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源性皮肤病的诊断
药源性皮肤病的诊断
来源:药源性疾病信息网

1 临床判断标准
     可根据下述标准,分析其为变应性或非变应性。
     1.1 既往对药物的耐受性
     患者对引发变态反应的药物,过去多能较好耐受。
     1.2 药物剂量
     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多出现在常用的治疗剂量,有时小于常用剂量也可出现,故可依此除外毒性反应或蓄积作用。
     1.3 临床表现
     药物变态反应的表现,常与其它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相似,但与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引起的反应不同。对治疗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当伴有典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如血清病样反应、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哮喘、各种过敏性皮疹及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时,要考虑到药物变态反应的可能性。
     1.4 潜伏期
     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与一般的变态反应一样。药物进入机体后,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机体才会被致敏,一般为7~10天。在潜伏期内,因过敏状态还未形成,对所用药物不会发生反应。过敏状态形成之后,再用该药,则在数十分钟至24h内发生反应,一般不超过72h。这段时间是为反应时间。
     1.5 反应再发
     这种反应一旦发生,以后再用该药或与其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即使用量很小,也可引起再发。
     1.6 好发于易感性个体
     这种反应只见于少数有易感性的人。这种人或其家族成员常有变应性疾病的历史。注意不要将其他药物反应看成是药物变态反应。
     1.7 病程的自限性
     绝大多数的病程具有自限性,停用致敏药物后可以迅速消退,仪有少数例外。
     1.8 其他
     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这种反应有较好效果,有些患者有嗜伊红白细胞增加等,都可有助于判断。但应注意有些其它疾病也可出现类似情况,故只能作为参考。
     2 注意与药理学不良反应的鉴别
     有些药物引起的非变态反应性不良反应,有时可与变应性反应相混淆,需要注意加以鉴别。与药物的过量或由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引发的毒性反应、不耐受及其他不良反应的鉴别,此前已有讨论。现只讨论因某些药物的组胺释放作用引起的有关反应。
     药物引发的类似变态反应的症状,并不一定均由于变态反应机制。常见的荨麻疹型反应,多数是变态反应机制产生的,但也可由组胺释放机制致成。阿司匹林引发的荨麻疹,可由于变态反应,也可由于组胺释放机制。组胺释放机制是与变态反应无关的药理学作用。释放组胺的有效浓度,因药因人而异。由含碘的放射造影剂及右旋醣酐等引致的速发型反应,也可能属于这种机制。药物变态反应引起的面红、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和偶然出现的血压降低,与药理学作用引起的组胺释放所引致的症状,常易互相混淆。由非变态反应机制引起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对组胺释放药物的易感性可能增加。有肥大细胞增多症(如色素性荨麻疹、肥大细胞痣、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及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的患者,对小剂量的组胺释放药,可能产生严重的反应。组胺释放药所致的反应主要特点是,第1次接受这类药物时即可出现症状,多无既往用药史,不需要一定的潜伏期,此点可供鉴别。
     3 病因诊断——致病药物的分析
     3.1 药物与症状的关系
     药物种类和临床表现之间,包括变态反应性与非变态反应性反应,都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联系,不能要求通过临床表现去判断致病药物的种类。但临床实践提示我们,某些药物时常出现某些反应,对推测致病药物的种类还可起一定的线索作用。因此,在临床推断时,既往报告资料中提供的经验,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是在具体应用时不要只凭过去的经验生搬硬套。
