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斯坦利·克罗:《期货交易策略》9

第九章 为什么投机客(几乎)老是做多?

从电话听筒中听到的事情,几乎令人不敢相信。听筒彼端是南达科他州一位仁兄,我们所谈的是长期操作系统的事情。那位老兄抱怨,1985整个年,他老是在芝加哥谷物市场一而再,再而三惨遭“上套下轧”。“我当然希望1986年谷物市场有一些好的趋势出现,”他滔滔不绝地说,“因为我已经受够了这个要命、没趋势的市场。”要命,没有趋势,我口中喃喃念着,他怎么好意思说这种话?

1985年几乎一整年,谷物市场一路跌个不停―――玉米从四月的2.85跌到九月的2.20。小麦从三月的3.60跌到7月的2.75―――那相当于每口4250美元。最后是黄豆,叫芝加哥注意黄豆动向的人跌眼镜,因为它几乎是从1984年6月就开始节节下滑,没有停过(见图9-1)。事实上,有些精明的系统操作者,在1984年6月11日下午就注意到十分清楚的卖出讯号,因为放空黄豆,可坐收12000美元的未平仓利润(每口)。到了1985年12月16日终于平仓出场时,利润是10500美元。

 

(1984年年中黄豆在9.00处反弹失败后,就一直处于大空头市场。你能想象竟然有位操作员说1985年的市场根本没有趋势?它就跟你看过的所有典型的下跌走势完全一样。精明的仓位操作者,在明显的空头市场中,一定会放空,而赚到很多的利润。)

南达科他那位老兄真正的意思―――也许他根本不知道―――是希望谷物市场上扬,同时引导他的信心上升,好让他做多,赚些钱。

你是不是注意过,一般振作者说某市场“不错”时,其实他的意思是说市场上涨,而他也正好做多?当他说市场“很糟”时,其实他的意思是说市场下跌,而他正好不幸做多。似乎不管市场走势如何,反正他就是做多,可是在明眼人都知道的空头市场里,他却套牢在赔钱的仓位里,欲哭无泪。

我想,人的天性总是希望见到价格或价值节节高攀,而不是一路下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经济中通货膨胀一直顽固且稳步上扬,即使在80年代末明显减慢步伐,物价还是在上涨。我们一直被政治家和媒体所骗,以为不论对整个经济还是对个人来说,通货膨胀都是件很健康而且很好的事情。毕竟,谁愿意今年赚的钱比去年少?谁愿意自己的房子、财产、事业今年的价值不如去年?如果有人想从价格或经济价值下跌的情势中大捞一笔,可能会被人骂为大逆不道,甚至说他根本不是美国人。

可是姑且不论政治或经济,千古不易的一个真理是:市场确实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在下跌,而且“滑得比飞得还快”,有经验和成功的操作者知道,下跌走势的市场要比上涨的市场,赚钱更稳而且更快。

一般投机客要抓住显著的下跌走势,而且要能在某种程度内经常抓住,一个重大的障碍,就是他对任何市场天生就有一种看多的心理―――他的营业员可能也是这样。即使趋势是很明显地下跌,好些投机客还是固执地寄望价格终会反弹,或者讲明些,他们以为自己能够抓住反转点,大赚一笔。这种投机方式,以前是很昂贵的做法,将来依然一样昂贵。

想要有所成就的投机客,不应该有这种主观和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应该运用客观和可行的方式去操作。这种方式可能是他自己创造的某些东西、他订的服务或市场通讯,或者是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电脑化操作系统。可是,有了可行的方法或系统之后,并不能保证财源就会自动滚滚而来―――-使用的时候,应该照它原来的目的去用,前后一致,而且要严守纪律。这表示,你的方法或系统发出的所有讯号,你都要遵行,而不是只看到“买进”的讯号,或能证实自己个人的偏见没错的信号,才照着去做。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讨论操作者一面倒,偏爱多头市场的现象。许多人写信告诉我,这种特殊的市场偏好主要是投机大众所采的方法,有经验的操作者也会下赌在空头仓,对空头市场则会用比较务实的态度面对。

