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北京故宫不能制作出富有创造力的纪念品?

【罗西它石的回答(1454票)】:

本来是对昨天赞同最多的两位知友观点的反驳,完全没想到收获这么多赞,谢谢大家的认同!

那我再针对题主的问题再啰嗦几句,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没有做出好的衍生品?

因为!够!重!视!

而且还有文化一脉相承的参考对象“国立故宫博物院”。

为什么这么说:

1、缺品牌吗?故宫拥有超级强大的品牌背书——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紫禁城、皇宫啊。

2、缺市场吗?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说明时代消费过硬,大学普及教育——文人、知识分子多,对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向来高,舍得花钱,这叫有逼格。(发现没有,这里一直有个刚需啊,如果你家里有一套故宫出品的有创意的工艺品、或者创意碗盘,是不是瞬间觉得高大上啊!)

3、缺资金吗?故宫博物院缺钱吗?每年光门票的收入几个亿。(分点出来可以么是有回报的!)

4、缺创意人才吗?能够进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怎么得也不差,就算他们做不好,还可以找团队合作啊,中国的礼品的公司、牛B设计师真的很多。

5、缺制造商吗?苹果都是中国制造的,还有牛逼哄哄的高铁!

6、缺渠道吗?线下:大型的故宫衍生品体验店(从不缺人流而且购买力极强!),线上:自建高逼格的商城(看着在淘宝上买的故宫小礼品,哎哎哎,故宫的价值就是这样慢慢被毁的)

一个品牌成果的这么多关键点都不缺,为什么还是做不好做不好? 两点

1、缺目标

我扯下,把故宫博物院的衍生品做成中国第一大文化产品购物平台,给予一定的时间是可以实现的。

2、缺管理、或者是体制

没建议、我面瘫......

