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兴海诗词三百首》读后

为向人间展笑容

——《周兴海诗词三百首》读后

朱安群

许身诗教敢辞劳,忙里偷闲歌且谣。

歌啭南熏祝康阜,不言丰厚也新潮。

这是我阅读兴海诗词三百首的最初印象。长青诗社推行诗教,不但使深圳诗苑长青,而且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周兴海是长青诗社的重要骨干和活动家,他的辛勤忙碌是人所共见的。但他始终忙里偷闲,坚持创作,朝斯夕斯,日积月累,超过了三百篇之数,可以编辑出版了。编几句顺口溜,是肯定他的劳绩,也接触到他作品的特点。第二句原作“忙里偷闲赋楚骚”,我觉得兴海没有屈骚那种委屈和悲愤,又看到他词中有“击壤歌”字样,便把“赋楚骚”三字改成“歌且谣”。《诗经》:“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我用这三字是说兴海诗中有“忧时感世”的成分。第三句说他歌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祝祷“民康物阜”,提示他与时俱进,歌颂改革开放,肯定了他的价值取向。末句“不言丰厚也新潮”,是对他作品的概评。

他不可能建立创作基地,无法定点深入生活,诗思难以长时间酝酿,只能是写急就章,故其作品基本上都是即兴之作。一首两首,可能觉得单薄,三首四首,可能觉得浅淡,但读得多了,就感到有意象促人联想,有情意令人兴发感动,有趣味使人心情愉悦。《七绝·水》写道:“莫道涓涓细流少,汇成江海可扬波”。此理可借来理解他的创作,由是我学他写的油菜花顺口吟成一绝:

入云深处也沾衣,积累功深出好诗。

油菜姿容总平淡,铺天盖地世称奇。

涓涓不息可汇成江海,他创作有获,诗艺水平和各方面的修养也随之提高,像倒啖甘蔗,渐入佳境。下面便分几个层次说说兴海创作“渐入佳境”的过程。

即兴诗人和游吟诗人有相似之处,走到哪里就观察哪里思考哪里,碰到什么就体验什么感悟什么,有了灵感,及时记录下来,积之既久,就感到作者活动天地宽广,生活内容丰富,不说佳作叠出,至少题材比较多样。一霎儿江南杏花烟雨,一霎儿塞北青冢尘沙,不同的场景,萌生不同的情怀。一霎儿在湖南芷江瞻仰受降坊,歌颂抗战将士浴血奋斗,“凝铸巍峨血字碑”;一霎儿在伪满皇宫参观,讽刺那些认贼作父的家伙把蚂蚁洞当作槐安国,“十年如在大槐宫”,不过是南柯一梦。同是写有关抗战的景点,主题都是正向开掘,但一颂一讽,立意各异,避免了雷同,展现了艺术手段的多样性。一会儿怀古,情牵两难割舍的蔡文姬,礼赞苏轼贤侣王朝云。一会儿咏今,哀祭染疫牺牲的李文亮,歌咏时髦影星范冰冰。都是有感而作,不是无话找话。一会儿夏,扬州遇雨就写雨,一会儿冬,长春逢雪就咏雪。一忽儿在泰山天街散步购物,一忽儿在槟城(马来西亚)海边把酒临风,在山巅有这样的奇思:“纳凉可抵银河岸,伸手能攀桂月边”,见春雪会产生这样现实的联想:“宛如降落三千锭,补赏春肥涨价钱。”时而写走访贫困学生,时而写湘潭暴雨成灾,都有对民生困苦的关切。一会儿“歌于斯”,“低吟浅唱出宫商”,一会儿“哭于斯”,“遗下胎儿娘腹中”,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一忽儿以小喻大,“小草天涯绿不销”,崖边无名小花敢于对抗猛烈的西风,表现了强劲的生命力。一忽儿由远及近,写包公,联系到“老虎苍蝇何所避?当今还有老包公”,一忽儿又由近及远,题紫荆花想到洗雪百年耻辱,推进统一大业。一些不被诗人采撷入诗的小镜头或生活片断,如“辨认小学毕业照”,王棕叶落下砸伤头,不但被写进了诗,还写得有情有趣。有些不被别人注意的细节写在兴海诗里,如游深圳公园,“老翁更显天真趣,来学儿童放纸鸢”,瞻仰广州高塔,“看遍辉煌留一憾,未能摸着小蛮腰”,诙谐幽默,给作品平添了生活情趣。大小题材都可以入诗,什么事物都可以构成诗的象喻,真是“何必高低论贵贱,都能流韵动风骚”。善于发现,善于感悟(想象和联想),善于开掘,灵感来时,像电光石火,兔起鹘落,稍纵即逝,作者能及时捕捉,加以表现。如写蛇口开山炮,由火光闪现联想到春归大地,百花竞放,从硝烟味里闻到了东风吹送的花香。写天生桥,由两山伸臂接龙成桥,构想出这样的诗句:“可能仙侣相亲久,化作人间小拱桥”。这就是机智和悟性。机智和悟性是诗人才能的第一个层次,第一个台阶。这个层次主要讲诗人发现、取材或捕捉的能力。

