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从教育目标分类看学校教育

从教育目标分类看学校教育

 

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长为社会意义的人,而教育到底包括了那些内容呢?分类是一切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础,教育目标又如何分类呢?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直在探索教育目标的分类,产生过许多的观点和理论流派。近几十年来对全世界教育界影响最广泛的是1948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大会上,以布卢姆教授为首的委员会,经过反复研究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即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运动领域。每个领域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如认知领域由简单到复杂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而精神运动领域由简单到复杂分为模仿,操作,精确性,多种操作的协调和操作的自然化五个层次,每一层次都含有比它前一个层次更复杂更抽象的行为。这一分类抛开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各种教育都具有指导意义。该书再版十余次,补充译成十几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育目标分类在我们学校教育的组织和管理上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任何学校设计其教育目标和组织教学都要兼顾三个领域,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我国数千年传统的教育观一直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近代知识分子拥有大量知识而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和熏陶相对不足;英语教学的重点是传授关于英语的知识,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英语知识但应用英语的能力不够。“知识就是力量”值得进一步思考。知识只有转变为能力才是力量。而这一转变必须要有科学思维为核心的智力和严格的实践训练。只重视知识是不够的。美国哈佛医学院自80年代以来实施的医学教育新途径,其八项原则的第一条就是“态度、技能和知识并重”的教育原则。我国教育界近年非常强调的素质教育就是重视三个领域尤其是情感领域的教育。

2、就教学方法而言,以课程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形式去实现的主要是认知领域和精神运动领域,而情感领域的教育受到更多更复杂因素的影响。1968年美国教育家P.W.杰克逊在《教育的生活》一书中提出了“隐蔽课程”这一术语。它是指学校教育中,那些教学大纲中未书写出来的“隐蔽的、隐含的或未被完全认可的”、通过非正式教学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全部信息的准则,由学生无意识、潜移默化地获得,它对学生的价值观、心理发育和对社会的认识等深层次的思想基础产生重要影响,也对“显性”课程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隐蔽课程”的教师就是我们学校从校长到科员、从教授到助教到后勤部门的每一位员工。如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就是一个隐蔽课程的“大课堂”,作为医生和教师双重身份的全院职工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一言一行都包含有对学生情感领域的教育。医科大学毕业生受到全国各用人单位的好评,除高质量完成各科教学大纲的教学外,与附属医院关怀服务良好的医德环境分不开。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医生,凝聚着附属医院全院职工的辛勤培养和每一位员工以身作则的深远影响。

3、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学生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培养都要依照一定的层次来安排,按照一定的方向深入和提高。小学中学如此,大学教育也概莫能外。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加以理解,应用,再逐渐到更高层次的分析,结合和评价。如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从模仿、操作、精确性,到多种操作的协调,到最高层次即操作的自然化,都要循序渐进。

4、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必须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运动这三个领域。发达国家如美国各医学院校每年要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来面试所有申请入学者;我国中小学总是在各科考试分数以外还有对学生的评语;越来越多的入学和招工需要面试;其用意就是要努力覆盖这三个领域。当然,就现在的教育测量和评价技术,要达到理想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运动三个领域的考核,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有很大距离,尤其是情感领域的考核与评价,绝非简单的试卷可以完成。一些单位招聘人才时就提出“学历、能力和经历,一个都不能少”。

5、进一步说,学业成绩测量不仅要包括三个领域,还要覆盖每个领域的各个层次。如在认知领域的试题设计(通常是笔试,如多选题考试)中,除考核其简单层次的知识回忆试题外,还应有一定比例的高层次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的试题。这已明确体现在高起点的我国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见表1)。学校教育中,注重这一考试理论的指导,让更高层次的试题即需要更复杂的思维加工过程才能回答的试题占一定的比例,是克服死记硬背得高分的有效措施之一。

1  日本  韩国与我国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认知分析的比较(%

 

记忆

理解

问题解决

日本

25

35

40

韩国(90

70

25

5

韩国(96

21

39

40

中国

34

33

33

6、教育目标要兼顾三个领域,并强烈地影响着教学内容的构成。中小学与大学,理、工与医学等在三个领域就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各个领域不同的教学重点。如高等理科教育在认知领域、中专职业教育在精神运动领域等就有不同的重点。数学系、化学系的培养目标并不都是数学家和化学家,而高等医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多数毕业生将直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它在教育目标三个领域的教学重点和要求又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医学院招生条件之一就是申请者必须已经接受了34年的高等教育(实际招生来看大都是4年,在医学院再读4年,毕业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即医学教育在教育目标的三个领域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教学的懂实践中,我们必须结合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研究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

 

                                                       (万学红)

本文原载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2;4: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及动词举例
学习科学 | 深度学习:学校教育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所在
教育心理学之: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课堂教学何以为“教师”与“学生”共享?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比较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