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朝不存在?《尚书》17篇说夏说得好辛苦|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夏,本来是存在的。民国时期出现了疑古派,怀疑一切历史的真实性,流毒至今,在不少半知半解的人群中,随声附和,则大有市场。

所以不论是国家搞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也好,偃师二里头遗址定性也罢,不论地下发掘出土了多少落入夏时代的文物证据,照样有人站出来说,这些都不是夏,夏朝是不存在的。

这或许就是所谓:“夏虫不可语于冰”了。

商人祭祀商王乙配享夏禹的青铜器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夏朝的存在,最早并不是存在于考古发掘的遗址中,而是存在于上古的文献里。我们的古人不疑古,秦人就在秦公盨上清楚的说明自己的祖先曾经服侍夏王的事情。他没有说的是,秦人的先祖伯益本是夏禹指定的继承人,后来禹的儿子启破坏了帝尧以来的禅让制,变公天下为家天下,伯益被外放为侯(一说被启杀),到了夏桀时期,伯益的后人费侯在关键的时候倒戈跑到了商汤麾下,做了商汤的车右,也就是副帅。费侯一族成了征伐夏桀的急先锋。

当然,这些事零散见于史料,如果不是对上古人物和历史有通读和了解,根本搞不清楚谁是谁的后裔,也就看不懂《清华简》和秦公盨一类的古代文献了。笔者不揣谫陋写文,目的只是为了传播传统文化,不喜者请嘴下留情。

关于秦公盨上记载的夏和秦关系,详见笔者文章谁说夏不存在?这两件青铜器就是夏朝的证据!

秦公钟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其实,如果说《史记》不可信情有可原,那么《尚书》《诗经》再不可信的话,我只能说这世界上再无可信之事。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美国911之类统统不可信,因为谁也没亲眼见到过。

《尚书》乃四书五经之首,意思是上古之书。《尚书》本来是春秋时期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文献,孔子删诗书定礼仪,把一部分他觉得不可信不可读的书放弃了。后来孔子本的《尚书》流行,被孔子放弃的文章就失传了。再后来又遭遇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尚书》被禁。再到西汉初年废除禁书令,伏生背诵出《尚书》,这些古代珍贵文献才保存至今。

秦人形象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尚书》的解读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尚书的文稿都是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之前的书体,所以到了西汉就已经很难读懂了。举个例子,《尚书》中的,就是我。商汤伐桀自称曰台小子。,就是低于王一级的小王。对扬王休的休,乃命的意思,就是遵循王的命令。诸如此类,需要一个字一个词的去释读。

夏的存在证据,据笔者初步归纳总结了以下,《尚书》56篇,除了《夏书》四篇为本朝文献以外,《商书》《周书》共有47篇,不算逸文,还有15篇长文说夏,算上则有17篇。这么多关于夏的史料,出自商人和周人之手,不知道算不算夏朝存在的证据呢?囿于篇幅,十四篇解读笔者将分批进行,今天先给大家列出一个提纲,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笔者头条。

江西的尚书第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第一篇《商书 汤誓》:

”王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第二篇《商书》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

第三篇《商书》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俘厥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

第四篇《商书 汤诰》:

“王归自克夏,王曰:「夏王灭德作威。。。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请罪有夏。”。

夏代 绿松石青铜牌

第五篇《商书 伊训》:

“伊尹曰:「呜呼!古有夏先后。。。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

第六篇《商书太甲》:

“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

第七篇《商书 咸有一德》:

“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爰革夏正。”。

第八篇《周书 泰誓》:

“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

西周墓出土绿松石牌,或为夏物

第九篇《周书 武成》:

“我文考文王。。。以抚方夏。”(真知堂按:此处的方夏应该不是夏朝的意思,而是天下的意思,或即夏方)。

第十篇《周书 微子之命》:

“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此处同上)。

第十一篇《周书 康诰》:

“ 王若曰:「孟侯。。。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此处同上)。

第十二篇《周书召诰》:

“相古先民有夏。。。。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

二里头时期的文化遗址

第十三篇《周书 多士》:

“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夏。。。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第十四篇《周书 君奭》: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第十五篇《周书 多方》:

“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崇乱有夏。。。亦惟有夏之民叨懫日钦,劓割夏邑。。。成汤,刑殄有夏。。。乃惟成汤。。代夏作民主。”。

镶嵌绿松石的青铜觥,商代

第十六篇《周书立政》:

“古之人迪惟有夏”。

第十七篇《周书 周官》:

“夏商官倍,亦克用乂”。

《尚书》中《夏书》我就不引用了。由于本文的论文性质需要引用很多原文,容易被机器误判为抄袭,所以大量文字都被删节,但可以保证引用的关键要点都在。这些上古文字桀骜难懂,接下来笔者将专门写一个专栏《真知堂解读尚书》为大家详细解说,在此就暂时不一一注解了。

殷墟出土镶嵌绿松石器,年代存疑

对上古史的研究,最重要的可靠文献就是《诗经》《尚书》。由于里面包含的历史和古文字信息太多,笔者试为之释读,如有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华夏之说,源于《尚书 武成》。解读《尚书》就能很好的解释华夏一词的真实来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朝存在的证据!发现商汤之前十四代事迹史料!真知堂说上古史
这件青铜器证明大禹不是传说!夏朝真的存在?真知堂说上古史
破解夏朝:这座遗址的发现,找到了夏朝缺环,却让夏史变得更神秘
发现证据,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都吗?|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方国商的崛起!首次揭秘商汤灭夏的全过程|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周朝始祖后稷神话里,竟隐藏了这么多你不知道的华夏文明起源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