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失的北方民族(8)突厥:西突厥的兴盛与衰亡(下)

自西周、春秋起,居住中原的人们把四周侵扰的少数民族统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西周“烽火戏诸侯”而亡国(公元前771年)的周幽王就是被西戎兵打败的。

最早有记载北狄战事的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北伐山戎救燕之战(公元前664年)。在追击中,齐军一度在迷谷处迷路,幸赖管仲足智多谋,找了几匹孤竹国老马(老马识途),将全军带出迷谷。

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开创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中部分)

五 西突厥的兴衰

(一)西突厥与隋朝的关系

西突厥的创建者是突厥阿史那土门之弟阿史那室点密。552年,柔然被突厥剿灭后,室点密与其所部的十姓部落,被派往征讨西域诸国,此后便留在了西域,成为西域的“土皇帝”。

567年,室点密与波斯联手攻灭了嚈哒,使突厥的疆域达到鼎盛。他在位时,一直保持着对突厥汗国的忠诚。

他的儿子达头可汗继位后,隋朝利用“离强扶弱”之计,于583年使突厥汗国分为东、西两部。西突厥便由达头统率十姓各部。主要分布在碎叶城(今中亚托克玛克附近)地区。

碎叶城位置

在西突厥强盛时,还有其他的一些游牧部落如葛逻禄、处月、处密、铁勒等都归附于西突厥的统治。

西突厥疆域最鼎盛时期大致为:东至突厥国(东突厥),西至雷翥海(今里海),南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北至瀚海(大漠以北及迤西一带)。

587年,东突厥沙钵略可汗死后,达头可汗乘机东扩,占据了东突厥西部的部分地区。

599年,东突厥发生内乱,突利可汗南投隋朝,达头可汗野心勃勃地发兵南侵,却遭到隋朝的严厉打击。602年,达头可汗再次被隋击败后,其手下部落在国内起兵反抗他,两面受敌的达头,逃奔吐谷浑,最后不知所终。

达头可汗对外征战时,西突厥境内实权由鞅素特勤及其子泥利可汗执掌。泥利妻向氏为“中原”人,生子阿史那达曼。604年泥利死后达曼继位,即泥撅处罗可汗。

605年,他发兵袭击铁勒诸部,又猜疑薛延陀部生变,杀其酋长数百人。因此造成所属各部时有叛乱。隋朝黄门侍郎裴矩闻处罗可汗国乱,并思念其母向氏,建议朝廷招抚他。

608年,隋炀帝西巡时召见处罗可汗,他却托故不至,引起了隋炀帝的愤怒。而此时,达头可汗之孙射匮可汗,也不服处罗可汗的统治,欲借隋朝之力夺取西突厥的统治权。

609年,射匮可汗遣使向隋朝请求和亲,获取支持。在隋朝默许下,射匮可汗向处罗发兵攻击,处罗战败归顺了隋朝。处罗至长安朝觐隋炀帝,被封为曷萨那可汗,领五百骑常从皇帝巡幸(处罗曾随隋炀帝征讨高丽)。

隋炀帝

610年,射匮可汗继位,开始统辖西突厥。617年,射匮死后,其弟统叶护可汗继位。

(二)西突厥与唐朝的关系

统叶护可汗在位时,西突厥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史载他“勇而有谋,善攻战。遂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西突厥双面粟特文钱

统叶护可汗将王庭迁至石国北千泉(今中亚塔什干北库马雷克至灭尔基一带)。他授予西域诸国之王“颉利发”称号,给每国派吐屯一人进行监督,征收贡赋。

此时,正值唐朝初建,他主动向唐朝遣使入贡,这使得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很是担心。625年,统叶护可汗遣使向唐朝请婚,但遭到颉利可汗的破坏和阻挠,未能成婚。

628年,西行取经的唐玄奘路经可汗王庭,就曾亲眼看到统叶护可汗外出游猎:“可汗身著绿绫袍,露发,以一丈许帛练裹额后垂。达官二百余人,皆锦袍编发,围绕左右。自余军众皆裘毼毳毛,槊纛端弓,驼马之骑,极目不知其表”。

在玄奘辞行西去时,可汗还派“一年少通解汉语者送法师到迦毕试国,西突厥最南之属国也”。这时的西突厥疆域广阔,国力强盛。

630年,统叶护可汗被其伯父莫贺咄杀死,莫贺咄遂自立为侯屈利俟毗可汗。西突厥因内部的权力争斗开始分裂,逐渐走向衰落。

莫贺咄自立后,弩失毕部又推举统叶护可汗之子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两个可汗互相攻击,争权夺势,而且都向唐朝请婚(均遭到拒绝)。最后,莫贺咄在争斗中落败而逃,被泥孰莫贺设杀死,肆叶护可汗统一了西突厥。

但肆叶护可汗猜忌心重,心狠手辣,任意杀戮属部的头领,引起部众的叛乱,他被迫逃往康居后不久死去。于是泥孰又被西突厥拥立为咄陆可汗(曾经被推坚辞不受)。

因为唐太宗曾与泥孰的父亲结为把兄弟。所以泥孰即可汗位后,便主动遣使入唐,与之交好。632年,唐朝遣使册封泥孰为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634年,泥孰死,其弟同娥设继位,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

