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样的知识是有用的?

 

什么样的知识是有用的?这需要回答知识的本质。有人也许会说凡是学习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其实不尽然。如果一只海豚经过3~410以内的加法的训练,它就可以在人类面前进行10以内加法的表演,就些而言海豚的知识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把海豚放回大海,那么这只海豚学到的本领对其在大海中的生存是无用的!也就是说,动物学会算术后可以在人类面前表演,但这些技能对其自然生存状态是无价值的。同样,,在几天之内让一个一周岁左右的婴儿通过训练在左邻右舍中表演算术。虽然他(她)并不懂“数”的概念,当然不可能理解“数”的运算规律,但他(她)确实比其他同龄小孩“知道”得多。我们都知道这种“知道”的知识是没有用的,因为它不可能被这个婴儿自觉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的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过度训练的问题,这种过度的训练加重了青少年的身心负担,造成学生虽然掌握了一部分无价值的“假知识”但没能真正提高能力。因此,学生的能力是否提高与其掌握的知识的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知识本质的思考可以使教师正确取舍教学的目标知识,避免学生过多的无效劳动。那么,有用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知识就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的概括与总结。知识在实践与认识的循环过程中会不断在提升自身的价值,因而从实践中产生又能够回到实践才是知识的本真体现。当然,我们不排除从书本或课堂等途径学习的知识。相反,不管从什么途径获得认识,必须有这种“实践←→认识”的循环或模拟循环才能使知识的价值得以实现。

 

其次,教育哲学中对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有两个极端:一种是理性主义的教育哲学,另一种是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理性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由感官获得的知识是混乱的,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只有由思想获得的知识才是清晰可靠的,是人类所独有的。显然,这种理性主义的知识强调知识构成中的逻辑成分及知识形成过程的理性作用。而经验主义的知识观认为:人的知识都来自于感觉经验,都是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观察与实验是获得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2]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实际存在的知识观的两个极端。折衷地理解知识有助于对目前课程改革的理解。

因前苏联的教育观对我国教育的影响等历史原因,总体上我们目前的教育中实际存在的知识观偏重于理性的。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加强教与学的过程探究的经验成份,减少过多的“偏、难、繁、旧”的理性成份,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然,这次改革的方向是从理性主义向经验主义方向的移动,但这种移动应该掌握在合理的限度内。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由布鲁纳领导教育改革很快失败,其原因是改革脱离了国家的实际,超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承受范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然也会影响改革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教育的哲学基础
西方美学史:康德美学·导论
先入为主
教育家 | 约翰•洛克:光荣革命下的教育经验
从建构到发现:重申一种“旧的”知识获得观——面向智能时代的思考鲁子箫
杜威教育哲学的思想来源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