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世家大宗辨

2013-02-21 作者: 郑艮安    来源: 浙江社科网  

关键词: 孔玠 孔璠 长子 徐寿昌 孔端友 
[提要]  南宋之前,自孔子至四十八世孔端友,孔子世家大宗图是客观统一的。四十九世孔玠、孔璠,都是孔端友胞弟孔端操的儿子。孔端友无子,以孔玠为嗣。孔玠、孔璠谁是长子呢?这是后人生发的孔子世家第一次大宗争执。
一、孔玠孔璠谁为长?
  南宋之前,自孔子至四十八世孔端友,孔子世家大宗图是客观统一的。四十九世孔玠、孔璠,都是孔端友胞弟孔端操的儿子。孔端友无子,以孔玠为嗣。孔玠、孔璠谁是长子呢?这是后人生发的孔子世家第一次大宗争执。 
  徐寿昌先生《孔氏南宗史实辨正》文写道: 
  孔玠、孔璠,孰长孰幼?仅《孔子家族全书》便有二说。孔聚友、杨晓伟著《典籍备览》卷三:孔端友“卒后,由其弟端操的长子孔玠承袭”;而其《家族精英》卷五则为:“孔玠……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之幼子”。① 
  《孔子文化大全》亦有二说。曲春礼《孔府对联匾额故事》是,“孔端友无子嗣,其弟孔端操生二子,长子孔玠,次子孔璠”;而其《孔子世家谱》中,孔玠则或称“幼子”或称“四子”。② 
  徐先生“辨正”后持什么观点呢?他指出: 
  笔者考之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王恽《秋涧集·玉堂嘉话》便可断言:孔玠为长,孔璠属次。其一,孔元措为孔璠长孙,祖父辈的兄弟行次是家族中最有发言权的(《孔氏祖庭广记》卷一,在宋金时期世次中,其五十世孔拯、五十一世孔元措,均分别注明“璠之长子也”和“摠之长子”,唯四十九世孔璠仅注为“端友弟端操之子”,可见其非长子也)。王恽官至通议大夫、知制诰,元世祖时期为详议官,是“议所立”时“或言寓衢者为大宗”者,亦是官方对大宗谁属最具权威的人物之一(《秋涧集》卷八十五)。其二,孔玠字锡老,孔璠字文老,兄弟行中的表字,以“锡”居长,以“文”居次,也是毫无疑义的。③
  我赞同徐先生的观点:“孔玠为长,孔璠属次”。并补充辨析如下: 
  其一,我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起源于血缘关系,形成于殷商时代,完备于西周。这种制度,以嫡长子为大宗,族内陆位极其尊贵。嫡长子以外称小宗。小宗对大宗称庶,不得宗其始祖。大宗的承袭,主要是父亡子继;如果大宗无子,则以二房长子承嗣;如二房也无子,才以三房长子承继,并以此类推。孔子非常重视宗法制度,一贯主张“正名”,特别重视嫡庶之分,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分不可动摇。孔子世家是恪守封建宗法制度的典范,所以相传至四十八世而大宗不争。 
  其二,孔端友无子,应该以胞弟孔端操的长子承嗣。这是孔子世家大宗相继的规律。即使皇帝老子反对,他们也不会违背这个规律的。孔端友本身便有这个经历。据《宋史·礼志二三》和孔传《东家杂志》卷上记载,北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孔端友父亲孔若蒙废爵时,哲宗皇帝曾下圣旨“不必子继”。但孔子世家有办法应对。他们推举孔若蒙弟弟孔若虚袭爵,也规定“不必子继”;孔若虚死后,依然由孔端友袭爵。这段孔端友亲身经历的宗子传承事,孔子世家谁也不会忘怀。因此,承嗣孔端友的孔玠只能是孔端操的长子,绝不会是孔端操的次子。 
  其三,孔玠承嗣孔端友的岁月,正是国难当头的年代。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金人入主中原。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匆忙南下,在商丘登基,建立南宋政权,改元建炎,号称高宗。第二年,宋高宗移行宫到扬州,诏宣孔端友奔赴扬州参加郊祀。陪祭后,孔端友回归曲阜。不久,金主对山东发动全面进攻,济南知州刘豫叛降,金国大军压境。建炎三年(1129)二月,孔端友及其从父孔传弃庙南下,扈从宋高宗南渡。当时,年纪幼小的孔玠随父同行。在此兵荒马乱的非常时际,采取举家南迁的非常行动,带着年幼儿童亡命奔走是极不方便的。如果孔璠是长兄,年纪比孔玠大,那么于法于礼于情于势孔端友都会携带孔璠走,不会带着年幼的非长子扈跸南渡。事实上孔端友恰恰带着孔玠走。这个史实说明:孔璠的年龄要比孔玠小些,孔玠的年龄要比孔璠大点。 
  其四,“孔玠为长,孔璠属次”,当年的孔氏家乘应该有记载。即使无记载,祖辈四十七世孔传,父辈四十八世孔端友、孔端操,都是当事人,心中必有数。四十九世孔玠、孔璠,他们自己更是一清二楚。相信这三辈人不会错记错传。那么,四十九世之后,子辈五十世孔搢(孔玠子)、孔拯、孔摠,孙辈五十一世孔元措等,也应该明明白白。孔元措之所以在《孔氏祖庭广记》中没有注明孔璠是孔端操的第几个儿子,是因为他有难处:一是不好题注孔璠是长子。因为他明明知道孔玠是他大祖父。二是不可注明孔璠是次子。因为自孔端操以来,孔氏北宗已经被金国封爵三代了。而遵照孔子世家的宗法礼义,次子以下小宗是不可世袭大宗爵位的。两难之间,他只好违背一般修谱的原则,没有注明孔璠是孔端操的第几个儿子。实际上,只要一看兄弟辈的表字排行,明眼人都知道“孔玠为长,孔璠属次”。 
  其五,至元十六年(1279),元世祖统一中国后,曾择人寻访孔子世家大宗宗子,设“廷议”册立衍圣公。王恽便是元世祖起用的廷议人之一。王恽在《秋涧集》中记述: 
  自壬辰年间(1232),钦奉圣旨于南京取到五十一代孙孔元措赴嗣令,袭封于鲁。自元措之后,嗣袭遂阙,岁时主祀,止令曲阜令治承权祀事,甚非大宗……④ 
  既然曲阜自孔元措至孔治都不是大宗相继,那么孔子世家大宗在哪里?宗子是谁呢?王恽在《秋涧集·玉堂嘉话》中有结论:“……衍圣公渡江而东者孔玠也。”⑤ 
  王恽的笔下记下了廷议的结论,元世祖采纳了这个结论。至元十九年(1282),元世祖决定“以端友之孙洙袭封”。于是,圣旨下,诏宣孔洙“载封归鲁奉祀”,即诏宣孔氏南宗第六代衍圣公孔洙进京袭封,然后回归山东曲阜主持奉祀工作。 
  元世祖的这个举措,肯定了“孔玠为长,孔璠属次”,结束了“孔玠、孔璠谁为长”的大宗争执。于是,孔子世家大宗图可以由孔端友延伸至孔玠至孔搢至孔文远至孔万春至五十三世孔洙了。
 
责任编辑
高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宗法继承对孔氏家族爵位继承的影响
云汉:一张表告诉你谁才是真正的孔氏“嫡长”
世界上最长家谱是哪家? | 200度网
孔洙违荣不违道
孔子后裔出现三个不同的父系来源?
追根寻源系列报道之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