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种体质
九种体质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湿热质
痰湿质
血瘀质
特禀质
气郁质

平和质

1 平和质   健康派、要保持!

令人羡慕,中国只有30%左右的人群是此体质。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2 症状表现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形匀称、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常见表现:气色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

心理特征:性格随、开朗,少生气、不抑郁。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3 健康保持方法

一、督脉按摩:

平和质的经络按摩以通畅督脉为主,保持督脉畅通。方法如下:

1、将按摩油均匀滴到背部正中线及两侧

2、自颈部到腰骶部自上而下用手掌掌面进行推擦、自颈部沿圆弧线到两侧腋窝的推擦,两种手法交替,各12次,

3、再沿督脉及两侧第一侧线的膀胱经循行,每隔1寸左右即用拇指进行点、推、揉。3~5遍后,右手五指稍微并拢,用指端自上 而下对督脉、两侧竖脊肌进行叩击。

二、运动保健:

建议平和质的老年人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每日进行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推荐保健运动:八段锦以及太极拳。

2、自颈部到腰骶部自上而下用手掌掌面进行推擦、自颈部沿圆弧线到两侧腋窝的推擦,两种手法交替,各12次,

3、再沿督脉及两侧第一侧线的膀胱经循行,每隔1寸左右即用拇指进行点、推、揉。3~5遍后,右手五指稍微并拢,用指端自上 而下对督脉、两侧竖脊肌进行叩击。

气虚质 

1  气虚质   气短派、出虚汗、爱感冒
 
占人群比例:12.71%。以西部和东北地区多见,无业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身体肌肉松软;容易患感冒和胃下垂,建议多吃益气健脾食物,少吃耗气的空心菜和生萝卜等。 
 
2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1、自汗、脉弱、舌边有齿痕、肌肉松软不实 2、易疲乏、气短懒言、精神不振 3、易感冒、脉弱
 
体貌特征:干性皮肤较多见、也可见敏感性皮肤,肌肉松弛,长黄褐斑。 易出现消瘦或肥胖(脾胃不佳,易消瘦。肾气虚,因体液不化而虚胖。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3    发病倾向   气虚体质大多导致一些不太严重的慢性病,如任其发展,久而久之也会形成像鼻咽癌这祥的恶性疾病。 
01  月经不调:气虚导致脏腑失调,从而引起月经紊乱,有时是提前,有时则是量少,但持续很久。 
02  反复感冒:气虚者抵抗力较差,很容易感冒,而且感冒之后还不容易好。 
03  鼻咽癌:气虚者经常感冒,从而导致反复鼻塞,再加上气滞于此,久之容易致病。 
04  内脏下垂:气虚不能升提,肌肉无力,易致胃下垂、眼脸不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症。 
05  长色斑:气虚者气血化源不足,面色就会发黄、缺乏血色、甚至长色斑。 
06  皮肤痛痒:气虚较为严重时,体内卫气较弱,很容易引发皮肤骚痒。 
07  慢性炎症:气虚者一旦染上炎症,很容易转成慢性病,如慢性盆腔炎(女性)和慢性支气管炎。 
08  落枕:气滞不畅,集中在某处就容易形成疼痛,如落枕、腹痛、头痛等,通过按摩可以缓解。 
09  发低烧:气虚者卫气太弱,容易发低烧,而且痊愈后依然是病怏怏的,非常虚弱。 
10  高血脂:气滞也会导致血流不畅,减缓了血流速度,导致血脂堆积,从而引发高血脂。 
11  易致肥胖:脾虚者吃得少则瘦弱,如果胃口好则虚胖,这是很多营养吸收不了,堆积在体内所致。 
12  排泄不适度:气能起到固摄把门的作用,气虚者此项功能较弱,容易导致尿多、汗多、大便次数多、月经崩漏、白带过多等症。  
4    形成原因 
01  先天因素:胎儿时营养不足、早产、喂养不当、父母一方是气虚质;  
02  长期节食:胎儿时营养不足、早产、喂养不当、父母一方是气虚质;  
03  过度用脑:神过劳,长期过度用脑,劳伤心思,思虑伤脾; 
04  重体力劳动:形过劳,曾是重体力劳动者或者是职业运动员; 
05  过多吃冰冷食物:喜欢吃冰冷寒凉、肥甘厚腻、缺乏运动; 
06  七情郁结:七情郁结,不开心,尤其是吃饭时生气; 
07  大病久病:大病、久病之后 元气大伤; 
 
5  调养原则
 
调养原则:补气养气,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饮食养生:细水长流,忌冷抑热
 
精神养生:忌思虑过多,宜少波动
 
起居养生:谨避风寒,不要过劳、熬夜等耗气行为
 
 
6   食物调养
 
宜--益气健脾的食物: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糯米、粳米、小麦、红薯、牛肉、青鱼、鲢鱼等。 
 
忌--耗气的食物:空心菜、生萝卜、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香菜、胡椒、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茶--补气茶饮:参片、银杏叶、毛峰茶、黄山金菊、葡萄干、桂圆、枸杞、红枣、黑芝麻、冰糖
 
药--食用补气中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 肾为气根,可加五味子、枸杞子等益肾填精之品。
 
 
7  穴位保健
 
a、足三里穴
位于:在小腿前外侧,眼下四指凹陷处;
 
功效: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被人们称为“保健穴” 和“长寿穴”。 民间流传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
 
按摩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两侧同时操作。每次按摩5分钟,按压时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两手按住两侧穴位,朝同一方向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转36圈后,再朝反方向转动。两手手指要带动皮肉,不摩擦表面的皮肤。
 