发现没,这里有个巨大的商机呀!哈哈哈

~~~~~~~~~~~~~~~~~~~~~~~~~~~~~~~~~~~~~~~~~~~~~~~~~~~~~~~~~~~~~~~~~~~~~~~~~

看了目前点赞最多的前两位,不敢苟同。

故宫博物院的创意简直low爆了。

如果说”国立故宫博物院的衍生品“高中毕业,那么“故宫博物馆的衍生品“还在读小学。

先看看目前点赞第一的知友分享的前面四个产品,说上两句:

有见过这么简单粗暴生硬的耳机线的拼接吗?这是佛珠?配这条黑色的线,简直Low爆了。让设计师自己带上在北京地铁绕几圈,看他是否还会继续用下去。有见过这么简单粗暴生硬的耳机线的拼接吗?这是佛珠?配这条黑色的线,简直Low爆了。让设计师自己带上在北京地铁绕几圈,看他是否还会继续用下去。

亲,如今折扇多数是用来收藏的!你整这么个大字报想表达什么?整个画面毫无美感可言,文字上的花纹有存在的必要性吗?

大家有见到欧洲或者其他国家的雨伞有直接印上巴洛克或者洛可可风格的吗?雨伞、要不经典、要不创意,这算哪门子的创意呢?大家有见到欧洲或者其他国家的雨伞有直接印上巴洛克或者洛可可风格的吗?雨伞、要不经典、要不创意,这算哪门子的创意呢?

还有这支笔,这个配件就是个多余的东西,你用笔的时候挂着这个小配饰啊,不影响你写字啊!还有这支笔,这个配件就是个多余的东西,你用笔的时候挂着这个小配饰啊,不影响你写字啊!

这也算好创意?你去中国任意一个景点!这类的产品那里没有?

这些创意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到此一游”,去了故宫,买个配饰做个纪念再炫耀一番。

再来看看国立故宫博物院的衍生品

这个产品就不多讲了这个产品就不多讲了

为什么他不把”朕知道了“印在折扇上?现在谁还用折扇啊,故宫博物院的扇子就是胡闹。

继续继续

右边的包包你觉得low吗?有没有一种感觉到似乎蛮时尚的,能带的出去吧!右边的包包你觉得low吗?有没有一种感觉到似乎蛮时尚的,能带的出去吧!

再对比故宫博物馆的折扇、以及上图的书法字。

如果到这里截止,那故宫博物馆做到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水平倒也不难,只需一个好的团队就能搞定,

这些产品制作成本低,多数都不涉及到开模,更多的是在图形上做创新。

下面才是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关键

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酒瓶塞,创意、功能、设计没得挑剔。

将双连瓶的线条拆解,成为双依偎的油瓶与醋瓶。

百合鸟百合鸟酱油醋瓶

宋徽宗所创的「瘦金体」 书法系列-西式餐具组

吉祥方胜吉祥方胜椒盐罐、莲花点心碗盘礼盒,有没有找到点古典而又现代的感觉?

将这些产品串联到一块,你会发现:

通过创意将中国古典艺术品融入到现代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才是国立故宫博物院衍生品的强大之处。

而目前的故宫博物馆的衍生品还停留在纪念品的阶段......

这个创意有可比性吗?

【金多多的回答(794票)】:

更新:我觉得APP也是延伸文化的一部分,最新的皇帝的一天也蛮好玩的,家里有宝宝的可以试一下。

先上图,看了再说。

这个朝珠耳机就是很特别的设计啊。

还有这个水晶笔我知道是施华洛世奇的设计灵感,但是买这个回家送给家里的妹妹超喜欢啊有木有。

还有防晒伞里面是根据故宫藻井设计的,而且外面是纯色的只有里面有这么美丽的图案,抬头一看不会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大雄宝殿嘛?话说这把伞很有话题性啊,这就是所谓的在餐桌上摆菠萝吧?

这个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也很好笑啊,和朕知道了搭配使用效果更佳了啊。想像了一下我爷爷拿着他扇风的样子,吊炸天啊简直。

官银储蓄罐,把皇上国库里的钱都搬到你家来啦,建议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就不要把它摆在办公桌上了哈。

尚方宝剑圆珠笔什么的实用性不强重在趣味性啊。

很有特色的刺绣金属书签啊,上面的花卉是刺绣的,金属和布料的混搭,你很有想法和我学做菜吧!

八旗子弟调料罐,手里拿着勺子胖墩墩的样子太呆萌啦!话说这货现在正在清仓甩卖,并不贵哦!

连红包都这么贵气实在不好意思不包厚一点啊哈。

奉旨旅行什么的很有微服出巡的feel嘛。

钥匙扣什么最简单最基础啦,但是好看而且做工精良的纪念品还有实用价值谁也不会拒绝的对吗?

对于这种Q版设计简直无力抵抗!

找一个御前带刀侍卫来给我托手机真的很姓福啊,尔康我刚换了iPhone6plus辛苦你啦!

手机链

把便利贴小标签夹到上面一定很开心吧?看到的人一定也很开心吧!把便利贴小标签夹到上面一定很开心吧?看到的人一定也很开心吧!

是我太容易满足了么?觉得北京故宫的纪念品也都很不错啊,完全不像题主所说的low爆了好么?也许是我小市民没见过什么大市面吧。是我太容易满足了么?觉得北京故宫的纪念品也都很不错啊,完全不像题主所说的low爆了好么?也许是我小市民没见过什么大市面吧。

我觉得@明天说得特别对,起步虽然晚,但是我们拥有如此丰富的藏品还怕以后没有好的想法吗?

纪念品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游客来说,一是买回去自己留作纪念,每当看到的时候就会想起当时在这里留下的美好回忆。

