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字瘦金体长横之标准长横


瘦金体的长横有很多,所以长横是一个系列,我会慢慢一个一个来教大家怎么写,今天教给大家在瘦金体中我认为是最漂亮的一种长横,我将它称为“标准长横”。






这节课我先从最基本的横画开始讲起,我讲瘦金体是从书法的高度来讲的,所以写横画之前,我要去掉一些大家脑子里常见的错误观念,我们来看一看古代大书法家是怎样来写横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中记载了张旭和颜真卿的一段关于写横的对话,原文是这样的“长史乃曰:“夫平谓横,子知之乎?”,仆思以对曰:“尝闻长史示令每为一平画,皆须令纵横有象,此岂非其谓乎?”,长史乃笑曰:“然””



颜真卿的回答很明白,他说你写的每一根横画,都要写得纵向,横向都要有变化,用孙过庭的话来讲就是“一画之间,变起伏与锋杪”也就是你写横画的时候不要写得很平,而要写得像水波一样,上下起伏,来回变化,纵向,横向都照顾到。这样就能到达书法中对于横画“不平而平”的要求,才是一根活的线条。



除了线条的起伏变化以外,书法中线条的粗细变化更为重要。这两点我们一定要记住,讲了好几次了。


所以从这两个维度来写瘦金体,你可以写出多种富有变化的长横。


横有长横和短横,我先讲长横,光是长横就有很多种,我们慢慢地一个一个来解决,我们来看看宋徽宗是怎样写的。


这是欲借风霜中的一个“寺”字,这个字里就有一个长横。


1




我把这个长横单独拿出来,按以前讲过的方法。我们先将起笔和行笔的中线画出来,收笔部分比较复杂,我后面讲。画出来中线以后,你会发现,它的起笔微微的有一种斜向下的趋势。



转到行笔处慢慢斜向上,



然后慢慢变平,



最后接近收笔时又慢慢斜向下。



把它的中线单独拿出来看。加上收笔,你会发现它刚好是一个波浪形,非常优美。



为了方便学习我将这样的像波浪的横,称为标准横。这里我们称为标准长横。



起伏变化讲完了,再看粗细变化,由粗变到细,是从中间慢慢变细的。这点也要注意。



2


起笔行笔分析完以后,我们看看收笔怎样写。



我先给大家示范一下写法。




长横中的收笔部分,是瘦金体的一大特点。这在书法上一般叫做节点几乎每一根长横结尾都会有这么一个节点,这可并不只是好看,它的作用其实很大。如它能很巧妙的平衡整根线条,甚至是整个字。此外还能起到调节笔锋的作用等等。


听完你可能会佩服宋徽宗这个人对瘦金体的设计,他是怎么想到要这样写的。其实宋徽宗也是学习前人的优点,如早在南朝,智永禅师就已经这样写了,如千字文中的这个”重”字,



放大一点,



他的这个长横运笔时线条的变化几乎和瘦金体中的长横一致,只是宋徽宗是用勾线笔写的而已。



题外话不多说,回到标准长横中的这个节点中来,既然这个节点这么重要,那该如何写呢?先看看这个收笔的前半部分,这个地方怎么写呢?这个地方比较容易,我看网上有很多人写瘦金体,他们大部分都能写出来。



欲借风霜中有一个一字,因为没有摇腕和下压笔锋,所以收笔前半部分是空心的。这以至于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笔锋的运动轨迹。




标准长横中的收笔前半部分和那个“一”字收笔前半部分的笔锋运动轨迹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将标准长横中收笔前半部分的中线画出来了,就是这样的。



其唯一区别就是,标准长横有摇动手腕且同时下压了笔锋,而欲借风霜中的一字没有。表现出来就是一个空心,一个实心。

3


前半部分讲完了,那后半部分怎么写呢?



有人可能会说了,那还不容易,不就是继续斜向下写,然后收吗?那个一字的收笔确实是这样写的(后面会讲到为什么宋徽宗要这样写)。但是标准长横中的收笔后半部分没有那么简单。我将这两个收笔部分放在一起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了。






一字的收笔两边光滑而标准长横的收尾侧边有一个尖尖尾巴,这是什么原因呢?