艾灸法:对于体形较胖,体内寒湿或痰湿较重的人,最合适的办法是用艾灸灸足三里,每次15分钟,一天1~2次即可,如果采取隔姜灸更好,不易烫伤。
 
b、关元穴
 
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功效:补气要穴。常灸关元穴,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培肾固本、 调气回阳、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
 
按摩法:将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施压力,然后用交叉的双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艾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烤。艾条距离皮肤约2~3厘米,感觉皮肤温热但并不灼痛,每次灸15~30分钟,以灸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c、气海穴
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 1.5寸;
 
功效:补气要穴。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气海穴具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的作用。
 
按摩法:先以右掌心紧贴气海穴,按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逆时针按摩100~200次,动作要轻柔缓慢,按摩至有热感,你就能感觉到体内的气血顺畅,身体轻松。
 
d、神阙穴
位于:即肚脐;
 
功效: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
 
神阙穴的保健方法:
 
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阙,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按压法:手指按在肚脐眼上,不要任何揉动,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节按力大小。 按压时平心精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上,数自己的呼吸数,100次就够了,一天一次。
 
 
8   运动保健
 
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 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 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呼气提肛法: 首先吸 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2~3秒之后, 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
 
八段锦:注意其中的“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加做1~3遍。
 
 
9   四季调养
 
春季:万物生长,要保肝气。肝气足则脾健,人也就不易气虚。避免过劳、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之外,不要盲目进补。
 
夏季:使人浮躁不安,情绪波动而伤肝导致气虚,要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利于气机的疏泄。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
 
秋季:进补前先养脾胃。以免消化功能弱而导致更虚。吃一些健脾胃的清淡饭菜,把夏天积累在腹内的东西清空。
 
冬季:是增补元气的好时候,气虚患者尤其要注意补气,可以选用山药羊肉汤、黄芪人参粥等补肾健脾之物 
 
10  膳食调养   改善气虚消瘦,面色无华,神情疲惫的膳食
 
美容药膳:大枣粥、薏仁粥、人生粥、山药粥
 
补气药膳:黄芪童子鸡、四君子汤、山药鲫鱼汤、参药煨乳鸽

 阳虚质

1  阳虚质   怕冷派、腰膝酸痛、畏寒怕冷
 
占人群比例:7.9%。以东北地区和女性多见;身体肌肉松软,性格内向沉静;易感湿邪,主要做好“防寒保暖”,包括少喝凉开水、少吃冷饮、少吹空调等。
 
 
2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 ,喜热饮食。
 
精神不振: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舌边齿痕: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心阳虚: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
 
肝阳虚:头晕目眩,两胁不舒,乳房胀痛,情绪抑郁。
 
脾阳虚: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
 
肾阳虚:腰膝冷痛、酸软,小便频数或癃闭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
 
肺阳虚: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痰如白沫。
 
体貌特征:干性皮肤较多见,皮肤松弛,肤色发白,易脱发、肥胖等。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3   发病倾向
 
01 发胖、脱发:脉象沉细食欲颇佳的阳虚者,易发胖,且头发容易脱落,形成早秃。
 
02 受寒则痛:阳虚者受寒则容易出现或加重各种痛症,如胸痹、腹痛、头痛、关节痛等。
 
03 痛经宫寒:阳虚女性常有痛经、月经延后、闭经等症,须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导致宫寒,甚至不孕。
 
04 性功能低下:阳虚者往往性功能低下,女性性冷淡,男性出现阳痿、早泄、滑糈等症。
 
05 风湿麻痹:阳虚者受风寒湿邪侵袭,血脉不通,从而导致关节风湿疼痛,到中年以后尤其明显。
 
06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与肾阳关系密切,阳虚者到了更年期以后,易患骨质疏松。慢性结肠炎也与阳虚有着密切关系。
 
07 睡眠不佳:素体阳虚者,睡眠容易惊醒,经常失眠,导致面容憔悴,有黒眼圈。
 
08 痤疮:如果是上热下寒,虚阳上浮,就容易导致痤疮炎症反复发作,而且终生落疤,此时清热消炎,反而适得其反。
 
09 水肿:身体阳虚,则阴液不能被蒸腾弥散,而是停滞于局部,如踝关节附近,形成水肿。
 
10 导致多种体质混合:阳虚则体内血流不畅,水分无法蒸騰,长此以往,则会促生血瘀、痰湿体质。
 
 
4  形成原因
 
01 先天因素:父母为阳虚质,或高龄婚育、胎儿时期母体过食寒凉食物
 
02 过度的性生活:纵欲、性生活过度、不节制等,均能导致或加重阳虚。
 
03 穿着不保暖:"要风度不要温度”,经常将肩、腰、腿暴露在外
 
04 长期服药:长期使用抗生素、利尿剂、激素类药物、消热解毒中药等
 
05 食物寒凉:经常性喝凉茶,喜欢吃冰冻、寒凉的食物
 
06 环境寒凉:在冷库等寒凉环境中工作,或者空调使用过度
 
07 老年:不可避免的随着年龄衰老,必定是阳气虚
 
 
5   调养原则
 
调养原则:温肾祛寒,温补脾肾。
 
饮食养生:忌食生冷,多吃温热。
 
精神养生:阳虚人常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起居养生:注意保暖,多动少熬。可用艾叶泡脚。
 
 
6  食物调养
 
宜--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羊肉、狗肉、鹿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萝卜、核桃、栗子、虾、等。 
 
忌--少食生冷寒凉食物:黄瓜、藕、荸荠、梨、西瓜、柚子、菊花、螃蟹、生冷食物
 
茶--宜补阳茶材:冬虫夏草、人参、核桃、姜、肉桂、枸杞、花生等 忌:金银花1654、蒲公英、白茅根2524、车前草
 
药--食用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中药:熟地黄、山药、菟丝子、杜仲、肉桂、杜仲、巴戟天、仙茅、肉苁蓉、鹿茸、海狗肾、蛤蚧等
 
