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仄体裁之对联38天天学一点(结构同))

对联的结构相同

 

   1.想让一个中学生明白语句的结构不容易。从结构成分看:“我认真读好这篇课文”,包含了主谓宾定状补。“我”,主语;“认真读好这篇课文”,谓语。谓语中的“认真”是状语,它修饰“读”;“好”是补语,它给 “读”作了补充;“这篇课文”是“读”的宾语,而“这篇”又是“课文”的定语。

   2.语句结构指主谓宾定状补以及动词、形容词、中心语、介字、位字的组合。主+谓、动+宾、定+中、状+动、动+补、状+形、形+补,均成为一种结构。定中、状动、动补、状形、形补都属偏正结构,介字、位字多作偏正之偏。这些结构并列即为联合结构。所以,常见结构只有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四种。

   3.语句结构有单层的、多层的。如“人进客来”,各为主谓结构,每一边的主语、谓语仅有一个层次。但“闲人免进,罪客勿来”,虽也各为主谓结构,每一边的主语、谓语还各成偏正结构。“闲人免进贤人进,罪客勿来醉客来”,两边都是联合结构,但每一边都包含两个主谓结构,而主谓本身又自成结构。

   4.清代咸丰状元彭俊有一联:“水月寺鱼游兔走,山海关虎啸龙吟”。此联看似平常,实则照应巧妙,上联蕴含水里鱼游月中兔走之意,而下联则蕴含山间虎啸海上龙吟之意。全联以主谓结构相对,主语“水月寺”、“山海关”分别有谓语“鱼游兔走”、“虎啸龙吟”跟随;谓语部分又各为两个主谓词组的联合。                                                

   5.“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郑板桥的自题联。竹叶总是向下生,梅花不惯仰面开。象征治学要虚心似竹,不唯我独尊;做人要傲骨如梅,不仰面逢迎。上下联也以主谓结构相对,但谓语部分各为动宾结构,动词“有”、“无”分别支配宾语“低头叶”、“仰面花”,与昨举彭俊一联谓语为两个主谓词组稍异。

   6.郑板桥又有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下联亦为主谓结构,但谓语部分“三秋树”、“二月花”却属偏正结构。这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判断谓语的特殊句法,需理解为“[似]三秋树”、“[如]二月花”,寓指行文应简洁,似三秋树之枝叶稀疏;立意要新颖,如二月花之斗艳争妍。

   7.丰子恺先生最后二十一年居住在上海的日月楼,他为该楼题了对联:“星河层里星河转,日月楼中日月长”。此联以主谓结构相对,而谓语仅得动词“转”和“长”。主语部分“星河层里∥星河”是定中结构即偏正结构,定语“星河层∥里”是位字结构,而“星河∥层”也是定中结构即偏正结构。下联主语同样。

   8.汉初豪杰张良,功业无数。但于右任为张良写的对联只有八个字:“辞汉万户,送秦一槌”。上联说他不受汉封侯,下联说他行刺秦始皇,已足够表现张良的大智大勇和淡泊名利。上下联均为动宾结构,动词“辞”支配宾语“汉”,还带了补语“万户”;动词“送”支配宾语“秦”,还带了补语“一槌”。

   9.明朝洪应明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从整体看,上联是动宾结构,动词“看”,带着状语“宠辱不惊”支配宾语“庭前花开花落”。逐层细分,如宾语“庭前花开花落”自成主谓结构;主语“庭前”又是位字结构;谓语“花开花落”又是两个主谓词组的联合……。下联同样。

   10.明代书画名家徐文长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整体看,上下联同是定中结构即偏正结构,长串定语修饰中心语“屋”、“人”。局部看,上联“几间”与“东倒西歪”既组成联合结构,“几间”又是偏正结构,“东倒西歪”又是联合结构,而“东倒”与“西歪”还各自属偏正结构。下联同样。

   11.另一位汉初豪杰韩信,后人给他撰写了对联:“生死一知友,存亡两妇人”,也是最富概括性的典范之作。一知友,指萧何,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中的成败实为生死;两妇人,指救他的漂母与杀他的吕后。生死、存亡作定语,意为“关乎生死的”、“涉及存亡的”。上下联均为定中结构即偏正结构。

   12.今人李锡炎的自题联“无穷岁月忙中乐,有味诗书苦后甜”,表达了众多享受到工作与读书乐趣者的心声。此联充当动词的“乐”与“甜”,分别带着长串状语,以状动结构即偏正结构相对。状语部分前为省略了介词的介字结构,后为位字结构,应理解为“于无穷岁月忙碌中获得乐趣,从有味诗书苦涩里尝到甜头”。

   13.马鞍山太白楼对联:“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联意出自杜甫咏李白诗句“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上联动词“狂”带补语“到世人皆欲杀”,下联动词“醉”,带补语“来天子不能呼”,以动补结构即偏正结构互相对应。若要细分,补语部分还包含多层结构。

   14.彭玉麟的对联:“骏马秋凤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令人想起不同的地域风光,一边是:广袤的冀北草原,秋风萧瑟,骏马奔腾争胜,一边是:秀丽的江南水乡,春雨霏微,杏花红艳闹春。此联以联合结构相对。上下联共有三对偏正词组,每一对不但结构方式相同,而且结构成分的属性也是相同的。

   15.林则徐幼年读私塾捉迷藏,老师看到出一上联“藏形匿影”,要他配对。林当即对出下联“显姓扬名”。可见少怀壮志,出语不凡。此联结构相同表现在:上联由“藏形”、“匿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联合结构,下联由“显姓”、“杨名”两个动宾结构组成联合结构。结构相同,结构成分的字词也会属性相同。 

   16.词性即结构成分的属性,结构相同便意味着词性相同。如对联“心通白藕,舌涌青莲”,心灵通透之状如白藕,舌头吐出之言似青莲。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主语各为名+动的“心通”与“舌涌”,谓语各为形+名的“白藕”与“青莲”。可见,从总体到局部都结构相同,便可断定作为结构成分的字词属性也相同。

   17.结构相同必然词性相同,所以可将词性从属于结构,而不必让二者并列地成为对联的标准。金圣叹的一副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谓语也都是偏正结构。因而两者相对的字词,其属性也必定相同:莲子、梨儿,同属名词;苦、酸,同属形容词;心中、腹内,同属位字结构。

   18.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评论水浒、西厢的文化奇人,可惜因仗义敢言而被清廷诛杀。昨引之联是他临刑前送给儿子的谐音联。“莲”实指“怜”,“梨”实指“离”。但全联仍属主谓结构,只是主语由双音名词变成两字词组,即上下联的主语“怜子”、“离儿”,同为动宾结构,组成结构的字词也都是动词支配名词。

       19.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上下句各为主谓结构。主语部分,江的流动、山的色泽,均属定中;谓语部分,存在于天地之外、体现于有无之中,均属动补。整体局部,结构相同。但单独看,上句的“流”与下句的“色”、上句的“天地”与下句的“有无”却词性不同。词性是否相同最后由结构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楹联 第五讲
对联的结构对应
王建民‖试述对联的词语结构对应
《对联讲义》——22
平仄体裁之对联39天天学一点(结构似)
自学资料3 对仗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