层次二. 学识和见解

第二个层次是学识和见解。提升的途径就是多读诗书。虽然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但别才的提升和学识的丰富、见解的增长有关,所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根说读书可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可补读书之不足。所以又有人提倡“行万里路”。读书多了,见闻广了,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多了,必然会提升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思考和分辨的能力,在增加发现和感受的敏感的基础上,提高开掘能力或说推陈出新能力。如《乾坤一柱》,从拟题目到雕章琢句都和阅读古代神话有关。看到“峰林有柱插云烟”,自然会想起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的故事以及“天柱折,地维绝”的后果。眼前所见是一山如柱,顶天立地。这样就有了“乾坤一柱”的命题和推倒旧案、翻出新意的诗句:“何道曾因共工折,至今潇洒顶南天”。题《琵琶行》图,一般人都会写江船商女今何在,白傅歌行万口传,兴海却说“不知司马人何在,唯有琵琶弹至今”,这就是翻新。衡阳有回雁峰,雁群南飞,从不过衡阳。诗人却写“南溟天更暖,何不过衡阳?”此中有深意,歌颂南风之薰兮、南风之时兮,就是与时俱进,歌颂改革开放,鼓励孔雀东南飞。酒是普通事物,联系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会引出读者“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感慨;登芙蓉楼,联想到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向往“冰心玉壶”。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多读这些,写出的诗句就多了灵悟,开掘的主题就有历史的纵深感和社会的沧桑感。咏文房四宝都是小诗,写笔,联系魁星点斗(科举高中)、梦笔生花,而操在诗人手,就“写出清愁不值钱”;写墨,突出它的颜色:“莫畏沾衣难再白,包公脸谱最清廉”;写纸,能联系左思使洛阳纸贵,“难忘最是《三都赋》,赢得平生价最高”;写砚,从砚石想到蓝田种玉,又想到砚田磨出诗百篇,能和历史掌故联系,诗情诗意就富厚了。中国远征军四首也是小诗,却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读来有厚重感,关键在能够结合历史背景一唱三叹,引人感慨。诗人在创作构思中有新见深意、奇思妙想乃至能破除陈框,写翻案文章,都和多读诗书,丰富知识,开扩眼界,增进见解有关。《题赵括》讽刺纸上谈兵而无实战经验的将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里概括了生活哲理和历史经验,却用血淋淋的画面发人深省:“谁知一战长平殁,将士填红白起坑。”选材,剪裁,善于选择表现角度或曰“截图”,也表现作者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两首诗写超强台风“山竹”,都没有直接记叙人与台风搏斗的过程,而是避开正面战场,巧妙地截取场景加以表现。一首写台风初到的声势,“寻缝尖声钻进们,掀翻卧椅暗乾坤”,特别选择“马桶一时如井喷”的细节,可使人想见台风高潮时的威猛,烘托出应战抗灾人群的勇毅。另一首写台风扫荡后的鹏城秋色,“一鸥隔水犹瞠目”,海鸥还心有余悸,市民却坚韧沉着,继续推进城建大业:“曲岸虽然遭浩劫,丛楼依旧迫层霄。杜鹃更把花枝发,岂肯墙边忍寂寥”。这些细节选得很好,尤其是“几树摧颠不折腰”这一句极好,生动地描绘了现场情况,既象征和折射了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又表现了城市的勃勃生机。凡写七夕,必然想到牛女鹊桥相会,“别时容易见时难”,越难见面,诗人越歌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七夕遐想》却完全换了新的角度,由于科技发达,有了手机微信,“视屏一点现阿娇”,随时可以见面,可以通话,“人间天上赶新潮,有话何须待鹊桥”。作者知识面广,善于思考,主题就翻新了。白露是一个普通的秋季节令,和个人家乡关联并不多,作者却标出《白露寄乡思》的题目,造出白露“随风滴入酒樽中”的雅句,只因为从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得到灵悟。如果联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对故乡的情思还会更增进了一层。《七绝立冬》,本该是“北风其谅”的节气,“欲沾白雪写春融”,但遇南粤冬暖,便抓住眼前“花气撩人”的环境来入梦,善于捕捉诗情诗趣,这是诗人文化修养决定的。