 
7  穴位保健  
 
调养原则:温肾祛寒,温补脾肾。
 
a、足三里穴
位于:在小腿前外侧,眼下四指凹陷处;
 
功效: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被人们称为“保健穴” 和“长寿穴”。 民间流传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
 
按摩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两侧同时操作。每次按摩5分钟,按压时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两手按住两侧穴位,朝同一方向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转36圈后,再朝反方向转动。两手手指要带动皮肉,不摩擦表面的皮肤。
 
艾灸法:对于体形较胖,体内寒湿或痰湿较重的人,最合适的办法是用艾灸灸足三里,每次15分钟,一天1~2次即可,如果采取隔姜灸更好,不易烫伤。
 
b、关元穴
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功效: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
 
按摩法:将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施压力,然后用交叉的双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艾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烤。艾条距离皮肤约2~3厘米,感觉皮肤温热但并不灼痛,每次灸15~30分钟,以灸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c、腰眼
位于: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中
 
功效:腰腿痛、益肾壮腰、尿频、腰酸背痛。
 
按摩法:按摩时身体坐正,两手握拳自然背向后面,用食指隆起的拳眼紧按腰眼穴并做旋转用力按揉,以酸胀为宜。每次可以揉5分钟,长期坚持有很好的强腰健肾作用。
 
d、耳穴选穴:肾穴
位于:耳部 详见图
 
功效: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
 
按摩法: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肾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 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 5分钟。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8  运动保健
 
对于阳虚体质的老年人在运动中应注意避风寒,不宜大汗,适合做一些温和的有氧运。慢走、太极剑、 太极拳等。
 
八段锦的“背后七颠百病消”和“两手攀足固肾腰” 加做1~3遍。
 
 
9   四季调养
 
春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气候乍暖还寒,阳虚者尤其要注意保暖,调节情绪,适当锻炼。
 
夏季:暑热多汗,也易导致阳气外泄,使阳气虚于内。 建议尽量避免强力劳作和大汗, 也不可恣意贪凉饮冷。
 
秋季:秋季逐渐变冷,此时阳虚体质者不能坚持所谓的“春捂秋冻”,应该注意保暖,尤其是早晩较冷,要适当增加衣物。
 
冬季:要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 下肢保暖, 每天以热水泡脚为宜。
 
 
10   膳食调养   对阳虚体胖,浮肿便溏,怕冷倦意有良好改善作用。
 
美容药膳:韭菜粥、胡桃仁粥、韭菜炒鲜虾、当归生姜羊肉汤
 
进补药膳:小建中汤、炖乌鸡、实脾散

阴虚质 

1  阴虚质    缺水派、上火、怕热
 
占人群比例:8.89%。以西部地区和年轻人多见;体形瘦长,性格急躁外向好动;易患阴亏燥热等病,保证饮水和午休,忌熬夜。
 
 
2  症状表现
 
常见表现: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阴液亏少,脉象细数
 
体貌特征:皮肤枯燥无光泽,眼睛干涩,面颊偏红,体形偏瘦。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3  发病倾向
 
01 结核病:阴虚者气血虚弱,阴精耗损,免疫力降低,从而引发结核病,如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
 
02 习惯性失眠:阴虚内热者“五心烦热”,心烦不安,气候、情绪、饮食、环境稍有改变就容易导致失眠。
 
03 便秘:阴虚者体内缺水,容易引起肠道功能下降,导致便秘。而且小便也是量少且黄,即使经常喝水也很难改善。
 
04 色斑:阴虚者皮肤容易缺水,污物无法排出,从而生斑,尤其是阴虚火燥相结的色斑是很难袪除的。
 
05 口腔溃疡:阴虚内热者阼内火气很大,易上火,从而引发口腔溃疡。阴虚内热者易皮肤干燥,嘴唇容易开裂,更易产生口疮。
 
06 经期缩短:阴虚内热的女性往往会月经提前,经期缩短,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产生闭经。
 
07 高血压、高血脂:阴虚者虽然消瘦,但阴虚到一定程度,体内缺水过多,就会导致血液黏稠,血脂升高。
 
08 糖尿病:糖尿病初期,一般都是以阴虚为主,总是口渴,但喝多少水也不解渴,而且嘴唇干燥有如泛起白霜。
 
09 肿瘤:阴虚体质者长期情绪压抑再加上瘀血倾向,易患肿身体出现不明包块、硬结、便血等症状要及时检査。
  
4   阴虚形成原因
 
01 先天因素:父母是阴虚体质,很容易遗传给下一代。
 
02 经常熬夜:熬夜导致体内津液消耗,导致阴虚。女性经、带、产、乳等都会大最耗血,也易致阴虚。
 
03 情绪压抑:情绪长期得不到舒展,会郁结化火,从而促生内热,损耗阴精。
 
04 食物辛燥:长期使用辛燥食物,如辣椒、姜、蒜等助生内火,易导致阳盛而阴衰。
 
05 长期服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利尿药物,促进津液排出,从而促生或加重阴虚。
  
5  调养原则
 
调养原则:镇静安神,养阴降火,滋补肝肾
 
饮食养生:多吃水果,少吃辛辣燥热之物
 
精神养生:少生气,少焦虑,焦急上火更伤阴
 
起居养生:生活工作,有条不紊,不宜蒸桑拿
 
 6  食物调养
 
宜--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梨、百合、银耳、木瓜、菠菜、无花果、冰糖、茼蒿、芝麻、糯米、绿豆、龟、海参、鲍鱼、鸭肉、鸡蛋,蜂蜜,燕窝,白木耳,豆腐,黑豆,甘蔗,猪蹄,鹅肉等。 
 