注意有的同学可能会简单的认为这是收笔后直接往左带出来的一根牵丝。其实不是,直接往左带出来的效果是这样子的。我后面会讲到这种情况。



那个标准长横中的尖尾巴是怎么出来的呢?其实宋徽宗运用了一个在书法中很常见于收笔的两种笔法,在书法中专业称法是顿笔加踆锋。圈内一般叫法叫衄十字。



衄十字翻译过来就是“摇动手腕来写一个十字”这样讲可能有点抽象,我举几个例子。



看看宋徽宗是这样用这个笔法的,我以穠芳诗为例。穠芳诗中有很多处都运用到了这个笔法其中最明显的是这个翠字。



翠字中的这个长点就用了这个笔法,



我放大一点给大家看,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宋徽宗写这个点的时候,上面出现了一个拱起来的,中间是空的,的这种奇怪的形状。这就是用这个笔法所产生的一种效果。



这个笔法写起来也相当容易,我先将中线画出来,因为它的中线很像一个十字,同时又是用手腕摇动的方法写出来的。所以,习惯性的将其称为是衄十字,具体在大字瘦金体中怎么写,这个是大瘦金体的内容,今后会讲,我后面会讲它在小字瘦金体中怎么写。



这个笔法,你用和不用,差别相当的大。很巧妙的是,穠芳诗中还有一个“醉”字。



他和翠字有一个相同的部分,卒字,



更巧的是这个醉字的右边这个卒,它就没有用衄十字这个方法,这让我们很直观的能够看到用和不用的差别,我将这个相同的部分拿出来放在一起,具体看一看其差别。



从外观看,右边的卒,你看它最后的尾巴,非常尖而实,线条非常沉。而左边的线条很虚,而且出现了偏锋。而且尾巴是虚的,不尖锐。如果大家还记得我以前,前面讲过的中锋行笔和偏锋行笔的话,你就会知道右边的线条是中锋行笔,而左边的是偏锋行笔,所以衄十字的其中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很轻松地保持中锋行笔的状态。我们在写书法的时候,追求的是中锋行笔,偏锋可以有但不能多。


当然这个翠字是比较明显的例子,一般人都能够发现这里运用了这个笔法,下面我举一个运用不太明显的,一般人看不到的例子。


同样还是以穠芳诗的翠字为例,翠字中还有一个长横,这个长横的收笔,也运用了衄十字这个方法,只是相比于前面那个,这个的收笔动作幅度没有那么大。所以被盖住了,一般人看不到。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个尖锐的尾巴判断出来。



我将中线画出来,你就知道他的笔锋运动轨迹了,如果你写长横的收笔不用衄十字这个方法的。而是直接带出的话,也就写不出这么尖的尾巴了,



如这是穠芳诗中的一个一字。



他的收笔部分就没有用衄十字,而是直接写出来的。




所以你会发现它的尾巴是开叉的,是不尖锐的,注意,这个是毛笔开叉造成的,不是偏锋。所以衄十字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能收拢笔锋,防止开叉,或者说它能够起到调峰的作用,调峰是解决绞锋问题的,我前面讲过。



讲到这里,我想你现在应该知道标准长横的中线怎么画了。你按着这个中线写最后的效果就是一条优美的曲线。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在艺术上,宋徽宗是高手中的高手,高手过招,一定不要被表面的套路所迷惑,一定要全面的,细致的,去观察每一根线条,看透每一根线条背后的故事。



那么笔锋的运动轨迹清楚了以后,我给大家实际示范一下,收笔处衄十字如何书写,以及完整的标准长横如何写,以及欲借风霜中的一字怎么写。


那我写的时候呢,大家一定要注意我的手腕的摇动,你也可以看笔管的起倒,倒向右边还是左边?以及笔锋的下压和抬起,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起伏而又有粗细变化的线条。




下一节课继续讲长横,我给大家讲解瘦金体长横中勒的写法。



线条的故事微信用户,可以回复“标准长横”,即可获得我给大家整理的本课笔记(本课内容全部浓缩在了一张图片内哦)。谢谢大家的观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硬笔楷书笔法解析(一)
田英章先生教学示范作品欣赏与学习(恢复整编版)
书法之笔法
GIF动图书法练习16
姚集小学毛笔书法教
干货│《争座位帖》临习指要(推荐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