     3.2 变态反应发生与用药时间的关系
     变态反应中的致敏时间(sensitization time)也就是所谓潜伏期(latent period),在讨论药物变态反应发生机制时已有介绍,即一个药物初次被引入人体之后,或与人体接触之后(可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到变态反应的临床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称为致敏时间或潜伏期。所谓初次用药或初次与药物接触,是指机体已具有了易感性,即有了可被该药物致敏的好发因素之后(注意此时还未被致敏),第1次使用或接触这种药物。对绝大多数药物而言,潜伏期约需7~10天,很少在1周以内。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是指药物变态反应症状的出现与末次用药相距的时间。反应时间一般很短,例如过敏性休克多在末次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十分钟内出现,个别在1h以上。过敏性休克多出现于过去已被致敏,并已有几天或几年时间未再接触,以后可于再次使用该致敏药物之时出现。有些类型的反应时间可长达两天甚至几周,例如血清病样综合征。
     对致敏时间和反应时间的正确分析,有助推断致敏药物。但不能单纯根据时间上的联系轻易得出结论,还要注意是否是好发变态反应的药物,并对其临床表现的特点,进行细致分析。
     在推断用药与反应发生的时间关系时,详细和准确的病史很为重要。一定要仔细询问患者在反应发生前的用药史,尤其是反应出现前两周内的用药史。对患者用过的每一种药都要细致地分析和估计,常见的致敏药物固然常导致反应,但对较少致敏的药物也不应忽视。
     3.3 光敏感性因素
     药物外用、口服或注射后,受目光照晒部位可发生湿疹皮炎样反应,有红斑、水肿、丘疹或小水疱,愈后留色素斑。其发生机制有两种,一为光毒性(phototoxic),一为光变应性(photoallergic)。药物的光变应性反应好发于日光照晒部位,如面、颈前、手背或其他易受日晒部位。对于发生上述部位的皮肤病变,要考虑到光变应机制的可能,应详询服药和光照历史。引起这种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四环素类、灰黄霉素、氯丙嗪、氢氯噻嗪、磺胺药和合成甜味剂等内用药,以及焦油类、水杨酸盐类及六氯酚等外用药。
     3.4 药物中不纯物质的反应
     对有完全抗原性质的药物,如各种疫苗和动物器官制剂及中草药制剂等引发变态反应时,要注意制剂中的不纯物质或添加剂的作用。如有1例糖尿病患者,注射由动物器官提驭的胰岛素后,出现全身荨麻疹性反应,而改用合成的胰岛素制剂后无反应发生。有些中草药注射制剂中因含有不纯物质常引发过敏性休克。因此,提高各种制剂的纯度或改用生物合成制剂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3.5 停药观察
     大多数药物变态反应病例,在停用致敏药物之后,其临床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减轻或消失,故停药观察有时可成为有力的诊断手段。但如同时使用几种药物,则判断困难。在少数情况下,有些临床症状,在停用有关致敏药物后,还可持续存在数周或数月,例如长效青霉素等长效制剂及排泄缓慢的溴剂、碘剂及砷剂引起的反应即属此类。此外,还有已造成的不可恢复的组织损伤,虽停用致敏药物,但病情仍可继续恶化,甚至最后死亡,例如粒细胞缺乏症、全血细胞减少症、大疱性表皮坏死性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等。停药观察对这种病例的诊断有时无用,但要注意,这并不能成为不需停药的理由。
     3.6 诱发试验
     诱发试验是指给患者再次使用可疑致敏药物,观察是否可引起症状再发。这种方法虽能较可靠地确定病因,但很危险,有时甚至引起死亡,不宜轻易应用。有人主张在少数情况下,对轻症反应可进行这种试验,如考虑到前一次发生轻症反应,后一次有可能发生严重反应的临床事实,还是不用为妥。若患者的病情十分危重,非此药就不能挽救生命时,也必须对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有充分估计,有充分的应急准备,处理上有足够的经验,才能考虑谨慎进行。
     4 皮肤试验
     上述的临床诊断方法,虽仍属于推断性的,却常能较准确地判明致敏药物的种类,能满足一般临床工作的需要。但在几种可能致敏药物同时应用时,则较难得出肯定的判断。此外,还存在这样的问题:①在少数情况下,可疑的致敏药物,很可能是对原有疾病的治疗上很为必需,也许还不能用其他药物代替;②从长远角度讲,即使这一次药物变态反应的症状治愈了,也还需要最后确定致敏药物的种类,以便今后禁用这种药物及化学结构上类似的药物;③对于某些易于致敏,但治疗中却常常需要的药物,如何在用药前预知患者对此是否过敏。因此,通过客观的试验方法,来确定致敏药物的种类,还是必需的。
     4.1 皮肤划痕试验与皮内注射试验