我们很难证实两种看法何者正确。你要用什么方法去叫一大堆专业操作者或分析师透露他们真正的市场仓位?不过,《华尔街日报》半年一次调查二十位知名商品专家的意见时,每年可以窥出真实的情形两次。这项调查里面包含未来六个月内的买进和卖出建议:第一个选择给三分,第二个选择给二分,第三个选择给一分。

买进外币      20分

买进公债      15分

买进股价指数    15分

卖出取暖油     12分

买进黄豆      10分

买进白银      7分

买进活猪      5分

卖出黄豆      5分

这个结果一目了然:八位专家里面有六位建议买进,而无视于期货市场已普遍形成一个大头部,即将在未来两年多的时间里一路下跌。事实上,八个建议中只有两个后来能够赚到钱,它们是―――你先猜猜?―――评分最低的两个:买进活猪和卖出黄豆。如果你把1984年上半年八个“最好的投资”依序列出它们的实际表现,结论会叫你咋舌不已。以下计算出来的数字,是在每一个市场以一口合约为准得到的:

                   赚             

买进 九月 德国马克                  1000

买进 九月 瑞士法郎                  4000

买进 九月 日元                    1562

买进 九月 公债                    2587

买进 九月 史坦普股价指数               8875

卖出 八月 取暖油                   1029

买进 八月 黄豆                    2650

买进 九月 白银                    3250

买进 八月 活猪          981

卖出 八月 黄豆          2650

                ―――――      ――――――

                  3631        25053

  这里我并不是要说有些人会把所有的钱输光。下跌走势到某个地方,操作者有可能已经把某些赔钱的仓位给平掉,甚至转而做空。不过,从上面那份总结表里,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哪个市场,不管操作者过去的经验或心思缜密的程度如何,买进的建议真的是多于卖出的建议。股票经纪公司发表的选股建议,也可以看到相同的现象:这里,买进建议与卖出建议的比例是九比一!

从摘要表的结果也可以看出,要预测期货价格十分困难(不可能?)。不过,就是专家,所做的预测也有正确的时候,只是如果你有心把他们所做的预测一一纪录下来,你就发现,他们的“安打率”可能不到50%。这里出现另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也就是―――合理的停损是不可少的保障,以免可以接受的小损失演变成一发不可收拾的财务大灾难。

记忆所及,最长的空头“秀”当属1978年到1985年的外币跌势(美元的多头市场):瑞士法郎从69.00跌到35.00,德国马克从58.00跌到29.00,英镑从2.40跌到1.05左右。虽然有为期这么长的空头市场,我们却见到不断有人抓底部,专业和抽佣商行的投机客一直在追逐一个“大奖”―――强势美元走势反转。这七年时间内,全世界密切注意和等候外币见底的操作者人数,可能比其他任何种类期货都要多。操作者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以及将来在类似的情况中必须继续面对的关键问题是下面这些:

1.这七年的空头市场期间内不同的时间中,外币市场是不是由下而上形成显著的反弹?

2.操作者要怎么参与这种反转,同时保持合理的停损保护,以免(事实上就曾经发生过)反弹讯号是错误的,市场最后还是继续下跌?

3.假使操作者已经转而做多,而且因停损而平仓,那么他要怎样回到空方阵营,继续在空头市场中“玩”下去?

我经常指出,长期的大趋势,尤其是下跌趋势,不会很快反转。它们常都会维持一段令人难以忍受的时间,伴随难以计数的假信号,造成许多操作者惨遭冲洗出场。可是,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合乎逻辑的方式,使得运气稍微对你有利。你一定要避免去抓头部和底部,因为那顶多是种主观和没有根据的进出方式。此外,这种做法很少能够成功。还有,你必须发挥耐性和严守纪律,等候你的技术指标或系统告诉你反转已发生,在这个时候才跳上新出现的趋势。如果你的指标带着你走向另一个方向,也应该用合理的停损保护你所做的新仓位。万一反转是虚假和无法维持久远的,反转停损也能把你带回持续进行中的趋势。

