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余氏中医外科」(九)余步卿先生治疗颜面疔疮临床经验

余步卿先生治疗颜面疔疮临床经验

高宝良,陈子胜,方征宇等

1.病因上重视经络辨证

盖疔者,如丁钉之状,其形小,其根深,虽随处可生,但其对人体危害大者,又以颜面部疔疮为甚,一旦失治,即可造成“走黄”、流注等变证,历来为中医外科之大证。余师认为,疔之病因,除火毒过甚,过早挤压外,还因头面部乃诸阳之首,一旦护理不当极易发生“护而不护”,毒邪走散之严重后果。疮疡的病机和人体气血、脏腑、经络密切相关。颜面疔疮的发生和转归实为人体脏腑功能的局部表现,然患处部位所属经络与疔毒的发生、发展也有重要的联系。如鼻疔之病机为肺经有火,唇疔病机为脾热过甚,颧疔病机为阳明火毒,黑疔为肾经火毒,牙疔为肠胃湿热,这些在辨证治疗时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遣方用药时加入相应的引经药。

2.治疗疔疮的内治三原则

2.1早用凉血药

颜面疔疮为火毒夹脏腑蕴热而发,不同于一般的疔、痈,初起即热毒炽甚,故宜用清热解毒凉血之药直折其火,采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草河车、半枝莲治疗,除此之外,还应早期采用凉血药。先师认为“血不宁则热不静”,故在凉血药的应用上,不必拘泥于温病的辨证规律,初起即可加用生地、赤芍、丹皮等凉血药。另外,如有表证可加用连翘、牛蒡子;便秘加生军、玄明粉;根盘坚硬甚者,加茅茨菇、败酱草;鼻疔加桑白皮、瓜蒌皮;唇疔加元参、淡竹叶;四肢酸楚加桑寄生、丝瓜络;高热加用紫雪丹,神昏谵语可加用安宫牛黄丸。

2.2宜收不宜散

自《外科直铨治疮疡要诀》提出外科内治“消、托、补”三原则后,一直被外科界奉为圭臬,但其实用性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反对。临床上也确实如此,有些外科病如颜面疔疮、肛痈等确很难消散,只能经过治疗使脓毒局限,脓栓脱出而热平。余师作为浙江湖州曲溪湾潘氏外科的重要传人,对颜面疔疮的治疗始终贯彻“宜收不宜散”的原则。即疔毒初起在挟有风邪时,宜用连翘、牛蒡子、冬桑叶等辛凉解表之剂,很少使用辛温或芳香的疏风药。当疔根收束,难以化腐成脓时,宜用皂角刺、白茅根、败酱草等透脓药,而不采用穿山甲片等腥味药。疔的后期,创面肿硬不消,此乃气血被余毒所遏,可佐以当归、赤芍、郁金、丹参等,不宜采用大队活血破瘀药,凡此种种,皆以避免火毒横逆走散为上。

2.3 保护胃气

和治疗其他疮疡病一样,余师在治疗颜面疔疮时,十分重视保护胃气,在大量清凉药中往往加用姜半夏、茯苓、木香等调和脾胃之药。他常说,脾胃之气一旦受损,所有内服药都将付之东流。特别对素体胃虚之人,更需注意。过服寒凉,一方面要败胃伤气,另一方面会使疮形僵硬,日久不消,在临床上一些使用抗生素过度的患者,也有此种现象,此时,余师常应用“手订疔毒和胃汤”(组成:蒲公英、银花、半夏、竹茹、石菖蒲、茯苓、砂仁、赤芍、木香、谷麦芽、陈皮)结合治疗。

3.外用药特色

由于疗疮根深坚硬,一般外用药很难逞效。临床上余师除外敷“清凉膏”(由大黄、当归等组成)外,善用立马回疔丹插入创面以提脓祛腐。盖立马回疔丹原方载《医宗金鉴》,江南一带使用的为杭州胡庆余堂所秘制,适用于疔疮初起根坚肿硬、麻木痒痛、色紫无脓、肿势散漫、疮顶凹陷者,但此药加工复杂,又以陈年者为佳,使用时根据疔之部位、大小、深浅,选择适当粗细、长短之丹药插入创面,且要注意不可插入过深,以免腐蚀好肉,一旦疮根(脓栓)脱出,即改用生春散或逢春散外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外治适宜技术
金黄散箍围治疗丹毒
9.1芩连消毒饮(顾伯华)
古方:“菊花甘草汤"治疔疮重者不过二剂即消
【艾灸】疔疮的灸法大全(纯干货,建议收藏)
《轻松学名方》释义||​第30讲 037千锤膏(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