二是买回去送给亲戚朋友作为礼物,每次出门大家都为我操心,作为回报带一些当地特色的礼物回去送给大家也是当然的。

如果是从这两点来说我觉得北京故宫还是有能拿得出手的纪念品的。当然我不否认台北故宫确实有很多非常有创意有特色的纪念品,但是北京故宫也不是不能制作的,不是只有题主所谓low的纪念品,只是才开始有这种创新的意识。

套用一句话:你难道看不到他有多努力吗?

还有故宫的两个APP也是良心产品啊,画风精美细致,我两岁半的弟弟拿过iPad都不玩游戏了我会乱说!

所有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淘宝店,侵删。

利益相关:去过故宫一次的土游客。

这里多一句嘴,没人说要和台北故宫的纪念品做比较,知乎是回答问题各抒己见的平台,不是打压别人的地方。

【明天的回答(361票)】:

不同意题主说的北京故宫藏品周边“low爆了”的说法,用知乎名言来说,一切不经过比较分析直接给结论都是耍流氓。

北京故宫也许现在出的藏品周边大多数水准都称不上走在时代前沿,但是从一些东西,还是可以看出他们是在努力改变的,比如“如朕亲临”、“奉旨旅行”系列行李牌、公交卡套,“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栀子花圆盘”鼠标垫等,这些作品可能比朕知道了的爆点要低,但仍然不失为优秀的古今结合作品,并不墨守成规。(图来自故宫博物院淘宝店)比较汉子折扇和朕知道了胶带,个人看来作为周边产品并无孰高孰低。

楼上知友也举例给出了两个app,紫禁城祥瑞和十二美人图,设计感完全在水准之上,十足古典的背景,和谐美丽的画面配色,专业的字体选择,都让人赏心悦目,玩起来也有乐趣,虽然不够强,但已经看到了希望。楼上知友也举例给出了两个app,紫禁城祥瑞和十二美人图,设计感完全在水准之上,十足古典的背景,和谐美丽的画面配色,专业的字体选择,都让人赏心悦目,玩起来也有乐趣,虽然不够强,但已经看到了希望。

顺便歪楼,推两个周边做得不错的国内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这两家都有淘宝店,图片来自淘宝店。山西博物院有很是火过一阵的“史上最萌鸮卣立体水杯”、刺绣布老虎系列,苏州博物馆有文徵明衡山杯、手机壳,刺绣书签、丝巾系列,秘色瓷曲奇。楼上知友说苏博的格调更高,个人深以为然。

可以看到几家博物馆对于展品周边的探索努力。

国内博物馆也许这方面起步晚,基础比较差,可以自我检讨、承认问题,但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我们的藏品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也完全可以期待以后会诞生更多值得购买、方便日常使用的周边。

【知乎用户的回答(182票)】:

看到这几个高票答案,想吐槽几句,我知道北京故宫现在已经算努力了,但是它们的衍生品还是low啊。我知道对于广大同胞来说,那些萌萌的玩偶啊、钥匙扣啊、书签啊什么的是很适合大众的,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其他博物馆进行比较。

我还是觉得,北京故宫这种程度的文创产品,顶多只能算及格,因为它只是简单地开发了其拥有文物的的文化内涵而已,而其深层次的内涵,则很少触及。而博物馆开发文创产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整合的能力,就是将文物的文化内涵移植到另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载体上,而且还具有美感。

而且,在现在的这个社会,博物馆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文物,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内涵,如果将其好好开发,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宝藏。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终将走上一条高端奢侈品的路线。

@螺旋真理 老师已经从我们自身的层面讨论了原因,现在我想从其他地区博物馆同行的层面来讨论,看看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

北京故宫文创产品的简单化各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更为严重的是其原创性不足、严谨性缺失

北京故宫这款产品大家都知道吧,“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臣妾做不到啊”的创意明显是模仿了台北故宫的“明星商品”——“朕知道了”胶带,且不说“故宫淘宝”在创意模仿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单就其产品开发的严谨态度上,与台北故宫就有很大差距。

