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核医学检查对患者及周围人群有害吗?
核医学检查对患者及周围人群有害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王茜
核医学的日常工作离不开放射性核素和和射线。由于核技术的不正当使用,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人们对射线普遍存在者一种恐惧心理。我们经常会看到病人做一次胸透、CT,甚至几次或几个部位CT检查均能很乐意的接受,而做一次核医学检查却很难下决心,甚至包括一些医务人员,由于缺乏对核医学知识的了解,也往往谈“核”色变,认为核医学检查会使人体受到辐射损伤、致癌、甚至导致变异等等。核医学检查真的那么“可怕” 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来自各种射线的辐射是无处不在的:自然界空气、土壤中存在着多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使我们每日都要接受本底照射;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的居家生活也会使我们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一次长途空中飞行所受到的辐射可能要比接受一次核医学检查高很多……而相对于这些已有的放射源,核医学检查所带来的辐射剂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因为核医学诊疗过程中所用的放射性药物,其用量本身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对受检者造成辐射损害。
其次,注射到患者体内的放射性药物的活度是随着时间而递减的。目前核医学检查中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均为短半衰期核素,其中SPECT显像使用的99m锝标记的显像剂其物理半衰期为6小时,加之药物从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一般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最多为2~3个小时,而PET/CT显像中使用的18氟标显像剂物理半衰期仅为110分钟。研究证实,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辐射测量值只有在注射显像剂后0.5小时内和距离0.5米内较高,而1小时后和距离1米以上的测量值迅速降低,加之患者注入显像剂时被嘱要大量饮水,相当一部分显像剂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尽管我们常规嘱咐受检者在检查当要日尽量避免与婴幼儿及孕妇的密切接触,而实际上当患者在核医学科完成检查之后体内的放射性已大部分消退,一般不会对与之密切接触的周围人员造成影响。
由于放射性药物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探测灵敏度,与CT或MR造影剂相比,所需化学量很少,不干扰破坏体内生理过程的平衡状态,通常没有过敏反应。注射核素显像剂以后,不会干扰其他影像检查(如超声、CT、MR等),也不会影响的各种体外分析检测结果(但体外放射分析法除外)。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分子影像为代表的核素功能显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等,目前在发达国家每三个患者中就有一位在诊疗中使用核医学检查。然而,我国对核医学技术的应用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核医学的辐射问题,认识到放射性核素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将核医学技术合理运用于临床与科研实践中,以促进提高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附:几种常用核医学检查辐射剂量与CT辐射剂量比较
18F-FDG PET显像
7mSv
平扫头部CT
2mSv
骨显像
4.2mSv
平扫胸部CT
8mSv
肾动态显像
1.3mSv
平扫腹部CT
10mSv
肺通气/灌注显像
1.5mSv
平扫盆腔CT
8mSv
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6.7mSv
CT肺动脉造影
15mSv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再谈“核”色变了!带您认识核医学和核辐射
治病救人的“金钥匙”—
还在“谈核色变”?你OUT啦!
核医学检查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大?
医院暗藏的“核技术”,原来威力如此强大!
【上岗证】核医学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