但咥利失可汗统治时期的西突厥并不稳固。637年,弩失毕部首领欲谷设拥众自立,称乙毗咄陆可汗。他与咥利失可汗互相争斗,西突厥被分裂为两部。双方以伊列河(今伊犁河)为界,河东属乙毗咄陆可汗,称为北庭。河西属咥利失可汗,为南庭。

639年,南庭咥利失可汗之臣俟利发吐屯勾结北庭作乱,咥利失逃往拔汗那(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不久病亡。其弟之子薄布恃勤被立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南庭与唐朝关系友好,纳贡称臣。641年,唐太宗册立他为可汗,并赐给鼓纛。而北庭乙毗咄陆可汗却自恃强大,对唐朝态度傲慢,与唐朝为敌。

不久,北庭与南庭发起内战,南庭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被杀。北庭乙毗咄陆可汗兼并南庭部众,又西破吐火罗。他自恃强大,扣留唐朝使者,进攻伊州(今新疆哈密),唐朝遣兵反击,大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逃到吐火罗。

此时,西突厥内部也陷入混乱,部众离散。五弩失毕及乙毗咄陆所部的屋利啜等派人前往长安请求唐朝扶立新的西突厥可汗。于是唐朝扶立了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之子为乙毗射匮可汗。 然而,阿史那贺鲁的叛变,加速了西突厥的灭亡。

(三)西突厥的衰亡

阿史那贺鲁,是西突厥创始人室点密之五世孙。在乙毗咄陆可汗统治北庭时,阿史那贺鲁被任命为叶护,驻扎在多逻斯川(今额尔齐斯河),统辖处密、处月等部。继任的乙毗射匮可汗派兵驱逐了阿史那贺鲁和他的部众,阿史那贺鲁被迫归降了唐朝。

648年,唐太宗将降唐的贺鲁及其余部安置在庭州莫贺城,并授予他左骁卫将军的头衔。后来,阿史那贺鲁请求随唐军一起讨伐龟兹。唐军平定龟兹之后,又封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命其招抚流散各地尚未归降的西突厥各部。

649年,唐朝设置瑶池都督府后,再次任命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归安西都护府管辖。

在招抚了流散各地的西突厥各部后,阿史那贺鲁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此时,逢唐太宗去世,野心勃勃的贺鲁起兵反叛,以期统一西突厥。

651年,唐高宗派人去招抚,贺鲁却带领其部众西迁,打败乙毗射匮可汗,夺取了他的领地和部众。自此,西突厥的五咄陆部和五弩失毕部以及处密、处月、西域诸国都归附于贺鲁。阿史那贺鲁自称沙钵罗可汗,建牙帐于千泉(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吉尔吉斯山脉北麓)。

阿史那贺鲁统一西突厥后,开始不断地入寇唐朝。作为“天可汗”唐太宗的继任者唐高宗决定发兵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叛乱。从此,唐朝与西突厥展开了持续的战争。652年,唐将梁建方打败西突厥处月部。655年,大将程知节率军征讨阿史那贺鲁,前军总管苏定方击败西突厥骑兵四万人。

657年春,唐朝又派出两路人马征讨西突厥,同年冬月,苏定方在阿尔泰山西击败处木昆部。苏定方率军至曳咥河(今喀喇额尔齐斯河)西,贺鲁举西突厥十万骑兵来拒。苏定方以唐军及回纥数万余骑兵迎敌, 经过两天的激战,贺鲁大败,五弩失毕全部归降唐朝。而五咄陆部奔南道归附安抚大使阿史那步真。

苏定方率唐军冒雪昼夜兼程追击贺鲁。至金牙山,纵兵破贺鲁牙帐,俘敌数万人。贺鲁渡伊丽水西逃。苏定方追至碎叶,尽夺贺鲁部众。贺鲁及子逃至石国(今塔什干)苏咄城,城主将他们逮捕,送往石国。

最后,贺鲁父子被石国国王转交给唐军,西突厥灭亡。其部众都被唐朝安置到各自原来居住的地方,开始了安定的生活。而被俘的贺鲁被唐高宗赦免。在他死后,唐朝将其葬在颉利可汗墓旁(今陕西西安东郊灞河)。

657年,阿史那贺鲁被平定后,唐朝又在五咄陆部设置了昆陵都护府,并任命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658年,唐朝又在五弩失毕部设立了濛池都护府,任命阿史那步真为濛池都护。新设置的昆陵都护府和濛池都护府都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西突厥可汗浮屠城遗址

然而,682年,安置在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又反叛唐朝,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国政权。

(未完待续)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史那步真
唐朝灭西突厥之战:“兵少”如何打硬仗?大唐的套路神似今天美国
阿史那贺鲁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 卷一百三十三
【唐】西突厥君主世系表
统叶护可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