“朕知道了”胶带的创意,最早来自台北故宫2010年的首届“国宝衍生品设计竞赛”。台北故宫买下获奖作品的版权并将其发展成为“古纹胶带概念”,将文字具化为康熙朱批“朕知道了”。据台北故宫透露,“朕知道了”4字脱胎于“朕安”和“知道了”两个朱批。“安”字的省略体现台北故宫对于文创市场的高度敏感。毫无疑问的是,“朕知道了”的出现,是借势火爆的清宫剧。但尽管如此,台北故宫仍然对产品开发保持谨慎的态度,没有完全依据网友的呼声开发更多相关产品:“朕知道了”胶带火了,网友主动提议,希望台北故宫推出“贱人就是矫情” “本宫乏了” “圣旨到” “跪安吧”等创意胶带。台北故宫表示,文创商品以台北故宫典藏物品为主,戏剧流行语可能不适合。台北故宫“文创行销处”的处长徐孝德强调,选择相关创意不能“戏说” ,要严格根据馆藏和史料记载。 ……以“朕知道了”胶带为例, 整个创意团队除文创行销处,还有器物处和文献处。文献处整理献史料,为创意团队提供文字史料,器物处提供实物参照,以保证创意不会背离史料。整个创意团队和设计团队以 4 个月

时间才形此创意胶带。从中我们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文创产品开发所需要的自由的想法和科学的态度。

反观北京故宫方面,“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臣妾做不到啊”在原创性和严谨程度上就不够,更有迎合市场的嫌疑。(感谢各位知友的指正,“朕就这样的汉子”确实出自雍正朱批,但是“臣妾做不到啊”出自影视剧是肯定的。这里我说原创性不够,我认为北京故宫是肯定有借鉴台北故宫创意的嫌疑的;严谨性不够,我觉得博物馆是对文创的开发有一定的态度的。不能一味迎合市场,导致纯洁性丧失。)

====================================================

台北故宫早期文创产品比较简单,基本是原尺寸复制典藏文物。2000 年以后,台北故宫更强调开发利用文物的价值,文创产业逐渐起步。时至今日台北故宫的文创产业已经具有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挖掘故宫藏品的文化潜力, 台北故宫积极寻求途径来实现博物馆藏品利用的更多可能。

一个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要想持续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有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包含“灵魂”和丰富文化遗产内涵的衍生产品不断被创造出来。 台北故宫在自身进行文化内涵挖掘的同时, 还广泛

地与诸多设计理念有独创风格、 产品精致而富有感情的厂商进行合作。 借由较为成熟的合作体系,博物馆的藏品资源能在合理范围内为厂商所用,为设计更好的文创产品提供资源, 同时厂商的独到工艺和设计理念配合馆方全程的藏品解读辅助, 能为博物馆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实现双赢。

以上是台北故宫商店的截图,从呈现的信息看,目前与台北故宫进行过文创产业合作的厂商至少有十二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台北故宫与意大利著名品牌 ALESSI 进行的联合开发,ALESSI 不仅为台北故宫设计了精彩的文化衍生产品, 其知名度以及全球密集的销售网络也为台北故宫文创产业在全球获得影响力提供支持。

除“每年 3 次公开征求国内优良厂商”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借助多种方式吸引不同的群体参与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来,如“Y 世代设计新主张” (此条线路主要是由台湾地区6所大专院校设计学院的学生为主力军,将故宫的典藏文物转换成了 20 余种另类商品) ,再如邀请台湾地区五大知名新锐设计团队参与设计, 包括水越设计公司、 顽石创意有限公司、华硕计算机设计团队、 设计堡设计工作室、 零二设计团队为博物馆量身创造了 17 组文化商品。用故宫的“老”文物表现无限“新”意,呈现 Old is New 的理念。

可以看出,很多产品走的都是限量版的路线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做法有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其一它强调了文化衍生产品的高质量和持续更新的重要性; 其二它表明文创产品的合作开发需要有成熟的合作体系, 包括相关的法律程序; 其三它进行合作开发的做法也为其他博物馆提供了实际操作可能性的借鉴, 同时它动员社会多个群体参与设计的行为也强调了一种由全民在实践中共同传承文化遗产的理念。

========================================================

文章中的很多内容来自我可爱的同学的一篇论文:《小议博物馆网上商店的几项经营原则——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为参照》,撒花感谢~

【螺旋真理的回答(99票)】:

1.就博物馆现行财政制度来讲,是实行“收支两条线”,即盈利基本上是全上交的(当然各地会有微小差异,主要体现在对门票款的分配上,当然免费开放之后这一区别基本不存),需要的投入是要申请的,两者是平行关系,导致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开发动力不足。

