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十大神话创意追根溯源


文:土默热

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导下,当代中国非常流行“创意”和“创客”等创新词语。所谓创意(createnewmeanings),乃是指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认知的基础上,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所谓创客(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创新者。古往今来,把“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创客”行为,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也存在于文化领域。汉王充《论衡·超奇》:“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於胸中也。”也就是说,孔子把自己胸中的“立义创意”转化为《春秋》作品,本身就是“创客”的文化创新。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说创作就是一种文学“创意”,小说作者就是一个文学“创客”。模仿抄袭的伪劣作品是有的,但任何优秀小说必须出自作者的独特“创意”。《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原创性小说,书中的很多文学“创意”,特别是寓言神话,不是从古代传说中借用的,也不是从其它作品里模仿的,而纯属作者独创。如“衔玉而生”,“补天顽石”、“绛珠仙草”,“神瑛侍者”,“两株枯木”,“木石前盟”,“白首双星”,“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可卿兼美”等,我们姑称之为“十大神话创意”,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作品中绝无踪迹可循,只能是作者将“创意”转化为小说文字的“创客”行为。

文学本是人学,任何优秀文学作品都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是不容置疑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规律。水有源树有根,研究一部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素材和人物原型可以追踪蹑迹,研究书中虚幻缥缈的神话寓言也有迹可循,完全是“天才”拍脑门拍出来的“天外来客”是不存在的。追踪《红楼梦》作品中这些神话寓言“创意”的起源及其转化过程,合理阐释作者这种“创客”行为的的来龙去脉,对于我们正确解读《红楼梦》作品的思想文化,正确阐释《红楼梦》作者的文学创意,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下面,就让我们对《红楼梦》书中这“十大神话创意”追根溯源,逐一探寻其文学创意的来龙去脉吧。

1.“补天顽石”。《红楼梦》作者托名一块大荒山顽石,并说此石被女娲遗弃而“无材补天”,“造历凡劫”时变成了贾宝玉项上那块“通灵宝玉”,跟随主人经历了一场风月繁华生活,回山后石上记载的故事,便成了《石头记》一书。这段貌似神话的寓言故事绝无其它出处,只存在于杭州孤山的玛瑙坡。“玛瑙坡前石,坚贞可补天。女娲何处去?冷落没寒烟!”宋代释智圆的这首诗,足证《红楼梦》书中女娲弃石的文学创意来源。康熙二十八年洪昇遭遇《长生殿》案件,被朝廷“斥革下狱”而“无材补天”,逃归故园后在孤山玛瑙坡结“稗畦草堂”以为吟啸之地,在此产生“补天顽石”文学创意顺理成章。

2.“绛珠仙草”。《红楼梦》作者将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的前身,描写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来到世间是为了用自己“一生的眼泪”,来酬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这段貌似神话的寓言别无出处,只存在于杭州灵鹫峰下三生石畔。灵鹫峰又名飞来峰,传说是古印度灵河岸边的灵鹫峰飞来的。洪昇的表妹兼爱妻黄蕙,字兰次,名和字的意思都是一株香草。黄蕙出身名门望族,一代才女,婚后与丈夫历经磨难,确实把一生眼泪都酬报了洪昇。黄氏家族的祖宗庐墓就在杭州灵鹫峰下三生石畔,清初“太平良相”黄机墓碑至今仍矗立在这里。这就是“三生石畔绛珠草”文学创意来源。

3.“神瑛侍者”。《红楼梦》作者将书中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前身,描写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古往今来的神话中并没有什么“赤霞宫”,也没有什么“神瑛侍者”,其文学创意只能来自杭州葛岭宝石山“赤霞”刻石下的洪忠宣公祠堂。洪忠宣公即宋代的魏国忠宣公洪皓,是个类似于苏武的民族志士,乃杭州洪氏家族的始祖,洪皓生前的“敕建国公府”就位于这里。宝石山漫山遍野分布着一种闪闪发光的“假宝玉”玛瑙石,后人称其景为“宝石流霞”,“神瑛”的意思就是宝石的光彩。洪昇将书中主人公取名“贾宝玉”,其前身是“神瑛侍者”,来自“赤霞宫”,这个貌似神话的寓言,就是在交代自己的身世源流。

4.“衔玉而生”。《红楼梦》作者刻意说作品主人公宝玉“衔玉而生”,一出胞胎便带来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这个貌似神话的寓言,绝对是作者的原始文学创意,没有任何其它人的作品可资借鉴。这个创意除了与前述的“补天顽石”、“神瑛侍者”创意直接相关以外,还与洪昇的代表作《长生殿》之文学创意有关。《长生殿》的女主人公杨玉环便“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也是个“衔玉而生”的人物。其实,《红楼梦》中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主人公的取名,都源自于《长生殿》的“天宝明皇、玉环妃子”,《红楼梦》“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文学架构,就昉自《长生殿》之“钗盒情缘”和“长生盟誓”。

5.“两株枯木”。与《红楼梦》书中贾宝玉“一块顽石”的象征相对应,太虚幻境“图画”中,林黛玉的象征是“两株枯木,上面挂着一围玉带”。此文学创意来源于洪昇夫妇的故园景象。因遭遇家族“天伦之变”逃离故园多年后,又因《长生殿》案件返回故园。在《稗畦集》中洪昇写道:“不到栖闲地,惊心四十秋。园经三主易,壁少一诗留。危石仍青障,荒祠改画楼。槎桠两枯树,还映小池幽。”“池畔两株桂,年年开暮秋。天香清鹤梦,花影乱鱼游。剪伐归何处?婆娑忆未休。惟余一拳石,似写小山幽。”洪昇故园中这“一拳石”、“两枯树”,显然就是《红楼梦》书中“一块顽石”、“两株枯木”的创意来源。