以上面外币长达七年的空头市场来说,只要市场继续在一个宽广、连续的区间内下滑,也就是,这个区间内一个高点比一个高点低、一底比一底低。那我们就要十分小心谨慎,避免去试探底部。我们找不到合乎逻辑的方式,提出强而有力的论点,去预测市场的反转点,从而大下赌注在那一点上。一些过分急切的操作者,一直想这么做,多年下来都徒劳无功。相反的,我们是按下面所述的方式去面对市场:在市场可能筑底(或者由空翻多)的每一点,我们会找出相对的个别反压点。每一个外币市场收盘价都必须站上这些点,才能在我们的分析中合乎趋势已反转的论调。我们有许多千钧一发或“差一点”的时刻,但是你从所附的瑞士法郎长期走势图(图9-2),可以看出趋势明显向下。1985年上半年市场在34.00左右触底以前,没有一次反弹的高点能够超越上一次反弹的高点。我们所用的长期操作系统之一,在1985年3月12日发出了初步的买进信号,同年6月13日发出了后续的买进信号。我们的技术指标证实了分析无误:第一次从34.00反弹到41.00之后,接下来出现50%的回档跌到37.00。这表示可以买进瑞士法郎,但只在38.05的价格水准。我们等着在回档失败和反弹恢复时进场买进。

 

(这是个典型、变动不居的长期市场走势。1978年底瑞士法郎在69.00左右做头反转,1985年上半年以前,一直处在大空头趋势里面。大部分投机大众不管市场趋势,执意做多,这七年的空头市场几乎是一场浩劫。1985年年中,趋势反转向上,大多数的投机客错过了列车。不管是在感情上,还是在财力上,他们都已经筋疲力尽:过去几年,他们死抱赔钱的多头仓,已经无力跟市场战斗。可是在这段期间内,许多公共商品基金因放空外币,得到了可观的利润。)

预估趋势会反转、建立了新仓位之后,有必要用合理的停损来保护新的仓位。那什么才叫做合理?这要看操作者个人可以忍受多大程度的“痛苦”而定。在我的书中,可以设定为保证金的50%到100%,换算成金额,也就是600美元到1500美元。很明显的,你愿意冒多大的风险,跟你预做获胜的机率多大有关系。所以说,如果你是个非常长线的操作者,一向能从赚钱的长线操作中赚到数千美元,那显然你可以比那些时进时出的人冒更大的风险。

我们都看过许许多多逆势操作的例子。同样的,无数人硬要在趋势明显的市场中抓头部和底部,输掉的钱跟他可以合理预期赚到的钱根本不成比例―――每口赔上15000美元或更多。而且,你可以想象,一旦卖掉那么多,当市场发出下一个走势的信号时,大赔特赔的人即使这个时候应该进场,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如果不是每口输掉几千美元,而是不到一千美元,情形会怎么样?他可以耐心地等候系统或其他技术方法发出的信号。他可以在新的仓位再拿一千美元去冒险。假使他的系统或技术方法是可行的,那么迟早他会在自己的仓位上赚大钱,而不必计较以前赔过的小钱。

有一道老儿歌唱道:“留下性命的人,有机会再上战场。”我愿为投机客改成:“操作不当而跑得开的人,只要留一口气,改天还能再进场(并赚钱)。”

你是不是曾经算过自己的投资组合中,长短期投资的比例,以及市场实际走势的长短期波动比例,两者有无差异?我曾这么做过,结果颇耐人寻味。1985年5月,我打电话给几位同事,请他们告诉我:他们以及他们的客户在市场上所做仓位的情形。我也打电话给许多海外操作者和共同基金经理人。

很叫人惊讶,每个人都愿意坦白告诉我所建立仓位的详情。可是有件事情一点不叫人惊讶,那就是几乎所有的非专业操作者,以及太多的专业操作者,在特殊的空头环境中,大势明显强烈下跌时,都一面倒做多。那时候,我做过的趋势分析显示以下事实:

1.上升走势:咖啡豆、取暖油、黄豆油

2.下跌走势:黄铜、德国马克、黄金、原木、黄豆粉、英镑、糖、瑞士法郎、公债、日元

3.横向整理:玉米、燕麦、白金、史坦普股价指数、白银、黄豆、国库券、小麦(新货)

