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朝始祖后稷神话里,竟隐藏了这么多你不知道的华夏文明起源秘密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有人说,神话就是我们失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真是这样的。后稷真的是周人始祖吗?看看古代的神话传说里是否有历史真相吧。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夏商周三代,其实就是由不同的氏族建立的国家。夏朝据说有万国,商朝有国三千,到了周朝则变成了诸侯八百。其实古代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是夏商周天子封建,而是其氏族本来的先祖所建立。

到了西周灭商,它给自己的亲戚(姬姓王族和姜姓,任姓等后族)分了新的土地,建立起了新的国家。这些国家多为侯爵,以和原来的殷商古国(所谓子爵国)区分开来。这样就形成了王朝中央有公卿,地方有侯,甸侯,男侯的封建体系。

宗法制度形成了。

周天子为大宗,姬姓诸侯为小宗。

在自己的国家里,不论是姬姓的侯,还是其他姓氏的子,都是自己宗族的大宗。就好比一棵大树,有主干,有旁支。有的主干长得特别雄壮,则形成了主干独大,枝繁叶茂的现象。有的就分叉或者长成了歪脖子树,最后不能抵御外敌的侵袭,消亡于历史长河之中。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因此,每个上古的姓氏,基本上都是一个氏族的符号。

任何古代氏族,都有自己的始祖,在没有文字和载体的远古时代,始祖的创业故事,就被通过口头故事的方式口口相传下来。而后世子孙对此也确信不疑。

所以,夏的始祖鲧和禹,鲧就能死后化为黄熊(或黄能,能为三足巨鳖形兽)入于深渊,还能死后孕育大禹。据清人严可均辑录的《全上古三代文》(卷15,《古逸·归藏》),“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归藏》为上古三易之一,研究《易经》的朋友都知道,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到了周代才演化为周易。商代的《归藏易》已经记录了夏朝始祖鲧和禹出生的神话故事。

商族和夏族,无疑是死敌。商代人记录下来的夏族始祖神话,无疑应该是夏族本身的神话传说。而周族和商族不一样,它因为“商人有册有典”,所以很早就开始正视自身的文化建设工作。因此,周人留下了《周书》,留下了《逸周书》,还留下很多诗歌。

《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就是周人本来的诗歌,而《周颂》则多为西周建国后官方书写的赞歌。作为周公后裔的鲁国,也有《鲁颂》,《诗经》中的《豳风》,豳地则为周族迁徙到周原之前的聚居地。所以,《诗经》中最不为人所重视的《雅》和《颂》里,隐藏了大量周人的真实历史。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诗经 大雅 生民》,则是周人记录的关于本族始祖后稷的故事。

后稷是上帝的后裔,他的母亲名为姜嫄。姜嫄是因为出外游玩,踩了上帝的脚印而感应生下了后稷的。《生民》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载生载育,时为后稷。”

这段诗歌,无疑是周王朝官方的说法。此时,并没有后世司马迁所谓的姜嫄为帝喾元妃的说法,也没有后稷名为弃的言辞。

关于这段说法,最为难以理解的就是履帝武敏歆这几个字了。后世的学者解读,都解释为姜嫄踩了上帝的脚印因此感怀生后稷。至于这个帝到底是哪一位上帝,就无法得知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帝不是当时的帝喾高辛氏,因为帝喾是真实存在的人王,不可能通过脚印就怀孕。而周族起源的所有的真相,都被隐藏在这些诗句里,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破译。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周族的始祖是后稷,随后就是不窋。

春秋战国时期文献《国语》中,记载了周天子的太子晋所说的一段话,对于我们了解周王族对于自身发展谱系很有帮助。太子晋说:“自后继之始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王克安之”·。我们根据《史记周本纪》及其索隐和集解和战国时期《世本》,《尚书 酒诰》正义,可以梳理出十五王的世系:

一世:后稷,名弃

二世:不窋

三世;鞠(或鞠陶)

四世: 公刘

五世:庆节

六世;皇仆

七世:差弗

八世:毁(或伪堬)

九世:公非

十世:高圉

十一世:亚圉

十二世:公叔祖类

十三世:公亶父

十四世:季历

十五世:文王姬昌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这里面的问题还是蛮大的。一般读者没有研究过,所以难以看出来。主要的问题在于,这个十五世的世系时间太短,和周人所说的后稷为尧舜时期人差距太远。

