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求医问药】踝关节扭伤久治不愈当心“下胫腓联合损伤”(上篇) 解剖特点和创伤机制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中心 庞智晖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临床上常见一些踝关节扭伤患者在伤后3个月仍辗转求治而不见好转,出现踝关节前外侧疼痛、不能正常发力跑跳、不耐久行等不适,而一般拍片检查并未见骨质异常,这个时候,我们要非常警惕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

由于下胫腓联合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其损伤如果漏诊或者治疗不当,往往造成踝关节不稳定、长期慢性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下胫腓联合在维持踝关节稳定中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骨科医师所认识,但是,如何降低漏诊率并提高治疗效果,依然是摆在临床医师面前的严峻挑战。

1.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特点 下胫腓联合的解剖构成复杂,由胫、腓骨远端的骨性结构,下胫腓联合韧带复合体两部分组成(图1-4

1.1骨性结构 腓骨远端内侧的粗糙骨面,位于胫骨远端外侧粗糙的腓切迹内,构成了下胫腓联合的骨性结构。这种“腓卧胫中”的结构特点,是保持踝关节稳固和功能完整的基础。

1.2韧带复合体 包括下胫腓前、后韧带骨间韧带,前、后韧带将腓骨牢牢固定在胫骨的腓切迹内,与骨间韧带共同调整踝穴的形态,维持其顺应性和稳定性。

下胫腓前韧带一般位于关节外,为一坚韧的三角形韧带,起自胫骨下缘踝关节面的边缘,斜向外下方,止于腓骨下端的前缘及附近的骨面上。

下胫腓后韧带较前韧带强韧,连于胫骨和腓骨下端的后面。

骨间韧带由很多强韧的短纤维构成,连于胫骨和腓骨下端相邻的粗糙骨面之间,向上移行为骨间膜。它是胫骨和腓骨间最强劲的连接。此韧带犹如一根弹簧,在踝关节背屈运动时,允许内、外踝之间产生轻微的分离。


1.下胫腓联合韧带复合体的组成 ⑴骨间韧带(IOL)、⑵下胫腓前韧带(AITFL)、⑶下胫腓后韧带(PITFL)包括下横韧带(ITL

图2

图3


图4

2-图4 下胫腓联合韧带复合体实体图

2和图3③下胫腓前韧带(AITFL)、④骨间韧带(IOL

4②下胫腓后韧带(PITFL


5.下胫腓前韧带(ANTERIOR TIB-FIB LIG)的体表定位


2.下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特性

下胫腓联合是一种富有弹性的微动关节。在正常生理状态时,可辅助踝关节作相应运动,精细调节踝关节的位置。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由踝关节内、外侧结构和中间的下胫腓联合共同维持,当三者中一处或两处以上发生结构性损伤时,踝关节的稳定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3.流行病学

最近有研究显示,急性踝关节扭伤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比例高达17%74%。在所有职业中,年轻运动员的发病率最高,年轻运动员中发生的踝关节韧带损伤,占到运动损伤的10%30%。运动员中59%的踝关节韧带损伤,会出现顽固的后遗症,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自我感觉踝关节不稳定,有40%的人由于损伤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定;长期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会产生距骨软骨损伤及创伤性关节炎。所以,对于踝关节韧带损伤,要进行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4.创伤机制

对抗腓骨外移阻力的90%来自于下胫腓联合。如果其中一条或多条韧带出现损伤,将会减弱防止腓骨外移的阻力,出现踝关节运动异常,导致踝关节的不稳定。虽然许多机制可导致下胫腓联合损伤,但是大部分学者认同外旋暴力是引起踝关节韧带损伤的主要因素(图6)。


6.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当外旋暴力作用于踝关节时,距骨随之外旋,将腓骨远端推离胫骨。这时,首先会导致三角韧带的损伤或内踝骨折,然后随暴力传导,将出现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的损伤,最后导致腓骨螺旋形骨折。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进展,唯医,allinmd
踝关节骨折-Weber 和 Lauge-Hansen 分类
关于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思考
不稳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策略
【智说智画】系列——踝关节损伤机制
踝关节骨折(一)解剖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