做个简要表,就可以发现二十一个市场中,只有14%上涨趋势,48%趋势下跌,38%横向整理―――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一味做多实在不是时候。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思虑周密的策略应该是,投资组合中做多的部分不宜超过15%到25%。

但是,这个合乎逻辑的市场策略,一定要伴随耐性,让你的顺势操作仓位能够充分成长,完全配合整个走势的动向。知名操作者之所以能够大赚其钱,原因便在他们能够很有耐性地紧抱顺势而为的仓位。可是耐性显然是一把两边都有利刃的剑。很有耐性地抱着逆势操作的赔钱的仓位,等于是打了一张非大赔不可的钞票。这个真理,几乎每个操作者都可以挺身作证。

说到市场趋势,我想到了1984年在日内瓦发生的一件事。那时我跟一个在银行界做事的朋友讨论策略问题,我问他对于某个很有名的“金虫”有什么看法。这位金虫几年来一直固执地预测美国的超级通货膨胀迫在眉睫,黄金价格会大涨到每英两1000美元。

这位金虫的身份很是显赫,不过他的市场灵敏度却不如其人,因为实际市场的事件和趋势,完全跟他大言不惭的说法背道而驰。我的银行家朋友很快地想了这个问题,说:“我的外套口袋里个表,多年来一点不灵光,可是每天还是会有两个时候时间是对的。”这个教训十分清楚:绝不要让自己套牢在一个跟“实际”市场的“实际”趋势不合的意见或仓位上。你必须相信和适应实际市场中主趋势真正在发生的事情。忽视这些主趋势,无异于拿自己的财物开玩笑。


 

第三篇 操作时机

第十章 三个最重要的投机特质:纪律、纪律、纪律

1983年3月23日星期三,我前一个晚上睡得不安稳,比平常起得早,8点30分以前就到办公室,坐好位置,眼前摆着价格荧幕得各式各样的图表和研究报告。离芝加哥谷物市场开船还有整整两个小时,但我早就难耐一股亢奋礼之情。接了一通让我暂时分心的电话之后,我又重新检查了一下黄豆市场的走势,和早上我所要采取的策略。

前一天五月黄豆以6.11收盘,而我在卡片上面涂鸭所做的市场分析显示:“在五月黄豆收盘能够站上6.23或开盘能够跳空到6.23以上之前,黄豆市场的趋势不会转而向上。收盘或开盘跳空到这个水准之上时,我会买进。我预期在这种有力的突破之后,价格会飙涨。”

过去几天的走势告诉我,恭候已久的多头市场突破就在眼前,我马上拨电话给我在芝加哥营业现场的人,也证实了营业厅内预期开盘价会大幅上涨。我非得采取行动不可!我挂进了开盘时的买单,往后一躺,深深吸了一口气,等着眼前的绿色荧幕跳出第一根线。(见图10-1)。

 

(三月二十三日早上,开盘涨势凌厉,跳空突破6.23的阻力点。大幅突破之后,三个月内价格回走,一度拉回到前一个涨升段的50%左右。短暂的回档证实是空头最后的机会;市场接着发动惊人的涨势。三个月后,1983年的这次多头走势,是芝加哥最大的新闻。市价涨了3.75平均,合每口约18000平均。老兄,这可不是个区区小数!)

我在开盘时的孤注一掷―――在开盘显著的突破缺口建立仓位或加码操作―――是我多年来一直偏爱的战术。这一步有风险存在,不过对积极进取的操作者来说,却有潜在的价值。我支持这种做法,而且在开盘跳空会形成主要趋势时才使用。第二套战术,是在宽广的横向整理盘有了明显的突破,确立主趋势反转,或脱离横向区,持续先前持续的趋势时,都会在开盘跳空时操作。开盘跳空如果明显与行进中的主趋势相反,我在买进或卖出时会十分小心谨慎,因为这些缺口往往是营业现场操作者故意做来“诱人入彀”,引诱抽佣商行投资客建立根本做不下去的仓位。这种不用大脑的反趋势跳空操作,看起来可能诱人,不过它们最好是留给老经验的专业操作者去做,因为如果所做的操作开始转坏,他们有本事快跑出场。

