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十四)

【傅小松简介】傅小松,1970年生。湖南汨罗市人。1992年毕业。现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民盟娄底市委主委、娄底市政协副主席。为“湖湘楹联七子”之一。著有《中国传世名联三百副》《中国楹联史》《中国楹联发展史》《古今打油诗趣话》《古今短联趣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南民盟人物》等多部著作。



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十四

龟兔之流

《南亭四话》上说,清代有位书生,自以为了不得,目空一切。在自己的书斋里题了一副对联;

大江南北无其偶;

明月中间著其身。

这是一副非常差劲的对联,但口气却很大。上联意思是老子天下第一,下联则夸耀自己洁白无暇。对联挂出后,有人见了大笑不止。书生问他笑什么笑。回答说;你这副对联说些什么呀。依我看,上联是龟,下联是兔。原来,乌龟是动物中最长寿的,所以说“无其偶”;月中有玉兔,“明月中间著其身”岂不是兔子?这位狂妄书生到头来成了“龟兔之流”!

如此“死不瞑目”

《素月楼联语》中说,清末直隶总督杨士骧,最怕老婆,以至平生绝不敢开口谈纳妾之事。死前壮着胆子写了这样一副自挽联;

平生好读游侠传;

到死不闻罗绮香。

既然喜欢读“游侠传”,说明还是很男子汉气概的,可惜太怕老婆,至死不敢“开荤”。看来这老先生是“死不瞑目”了。

美人迟暮

《巧对录》中说,清代百菊溪在担任云南布政使时,曾宠爱一名叫荷花的女京戏演员。当时荷花色艺俱佳。过数年,百菊溪调任两广总督,荷花是个重感情的女子,专程从昆明到广州去拜见他。当百菊溪见到往日的红颜知己时,荷花已是年长色衰,双鬓已秃,百菊溪戏题一联: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无疑指荷花,“菊”指自己。联语用比喻手法,状美人迟暮,红颜衰老,令人不胜感慨。不过这两句话并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借用苏轼《赠刘景文》中的诗句,原诗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有意思的是,民国初,学者辜鸿铭再也把这比对句借用了了一次,不过他老先生可不是怜香惜玉,而是讽刺北洋军阀张勋。“荷尽已无擎雨盖”,意思是张不再有清政府的官帽可戴。“擎雨盖”暗喻官帽;“菊残犹有傲霜枝”,张的亲信部队号称“辫子军”,张勋被戏称“辫帅”。“傲霜枝”喻清代人头上的辫子。这副对联在于讽刺张勋已到了“荷尽”、“菊残”的地步。

话说到这等程度

苛政猛于虎。从古到今,老百姓对贪官污吏是极为痛恨的。在民间文学中,讽刺贪官,抨击“硕鼠”的篇章多不胜数,《南亭四话》记载,清光绪年间,某地方官贪婪成性,专事搜括,调离之日,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早去一天天有眼;

再留此地地无皮。

陈家 《谐联集粹》中,此联是这样写的;

早死一时天有眼;

再留三日地无皮。

话说到这等程度,脸皮再厚的贪官恐怕也“无地自容”!

只通“六窍”

《奇趣妙绝对联》上说,清末上海嘉定有六位秀才,一天同游城外高标山上的万景楼。居然贴了这样一副对联在楼上:

六秀才同游一日;

万景楼从此千秋。

这也太狂妄了。当地一个叫王晨岩的名士看不惯,将此联改为:

六秀才只通六窍;

万景楼遗臭万年。

人有七窍,六秀才只通六窍,还有一窍未通。其实也就是一窍不通!

穿心店 吊脚楼

《古今绝妙对联汇赏》中说,清末刘师亮少时,想拜一位王先生为师。王先生的条件是必须在三天内对上他的对子。王先生在路中开了一个穿心茶馆,便以此为题出句:

两头是路穿心店;

    这个出联中有两处人体部位:“头”与“心”,同时“穿心店”又是四川的一个特色事物,因此特别难对。师亮一直想到第三天,才猛然想起自家的房子,是打桩支撑在岷江上的(俗称吊脚楼)。于是得对句云:

三面临江吊脚楼。

“吊脚楼”也是川中一大特色,和“穿心店”堪称“双绝”。下联中同样包含两个人体部位:“面”和“脚”,恰好与上联构成工对。

世态炎凉

《名联谈趣》中说,清末,有一对同窗好友、一姓薜,河北人;一姓娄,江南人。娄先得志,做了官,薜南下向他求职。娄很冷淡,只出了一个对句:

江南日暖难存雪;

    这话意思太明白了。“难存雪”,就是难存“薜”,表示对你姓薛的爱莫能助。薜于是北返自谋发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姓薜的发达了,姓娄的却失职丢官,潦倒落魄,只好反过来跑到北方向姓薜的求一官半职。姓薜的说:你以前出的对子,我对出来了:

塞北风高不住楼。

“不住楼”,不住“娄”也。意思是不能留你姓娄的哟。姓娄的羞愧难当,悻悻而去。

一群废物

清朝未年,有人给那些投降派官僚送了这么一副对联(见梁章钜<巧对补录>):

头上有钱飘翠羽;

胸中无策退红毛。

    清廷官员头戴皇帝恩赐的顶带花翎,摇头摆脑,神气十足。所以说“飘翠羽”。而这些衣冠楚楚的大老爷,面对外敌入侵,烧杀抢掠,胸中实无一策,只会步步退让,割地赔款。可以说是一群废物。“红毛”,借指洋鬼子。“翠羽”对“红毛”,为本联的精彩之笔。

不算“画蛇添足”

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有一座“更上楼”,取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句而建。楼上有人题了这样一副对联

     到此已穷千里目;

谁知才上一层楼。

这副对联驾轻就熟,显然是从王之涣诗中化出,但自有其意味和境界,虽不能媲美王之涣,却绝不是狗尾续貂,也不算画蛇添足。

一联解难

《古今绝妙对联汇赏》中说,清代浏阳县有个老先生善对联,远近慕名而来求他作对联的人川流不息。当时,县城中有个商人,父母先后去世,商人在将父母合葬时,不慎将父葬在西边,母葬在东,有违当地习俗。但既已埋葬,便是入士为安,不能再动。于是商人在父母坟前立了两根石柱,想求人写一副对联贴上。经人介绍,欲求先生解难。先生听罢前情,微微一笑,提笔写道:

生前既不离左右;

死后何必分东西。

上联论证下联,合情合理。

官场两大法宝

《南亭四话》中说,清末,有人花钱买了一个官。上任之日,友人送来一副对联:

到处不妨摇狗尾;

有时亦可缩龟头。

这副对联透露了官场上的两大法宝:一是要善于在上司面前摇尾乞怜,装孙子。二是要懂得明哲保身,做个好好先生。

反清绝对

    朱执信,清末著名革命党人,为同盟会会员,参加过广州起义。据冯自由《革命逸史》载,1908年,年仅三岁的宣统皇帝登基。朱执信在《中国日报》上出联征对:

未除乳臭先排汉;

“未除乳臭”,暗指年幼的宣统帝,排汉,谐音“排汗”。这个出句既是讽刺宣统,同时也是针对整个满清统治者。出句引起了强列反响,海内外应征者达十万之众。结果,香港人刘一伟以如下对句获第一名:

将到长毛又剪清。

    长毛,旧指太平军,又可指长出汗毛。“剪清”,字面上是剪除长毛,实际上是指推翻满清统治。

“五泉山人”的拆字妙对

晚清翰林、近代著名学者刘尔,晚年隐居兰州五泉山,潜心著述,自号“五泉山人”。《中国楹联大典》中说,刘尔炘一日和友人在山中散步,友人出一上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

  刘尔炘对道:

因火成烟夕夕多。

这副对联以拆字见巧。上边拆“柴”为“此木”,“出”为“山山”。下边折“烟”为“因火”,“多”为“夕夕”。语意贯通,妙若天成。联语有浓厚的田园气息。大概不是逍遥世外的隐者是做不出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间联话(124)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十一)
人间联话 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六)
(三江纪事)醉墨轩中写华章——访本土民俗学者叶旭明
联花七朵 香溢三湘——“湖湘楹联七子”流派浅识
人间联话 傅小松 一种新的楹联格律体系构架之尝试
玻璃对影长千里 绝处回声终一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