层次三. 修养和境界

诗人文化修养提高,诗作的境界也随之升级,进入第三个层次——修养和境界的层次。“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样说太绝对化,别趣的酝酿,还与在读书明理的基础上,提高诗人的心性修养,变化他们的气质有关。王国维《人间词话》论词反复强调“境界”,目的就在于提示人们注意修养。修养境界四字,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牙眼相报,针锋相对,无所谓境界;以怨报德,境界就低下,以德报怨,境界就高了。普希金《杜布罗夫斯基》倾力写复仇故事,一路追杀仇家,但在仇家可以手到擒拿时,复仇者却突然有了宗教彻悟,谅解了他,放过了他。擒杀仇人,矛盾解决,固然是胜利;宽恕了他,实现道德的自我完成,让对方悔悟、反思,可能是更大的胜利。《罗密欧与茱丽叶》双方家族不能互谅酿成巨大悲剧,能表达胸怀要宽广的主题就叫有境界。《七绝含鄱口》:

奇观此处世间无,跃上葱茏兴不孤。

一至双峰烟雨外,张开大口吸鄱湖。

山湖形胜,写得大气,并不能说修养境界高。唐代几位诗友同登慈恩寺塔唱和,唯有杜甫忧深虑广,预见到国家动乱,山河破碎,境界就高于别人。白居易《新制布裘》,希望“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杜甫《茅屋歌》,不但想到“大庇天下寒士”,还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后者境界就显得更高些。谈论兴海诗的修养境界,不好同别人比,只能自己同自己比。从《七律己亥自寿》看,花甲以后的修养境界就明显比中壮年高了:

六十三秋一晃过,满怀无奈白驹何。

壮年故事俱飘渺,晚景新诗费琢磨。

门外盟鸥春气暖,枕中梦蝶幻虚多。

欲求平淡难如愿,只敢偷闲击壤歌。

壮年有故事,代指人生有过事功追求,但俱往矣,“晚景”只是在艺术审美上下功夫。颈联补足颔联,用两个意象铸造一对佳句概括了新的人生感受,律对精严,艺术更见醇熟。中壮年“绚丽之极”,晚景“归于平淡”,修养境界跃上了新的档次。尾联上承中二联,用“欲求平淡”总挽一笔,画龙既成,最后点睛,以“击壤歌”揭示谜底,水到渠成,人生境界,艺术表现,同时上升到了新的档次。这诗还有姐妹篇《七律咏簕杜鹃自寿》,可以参阅:

长青枝叶未疏慵,著雨颜开意更浓。

根密不嫌黄土瘦,风寒难破紫云重。

自持春色无他愿,为向人间展笑容。

何必花中求富贵,只须共度百年冬。

咏物即是咏人,中二联歌颂花的清雅品节和生命力,紫花聚丛抱团,向人展露笑容,风寒无法使之飘散零落,实是赞美人的修养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诗人的三观、包括哲理修养、艺术审美趣味、宗教情怀,有密切的关系。试看《七律·纪念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肇庆梅庵》《五律游南华寺》《云门寺桂花潭》《浣溪沙·悦行越爱有感》等作都有哲思禅悟,佳联警句,如“无数遗踪初有悟,几多故事岂非禅。如何不把清清气,吸入胸中浣俗缘”,读这样的诗就像“掬起清香水一潭”,把大千俗尘从头刷洗一番。能够领会并传达这种禅悦,说明作者有一定的修养。