五月黄豆以6.265开盘,悲惨的空头就此被轧死。在我等候报告送到眼前时,心思不禁飘回十年前的往事,想到我一次玩这种开盘博命的事情。教我缺口突破操作艺术的老师是葛林,他是商品交易所里面十分精明和作风大胆积极的操作者,那时我是70年代初商品交易所的一个新会员,经常走进交易所,到场内研究交易(pit)的动作情形。我总是瞪大双眼,看着葛林挤在做黄铜期货的人群当中,身体和声音扭曲到极点,一次就是在开盘的时候买进…..50笔(lots)……100……150笔。那是个多头市场,葛林知道得很清楚。他看起来就像是个大师,很有耐性地等候他那经过千锤百炼的直觉告诉他,每一次的小回气数竭尽,基本的多头趋势就要再次展示雄风。这个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一跳而起―――“买50……买100……买150。”

知道何时不要操作和―――很有耐性地等候在一边,直到正确的时候才一跃而进―――是操作者所面对最艰难的挑战之一。但是如果你要抬头挺胸站在赢方的阵营里面,这一点绝对不可或缺。曾经有过无数的日子,我内心的冲动强烈到要逼我多做一点,使我不得不耍些点子,好让自己不要下单。我的办法有下列几种:

.把李佛摩的金言贴在下单专用的电话上面:“钱是坐着赚来的,不是靠操作赚来的。”

.放一本航船杂志在我的桌子上面(通常这就足够引开我的,不再去想一些不必要的操作)。

.真的没办法忍耐时,只好暂时离开办公室,到外面走一走,或者跟曼哈塞湾里的蓝鱼或其他任何东西较量一下。

有好多次,次数比我敢承认的还多,我都太早平掉全部或部分的赚钱仓位,有些时候,则是完全错过某个波动,只好眼睁睁地在外面看着别人大玩特玩,等待下一次的回档再进场。我曾经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偷偷注意铜和银的走势,(上班的时候)一点事情也没做,结果因为吃零食而胖了八磅,最后才在一次小趋势反转中重新进场。虽然如此,简单的真理依然是:成功的操作者永远严守纪律、在场外保持客观的态度,直到他能往主趋势行进的方向进场为止。即使在那个时候,你还是要小心翼翼,不要跃身到毫无章法的市场里,因为有些不按牌理出牌、没经验的投机客,可能莫名其妙下了一张大单子。即使你是往趋势行进的方向操作,在不可避免的价格回档期间(由现场操作者和商业公司造成,目的在于洗出心志不坚的持有者,以便给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你更要严守纪律和发挥耐心。

期货交易老是会给大部分投机客造成很悲惨的命运,这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大体来说,操作者的表现应该会比帐面上显示的要好才是。他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纪律,而这不可避免地会靠造成信心不足。讲到这一点,我就想起跟圣地牙哥F博士在电话中交谈的往事。F博士说,他建立了个公债多头仓,问我接下来该怎么做。我知道他从好几个星期前凡从很低的价位做多到当时,所以那个仓位已经有很高的帐面利润。我反问他:“喂,为什么要我告诉你该怎么处理你的仓位?你老兄已经够聪明的了,要不然怎么会在这波多头走势开始发动的时候就上了车,而且一直抱到今天都没放手?只要依照你原来相同的直觉或同样的技巧去做,应该没问题。更何况,我错过了这一波多头市场,等到大涨突破后,我一直在等拉回40或50%,却都没等到,之后就没上过车。”

事实上,F博士这几个星期以来,一直给财经报纸上相互矛盾的消息弄得心神不宁。我把他目前的“病痛”诊断为患了ALOSC(ACUTE LACK OF SELR-XONFIDENCE,极度缺乏信心)。经过短暂的,给他打了气,我给他开了药方,要他离开几天,再回到画图桌,对市场做个客观的分析,而且一定要严守纪律,遵守顺势而为的操作策略。