     4.1.1 划痕试验方法:成人一般于前臂屈侧进行,婴儿可在背部两肩胛间进行。受试部位皮肤先用肥皂及清水清洗、擦干、不需消毒。用钝针在受试皮肤上横划两条长约3毫米的划痕,不使出血。两条划痕相距2~3厘米。将试验药液滴1滴于近端划痕处,另将不含药物的稀释液滴1滴于远端划痕处做对照。将液体轻轻擦入划痕内,经15~30min后观察结果。如划痕部位稍有隆起,并有轻度红晕则为“+”;如隆起超出划痕范围,并且红晕较大则为“++”;如降起部有伪足状水肿,并有明显发红则为“+++”。对照试验一般应无隆起及红晕发生,如有与试验部位相似的反应发生,则不能判为阳性。
     如受试药物种类较多,可同时作几个或更多划痕,每个划痕相距2~3厘米,留前臂最远端者为对照。临床应用中,药物变态反应多无进行多种药物试验的必要。
     划痕试验是最早应用的方法,准确性不高,但较其他方法安全。有时从安全的意义上考虑,在皮内试验前先做划痕试验。当划痕试验阴性时再做皮内试验,以避免发生严重反应。对强有力的抗原物质和对之缺乏足够经验的抗原物质,最好先做划痕试验,然后进行皮内试验。
     4.1.2 皮内试验方法:一般也于前臂屈侧进行。受试部先用75%乙醇消毒。用1次性皮试针管及针头,皮内注射试验药液0.1-0.2毫升,使局部产生1个小皮丘。抗原液小量注射有3个优点:①将抗原液用量减至最少的程度,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②避免因药液未完全吸收而在判断结果时发生误差;③注射量少,可避免万一药液回流而传播血清性肝炎的可能。对照试验也应在注射抗原的远端进行,两个注射点相距3厘米,所用的对照注射液必需是稀释抗原时所用的溶液。对照试验不可省略,它可以帮助鉴别抗原稀释液本身对患者皮肤是否有刺激性,还有助于认识患者的皮肤是否对一些非特异性刺激易于发生反应。不论是划痕试验或皮内试验,都必须排除这两种刺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在某些情况下,缺少一次性注射针管时,在同一天内,对不同患者进行同一种药物的皮内试验,可用同一注射器吸够试验药液,给每个患者注射时只更换一个针头即可。由于此法仍存在血清性肝炎传播的可能,仅在不得已时可勉强应用,但每次用完的针头及针管,必须严格清洗和消毒。为避免有关抗原的污染,给患者进行个别药物试验时,应使用新的或经过严格清洗并消毒的针管和针头或一次性皮试注射器最为合理。
     注入试验药液后15~20min观察结果。注射处出现直径为0.5厘米以内的小风团,没有或只有轻度红晕者为“+”;风团直径达0.5厘米,周围有轻度红晕,无伪足,则为“++”;风团直径接近1厘米,有红斑,1~2个伪足,则为“+++”;风团直径为1厘米或更大,有大片红斑,几个伪足,则为“++++”。
     4.1.3 划痕与皮内试验的意义:①对大分子化合物,如异种血清制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肝浸膏和含有卵蛋白的疫苗等引发的变态反应,用划痕或皮内试验常能测出阳性速发型反应,有实刚价值。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中,有关于皮肤试验的说明,要切实注意执行,不可粗枝大叶。有一位医生,在给1名4岁的患儿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时,因为患儿过去无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的历史,便盲目地决定不进行皮试。结果,在给患儿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之后,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此教训必须引以为戒。②这两种试验全属于速发型反应试验,在一般变态反应学中用来测定由IgE参与的反应素型反应,对前述的大分子化合物如异种血清等和青霉素的变态反应有实用价值。③注意识别假阳性反应:患者对某药根本无变态反应,但有时皮肤试验的结果却产生阳性现象,称为假阳性反应。假阳性反应的发生可能由于试验药液浓度过高,用于稀释药物的液体不是等渗液或受试药物本身可引起组胺释放。能引起组胺释放的药物,在前文中已予介绍。④迟发反应:迟发反应即结核菌素型反应,它出现于试验后1~2天。抗原注射处出现局限性浸润性红斑,需数日始能消退。这种反应出现较少。曾有人报告对普鲁卡因发生迟发性临床反应(肿胀)的病例,出现阳性迟发皮试反应,并证实这种过敏可由自细胞传递。
     4.1.4 注意事项:①由于进行上述试验有引发全身性过敏反应的可能,因此,必须备有急救设备;②试验用药液必须灭菌,必须应用等渗溶液;③皮内注射试验后,要注意观察患者,谨防意外。
     4.2 斑贴试验
     此试验对外用药引起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及内用药引起的湿疹样发疹,均有诊断价值。光斑贴试验适用于光变态反应。
     5 体外检测
     对药物变态反应的体外预测和特异诊断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但又不易作到的问题。皮试方法的缺陷(阳性并非必出现反应,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反应的发生)及其本身的危险性,使得寻求体外检测的方法更为迫切。