忌--少吃:性温燥烈之品:羊肉、狗肉1025、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
 
茶--补气茶饮:西洋参、百合、芝麻、铁皮石斛、绿茶、菊花,决明子
 
药--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枸杞子等药
  
7   穴位保健
 
a、三阴交
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
 
b、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 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三阴交,此穴对妇科疾病很有疗效,如:月经不调、经痛、带下等。太溪,太溪穴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三阴交和太溪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 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c、肝穴、肾穴位于:耳部 
 
功效:补肾养肝
 
按摩法: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肾穴及肝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 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 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每日自行按压3~5次, 每次3~5分钟。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8   运动保健
 
对于阴虚体质的老年人应每天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如慢走、游泳、太极拳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可做搅海、漱津:即齿常叩 ,津常咽。
 
八段锦:注意其中的“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加做1~3遍。
  
9   四季调养
 
春季:阳气升发,阴虚内热者往往虚火上升,北方春季干燥,更容易患口腔溃疡、失眠、目赤等症状。宜服用三才封髓丹。
 
夏季:阳气极盛,是阴虚者最痛苦的一个季节,少动,避暑,多去海边高山。避免暴晒,不可出汗太多,要保证充足睡眠。
 
秋季:是阴虚体质者的养生重点,需注意肺,肾的养生因为二者都是体内阴水之源。宜出游,多呼吸新鲜空气。
 
冬季:冬天阴盛,是阴虚体质者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但冬季干燥,要注意多喝水,并加强对皮肤的保养。
  
10  膳食调养   对阴虚质出现的皮肤干燥、失眠、黄褐斑、便秘有改善作用。
 
美容药膳:百合粥、黄精粥、银耳粥、百合鸡子黄汤
 
进补药膳:五汁饮、蜂蜜蒸百合、玉女煎、莲子百合煲瘦肉
 

湿热质

1  湿热质   长痘派、出油、口臭
 
占人群比例:9.88%。以南部和东部地区多见,学生和商人多见;体形偏胖,性格表现为急躁易怒;易患疮疖、黄疸等症,建议淡饮食、戒烟酒、少熬夜、多运动。
  
2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1.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苔黄腻 ;2.大便黏滞不畅,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3.易患火热、痈疮和湿疹、黄疸等症;4. 易出现体臭、口臭、痤疮、酒糟鼻、黄褐斑、脱发等。
 
体貌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油性皮肤多见。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3  发病倾向
 
湿热体质如不及时纠正,就有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主要有皮肤病、肝胆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01 容颜不佳:头发、皮肤油腻,有头屑,毛孔粗大,痤疮较多,色斑,眼睛浑浊、有血丝,眼屎较多,鼻头红赤,口臭,体臭。
 
02 皮肤病:脂溢性皮炎,酒糟鼻,毛囊炎,痈疽,疮疖肿毒,体癣,足癣,股癣等。
 
03 肝脏疾病:携带肝炎病毒,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
 
04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肾炎等。
 
05 酸痛:湿热体质者易出现筋骨肌肉疲劳、腰酸背痛。
  
4  形成原因
 
01 肝胆脾胃功能失调:长期饮食不节,导致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或者患有肝炎,或者是肝炎病表携带者,都很容易形成湿热体质。
 
02 抽烟、喝酒、熬夜:吸烟者往往面容憔悴,牙齿黑黄,喝酒、熬夜则伤肝胆,进而伤脾胃,从而促进湿热体质。
 
03 情绪压抑:长期情绪压抑会伤肝胆,导致体内湿热无法疏泄,如果再借酒浇愁,就更易形成湿热内蕴体质。
 
04 先天遗传:一些具有湿热体质的父母,往往会将其温体质遗传绐下一代
 
05 环境温热:长期生活在湿热杯境中的人比其他人更易形成湿热内蕴体质
 
06 滋补不当或过度:滋补过度,或本来己经有内热倾向,又再进补,就很容易促生湿热体质。
  
5  调养原则
 
调养原则: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饮食养生:少甜少酒,少辣少油
 
精神养生:不宜熬夜,或过度疲劳。
 
起居养生:避免慢热,舒利关节,勤于运动,保持二便通畅
  
6  食物调养
 
宜--多吃清利化湿的食品:薏米、莲子、茯苓、蚕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绿豆、红豆、梨、绿茶等。
 
忌--少吃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饴糖、石榴、大枣、柚子。
 
茶--补气茶饮:苦丁茶、莲心茶、金银花。
 
药--甘淡苦寒清热利湿之品:如黄芩、黄连、龙胆草、虎杖、栀子等。
  
7  穴位保健
a 阴陵泉
 
位于:胫骨内侧踝下方凹陷处阳陵泉小腿外侧,当腓骨小 头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利胆祛湿,通经活络
 
按摩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阴陵泉穴和阳陵泉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 按压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8  运动保健
 
对于湿热体质的老年人每天应有规律地有氧运动。
 
如游泳、爬山、慢走、太极拳、八 段锦等。
 
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加做1~3遍。
  
9  四季调养
 
春季:应多做筋骨肌肉关节的拉伸舒展运动,增加身体的柔韧性,这样可以疏肝利胆,解紧张焦虑情绪。
 
夏季:湿热体质者在夏季会比较难受,体内湿热排泄不畅,此时应多喝水,也可喝祛署清热利湿的凉茶、绿豆汤等,也可常用空调。
 
秋季:比较干燥,对湿热体质者也较为不利,此时应多吃水分多、甘甜的水果,多喝白粥,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或挂蜜水。
 