因为缺乏纪律,以至利润不多的,不只限于抽佣商行的投机客和专业操作者而已。约三十年来,我观察到一个非常反常的现象,也就是商品生产商的市场判断老是跟商品最终的价格走势不合。生产商总是比市场所允许的要乐观些。1983年夏,我跟中西部许多玉米农民谈过。这些农民的收成展望十分凄惨―――种植面积缩小、收成率降低、作物发育不合。谁能比这些实际种植玉米的人更了解收成的状况呢?所有这些,不正是大利多消息吗?显然我们这些投机客逮到了大好机会,可以趁即将来临的作物灾难大捞一笔。可是,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也就是市场反而下跌了60美分,不只是(做多的)投机客,中西部的农民也跌破了眼镜。因为在做多玉米市场而惨遭“杀害”的投机客里,不少正是中西部的农民。

事实上,商品生产商,特别是农作物的生产者,对于自己的市场抱持过分看多的态度,似乎已是个通病,原因出在他们栽种地区的作物生长或气候状况,当地政治人士对明天会更好的看法,或者纯属一厢情愿的想法,都过分偏向乐观。很遗憾的,到了作物最后收成的时刻,严重的避险卖压出现时,这些看多的期望往往转差,价格便一路下滑。

有时,普遍性的多头期望,会使整个生产商产生如痴如醉的想法:如果预期中的价格涨势实际上不但没有出现,而且节节下跌,生产商便会面临灾难性的打击。讲到这,我们就想起1970年代中期缅因州的马铃薯市场―――从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客观的教训:不管是投机性操作,还是避险操作,进出任何市场都要严守纪律。那时,纽约商业交易所里缅因州马铃薯的投机性交易简直到了无法无天、漫无节制的地步。保证金很低(你可以用每口低到200平均或更少的本钱操作),甚至于交易所的会员会费也很低(我用约1800美元的价格买到纽约商业交易所的会员资格)这个环境下,有经验的农民、往来的银行家和经纪员,创造了一个很令人惊讶的策略,并给它取了个特别的名称,叫做“德州避险”。

主攻财务的大学生都知道,银行提供融资给农民之前,会要求全部作物或至少一大部分的作物须做防止损失的避险措施。缅因州的农民这么做了―――他们在交易所里买进了大量的四月和五月马铃薯期货,用以冲销自己作物的风险。“买”期货?等待,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对劲。如果他们是做多田里的作物,那他们不是该“卖“期货来避险吗?对了,当然他们是该卖出。(完了!)

想想看,竟有那么多马铃薯农民“买“期货来避险。这叫做避险!当然,抽佣商行的专家也买进并且在多头仓上加码操作,想在预期到来的多头市场大捞一笔,发点横财。那么,既然该卖期货的人都买了期货,那么又是谁笨得去卖和大量放空?他们是有钱和有经验的贸易公司以及专业操作者。就是这些人。

结果不言而喻。我们不妨想象,一艘小船上挤了太多人,一开始就显得很不稳定,等到所有的乘客都跳到另一边(“卖”出时),船自然会倾覆。马铃薯市场的情形就是这个样子,只听“扑通”落水声之后,那些人身上还是沾湿了海水,而是背了一身的赤字!商业银行和大农户没有忘记这个教训,他们此后懂得避险操作必须遵守严格和客观的纪律。

操作者如果手头上有两个仓位,但为了保卫逆势而为的赔钱仓位,而平掉顺势而为的赚钱仓位,其结果也是不言而喻。不过这里我想多说一点。不久前,K打电话给我,问我对原木有什么看法,我答说:“原木嘛,是种捧透了的建材,可以盖房子、造船、做家具…..甚至可以切成漂亮的小玩具和动物图形。”

