一节间雕出三片竹叶,以单阴刻线示叶脉,双阴刻线示竹节,形态逼真,通体镂空,可系佩。竹生南方,在北方金代玉作中极罕见,这是迄今所知最早以竹为题材的出土玉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在当下的唐代玉器
金代出土玉器略论
古玉鉴(六)
古玉鉴定:金代古玉鉴定要点学习(学习资料)
各时期馆藏古玉高清图,大饱眼福!
详解隋唐宋辽金元明时期玉器纹饰——鸟纹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