6.木石前盟。在书中“红楼梦”曲子里,作者痛彻心扉地唱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木石前盟”的文学创意又是从何而来?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显然“木石”代表的乃是舜帝与湘妃的居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别号就是“潇湘妃子”。“前盟”一词别无出处,只见于《长生殿》之七夕“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杨贵妃香消玉殒后,此盟誓则变成了李杨二人生死共守的爱情“前盟”。舜帝与湘妃,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都是帝妃爱情,从这个意义上,《红楼梦》“木石前盟”的文学创意,都只能出自洪昇歌咏帝妃爱情的《长生殿》。

7.“白首双星”。“白首双星”乃是《红楼梦》书中最莫名其妙的典故。红学家们根据字面猜测,“双星”大概是指牛郎织女双星,对“白首”就完全不知其意了。其实“白首双星”的文学创意就出自《长生殿》,牛女双星就是剧中李杨“前盟”的证合者。为了爱情天长地久,“使妾免'白首’之叹”,七夕夜李杨二人对着牛女“双星”盟誓,愿生生世世永做夫妻。牛女双星大受感动,决心为之证合。因此,“白首双星”一词,就是指“木石前盟”的证合者。洪昇夫妇缔结姻缘时也曾唱道:“从今闺阁长携手,翻笑双星惯别离”,见《啸月楼集》。

8.“太虚幻境”。《红楼梦》书中刻画了一个“太虚幻境”,掌握着天下薄命女子的命运。在中国古典神话传说系统中,从来就没有一个“太虚幻境”,显然是作者独创。书中写贾宝玉是在挂着“海棠春睡图”和秦太虚“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联语的可卿卧室梦入太虚幻境的。太虚乃是宋代词人秦观的号,秦太虚并未写过此联,但有《海棠春》词:“流莺窗外啼声巧,睡未足,把人惊觉。翠被晓寒轻,宝篆沉烟袅。宿酲未醒宫娥报,道别院笙歌宴早。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被作者用于《长生殿·春睡》一出中形容贵妃醉酒、海棠春睡的情景。显然,“太虚幻境”创意就出自《长生殿》。

9.“警幻仙姑”。警幻仙姑是太虚幻境的总管。她在书中一出场,便自称“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离恨天、灌愁海”出自《长生殿》创意“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长生殿》书中天孙织女看到坚守“前盟”的杨贵妃,大受感动决心为之绾合,欲禀明上帝“合令她长作人间风月司”。这个创意到《红楼梦》中,又演化成警幻仙姑“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洪昇在《长生殿·自序》中交代,创作此剧的目的是警示世人,“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遽然梦觉”,因此,《红楼梦》警幻仙姑创意来自《长生殿》创作宗旨。

10.“可卿兼美”。书中写宝玉在秦可卿卧室进入太虚幻境之梦,梦中与警幻仙姑推荐的“兼美”卿卿我我,难解难分,最后携手被夜叉海鬼扯进“迷津”。这个文学创意也来自《长生殿》。所谓“兼美”,就是暗指兼具环肥燕瘦之美的杨贵妃。洪昇一生钟情杨贵妃故事,故与兼美“卿卿我我,难解难分”;最后因《长生殿》案件落入万劫不复境地,故携手兼美坠入“迷津”。宝玉坠落“迷津”之梦,乃是模仿《长生殿》明皇坠落“曲江池”之梦描写的。书中秦可卿大出殡的描写,系根据《长生殿》案件发生时孝懿佟皇后大出殡场面刻画的。

《红楼梦》中作者独创的神话寓言还有一些,主要就是这十个方面。看了以上对这些神话创意的文化考证和文学解析,您是否意识到了这些文学创意,都来自于洪昇的文化生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洪昇的其它文学作品《长生殿》《四婵娟》及《啸月楼集》《稗畦集》《稗畦续集》中,都曾经被使用过。文学创作中这种高度契合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红楼梦》作者模仿抄袭了洪昇的文学作品;二是《长生殿》与《红楼梦》是同一作者所为。试想,某些遣词用语可以模仿抄袭,文学意境如何模仿?文学创意如何抄袭?如此全面彻底之抄袭有无可能?如果《红楼梦》真的是从皮到骨抄袭出来的小说,能深受读者喜爱而世代流传么?还值得我们当作古典文学精华而欣赏研究么?

《红楼梦》与洪昇文学生涯的关系,还不仅表现在这些神话寓言的创意上,书中那些精彩纷呈目不暇接的故事,琳琅满目呼之欲出的人物,其故事素材和人物原型,都与洪昇自己的文学生涯高度契合。《红楼梦》全书由荣国府、宁国府和大观园三组呈品字形结构的故事组成,荣国府的故事取材于洪氏家族“天伦之变”;宁国府的故事取材于洪昇亲历的《长生殿》案件;大观园的故事则取材于洪昇夫妇的蕉园诗社姐妹及其结社地西溪园林。如果您承认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那么就应该承认《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是《长生殿》的孪生姊妹花;如果您顽固地坚持天才论,继续用曹雪芹或其他什么人的生平去牵强附会书中故事人物,那就不是研究小说《红楼梦》,而是“鬼谷子”一类主观唯心猜笨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初作者应是洪昇的文学铁证(修订稿)
神瑛侍者和顽石、通灵宝玉三者到底啥关系?
读《红楼梦中的神话》
贾玉·甄玉·石头·神瑛02
《红楼梦》包含的三个世界
剖析《红楼梦》的神话构架(贾玉·甄玉·石头·神瑛):第一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