K要知道的当然不是这些。我对原木“市场”有什么看法?他那笔现有90000美元损失的庞大多头仓该如何处理(没错,是做多,而且当然是逆势操作的)?我告诉他,每当我想到要做原木之前,我都会先找个舒适的地方躺下来,直到感觉过了再说。这个市场人气太淡,不是我喜欢的那一种,而且它的趋势似乎总是不牢靠,容易受到扭曲、波动太激烈。简而言之,我认为原木市场不做也罢。事实上,我对原木所抱持的这种态度,应该不会叫他吃惊才是。我给过他同样的劝告,但他充耳不闻,最后竟然套牢在逆势而为的赔钱仓位中。讲到这,K不胜懊悔之情,坦承他刚卖掉十一月黄豆:十一月黄豆他随势操作,利润很不错,可是为了保卫赔钱的原木合约(缴保证金),不得不脱手。我给K的忠告很直截了当―――平掉原木,买回黄豆。

他的反应不叫人意外―――原木的亏损现在已经太大了,他要等到强劲反弹才清掉。“我怎能现在用这种价格平掉原木?”他一再重复。“很简单,”我答说,“你只要拿起电话,打给你的经纪人,告诉他用市价卖掉所有的原木的仓位,就是这么办。”

很不幸的,K不理会我的忠告,还是紧抱原木仓。我的忠告并不是基于什么了不起的市场洞察力,而是根据历久弥新、千锤百炼的投资金言―――有利润的东西要抱牢,发生损失的东西要平掉。通过电话后三个月的期间内,原木又跌了27.00美元,被他平掉的黄豆涨了1.60美元。要是K退出原木,买回黄豆,原来的损失当可捞回,而不必在原来的90000美元损失上再发生更多的损失。

人性和我们一般的商业本能,可能是商品操作游戏中最难缠的敌人。为什么投机客老是在上扬趋势的市场中见反弹就卖、在下跌趋势中见跌就买,而不顾这种做法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给他们造成损失?上面所说的那通电话打过后不久,我注意到十一月黄豆在一段价格劲扬的期间过后,出现了我从未见过的惊人走势。开盘时以涨停9.35报出,几个小时内,跌了约55美分,相当于平均每口2750,价格掉到平均8.80。事实上,整个交易日内,市价来回相差40到60美分,盘中来回振荡,给投机客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万美元。价格怎会振荡这么诡异?事后分析发现,原来有多得超乎寻常的抽佣商行投机客大玩“抓头部”的游戏,想在市场崩溃前,在准确的时点做好空仓。事实上,在期货交易史上,多的是“聪明”的操作者,在错误头部和底部一头栽进市场,尸骨无存。他们逢高就卖,见低就买,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耐性,做分析的时候缺乏理发,而且市场涨或跌得太多、太快。还有些操作者一头逆势栽进快速移动的趋势中,原因是他太早平掉随势而为的仓位,现在在场外见到市场仍持续原来的走势,心有不甘,想从反向操作中赚回一些钱,给自己找台阶下。

很遗憾的,我本人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在我各式各样不可宽恕的操作中,找黄豆期货的头部最为突出。因为,每当我听到有人找各种理由为自己所建立的仓位辩护,并说:“这样我怎会损失多少钱?”我的回答是:“找一个数字,写个很大的数字,你就是会亏损那么多。”

事实上,这个游戏是发生在70年代初,可是我记忆犹新。那是一般投机客所犯的错误之一。1972年,市场狂热的时候,我“逮”到黄豆市场两次―――首先,我在10.30左右买进黄豆油,几个星期后有11.30卖出。我自己想:嗯,赚头真不赖。卖掉之后,市价继续“小”涨到17.00……但没有带我同行。记得一部叫做“邮差总按两次铃”的老电影吗?显然我是个多么容易满足的操作者,因为不久后,我在3.19处买进五月黄豆,3.22加码,3.24再加码,3.36时全部清掉―――就在黄豆创纪录的大多头涨势开始发动之前。

3.36卖掉之后,我看着市场疯狂、前所未闻、“难以持久”地继续上升到8.59,我就是“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好好放空了。价格超过了我“算出”的最上限,所有的技术指标(除了一种,我们马上会谈到)都大叫“超买”,而且以前黄豆的多头市场都在五、六月做头反转。所以嘛,我在8.58左右建立了七月黄豆一个小小的空头仓,而且决定在初步的仓位有不错的利润之前,绝不加码操作(至少我做对了“某些事情”)。我也决定,要是市况转坏,绝不会在市场内待太久,如果空头仓证明是外错误,那我会把空头仓平掉。这正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我所做的事情也正如前述。仅仅两个星期之后,你信不信,就在市场于13.00做头反转之前没多久,我回补了空头仓,每口损失15930美元。

