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南的故事

Vietnam story




马革征莲——越南的故事


文/ 朱磊



01

曾经交趾
    今越南

越南是中国的南方邻国,但在历史上有很长时期,尤其是自秦始皇在该地区设置郡县后的1000多年间,越南属于中国版图。五代十国末期,越南开始有独立政权。北宋以后的近千年间,越南与中国大体维持了稳定的宗藩关系。

越南大体经历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后)黎朝、阮朝等王朝时期。19世纪,法国入侵越南,并与越南的宗主国清朝发生战争,虽未取胜,却实际控制了越南,直至二战时期的日本入侵。日本向盟军投降后越南宣布独立,但南北分裂,直到1976年越南完成国家的独立统一。

以莲花为国花的越南虽可将当地历史上溯到4000年前,但“越南”国名仅沿用了200余年,历史上长期被称为“交趾”和“安南”。

“交趾”之名来自汉朝(公元前111年)在当地设置的交趾7郡。汉武帝时,国势强盛,消灭了南方赵氏割据势力,将赵氏的南越国分置郡县,后来改成7郡,统称“交趾”,长官称“交趾刺史”。

三国时期,管辖交趾的孙权将其分为交州3郡和广州4郡。隋朝灭陈后,重新设置交趾郡。唐朝时,废交趾郡,其故地归属交州。

“安南”之名最早来自唐朝于679年在以今越南首都河内为中心所设置的“安南都护府”。南宋时始有“安南国”的称呼,南宋孝宗于1174年正式下诏“赐国名安南”,封“安南国王”,次年“赐安南国王印”。

明朝对该地区恢复直接统治后,1408年正式下诏把“安南”更名为“交趾布政使司”,将该地区设置为中国的一个行省。但后来明廷放弃了用兵平叛、继续维持对该地区直接统治的政策,1427年宣布废“交趾布政使司”,仍为“安南国”,承认其独立。

“越南”之名始自清朝。起初清朝沿袭明朝对安南的政策,历代均册封该地区首领为“安南国王”。但到越南的阮朝创立时,创建人阮福映向清帝上表请求以“南越”赐封,取代“安南”。

嘉庆帝对此很敏感,指示大学士说:“南越”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历史上的南越领土涵盖广东、广西等地。阮福映虽然统治安南,实际领土范围也不过是汉朝交趾故地,怎么就敢称“南越”呢?

估计是考查后认为阮福映表现还算相当恭顺,最后嘉庆于1803年册封该国为“越南”,理由是阮福映从越裳之地起家,后占领安南全境,理应越字在前,南字居后,而且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又位于百越之南。故“天朝褒赐国号,着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于下,表其新赐藩封;且在百越之南。”

此后“安南国”改为“越南国”,其首领被册封为“越南国王”。此举使清越双方皆大欢喜,“越南”之名,沿用至今。

02

统一版图

上溯其源,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古代中国南方百越人的一支。古代越人有许多分支,春秋战国时期,越人大致分五部分,多在今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大体是:东越在浙江,闽越在福建,南越在广东,西越在广西,雒越在越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征服了百越之地,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为开发当地,秦始皇曾经迁徙内陆50万人“戍五岭”,与越人杂居,当地民族融合因大量移民而加快。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朝的南方大吏(南海尉)赵佗割据自立(公元前203年),以今广州为中心,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越南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

汉武帝北讨匈奴,南灭南越(公元前111年),仅在越南北部地方就设立交趾、九真、日南3郡,对该地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

但汉朝在当地的管理基本上是依俗而治,郡守、县令的统治很松,基层政权仍掌握在雒王、雒将、雒侯手里,共同统治雒越之民。但雒王、雒将、雒侯中有不少蛮夷首领骄纵不法,不遵王化,忽视汉朝法律,而汉朝地方官也未必重视民族政策,甚至贪污腐败,终于在东汉初年酿成汉朝中央政权对交趾起义军的战争。

汉光武帝时期,交趾太守处死了一名雒将(诗索),理由是“残害百姓、对抗中央”。该雒将的妻子征侧和征侧的妹妹征贰以此为借口发动起义,自立为王,史称“二征起义”。起义军击败汉朝驻军,取得65座城,并向北进攻岭南地区,汉朝震动。

伏波将军 马援

光武帝下令平叛,拜名将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2万,讨伐二征。马援率军分水陆两路,沿海岸而进,随山开道千余里,大破二征,斩杀数千,招降万余。

二征率部溃逃,马援乘胜追击,屡战屡胜,最后将二征残部逼入洞穴之中,封锁洞口将其围歼。马援军擒得二征后,当阵斩杀,传首洛阳。余众散亡,岭南悉定,交趾遂平。

汉将马援一方面以强大的军力压制叛乱分子,一面施行仁政,中央军所过之处,修城墙,挖水渠,造福当地百姓,深得民心。

马援曾明志道:“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来他以62岁高龄带兵赴湖南征讨蛮夷,病死军中,应了“马革裹尸”的誓言。