2.就文创部门本身来说,往往是博物馆中的一个部门,运作规律还是事业单位式的,本身就不适应市场法则;有些博物馆将文化产品开发和销售完全外包,但是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对知识产权保护是不力的,而且也很没有摸索出一套既能赢利又符合博物馆文化形象的合作机制来。

3.就文创产品的流程本身来说,需要团队对博物馆承载的文化要素、产品设计、销售推广等领域都有足够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但是这样的团队和人力资源在现有环境下能否打造出来?至少高校教育是不能的,职业教育也很空缺。有了好的产品之后如何推广和炒作?这些同样存在问题。

4.就博物馆自身来说,文创不过是自身的一个边缘业务领域,所以博物馆体系内的精英是否会选择从事这个部门的工作?目前博物馆内部体制部门壁垒森严,博物馆对产品设计的文化支撑也是不力的。

小结:专业领域,能够设计生产销售优秀文化产品的团队如何建设?;管理领域,市场和事业如何合作?文化领域:博物馆和文化公司对文化产品究竟怎么定位?社会对博物馆文化产品的需求是否足够大?这些问题没有妥善的答案之前,不单单是故宫,中国博物馆整体文化产品会在低水平徘徊,不排除个别博物馆能有逆天的良心之作,但是很难形成产业体系。

================================================================================================================

此外,还有两个较为重要的原因:

设计博物馆文化产品是需要对文物的掌握能力,但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成本很高:需要至少硕士教育、在博物馆行业内摸爬滚打至少10年、良好的培养环境、没有被体制泯灭的进取心,但是这样的人才的成本是多少,能否在文化产品开发中实现自我价值并取得足够的回报?也就是说,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规律,优质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很可能是超出受众的购买能力的;而现在某些优秀产品价格的低廉实际上是占了体制的便宜——但是这无法实现产业化发展的。

至于希望,授权经营是解决问题最可能的出路,但是其他环节的问题解决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

博物馆制作文化产品,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一定原则可循。首要的原则是要有出处:

这个耳机近期被炒得很热闹,但是考察一下其出处是什么呢?故宫藏品里最相似的大概是这一件这个耳机近期被炒得很热闹,但是考察一下其出处是什么呢?故宫藏品里最相似的大概是这一件

清乾隆伽南香朝珠清乾隆伽南香朝珠

对比一下我们能发现什么呢?1.配色有差异,2.如果我们认为耳机的卖点是使用的时候就好像佩戴了朝珠一样,那么我们发现耳机对朝珠做了结构性的删改,将纪念由三改为二(左右耳机),背云(放音设备连接线)的方向也势必是反的。

为了阐释朝珠的各部分术语,我贴一张朝珠的解释图,汉语注释 @新水令 满语注释 @Hasuran Li

正确的朝珠挂法,是佛脐在前而背云在后,耳机的使用则完全颠倒了朝珠的使用方式。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并非首要是为了赚钱,而是要传播文物的信息。然而故宫耳机在使用中,实际上是传播了错误的信息,所以肯定不能算良好的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正确的朝珠挂法,是佛脐在前而背云在后,耳机的使用则完全颠倒了朝珠的使用方式。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并非首要是为了赚钱,而是要传播文物的信息。然而故宫耳机在使用中,实际上是传播了错误的信息,所以肯定不能算良好的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

其次,在入耳耳机的使用中,很容易出现听诊器效应。而我翻了一下淘宝,并没有附送耳挂,所以我觉得其听诊器效应应该是很明显的。

第三,这配色实在是丑爆了。当然这观点较为主观,姑且可不作为强参考因素。

综上,无论是从设计的出处到设计的技术,这款耳机都不算上乘,甚至不能很好的实现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目的,所以我说,故宫的文化产品之路,改善的余地很大。

【方大白的回答(57票)】:

二更:读到 罗西它石 的答案之后才觉得人间自有真情在。前几天看到高票答案上了日报我就有些怀疑人生。那个答案里举出例子的东西,如果列位看官觉得很好很有创意,我作为一个尚未入门的博物馆人不由心生凄凉。各位如果对故宫现在的纪念品顺眼满意,闲来无事不妨看看好的博物馆商店都在做什么,比如大都会:The Met Store

国内苏州博物馆的纪念品有几样真是善哉善哉:

以上美物在苏州博物馆淘宝店都能买到,店址见水印。以上美物在苏州博物馆淘宝店都能买到,店址见水印。

我提大都会,贴苏博的图不是要炫秀晒什么(本来也跟我没关系),只是想说,事情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故宫有那么多可供开发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等资源,不善加利用不免让人感叹,是不是就因为家底太厚了,反而心放得太宽。锵锵三人行有一期窦文涛拿着一卷从日本博物馆买回来的宋徽宗《瑞鹤图》的复制品展示,非常精美,处处都透着对艺术的尊重,而这样的态度从故宫目前的纪念品里恕我暂时看不到。