诸君下一次有冲动,想要脱离严守纪律的操作策略,改用自己一厢情愿的梦想时,或者想在动能十足的趋势市场中找逆势操作的头部或底部时,务必记住在下这个惨痛(以及有点尴尬)的教训。喔,对了,前面我说过所有的技术指标,除了一种之外,全都支持我看空的分析以及放空黄豆的决定,那到底是什么?那就是“走势仍然向上!”

谈到成功的操作需要严守纪律时,到目前为止,我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包括我在美林公司当客户联络员四年、当市场分析师三年、某家清算公司总裁和营运主管长年、另外几年干共同基金经理人。但是除了有七年是几个交易所的会员之外,我唯一在台前的经验是(a)亲自到营业厅观察交易情形,以及(b)曾在交易所试填一张简单的50笔铜转期委托单,但没成功。因此,我想,有些读者可能有兴趣听听芝加哥一些成功和能干的营业厅经纪人谈期货交易要严守纪律的观点。

期货同业公会出版的《FIA评论》杂志,向该会订阅就会送到。1987年1-2月号有一篇很有趣的访问,访问了四位营业厅操作员,文章的名称是《营业厅操作员谈操作计划所需的纪律》。接受访问的每个人,在营业厅内都有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其中一位是营业厅经纪人,替别人或公司填交单子;一个是套利者,交易的是差价,从两个不同但相差市场间的关系变化中套取利润;一个是“帽客”,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抢帽子,这种人对营业厅的流动性很有帮助,所做的仓位很少留到明天;第四个是趋势操作者,他自己说,他找的是“长期趋势中赚大钱的买卖”。

以下是这些人对操作“纪律”的谈话。

套利客:“我成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会员九年的时间里,发现到的最重要事情是,会员要成功…..我不认为对市场有基本说嘴郎中的重要性,比得上对自己有基本的认识。讲明白一点,我谈的是自律。”

帽客:“任何操作的关键在于纪律。我不在意那是长期的投机,还是锱铢必较的抢帽子,你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去操作,尽快承认自己的损失。我犯过错,我们全都犯过错。比方说,事先我们会告诉自己,现在要买某些东西,只要对自己不利四档(tick),我就要出。等到市场真的对自己不利四档我们又会告诉自己,再等一下看看(而没有马上退出),结果四档变成了四十档。总而言之,基本要求是一定要守纪律,遵守游戏计划。”

仓位操作者:“仓位操作者也要遵守纪律。在他建立仓位之初,就必须知道在什么地方要带着损失出场。大致来说,仓位操作者要能勇于接受特定的损失,就像帽客一样落落大方。他必须严守纪律。他必须坐在那里,看到市场走势对他不利时还能够说:我总是会把停损写在单子上,用这种方式,我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出场了。等到出了场,我会用另一种观点看这个市场,做另一个决定,决定要不要再回去或就此留在外面。”

营业厅经纪员:“营业厅经纪员必须遵守纪律,知道在某一个特定的价格水准,技术操作可能会怎么做,以及他所做的每一个市场,支撑在哪里,反压又在哪里。他不能为一时的激情给冲昏了头,而且必须知道各种消息会对市场和它的趋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总而言之,不管你选择操作什么,或者你选择要用什么方法操作,这些经验老到的营业厅经纪人建议你一定要有一套计划。在这套计划里面,必须有一个紧急逃生点,使你的损失能在控制之下。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严守纪律,遵循你的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家书虫】嘿!斯坦利·克罗的交易策略,你懂多少?(上篇)
期货交易策略读书笔记2
《期货交易策略》读书总结
股市能赚钱的只有一种人:炒股达到了由术至道的最高境界!
一位良心操盘手的告白:赚小钱靠技术,赚大钱靠格局
第一篇 期货交易策略和战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