东汉后期,越南中部脱离汉朝自立。当时生活在越南中部的主流居民是以打鱼为生的占族人,这个民族与越南北部人有所不同,他们深眼窝,高鼻梁,黑卷发,善航海。语言属马来亚-波利尼西亚语系,信仰婆罗门教和佛教。

汉顺帝时期(137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的地方官,从东汉独立,占据了越南中部,建立了以婆罗门教为国教的占婆国(占城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

占婆国后来发展成为拥有200多万人口的中等国家,国家持续时间长达1800年。该国东临大海,因此威胁主要来自西部和南部的真腊国(主要在今柬埔寨)和北方的安南国(主要是黎朝、陈朝、胡朝)。

占婆国一度被真腊所灭,后来虽复国,但又长期受到北方安南国的多次进攻。安南各王朝吸收和采用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国力远比占婆国强大。在多次军事打击下,占婆国最终被安南吞并。

03

唐时的分合

唐朝时期,越南北部一度被地处云贵的唐朝原属国南诏吞并,唐朝曾与南诏对该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唐朝一度因丧失辖境撤销了安南都护府的建制,但不久又予以恢复。

本来该地区是唐朝版图的一部分,唐朝在越南北部有6000驻军,后来唐朝的安南都护(李涿)罢除该驻军,委托当地部队担当防务。此时南诏正在崛起,并与唐朝关系出现裂痕。

南诏拓东节度使见唐朝在安南撤军,乘机写信以高官厚禄引诱当地部队首领,又通过联姻将其招降。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彻底破裂后,南诏进军安南,唐朝安南都护(李鄠)逃奔广西,安南失守。

第二年唐朝大军收复安南。

但南诏利用距离近的地利之便,趁唐朝撤军之际,出兵5万进逼安南。唐朝守将蔡袭告急,朝廷调南方部队6000人援救。但山高路远,援兵尚未到达,南诏军已将唐军团团围住。两个月后南诏兵破城而入,蔡袭徒步力斗,身中10箭,本想乘船撤离,但船已离岸,蔡袭遂一跃入海,以死报国。

手下将士400余人逃至水边,有人(元惟德)说:我们没有船,入水也是死,不如返回与蛮子拼了。众将士杀回交趾城东,歼敌2000余人。入夜,南诏大军赶到,唐军全部战死,安南再度陷落。

唐懿宗时期,唐朝将军高骈(pián)出任安南都护,屯兵海门(今越南海防北),日夜操练,以图进取安南。监军李维周与高骈有矛盾,屡次催促高骈进军,高骈无奈,率兵5000先行进军,约好李维周随后发兵接应。但高启行后,李却拥兵不进。高率军抢获大批军粮而归。

后来高骈军屡次击败南诏军。高骈向朝廷奏捷,李维周却压下不报。唐懿宗数月不得音讯,感到奇怪,传诏问李维周。李上奏谎称高与南诏军周旋,不敢进兵。懿宗大怒,下令撤换高骈。

而高骈此时已乘胜大破南诏兵,围攻交趾城。城中孤危,旦夕可下。高骈闻知皇帝责怪,立派亲信驾船报捷。懿宗了解真实情况后大喜,加封高骈,令其继续镇守安南。高骈最终亲自督兵攻城,攻占交趾,斩杀南诏兵3万余,1.7万人归附。

至此将近10年的安南边患得到安定。唐朝重新在安南置军,封高骈为静海节度使。

到了唐朝末年,该地区有个叫曲承裕的地方豪强受唐朝册封静海节度使之职,后来他的孙子(曲承美)承袭该职,由取代唐朝的后梁政权册封,统治越南北部的交州地区。

但此时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汉政权实力日强,南汉不满曲氏向后梁臣服而不受南汉管辖,出兵交州,俘虏曲承美,后又对其赦免。

曲氏部将杨廷艺重新夺回了交州,但慑于南汉实力强大,主动向南汉称臣。南汉见收复交州不易,就顺水推舟,任命杨为节度使。

但6年后,杨被部将所杀。为替杨报仇并夺回交州,杨的女婿兼部将吴权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越南独立的序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中南半岛上越南的四次“北属”时期对越南历史的影响和论述
越南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越南简史,阮朝开国皇帝阮福映请求改国号为“南越”,而嘉庆为什么赐国号为“越南”?
安南(越南)省
唐朝的安南都护府,设在越南?
此地原为中国一省,现今独立建国,面积不大对中国野心却挺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