冬季:人们一般喜欢在冬季进补,但对湿热体质者则不适宜。湿热体质者应少吃油賦、热最高的食物。
 
 10  膳食调养   对湿热体质出现的痤疮、口臭、浮肿、黄褐斑、酒糟鼻等有良好改善作用。
 
美容药膳:扁豆薏仁粥、绿豆车前子汤、赤小豆鲫鱼汤、枇杷饮
 
进补药膳:薏米绿豆粥、绿豆藕、泥鳅炖豆腐、雪羹汤

痰湿质

1  痰湿质   痰派
 
占人群比例:6.28%。以单位领导和男性多见,生活安逸的中老年人多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性格温和乐观能忍耐;最易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富贵病,建议“管住嘴、迈开腿”,并且经常晒太阳。
  
2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1.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2. 口黏腻、舌苔厚腻,身重不爽;3.胸闷痰多、面部油脂较多;黄褐斑、眼袋等。
 
体貌特征:体形肥胖。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3   发病倾向
 
中医常说,"百病皆由痰作崇"、"顽痰生怪病",痰湿体质是酝酿疾病的温床,很容易引发肥胖、"三高"和代谢综合症,具体来说,可能导致以下病症。
 
01 肥胖:"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痰湿者极易发胖。
 
02 高血压:一般是伴有胸闷、恶心、眩最、肿胀症状的高血压。
 
03 高血脂:痰湿提高了血液黏稠度,容易引发高血脂。
 
04 脂肪肝:饮酒、饮食肥腻、熬夜引起的脂肪肝,多数与痰湿体质有关。
 
05 冠心病:痰湿引发高血脂,再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引发冠心病。
 
06 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很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
 
07 糖尿病:益气健脾化痰燥湿的方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08 痤疮:痰湿体质油皮肤居多,很容易生痤疮。
 
09 胃病:痰湿者往往由饮食不节引起,长此以往就容易患肠胃疾病。
 
10 月经不调:痰湿阻滞血脉,容易形成月经延后、量少甚至闭经。
  
4  形成原因
 
痰湿体质的成因主要是体内湿邪无法代谢造成的,伤肺、脾、肾也会直接导致痰湿形成。
 
肺、脾、肾三脏对调节人体水液代谢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很少运动,又有一些不良习惯对肺、脾、肾造成了损害,那么营养水液将多进少出,就容易壅滞体内形成痰湿体质。
 
01  伤肺:久坐,长时间含胸埸背,压迫肺部呼吸浅,再加上有空气污染这祥的习惯会导致氧气不足体内的食物很难代谢,致使痰湿堆积于体内。
 
02  伤脾:食物肥腻、寒凉,暴饮暴食,常吃减肥药,常发怒、情志不舒展,导致伤肝,转而伤脾。不吃早餐,熬夜吃夜宵,饮酒过多,伤肝转而伤脾,饮食不节易伤脾胃。发怒、熬夜则易伤肝,肝木克脾土,伤肝就容易伤脾。
 
03  伤肾:长期口味偏咸,食盐太多。口味过重,长期吃盐太多也会增加水湿,既伤脾,也伤肾。
 
 5  调养原则
 
调理原则:健脾 祛湿 化痰
 
饮食原则:口味清淡,适当吃姜,少食肥腻
 
精神调适:易神疲困顿,要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听轻松音乐,以动养神。
 
环境起居:远离潮湿;阴雨季避湿邪侵袭;多户外活动;穿透气散湿的棉衣;常晒太阳。
  
6  食物调养
 
宜--多吃具有健脾、化痰、祛湿功用的食物:如薏米、菌类、紫菜、 竹笋、冬瓜、白萝卜、金橘、芥末、葱、姜、白果、红小豆等。
 
忌--不宜多吃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如饴糖、石榴、柚子、枇杷、砂糖等
 
茶--化痰利湿的茶饮:陈皮、山楂、茯苓、荷叶、乌龙茶
 
药--用调补肺脾肾、温燥化湿之品:半夏、茯苓、泽泻、瓜蒌、白术、车前子、党参、灸甘草、山药、苡仁、冬瓜皮、荷叶等。
 
 7  穴位保健
a、足三里 位于:在小腿前外侧,眼下四指凹陷处
 
b、丰隆穴 位于: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c、水道穴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
 
功效: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被人们称为“保健穴”和“长寿穴”。丰隆穴:健脾祛湿、消脂、胃胀症。水道穴: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痛经。
 
按摩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丰隆穴、水道穴,丰隆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 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8  运动保健
 
对于痰湿体质的人应长期坚持锻炼,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结实致密。如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及舞蹈等。 
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 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加做1~3遍。
 
注意事项:痰湿体质的人耐热的能力差,所以要尽量避免在炎热、潮湿的、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 一般体重较重,运动负荷强度 较高时,要注意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 保障人身安全。
  
9  四季调养
 
夏季:多吃姜,少寒凉;痰湿者在署热幸节应少用空调,少吃冰冻食品,多吃生姜,适当晒晒太阳。
 
冬季:痰湿者在秋冬不宜跟风进补,除非还兼有明显的气虚、阳虚。痰湿者应该多吃清淡食物,如山药、莲藕、扁豆等。
  
10  膳食调养   对痰湿质肥胖、浮肿、神疲有改善作用
 
美容药膳:茯苓饼、莲藕粉、燕麦粥、荷叶粳米粥、山楂汤
 
进补药膳:山药冬瓜粥、赤豆鲤鱼汤、三七首乌粥

血瘀质

1  血瘀质   长斑派、淤青、健忘
 
占人群比例:7.95%。以南方人、脑力劳动者和女性多见;瘦人居多,性易急心易烦;容易患出血、中风和冠心病,建议多吃疏肝、活血、行气的食物,身体不适及早就医。
  
2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血瘀主要是由于血脉瘀滞不畅或阻塞不通造成,其主要症状有三点:刺痛、淤青和面老。 1、口唇发暗发紫。2、眼睛浑浊,常有细小红血丝。3、头发干枯,容易脱发。4、常见针刺一般头痛。 5、皮肤干燥,经常有痛痒。6、身上某些部位是不是会出现一些淤青,或出现肿物包块,尤其冬季较多。
 
