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武汤
【组成】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白术二两

炮附子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出处】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方解】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四圣心源》曰:“天人同气也,经有十二,六气统焉。……手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水也,从妻化气而为热。足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火也,从夫化气而为寒。”少阴在天为君火,在人为心火与小肠火;太阳在天为寒水,在人为肾水与膀胱水。手足少阴经与手足太阳经相互络属,使得寒热二气互通为用,为一身水火寒热之枢纽。少阴之火热本升炎向上,受太阳寒水闭藏之力的作用,升而不浮,温而不燥,从而发挥沉潜阴血,温煦脏腑的作用。太阳寒水本沉潜收敛,受少阴君火升炎之用的温煦,能够流行经脉,行于肌表,发挥濡润、卫外的作用。肾水的闭藏作用使得心火升发有节,不致亢而为害;心火的温升作用使得肾水(肾精)温而不滞,藏泄有度。二者精气相互为用,为六经神机之主持,气化之根本。少阴君火与太阳寒水互为“中见之气”,中气平衡,则水火对立而统一,中气失于平衡,则水火相争,一胜则一负。胜者彼必弱,弱者彼必胜。火胜则少阴从本化热化,水胜则少阴从标化寒化。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素体阳虚,过用汗法,少阴火气随之耗散。“仍发热”,表邪未去。“心下悸,头眩,身瞤动”,少阴温煦不及,太阳寒水亦停蓄于下不能输布,泛溢内外,水气凌心则心悸,水饮上冲则头眩,水饮浸渍经络,筋脉失养,则身体瞤动。又有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下利诸证者,病程虽异,少阴火气不足,太阳寒水泛溢的病机则与此相同。治用真武汤以温阳利水。

《医宗金鉴》曰:“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者。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虽欲行,孰为之主,故水无主制,泛溢妄行而有是证也。”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寒土湿,木郁风生,是以悸动、身瞤。方中附子辛热,阳纯力巨,壮肾之元阳,运脾肾之枢机,而水有所主。白术苦燥,健脾益气,建立中土,以交心肾水火。茯苓淡渗,泻寒水之有余,气味甘平,又可益气宁心。生姜辛温,肺脾之药,温散寒湿,表散寒邪,且能宣通肺气,开启水之上源,通利三焦水道。芍药苦酸微寒,制肝木而缓急迫,养阴血而复真阳。全方以交通心肾水火平衡为目标,泻有余,补不足,体现了“调和五脏,治病求本”的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暖心奇方桂枝甘草汤的妙用——摘自《走近伤寒论》
五行学说---- 肾对肺的影响
古法交泰丸 心肾不交 上热下寒 失眠多梦 遗精口腔溃疡方
治肾为要
水火不济
早泄想要固住精必须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