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有家长:时刻提醒在外的孩子 身份证不要随便给 字不要随便签

暑期打工热 学生兼职需谨防陷阱

提醒:钱不随便交,身份证不随便给,字不随便签!

暑假不少学生会利用假期兼职打工,像卖场促销、家教、餐厅服务员等,学生可选择的兼职类型多种多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利用暑假打工,增加实践经历的同时还能赚取零花钱、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暑假工各种各样,然而由于涉世未深,维权意识淡薄,在中介机构的高薪诱惑下,很容易上当受骗。本期,本报呼叫中心综合整理近年来相关案例,请各位家长学生谨记以下诈骗特征,有效识别和应对此类诈骗。

诈骗方式1:收取保证金诈骗

一些骗子利用大学生涉世不深、防骗意识薄弱的特点,打着高薪招工的旗号,以收取保证金、押金和体检费等手段进行诈骗。

诈骗方式2:骗中介费

社会上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诈骗中介费。当你交完费,“工作”却遥遥无期。或者中介机构找几个做“托儿”的单位,让学生们前去联系,但工作机会渺茫。

诈骗方式3:骗取额外费用

此类诈骗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比较轻松的岗位招兼职,提供优厚的报酬以吸引学生,要求求职者交一定的保证金或服装费、建档费。往往学生们交完钱,招聘单位就会说职位已满,要学生们回家等消息,而后不但工作石沉大海,钱也退不回来。

诈骗方式4:骗培训费

一些单位要求应聘学生在“上岗”前进行培训,培训费需要自己掏腰包。但往往培训后,单位就拿出尚无工作等各种借口,更有甚者在收取培训费后连培训班都没开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诈骗方式5:拖欠薪水

先以高薪为诱惑吸引学生来工作,等做完以后,却迟迟不发报酬。

诈骗方式6:特种高新行业

这类招工是以娱乐场所特种行业的高薪来吸引求职者。表面上招聘代客泊车、侍者、伴游等,实际工作时则有不正当交易。年轻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到这些娱乐场所打工,极易误入歧途。

诈骗方式7:传销骗人

社会上有许多以招聘销售人员的名义诱骗学生上岗工作,然后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惑下,甚至去欺骗同学、朋友、亲人,上当之后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能自己白搭一笔钱。

提醒:谨记三个不随便 打工中一定要注意

正值暑期来临,不少大学生有做短期工作的想法。提醒大学生,一定要到用工单位现场看看,查看用工企业的营业执照及行业许可证,而且要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短期劳动协议,盖章,并且自己要拿一份,作为证明。一定要了解清楚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否与所称的相符,同时应要求查看营业执照的原件,不要被“复印件”糊弄。

职业中介除了需要有营业执照,还需要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如果单位或个人没有进行工商注册,又没有职业介绍许可证而从事职业介绍,那就涉嫌诈骗,属于犯罪行为,投诉人可向公安部门报案。正规的职业中介到学校搞宣传,一般都会带上自己的营业执照及职业介绍许可证等复印件。如果职业中介单凭一张名片或公司地址来宣传,大学生不要相信。

“收取押金或保证金这类的职业中介公司,如果不是假的,也是不正规的。”业内人士介绍,如果职业中介向求职者收取押金或保证金,就有诈骗的嫌疑,求职者就要当心。

谨记

不要去偏僻陌生的地方求职,身份证不要随便给,字不要随便签,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生找暑期工多留个心眼
大学生兼职记牢防骗指南
警方提醒:求职谨防7大招聘骗局
节后求职,这些可要注意了!|上海HR劳动法
招聘骗局:找工睁大眼睛交钱留个心眼
学生暑期兼职陷阱多 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