体貌特征:多体形偏瘦,面部易出现雀斑或黄褐斑,黑眼圈;
 
心理特征:容易健忘、心烦易怒。
 
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3  发病倾向
 
血淤直接影响血液循环系统,长期血淤将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许多慢性疑难疾病、疼痛性疾病大多和血瘀体质有着明显的联系。
 
01 冠心病:血气不通将对心脏产生巨大的损害,冠心病人多见于血瘀体质。
 
02 中风:瘀血发展到脑部,且情况严重时,大脑就会因为缺乏血气而突发中风。
 
03 肿瘤:脏腑瘀血过久就容易发展为肿瘤。瘀血体质间夹阴虚体质者也易生肿瘤。
 
04 肝硬化:血瘀体质与肝脏的病变有著密切联系,血瘀长期发展,可能会引发肝硬化。
 
05 肥胖并发症:肥胖加血瘀体质,年纪轻轻就有可能患上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06 月经不调、痛经:血瘀体质者体内有瘀血,全身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因此会发生痛经。
 
07 偏头痛、胁肋间神经痛:头部、肝部都是易生瘀血的地方,一旦瘀血,就容易引发疼痛。
 
08 消瘦:有些血瘀者血气不畅,营养在脉络中被堵塞,无法吸收,怎么吃也不会胖。
 
09 痤疮:血瘀体质者的痤疮很难透脓,能在面部停留很长时间,留下难以消散的色索沉著。
 
10 黄褐斑:血瘀体质的女性易患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症,发生这些疾病时,脸上同时会有黄褐斑。
 
11 抑郁症:抑郁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促生血瘀体质。瘀血体质反过来也会加重抑郁。
  
4  形成原因
 
01 七情不调:长期抑郁、钻牛角尖,容易伤及肝脏,肝脏长期不舒展,易生血瘀。
 
02 长期服药: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长期服药会加重肝脏负担,肝脏长期受累
 
03 受到严重创伤:受创伤后,体内会留有难以彻底消散的瘀血,体质就此发生变化,从而促进生血瘀体质。
 
04 久病不愈:长期慢性病缠身,久治不愈,就容易使血瘀在微循环系统得到发展逐渐促生血瘀体质。
 
05 工作生活环境寒冷:血脉遇寒则凝,长期在寒冷坏境中工作生活易生阳虚体质这种阳虚一般都会间夹瘀血
  
5  调养原则
 
调养原则:疏肝活血,行气化瘀
 
环境起居:血得温则行,居住宜温不宜凉;
 
精神养生:精神养生对血瘀质尤其重要。多和乐观开朗的人在一起参与团体活动。培养一些兴趣,让自己沉浸在一种爱好里,体会聚精会神的乐趣。
 
起居养生:早睡早起是非常重要的,血瘀主要是因为肝气不舒,子时之前睡觉才能保证肝血更新。
  
6   食物调养
 
宜--多吃活血散结、行气疏肝的食物:黑豆、黄豆、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海藻、 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橙、柚子、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茶、绿茶、红糖、黄酒、葡萄酒 等。 
 
忌--少食生冷滋腻食物:螃蟹、西瓜、菊花、肥猪肉、油腻食物、寒凉食物。
 
茶--补气活血的茶材:黄芪、党参、玫瑰花、月季花、山楂、银杏叶茶。可适量饮用葡萄酒。
 
药--食用中药:桃仁、红花、生地黄、赤芍、当归、茜草、丹参、山楂等。
  
7   穴位保健
 
a、血海穴
位于: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功效:补气要穴。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气海穴具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的作用
 
按摩法: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血海穴及内关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 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b、内关穴
位于: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功效: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
 
按摩法: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血海穴及内关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 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8   运动保健
 
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使全身各部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
 
可采用“步行健身法”, 通过步行运动,促进全身血液的运行,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和“双手托天理三焦 ”加做1~3遍。
  
9   四季调养
 
春季:是血瘀者最佳的保养季节,春季肝气舒畅此时不应穿紧身衣服、生闷气,而应该走向户外,做一些拉伸运动女子不要把头发扎起这样可以得到疏泄。
 
秋季:血瘀者要注意保暖,秋凉、冬寒都很容易导致血气运行不畅,从而促进血瘀的产生。此时可以吃一些血散瘀的温性食物,促进气血顺畅运行。
 
 10  膳食调养   对血瘀体质出现的黄褐斑、雀斑、黑眼圈、面色晦暗有良好改善作用。
 
美容药膳:丹参酒、玫瑰花茶、茜草猪蹄汤、山楂红糖汤
 
进补药膳:红花酒、玫瑰花汤、丹参佛手汤、黑豆川

特禀质

1  特禀质   过敏派、打喷嚏、哮喘
 
占人群比例:4.91%。多为遗传所致;人群分布、体形和性格均无特殊;特点为适应能力差,容易患药物过敏、花粉症、哮喘等病,建议饮食清淡、均衡,尽量避开过敏源,避免情绪紧张。
  