司马迁曰:'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其依据是《尚书 尧典》等篇章。而《国语》中也有相似的记载,说是:“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说这句话的是展禽,即著名的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他是鲁国大夫,姬姓展氏,大约卒于公元前621年。他死后70余年,孔子才出生。同样的话语还出现在昭公二十九年周太史蔡墨之口,其文曰:'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太史为国家史官,掌管典籍和历史记载,展禽为周公旦后裔,鲁国公族,曾担任士师之职,掌刑讯。他们所说的话,应该是周朝建立之后,官方的观点。所以,在《诗经》中没有出现名字的后社稷,司马迁后来认定他名“弃”,也不算信口开河。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周王朝公认的世系,十五王到周文王,那么就是十六世到周武王。武王灭商,而始祖后稷在大舜时代就已经为农官的话,其时间实在太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夏禹到夏桀,是十四世十七王,共470年。商汤到商纣,十七世,三十一王,共496年。战国大儒孟子也说:“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左传》中,宣公三年,王孙满对楚庄王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则综合这三位春秋战国时人(晋国史官,孟子,王孙满)的说法,夏商两代三十一世,四十八王,至少历时在千年以上。

而作为《尚书》中,与大禹同朝为官的后稷,如果真是周弃的话,相对于夏商两代的三十一世四十八王,周族的十五世十五王,时间太短了。

如果是真实的,则相当于周人每一世都长达66年以上。

这显然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周人世系必然有问题。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史学界对此早有争论,但有一个合理说法,能解释清楚这个漏洞。

周人所说的第二世不窋,实际上并不是虞夏之际的后稷之子

那么这个是空口所言吗?还真不是。在史料上有相似的记载,只不过没有被司马迁采用。

《国语 周语上 祭公谏伐犬戎》记载:'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侍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

说这番话的人叫做祭公谋父,是周穆王的大臣。周穆王要讨伐犬戎,祭公谋父说这事不可,于是说出了上面这段话。

周穆王即穆天子,是西周第五位国君,卒于公元前922年。祭公谋父,是周公旦之后,是周穆王的长辈。他在穆王朝为公,可见其一定是周公旦一脉的嫡系,是掌控西周王室的重臣。其所说的话,具有高度可信性。

如果重视这段话,这周王室第二世不窋,应该和夏桀商汤同时。而周文王则和商代的倒数第二王帝乙同时。

帝乙是帝辛(商纣王)之父,文丁之子。周文王(此时还是商的西伯侯)的父亲季历(公季)就是被商纣王的祖父文丁杀死的。商纣王则死在文王之子周武王手上。

所以,不窋到武王也是十五世,和商汤到商纣王十七世比较起来,就合情合理了。只不过周人没有商人那么多为王(三十一王)的,政治一直比较简单。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解决了不窋的年代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周族的始祖就是不窋。

不窋是夏臣,所以在夏亡后,被迫带领族人逃亡到戎狄之间,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改行以游猎,游牧为生。

十几代后,周文王的祖父公亶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和戎狄翻脸,投奔了大商王朝,被商王封为周侯。才定居在周原这块土地上。

《诗经大雅 公刘》还记载了·周族从邰迁都到豳地的过程。

公刘是不窋之后的第三位周族首领,按世系是不窋之孙。则公刘迁到豳地,也就是商早期之事。

所以周族起家之前,不窋自夏自窜于邰,不窋之孙公刘从邰迁到豳,商晚期文王之祖父公亶父从豳迁到周原,定居岐山。后来经过四世的苦心经营,终于在姬发时代翦商成功。这就是周族的发家历史。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周人的始祖,可考证的就是不窋。由于不窋处于夏末战乱时代,所以他在带领周族逃难的过程中,丢失了大量物品,自己的祖先也只留下了后稷的记忆。所以后来周人可考证的祖先族谱,就把不窋当做了后稷之子。

还有一个可能性当然是所谓后稷在虞舜为官是周人的虚构。但《山海经》中留下的只字片语却从一个侧面说明,周先祖后稷始于虞夏时期可能性是极大的。

《山海经》中的后稷神话,说明周人先祖确实是和夏商先祖同时期的人物。真知堂的研究文章写先周历史,短短的几千字当然无法尽言。本文先给出第一个结论:

不窋不是虞夏之际后稷之子,而是夏朝末年的夏国农官。其年代和夏桀商汤同时。所以不窋才是周王朝真正的始祖。至于虞夏之际的后稷到底和周王族什么关系,请看真知堂后续的第二篇研究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最近网上,关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高古玉
乡愁-今日小年,你还记得小时候贴过的年画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夏朝不存在?《尚书》17篇说夏说得好辛苦|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商周时期的猪崇拜,周文王生于猪圈,周公被称为“猪老大(冢宰)?”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猪是十二生肖之末,简...
商族从哪里来?华夏族祖先是来自西方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