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一方】第39期 •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半夏厚朴汤

Apr 10

每周一方

欢迎大家来到这期的每周一方,这期图图给大家介绍的是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半夏厚朴汤,中医古典理气名方名方。来和图图一起看看吧!

半夏厚

朴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9g),苏叶二两(6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腻或白润,脉弦滑或弦缓。

【方解】

梅核气是指患者自觉咽喉梗阻,若有异物(“梅核”,或称“炙脔”)堵塞,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但于饮食无碍的疾病。常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失输布,聚而为痰,痰气交阻,互结咽喉,故咽中如有物阻,咳吐不出,吞咽不下。气机阻滞,肺失宣降,胃气上逆,故见胸隔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滑或白润,脉弦滑或弦缓是痰气互结,气机不畅之征象。

本方证病机是痰气互结咽喉,肺胃宣降失常。病本在肝,表现在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

痰气互结于咽喉,气不行则郁难开,痰不化则结难散;气滞加重痰凝,痰凝又可加重气滞。治疗必须兼顾,以行气解郁、化痰散结为法。

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苦辛而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两药相合,一行痰滞,一化痰结,并以为君。

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以化痰;生姜重用,辛散降逆,助厚朴以降逆下行,又可温化痰饮;苏叶芳香疏散,升宣肺气,疏肝理气,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三药均为臣佐药。

五药配伍,辛苦温三法合施,辛以行气开结,苦以燥湿降逆,温以化痰饮,郁开痰消则诸症可除。

【配伍特点】辛苦温三法合施,辛开苦降温化以行气郁,化痰结。

【证治要点】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及加减变化】

(1)半夏厚朴汤证病本在肝,病位在肺、胃,故使用时可加入柴胡、香附、鸡内金等或配合逍遥散以加强行气开郁之功。若胁肋疼痛,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柔肝行气止痛;若咽痛,可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若呕吐,可加砂仁、白蔻仁、丁香以和胃降逆止呕;胸闷较重,痰稠难咯者,可加瓜蒌、枳实等行气宽胸化痰。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将本方加大枣一枚,名四七汤,取四味主药,主治郁结之意,功用、主治均与本方相同。

【使用注意】方中药物性质偏于苦辛温燥,故津伤较重、或阴血虚、或阴虚火旺患者,不宜使用。

小试题

01

[判断题]本方证病机是痰气互结咽喉,肺胃宣降失常。病本在肺胃,表现在肝。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02

[判断题]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苦辛而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03

[判断题]以半夏为君药,厚朴,茯苓,生姜,苏叶为臣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04

本方辩证要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05

为何病人会见咽中如有物阻,咳吐不出,吞咽不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可上下滑动)

常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失输布,聚而为痰,痰气交阻,互结咽喉,故咽中如有物阻,咳吐不出,吞咽不下。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同学们是不是对半夏厚朴汤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图图有话说

<END>

编辑 | 关英璇

校对 | 邢祥慧

主编 | 曹    珂

总编 | 张正印

(参考书目: 选自闫润红主编《方剂学》

科学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学习笔记199
中医:慢性咽炎?嗓子总有异物感,3味中药煮水,利咽,行气,化痰
嗓子里有痰,咽不下,吐不出来治疗方①
方剂学 55讲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肖春宏老师)降咽食管胃浊气治好颈椎病
中药鱼饵配方之43---理气(破气/降气/行气)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