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科建设 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月 6 日)

学科建设是以学科发展为中心,通过医疗、科研、教学协同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医院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也是医院整体办院水平和学术地位的直接体现。近年来我院狠抓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取得较好成效。

一、厚积薄发,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2014 年底,中国医学科学院首次对全国 846 家三甲医院的科技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 100 强排名,我院位列 82 名,在20 个排行榜中,我院有 11 个学科上榜,其中 5 个学科进入50 强。我院能成为我省唯一一家上榜 100 强的医院,得益于多年来对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视。我院先后有 27 个学科列入 8个不同类型的学科建设项目,共获各级政府的建设经费 6000余万元。包括 8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 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8 个省医学领先学科。涵盖了全院近 50%的临床、医技科室。

二、院科互动,学科建设强劲推进

全院上下对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内容纳入科主任目标责任状,年终考评。每年我院召开科主任论坛和年度工作总结会,学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讨论,并安排学科建设成绩突出的科室作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医院制定了发展学科亚专业的总体规划,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的学科发展理

念,全面推行亚专业建设,要求副高以上相对固定专业方向,做到术业有专攻。亚专业带头人采取公开竞聘,任期目标制,动态管理。亚专科建设措施推出后,成效显著,也加快了中青年医务人员的培养,形成了人员结构合理、专业方向明确的人才梯队。

三、加大投入,学科建设硬件保障

近年来医院加大了硬件建设,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大力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条件。先后建设启用了新外科大楼、急救创伤大楼,分批改造了综合大楼、内科大楼、烧伤大楼和肿瘤大楼、感染大楼。新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楼和会议中心。现医院开放病床达 3200 张,建筑面积达 23 万平方米。同时医院根据学科的发展需要,购置了一大批高、新、特医疗设备,配合开展各类微创新技术,其中泌外、普外等科室的微创手术比超过 60%。特别是引进我省首台达芬奇手

术机器人,已在泌外、普外、妇产等学科开展了手术,实现微创手术的新跨越。为提高我院临床科室的危重症和疑难病救治能力,医院

按照国家卫计委相关标准规范建设了重症医学科,同时设置了 10 个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床位总数达 180 余张,大大提高了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四、优化队伍,学科建设筑牢基础

学科建设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选好带头人。科主任既是科室管理者,也是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我院在科主任的选拔中,始终坚持业务过硬,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凝聚民心的选用原则,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挑起了学科建设的大梁。目前,我院有 10 位学科带头人担任了国家级专业学会副主委,28 位学科带头人担任国家级专业学会常委,26 位学科带头人担任江西省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委。同时,医院加大人才引进工作,每年招聘博士、硕士近100 人,不断充实各学科的技术队伍。医院制定和实施青年骨干医生、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培育青年才俊,涌现出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远航工程等优秀中青年人才。

2014 年医院选派了近 27 名青年骨干到世界著名大学和医院学习培训,如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匹斯堡大学、香港大学等,拓宽专业国际视野,促进他们快速成长,为学科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五、强化科教,学科建设如虎添翼

作为大学附属医院,不仅是疑难疾病诊疗中心,也是医学科研攻坚克难中心,更是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医院历来致力于推动医、教研工作协同发展,有力促进了我院的学科建设。

“十二五”以来,全院承担国家级项目 152 多项,其中国家重大新药创药专项——消化药物验证平台建设资助经费达1650 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42 项,总经费达 6133 万元。烧伤科、泌外科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别与其他单位联合申报国家科技奖励获得成功,共获 3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 年全院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343 项,合同经费2600 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8 项,发表 SCI 收录的论文达 151 篇,影响因子最高达 9.284;与外单位联合申报国家科技奖励再获成功。

教学工作助推学科建设。我院现有博导 48 人,硕导 273人,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300 余人。自“十二五”以来,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9 项,其中一等奖 4 项,省级以上多媒体课件奖 20 项,其中国家级奖 5 项,省级一等奖 4 项。我院近三年承担了 113 项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为全省各级医院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我院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六、优质医疗,学科建设回馈社会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近年来,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我院每年有 50 余项医疗新技术参加医院的年度优秀新技术评审。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前来我院进修学习的省外学员不断增加,2014 年有 13 家外省三甲医院派人来我院进修,同比增长 35.3%。医疗技术的进步,服务能力的提高吸引大量病人前来就诊。2014 年,门诊病人 231.8 万人次,出院病人 11.48 万人次,手术 4.5 万台次,介入手术 1.2 万台,我院消化内科作为全院学科建设的领跑者,医疗业绩斐然,2014 年内镜诊疗量达 9.2万余人次,列全国前茅。

七、不断进取,学科建设永无止境

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是我院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成为“区域性医疗中心”是我院近期的奋斗目标。尽管我院在学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要实现以上目标,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学科建设工作中,我们将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方向,紧跟国内一流学科的步伐,寻找差距,持续改进,进位赶超,努力走在国内前沿。我们愿意与全省兄弟医院携手共进,共同推进我省的医学学科建设,促进我省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医院院长2017年新年讲话稿
人民的医院,健康的城
改革的带头人,我们的好院长
辽宁省人民医院2016年新闻大盘点
数字赋能,“泌”护糖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