     5.1 体外检测方法
     已有的方法包括血球凝聚抗体(hemagglutinating anti- body)滴度测定、嗜碱性白细胞脱颗粒试验(basophil degran- ulation test)及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specific lym- p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等,这些方法因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待解决,尚未达到实用的程度。目前较好的方法有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和McAb-B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5.2 RAST与ELISA在青霉素特异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特异抗体检测虽有较广泛的研究,但在药物变态反应中还未能广泛开展,原因是对致敏药物的抗原决定簇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目前只对青霉素抗原决定簇认识较为全面。青霉素变态反应中,由青霉素特异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因其反应发生迅速,症状严重,常导致死亡,故对青霉素特异IgE检测的研究受到特殊重视。RAST检测青霉素特异IgE的成功,不但开辟了安全、准确的体外检测途径,也为进一步研究青霉素变态反应的机制、预防和进行降敏治疗等提供了更好的监测手段。但RAST方法所需设备昂贵,在发展中国家不易推广,再者,虽其特异性与敏感性皆较高,但仍存在假阴性与假阳性的问题,这就促使人们寻找更合理的方法。ELISA法设备较简单,易于推广,但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易取得高敏感性与高特异性,致使一些研究者放弃了对ELISA的研究。刘永生等在改良ELISA检测青霉素特异IgE成功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建立了McAb-BA-ELISA法。在该法中,用单克隆抗体(McAb)提高其特异性,用生物素与亲和素(BA)系统的放大作用提高其敏感性,经过近三年的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用McAb-BA-ELISA检测59例青霉素皮试阳性的可疑青霉素过敏患者中,青霉素特异IgE总阳性率为88.11%(52/59),在12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中,特异IgE总阳性率达91.67%(11/12),而315例正常对照者中全部阴性。结果说明McAb-BA-ELISA法用于青霉素特异IgE检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是在我国易于推广的有高度可靠性的方法。
     刘氏等利用改良ELISA和McAb-BA-ELISA对青霉素变态反应的系列研究,取得以下认识:①利用血清中青霉素特异IgE的消长规律,有可能预测青霉素变态反应的发生;②对异位性素质在速发型青霉素变态反应发生中的作用研究中,得出了异位性素质与速发型青霉素变态反应的发生无明显相关的结论;③对青霉素过敏皮试的研究中,指出严格对照观察的重要性;④长期接触青霉素的人,一旦出现皮肤划痕症应考虑青霉素变态反应的可能:⑤青霉素接触性变态反应者,有伴发速发型变态反应的可能。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本法的实用性,也解决了实际问题。朱大勋等用免疫联结法测定青霉素特异IgE与IgG,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5.3 其它实验检测方法的研究
     除对青霉素特异抗体检测研究之外,毕志刚用特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对多种药物过敏性反应病例进行了药物变应原检测,李林峰等针对抗结核药利福平过敏性反应研究的需要,建立了改良ELISA法检测利福平特异抗体,并用利福平致敏动物取得成功,为对利福平变态反应的研究创造了初步条件。
     (参考资料从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霉素过敏的人仅10%是真过敏?一次过敏并非一世过敏
“醉”译献 | 多种药物过敏:围手术期处理的建议
青霉素在国外医院为什么不皮试?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急救 [图片]
国外应用青霉素为何不皮试?
新变化!头孢类药物不再要求皮试!哪些药物需要做皮试?过敏了如何选药?一文帮你解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