另外,鉴于我上面贴出来的最便宜也是那张35元的兰花,要补充一句:便宜到两块钱的明信片,贵的到两千块的名画高质量复制品,它们各有目标人群。我绝不是说故宫应该只做高级货,动辄几十上百甚至上千,而是说不管针对那个消费群体的参观者,都要拿出诚意和自尊。两块钱的明信片也有好看的和难看的,纸质好的和纸质差的。

最后,为了方便大家甄别和向台北故宫商店下单,附上两宫商店链接:

故宮精品網路商城

首页-故宫淘宝 来自故宫的礼物 故宫博物院官方网店 原创设计店铺

----------------------------------------------------------------------------------------

更新:各位请看螺旋真理的答案。果然点赞都不够表达赞同。

-----------------------------------------------------------------------------------------

看到问题第一反应是,大概是因为不缺钱。凡是把纪念品商店搞得风生水起的博物馆,大概都拿不到什么太大的财政补贴,又需要钱来持续推出高质量的展览,这一点在国外的博物馆很常见。于是就去搜了一下,立刻发现水有点深……首先看到这篇:

热点热议: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

故宫博物院每年可以统计的游客为800多万人次,按每人40元(旺季60元)计算,每年大概有三四亿元的门票收入。且参观人数每年递增近一成,2010年已达1200万人,门票总收入已维持在5亿元左右。 因此很多人认为故宫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门票。但是据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给故宫博物院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规定,故宫博物院的“经费来源”只能是财政补助、上级补助、事业、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因此门票收入必须上缴国家财政,然后根据年预算拨款。以2004年为例,当年门票收入3.5亿元,但是最后故宫从国家财政得到的日常支出为1.4亿元、维修费用为1亿元。这1亿元还是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有关部门决定从2002年到2008年每年支付的1亿元维修费。

除了预算拨款,故宫每年还能从2002年成立的国家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中获得1000万元。

照这篇文章看来,至于故宫是否缺钱,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我自然不敢乱说,但是它的经费来源里“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这一条,或许是包括了纪念品收益的。

再看这篇,显然纪念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是由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进行的,并且老赚钱了:故宫的生意──故宫旗下公司群运营调查

2004年8月,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出资37.5万、北京喜力大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2.5万合资组建“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文化产品研究开发销售、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到2009年度,已实现全年销售收入4300万。
假设网上随手搜索来的这些资源可信,那么我得说,故宫确实不怎么差钱……这样巨额的财政补贴和周边产品收益,除了卢浮宫大都会这样级别的博物馆,一般博物馆是做梦都没有的。比如我知道的蒙特利尔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一家,纪念品商店每年利润只有不到一百万人民币。也许也就是因为不差钱,才没有什么动力去开发有创意有质感有品格的纪念品吧。君不见时至今日故宫的网页还是丑得让人不能直视(赚那么多钱都拿去干啥了啊?!!)

最后,这两年故宫在文化产品的推出上好像开始要追赶了。比如出了两个iPad App:

紫禁城祥瑞 - 故宫出品 on the App Store on iTunes

Twelve Beauties on the App Store on iTunes

其中一些部分惊艳到了我这个对故宫经营管理一直心怀偏见的人。另外去年还开办了紫禁城杯设计大赛啥的……

【中华羊的回答(17票)】:

有些人吧,但凡是国内的就批判,无论对错好坏。

拿台北故宫跟北京故宫做对比,不是很合适。

因为走的是两条路——卖萌路线,跟正经路线。

你说后者很没创意?