2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1.皮肤一抓就红,出现抓痕,容易过敏,常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2.没感冒也会打喷嚏、流鼻涕、鼻塞; 3.易患荨麻疹、花粉症、药物过敏、哮喘等症。
 
环境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3  发病倾向
 
01 过敏体质(allergic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另有一型由非特异性的刺激所诱发、无特异性变应原参加、不是免疫反应过程.但临床表现与上述两型变应性鼻炎相似,称血管运动性鼻炎或称神经反射性鼻炎,刺激可来自体外(物理、化学方面)。
 
02 过敏性紫癜由多种不同病因所致,常见的有细菌病毒,如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等,另外一些病例则因食物过敏,昆虫叮咬,奇生虫感染,或者药物过敏,如磺胺类药,抗生素类药物。
 
03 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是指患有哮喘病的人对某种物质具有过敏反应,当病人接触到这种物质后就可诱发哮喘。
 
04 荨麻疹(urticaria)是身体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突然发生瘙痒性水肿或风团,色红或苍白,发作急,消退快,消退后不留痕迹,俗称“风疹块”。
 
05 花粉症中国的花粉症主要由高原植物引起,主要的致敏植物有黎科、葎草、禾本科、苋、木麻黄等。在美洲,主要致敏植物为豚草,它己蔓延到中国(第二由侵华日军作为饲养马匹的牧草引入中国),可能成为中国另一重要的致敏植物。
  
4  形成原因
 
01 先天因素:父母是阴虚体质,很容易遗传给下一代。
 
02 经常熬夜:熬夜导致体内津液消耗,导致阴虚。女性经、带、产、乳等都会大最耗血,也易致阴虚。
 
03 情绪压抑:情绪长期得不到舒展,会郁结化火,从而促生内热,损耗阴精。
 
04 食物辛燥:长期使用辛燥食物,如辣椒、姜、蒜等助生内火,易导致阳盛而阴衰。
 
05 长期服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利尿药物,促进津液排出,从而促生或加重阴虚。
  
5   调养原则
 
调养原则:益气固表,温和养血
 
饮食养生:清淡为主,避开致敏原
 
精神养生:保证睡眠,生活规律,避免情绪紧张
 
起居养生:保持室内清洁通风,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
  
6  常见过敏源
 
尘螨:尘螨的排泄物分解为极微细的粉尘,附着在床单、枕头、地毯或窗帘上。是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过敏原。减少房间湿度是控制尘螨滋生的主要方式。
 
宠物:如果患有咳嗽、气喘、鼻炎的宠物的毛发、皮屑钻进过敏者的喉咙就会引起黏膜过敏;宠物的唾液变干后,潜在过敏原也会释放出来。
 
臭氧气体:当通风不良时,电脑、传真机、电视等电器所散发的无臭无味的臭氧气体,会刺激眼瞎及气管黏膜引起过敏,造成眼睛肿胀、咽喉不适。在现代化的办公室里越来越多的人形成特禀体质。
 
甲醛:甲醛有消毒、防腐和收敛的作用,在木制家具、地板、洗涤剂中被大量使用,甚至纺织品和衣料中也有少量添加。甲醛易导致过敏,引起皮肤瘙痒、咳嗽、鼻塞、头晕等症状。
 
花粉、柳絮、草籽:吸入鼻腔内壁或咽喉内壁接触,就会刺激黏膜引起过敏,从而引发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胸闷等症状,这也是为什么春天过敏的发病率会相对较高的重要原因。
 
药物:药物中的某些特殊成分易导致过敏,引发皮疹,有时还会出现低热、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的现象。
 
容易让人过敏的食物:
 
1、海鲜类:虾、蟹、贝类等带壳海鲜是成人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而鳕鱼、深海鱼类则会引起少数哮喘儿童过敏。
 
2、蛋奶类:牛奶、羊奶、蛋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些人会持续对蛋奶类过敏,但也有些人长大以后就好了。
 
3、蔬果类:茄子、马铃薯、芒果、橘子等,容易诱发体内组织胺释放而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严重者不要吃含柠檬酸的果酱。
 
4、豆类:豆类含植物蛋白,对蛋白质过敏的人食用豆类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5、坚果类:开心果、花生、栗子、胡桃等含有埴物性蛋白质,属于高油脂类,比较容易诱发体内前列腺素分泌,造成有些哮喘患者食用后哮喘发作。
 
6、菌类:某些含有真菌的食物,如蘑菇、酒糟、米醋。
 
 7  食物调养
 
宜--多食益气固表、维生素丰富,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燕麦、何首乌、糯米、红枣、椰菜、柑橘、深海鱼油、金针菇 等。
 
忌--少食腥膻发物、辛辣、含致敏物质的食物: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
 
茶--补气茶饮:宜选益母草、乌梅、红枣、豆浆、宝茶等。
 
药--食用中药:黄芪、白术、防风、乌梅、益母草、当归、牡丹皮等
  
8  穴位保健
 
a、尺泽穴
位于: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
 
功效:俱活血之妙。中医讲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认为各种过敏多多少少都与“风”有关。
 
按摩法:用拇指或者食指揉按穴位,或者点压穴位10~15分钟。
   
b、章门穴
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功效:有息风的作用。中医认为各种过敏多多少少都与“风”有关。
 
按摩法:用大拇指、食指直下掌根处像鱼一样的肉厚处部位,即鱼际,揉按穴位,并有胀痛的感觉;左右两侧穴位,每次大约揉按1~3 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c、血海穴
位于:髌骨上2寸的大腿内侧缘
 
功效:因此是活血化瘀的重要穴位,能够起到活血通络,祛风止痒的作用。
 
按摩法:以手指的指腹部位按压,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9  春天   过敏性疾病的多发季节
 
