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快乐永恒的秘诀

与心幽欢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快乐是短暂的,只有痛苦是永恒的。但叔本华所说的快乐,大多是建立在外在环境对于肉体的刺激的基础之上。外在环境一点停止刺激,或肉体已经适应了外在的刺激,快乐就会立刻荡然无存。所以,叔本华的观点难免片面,容易让人产生悲观厌世的情怀。

人的痛苦在于寂寞与孤独。人在孤独寂寞时才会想起痛苦,一个生活充实的人,有着不断灵魂追求的人,永远都不会有闲暇去与痛苦自慰。

关于人的精神世界,好像一直流传着“只有圣人才不怕寂寞和孤独”这么一句话。不得不说,这可是一句话糙理不糙的话,圣人们大多专注于自己灵魂的追求,无暇顾及其他。普通人的孤独与寂寞,对于他们来说,只能叫做享受闲暇。

人类精神的空虚大致可以分为孤独与寂寞两样。孤独缘自于社会关系,寂寞源自于心灵。

圣人们大都不合群,他们大多特立独行,不媚俗,不向世俗摇尾乞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脱离这个世俗的社会,因而他们都感觉不到也无从感觉被社会关系所抛弃而产生的孤独。在他的世界里,不存在孤独,也就不怕孤独。

但不孤独的人可能会寂寞,因为寂寞缘自于心灵。在世俗社会再怎么春风得意的人,其内心世界,都难免寂寞。寂寞就是心灵空虚的代名词,为了摆脱寂寞,大多数的人选择在吃喝嫖赌上充实自己心灵。而打麻将,就是中国人最普遍的用来消解寂寞的活动。

与凡夫俗子们不同的是,圣贤们大多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激情喷发,应当会是他们心灵的常态。或如李银河所说,他们的心灵时刻都在受到美与真理的召唤;并且为了追求到美,为了发现真理,他们的心灵会时刻处于热血沸腾之中,从而感觉不到寂寞。因此,对于圣人人们或曰艺术家们来说,他们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寂寞,也就不存在害怕寂寞。

他们的生活应当是充实的,快乐的。他们不关注外在的、世俗的花花世界;他们关注的是他们的内心对真理与美的靠近与追求;他们时刻与自己的心灵世界为伍,与自己的内心交朋友,一起去靠近追求美与真理;他们的精神生活每每都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他们完全可以在与自己心灵的交往中获得充实、快感与欢乐。

最后,我想,只有从外在获得的快乐才是短暂,由内而外的审美与追求,会让我们获得持续的无穷的快乐。外在带来的快乐是一种对于肉体与灵魂的撞击或曰变相压抑,内在带来的快乐是一种心灵的宣泄和灵魂的升华。外在的在于索取,内在的在于奉献。奉献永远比索取快乐,奉献所获得快乐也远远比索取获得的深沉持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你自己---西方圣哲心语小集
寂寞,寂寞,寂寞
任何一颗心灵的成熟,都必须经过寂寞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炼。独处给予你内省的自由,让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寂寞和孤独不一样,寂寞常常意味着你对某人或某事有着需要,只要获得了就会感到安全、快乐。对一些人
寂寞与孤独
饮孤独 嚼寂寞
学会享受孤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