那就捏鼻子认了呗,反正觉得有创意的又不是购物主力军。

可是世界上就你们20~30岁的有思想有作为的年轻人统治世界么?你知道中年大妈喜欢什么?知道成年大汉喜欢什么?知道有钱老板喜欢什么?就知道了,你能代表?

没对比也不好说,就举个正经路线的例子——欧洲博物馆的纪念品好了。

=====

故宫的

大英的大英的

第一名说北京故宫的笔难看,可是挂环嫌难看你可以拿掉啊,揪着个挂环说事算什么啊,人家重点明明是尾部的花纹以及瓷胎般的质地色泽。挂环就是个配件罢了。

大英博物馆的笔很有文化么?你要是不了解Rosetta Stone和Lewis西洋棋,压根就不知道那是啥玩意。

这种东西从来都是对人而言因人而异的,就如同下面这把雨伞

=====

你能看懂这是什么花纹么?知道里面的故事么?看不懂这伞对你当然没路边20块的伞有价值。你能看懂这是什么花纹么?知道里面的故事么?看不懂这伞对你当然没路边20块的伞有价值。

有人咧大嘴了说

大家有见到欧洲或者其他国家的雨伞有直接印上巴洛克或者洛可可风格的吗?雨伞、要不经典、要不创意,这算哪门子的创意呢?

 

公主裙

小雨亭

我觉得都很好看啊,

我还真见过“巴洛克或者洛可可风格的”,数量还不少,贵族油画上的就不说了,连不相干的中国都一堆仿造品。

大家有见到欧洲或者其他国家的雨伞有直接印上巴洛克或者洛可可风格的吗?
直接拿他自己的话打脸。

这个伞难看么?这个伞难看么?

荷兰博物馆销路最好的纪念品,梵高的《向日葵》。还有梵高的星空伞也很好看。

请问为什么中国的伞不能印瓷器花纹?那么问题来了,印花纹技术哪家强?

而之所以觉得故宫这把伞难看,更重要的原因是——

拍摄角度不好相当不好相当相当不恰当,导致黑色伞骨太刺眼了,花纹反而成了配角。

对吧。

========

要非得要故宫博物院的卖萌风也有啊,

不要就揪着“臣妾做不到”的东西说事,有意思么,你觉得没创意,可是我那看了两遍甄嬛传的老婆一定会觉得有创意啊。

要说抄袭“朕知道了”,那也牵强了吧,

如果眼睛里就只有北京、台北两家博物馆,看不到大英、美爹、意呆利、冬宫、卢浮宫、美景宫的东西,视野未免狭隘了。

北京的卖萌侍卫

大英的卖萌黄鸭大英的卖萌黄鸭

卢浮宫比较惨,

法国小狮子的浪漫和贵族感导致了博物馆对此不怎么上心。

买点邮票,买张明信片,顺便到旁边rue de rivoli买买香水得了。

大英则是因为博物馆免费进,只能靠卖纪念品赚钱,所以比较上心。

奥地利。MuseumsQuartier那小块地方是专门的博物馆,不过我觉得维也纳整座内城都是博物馆。

美景宫旁边有家OBERWALDER,专门卖纪念品,也不错,不过那边《吻》主题的纪念品实在是烂大街了。。。有去奥地利的同志千万不要买这幅画相关的了,烂大街的货,什么火柴盒、伞、裱框画……

奥地利的精神与传承完全不是这个好么……

我大哈布斯堡都快哭了。

顺便说下,维也纳绝对是欧洲贵族精神的圣地,推荐去之前读几本历史书。顺便说下,维也纳绝对是欧洲贵族精神的圣地,推荐去之前读几本历史书。

大美爹的纪念品就乱七八糟了,不好举例……

=====

回到主题

Btw——不觉这个扇子很丑啊。。大概心态比较老吧。Btw——不觉这个扇子很丑啊。。大概心态比较老吧。

北京故宫真的很low么?

也许,但扣掉“别人国的博物馆”心态后,觉得low的比例没多数人想象中那么高。

来旅游的歪果仁看待古中国,跟古埃及古希腊类似,都是属于外星球,产品的细微差别是不会影响到任何东西的。

去旅游的大妈们看待北京故宫——皇帝的家耶——圣地啊——有没有仙气——买点东西回家显摆,至于这个东西的细微差别,算了吧那有什么。

至于那些有闲工夫评论的会去故宫旅游么?去了也是被人海挤出一身气,什么东西都看不顺眼了。

======

现在的北京故宫也算卖萌转型期吧。

大陆的卖萌文化兴起才多少年?哪有类似台湾那般浑厚的土壤。

楼主问为什么北京故宫不能制作出富有创造力的纪念品?

因为正经路线被走遍了,卖萌路线已经成了“创造力”的代名词,而卖萌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起来的。北京故宫正在卖萌转型期,人家已经很努力了……

不过有一点绝对是真的——北京故宫拍纪念品的摄像师应该拉出午门斩了。

【知乎用户的回答(9票)】:

其实故宫是这一两年来才开始关注文化产品产业的,进步的很迅速。内陆的博物馆一直不是很重视这方面,但是这几年有不少馆都开始在这方面发力,像陕博、苏博等,尤其是苏博的文化产品,格调比台故的更高。台故的推广开始的早,应该说台故的文化产品算是它最强的一项了,其他像展览、建筑、收藏方面的水准在文博爱好者这里口碑其实并不像外人想象得那么高。

【髙東時的回答(9票)】:

《故宫日历》,故宫出版社出版的2014年的日历,主题是“快走踏清秋”。(2013年,山水有清音,2012年,紫禁龙时空。)

2014年版《故宫日历》12月简目,以及53周详目

一月 为君一日行千里

【腾跃古今】

二月 天马来出月支窟

【神骏西来】

三月 牧马群嘶边草绿

【奚官牧放】

四月 踏花归去马蹄香

【林苑游骑】

五月 呼儿将出换美酒

【盛世豪情】

六月 一骑红尘妃子笑

【治乱轶史】

七月 安得壮士挽天河

【铁骑征战】

八月 凭君传语报平安

【胡汉家国】

九月 韩幹丹青不语诗

【妙墨神笔】

十月 请君赎献穆天子

【名马良骥】

冬月 翻身向天仰射云

【射猎游艺】

腊月 羁金络月照皇都

【紫金琳琅】

一月 为君一日行千里

【腾跃古今】

第01周 (01-04日) 礼乐宗周

第02周(05-11日)马佑嬴秦

第03周(12-18日)天马半汉

第04周(19-25日)汉晋之间