春季过敏症状主要表现:
 
一、表现在鼻子上。患者鼻子特别痒,突然间连续不断地打喷嚏,喷出大量鼻涕,鼻子堵塞,这就是花粉性鼻炎。
 
二、表现在喉咙里。患者发生阵阵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沫样的黏痰,又会突然发生哮喘,而且越来越重,过一会儿又好了,跟正常人一样,这就是花粉性哮喘。
 
三、表现在眼睛上。患者眼睛发痒,眼帘肿起来,有水样黏性分泌物出来,这就是花粉性结膜炎。当怀疑自己得了花粉症或者有花粉症过敏史的人,应该减少户外活动,少去树木茂盛的地方,特别要尽量避免接触能引起过敏的花粉:如果已经引发了过敏,一定上要花粉过敏,然后对症治疗。
 
 10  膳食调养   改善特禀体质出现的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等
 
美容药膳:薏仁山药粥、黄芪红枣粥、玉屏风粥、人参黄芪粥、燕麦粥
 
进补药膳:固表粥、葱白红枣鸡肉粥

气郁质

1  气郁质   郁闷派、易焦虑、失眠

占人群比例:8.73%。以年轻人和林黛玉式的女性多见;体形偏瘦,性格敏感脆弱;容易患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建议尽量增加户外活动,解除自我封闭状态。
  
2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失眠健忘。
 
体貌特征:大多体形偏瘦 ,毛发无光泽。
 
心理特征:性格以内向为主,寡言少语,内心自卑,敏感多虑,经常叹气。
 
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3  发病倾向   气郁会导致体内水、血、气运行不畅,进而衍生出各种疾病而且一般以慢性病为主。
 
01 抑郁症:"抑郁可引起气郁,抑郁症患者中,多数都是气郁优质者。
 
02 失眠:气郁会导致失眠,而且这种失眠很不好治,吃药效果也不大。
 
03 胀痛:如偏头痛、胸痛、肋间神经痛等,血瘀者一般表现为刺痛,但气郁者一般表现为胀痛。
 
04 甲亢:有一种气郁痰结型甲亢,就是因为长期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所导致的。
 
05 烦躁病:往往表现为喜怒无蓠,经蓠突然荤倒、瘫痪,实际上各种生命体征又十分正蓠。
 
06 慢性咽炎:咽部有异物感,越是紧张焦虑的时候越要清嗓子、吐唾沫,以此缓解紧张情绪。
 
07 月经不调、痛经:气郁会导致脏器功能失调,月经量少与肾有关;月经量多色淡,与脾有关;周期紊乱。
 
08 慢性肝炎、胃炎、胆囊炎:气郁尤其伤肝,长期气血运行不畅,即有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4  形成原因
 
01 先天遗传:如果母亲是气郁体质,且在怀孕的时候情志不展、郁郁不乐,就容易将气郁体质遗传给下一代。
 
02  年幼受打击:人在年幼时心理发育不成熟,如果此时遭遇家庭生活不幸,或在学校、社会受到歧视。
 
03  工作压力太大:一些白领压力大,饱受上级压制,感觉自己怀才不遇,长此以往也容易形成气郁,尤其上司是强势女性的虽为常见。
 
04  欲望长期达不到满足:有些人欲望多,但却难以实现,一旦遭受挫折,就容易陷入抑郁,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调整,就会形成气郁体质。
  
5  调养原则
 
调理原则:疏通气机,疏肝理气,补益肝血
 
饮食原则:适补肝血,少量饮酒。 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
 
心理调整:学会发泄,勿太敏感
 
精神养生:多听轻快音乐,多看积极的书籍,多去参与活动、旅游
  
6  食物调养
 
宜--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小麦、高粱、蒿子秆、香菜、葱、蒜、萝卜、洋葱、苦瓜、黄花菜、海带、海藻、橘子、柚子、槟榔、玫瑰花、梅花等。 
 
忌--少食生冷滋腻食物:乌梅、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李子以及冰冷食品。
 
茶--宜选:玫瑰花茶、蜂蜜柚子茶、柠檬茶、绿茶1598等
 
药--食用中药:香附、乌药、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
  
7  穴位保健
 
a、太冲穴
 
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功效:行气解郁,活血化淤,清肝利胆。
 
按摩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太冲穴和膻中穴,太冲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 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b、膻中穴
 
位于:腕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调理肺气不降之上逆、心之气血郁滞以及肝气郁结等症。
 
按摩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太冲穴和膻中穴,太冲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 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8  运动保健
 
建议气郁体质的老年人每天有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
 
可选择下棋、打牌、瑜珈等 体娱游戏, 以闲情怡志,促进人际交流。
 
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和“双手托天 理三焦”加做1~3遍。
  
9  四季调养
 
春季:是气郁者养生的黄金季节,要借助自然之力,走向户外,舒展身体,舒展情绪。
 
夏季:喝茶除烦,衣物宽松,谨防中署。
 
秋季:注意降温,保持钝感,多做运动。
 
冬季:注意保暖,注意饮食:温性疏泄。
 
 10  膳食调养   对气郁体质出现的失眠、抑郁、黄褐斑有良好改善作用。
 
美容药膳:百合粥、橘皮粥、菊花鸡肝汤、海带汤、百合莲子汤
 
进补药膳:甘麦大枣汤、黄花金针菇、半夏厚朴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大体质调理合集 | 你是什么体质?不同体质怎么养生?一文告诉你!
2009年第01期:冬季男性有哪些养生重点?-健康博客精品访谈-搜狐博客
中医大讲堂——九种体质的不同养生方法
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养生法
体质分9种 养生各有道
“常见中医体质的辨识与调理”健康大讲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