层次四. 人格和风格

由此继进,当然还有第四个层次,人格和风格的层次。风格即人,文学史上能形成稳定风格的诗人极少,只有屈、陶、李、杜、苏、辛等才够条件列入第四层次,其余可以不提。

我分四个层级探讨诗人成长的过程,一是为了激励诗人不倦追求,奋力攀登,让他“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二是提供一个参照系或衡量尺度,以便认识诗人作品的长处和特点。我不敢判断周兴海创作达到了什么层次,但我肯定他磨穿铁砚、力攀高峰的奋斗意志和钻研精神。他之所以能长时期坚持创作,关键在于有理想引路,有一颗诗心在跳动。这理想或诗心,就是:从大众生活中捕捉诗意,又像泵一样不停地给生活输送诗意;从大千世界万象中精选细节片断,像蜜蜂一样酿造象喻(意象),給读者带去审美愉悦。用兴海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将一点东风意,献与南来北往人”(《也题街头一株紫薇花》);“自持春色无他愿,为向人间展笑容”(《咏簕杜鹃》)。他说的“东风意”,就是诗意;他所谓“展笑容”,就是输送审美愉悦。

谈论审美,我联想到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该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照此说法,审美也有两种境界、两种层次。一种是着力表现日常的、世俗的生活,它是回忆或已知的,使人想起彼此熟悉的场景,从而眷恋生活,热爱生活;一种是表现理想的、应该如此的生活,它是憧憬或想象的,还可能是提供一种梦境,促使人们为之奋斗或奉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前一种取向的作家作品较多,并且容易取得成绩,而采取后一种取向的较少,到达一定境界的更少,追求理想境界的作品往往显得空洞,缺少感染力。对照周兴海的创作,大体上符合上述判断。凡是写过去熟悉的场景,都比较真实生动,能使人回忆或联想起生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我和周先生是大同乡,读他写的《忆老屋竹园》、《忆老家荷塘》,都勾起我的家乡之忆,读到《鸬鹚》和荷塘垂钓,更回忆起儿时的鱼乡场景。关于年节、端午、七夕、中秋,以及各种民俗风情的吟咏,《母亲节忆母》、《苗族长桌宴》(虽是写少数民族风情,也有亲切感)和“篱边呼友斟村酿”这样的诗句,都引起我对童年、母爱、故居、祠堂、村塾、戏曲演出、红白喜事、乡村集市的深情回忆。《谒金门·包粽子》:“卷芦叶,裹到端阳佳节。缠紧清香千粒雪,再系纤纤结。边向儿曹传说,屈子如何忠烈。国破大悲歌一曲,汨罗江上别。”一经接触,立即成诵。再如《访高源先生雅居》,选材精当,细节生动,也符合“使人眷念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学标准。至于表现应该如此的理想生活的作品,也有一些,但留给我的印象不深,当然歌颂英雄人物的作品也有理想,如写屈原、关天培的,但和表现社会理想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语。

为向人间展笑容

憧憬理想的不如回顾往昔的,不是兴海一个人的短板,而是整个诗坛的短板,这个问题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在繁荣的唐代就存在了。杜甫《戏为六绝句》早就指出:“或看翡翠兰挑上,未掣鲸鱼碧海中”。当今像杜甫那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像惠特曼那样正面关注社会运行轨迹和大众生存状态,直接向船长或舵手发出呼唤的人太少了。环顾我们长青诗社,回忆彼此熟悉的场景使人眷恋生活的诗人较多,而执着地关注百姓生存状况、日夜忧虑社会某些弊端(如贪腐),思考改革开放前景,希望社会生活日臻合理,表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数来数去,首屈一指的是厉有为先生一人。让我们大家向厉先生学习吧!深望兴海先生坚持自己“献东风”“展笑容”的审美理想,不忘初心,更上层楼!至此,我又顺口溜成一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小草新株着意栽,自持春色上层台。

苔花也学葵花样,铺展笑容向日开。

朱安群

2022年4月1-9日于深圳莲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经典苦情诗赏析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一句率性洒脱的诗句,写出了人生大境界
十首小禅诗,人生大境界
诗词吟咏与人生修养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竞渡曲》刘禹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