第05周(26-31日)走向盛唐

二月 天马来出月支窟

【神骏西来】

第06周(01-08日)汉晋天马

第07周(09-15日)锦上神骏

第08周(16-22日)唐陵翼马

第09周(23-28日)唐辽飞马

三月 牧马群嘶边草绿

【奚官牧放】

第09周(01 日)秦陵圉人

第10周(02-08日)唐人百马

第11周(09-15日)宋人牧放

第12周(16-22日)元人浴马

第13周(23-31日)明清饲马

四月 踏花归去马蹄香

【林苑游骑】

第14周(01-05日)上巳踏青

第15周(06-12日)春日游骑

第16周(13-19日)衣冠之变

第17周(20-26日)仕女男装

第18周(27-30日)春宴集贤

五月 呼儿将出换美酒

【盛世豪情】

第18周(01-03日)杯中神物

第19周(04-10日)青莲酒歌

第20周(11-17日)太白把酒

第21周(18-24日)诗仙醉卧

第22周(25-31日)古贤诗意

六月 一骑红尘妃子笑

【治乱轶史】

第23周(01-07日)玄宗史迹

第24周(08-14日)贵妃写影

第25周(15-21日)明皇良骏

第26周(22-28日)香囊遗韵

第27周(29-30日)霖雨闻铃

七月 安得壮士挽天河

【铁骑征战】

第27周(01-05日)李广难封

第28周(06-12日)封狼居胥

第29周(13-19日)甲马铁骑

第30周(20-26日)昭陵六骏

第31周(27-31日)唐宋甲马

八月 凭君传语报平安

【胡汉家国】

第31周(01-02日)匈奴遗珍

第32周(03-09日)昭君出塞

第33周(10-16日)文姬归汉

第34周(17-23日)胡汉和音

第35周(24-31日)盛唐胡韵

九月 韩幹丹青不语诗

【妙墨神笔】

第36周(01-06日)晋唐绝品

第37周(07-13日)韩幹天马

第38周(14-20日)龙眠神骏

第39周(21-27日)父子丹青

十月 请君赎献穆天子

【名马良骥】

第40周(01-04日)穆王八骏

第41周(05-11日)龙眠五马

第42周(12-18日)良马伯乐

第43周(19-25日)写真十骏

第44周(26-31日)写真十骏

冬月 翻身向天仰射云

【射猎游艺】

第44周(01 日)秦俑立射

第45周(02-08日)汉唐骑射

第46周(09-15日)唐人出猎

第47周(16-22日)唐辽马球

第48周(23-30日)马上技艺

腊月 羁金络月照皇都

【紫金琳琅】

第49周(01-06日)车马辚辚

第50周(07-13日)御辂华车

第51周(14-20日)花马雕鞍

第52周(21-27日)紫禁天骏

第53周(28-31日)神马献瑞

【李旦的回答(5票)】:

为什么呢?大陆的设计水平虽然还有待提高,但优秀设计师并非濒危物种,故宫博物院也不缺钱。

显然是负责人的审美问题,设计师都有被客户要求气吐血的经历,尤其是给大型机构和大土豪做设计的时候。当然,自身审美情趣能与奇葩要求相符的神一样的设计人员也是有的。

【知乎用户的回答(6票)】:

好的纪念品也有,只不过你买不起

指望三五块就想买到精致精美且富有内涵的纪念品,

你想多了

【hingchiang的回答(7票)】:

这个"朕知道了"纸胶带是由http://www.jeancard.com/公司开发生产的!

补充:题主问“为什么北京故宫不能制作出富有创造力的纪念品?" 我个人觉得是设计开发能力的问题,我们公司有一个强大的设计开发团队,其开发设计能力远远高于大陆!大家可以关注!

【张熊猫的回答(3票)】:

建议提问的人去看看故宫紫禁城的IOS端的App,美到哭出来

【张书记的回答(3票)】:

正面是个狮子头正面是个狮子头

背面正大光明四个字。背面正大光明四个字。

这是我在故宫买的唯一纪念品

【ChintungLee的回答(3票)】:

做工再好,也抵不过宫门外大妈们手捧着的低价山寨仿冒品啊。

【amobruce的回答(2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UwMTkyMA==&mid=200921727&idx=7&sn=a159b61b1090ef9d2a35fde42cf500b2&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陆黎黎的回答(1票)】:

会有商业模式的差异。台北故宫会做一些授权产品,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品牌授权给不同的厂商进行生产和销售。这样的好处是:1、品类更多,家居日用文具纪念品等多种多样;2、渠道和推广更多,不仅是台北故宫,厂商自己的渠道也可以经营。3、成本降低,从台北故宫品牌方的角度需要做好品控;厂商的专业性和产量使成本更为低廉(生产成本、库存)。而北京故宫多为自营产品,自己设计、生产、销售,所有的环节都由自己承担。

总体来说,台湾的授权已经是很成熟的商业模式,国内的旅游景点还没把自己当作一个品牌进行经营。这也是为什么全国景区纪念品皆出于义乌的道理。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创意对文化的重要性丨跟故宫、龙门石窟学做“文创产品”
天津日报数字报刊
创意十足的故宫博物院纪念品
文化舆情第033期 台北故宫让你“1秒变康熙”引热议
Shopping才是正经事:全球博物馆周边集锦
为了让大家把藏品带回家 这些博物馆都做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