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核医学检查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大?

核素显像不同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它是将放射性核素引入患者体内,体外探测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代谢和功能。由于核素引入体内,由此引发了患者及周围人员的对“核”的恐惧,那么核素检查到底对患者和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大呢?

核医学检查使用的都是短半衰期核素,仅以非常少的化学量引入体内。以核医学最常用的核素99m Tc为例,其半衰期6小时。注入患者体内后随着时间会很快的衰减,同时加上药物从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一般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最多为23个小时。而PET/CT显像常规显像中使用的18F物理半衰期仅为110分钟。总的辐射剂量在较低的水平,范围大概在17mSv左右。以使用核素量较大的骨显像为例,常规注射量25mci,辐射剂量约为4.2mSv,明显低于常规胸部CT平扫的剂量(表1)。同时由于放射性药物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探测灵敏度,与CTMR造影剂相比,所需化学量很少,不干扰破坏体内生理过程的平衡状态,通常没有过敏反应。注射核素显像剂以后,不会干扰其他影像检查(如超声、CTMR等)

那么显像后患者对于周围人群的辐射剂量又如何呢?这也是患者及医护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来自各种射线的辐射无处不在:空气、土壤、电视、电脑、手机、空中旅行等都会使我们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目前对于公众的最小年剂量限值1mSv/年。那么同样以目前用药量相对较大的全身骨显像为例。患者注射25mci骨显像剂后2-5小时进行显像,检查结束后以不同的距离、固定时间测定其对周围的辐射剂量(见下图),可以看出在距患者10cm的距离,接触患者10分钟,需要同时接触600个患者,才能达到1mSv的公众剂量剂量限值。即使护士对于患者取血等近距离操作,一般也不超过10分钟。由此可见尽管我们建议受检者在检查当要日尽量避免与婴幼儿及孕妇的密切接触,但实际上当患者检查结束之后体内的放射性水平已在相当低的水平,一般不会对与之密切接触的周围人员造成影响。


总之核医学显像放射性药物的用量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对受检者及周围人员造成辐射损害。正确的认识核医学,避免不必要的恐惧,有利于核医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医学检查对患者及周围人群有害吗?
【科普】做了核医学检查后发现怀孕了,孩子还能不能要吗?
核医学检查对我们有多大影响?
还在“谈核色变”?你OUT啦!
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到底有多大??? 看完这篇文章您就明白了!!!
别再谈“核”色变了!带您认识核医学和核辐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