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的艺术化”

  朱光潜早期的美学思想在他的《谈美》中得到了深入浅出的并且是最完整的表现。朱光潜的早期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和《谈美》这三本书中。《悲剧心理学》“是《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萌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译本自序),而《文艺心理学》才是朱光潜美学的一个综合构架,在这本书中他全面阐述了他早期的美学观点。《谈美》则不仅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而且如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说,“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著明的例子;这是孟实先生自己最重要的理论。”(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

  重读《谈美》,发现其中说到的《文艺心理学》中所不详的和那一章“人生的艺术化”的增加,实际上是朱光潜对于自己在《文艺心理学》中没有专门论述的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与指归目标的阐明,那就是人生的艺术化,其中内涵着朱光潜的人格理想。毫无疑问,朱光潜的早期美学思想的形成,得益于西方美学和文艺批评思想,特别是克罗齐、康德、尼采、立普斯、布洛、柏格森等人的学说,他自己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尼采。但朱光潜不是把这些学说剪裁、拼贴在一起,而是按照一条主线加以改造、吸收,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美学思想。这条主线就是建立高尚的人格理想,使人生艺术化。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完整性,才能理解他在历史的风雨中始终珍视并且坚持的美学观点,才能理解他的美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

  在《谈美》的收尾一章,朱光潜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这个命题,旨在说明艺术和人生的关系。实际上,他在这一章里提出了他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

  朱光潜认为,人生是多方面统一的和谐整体,完满的人生是实用活动、科学活动与美感活动的平均发展。实际人生只是整个人生之中的一个片断,所以美感活动或艺术活动与实际人生有着距离。但是,艺术与整个人生并无隔阂。“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所以,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也无所谓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问题在于人自己怎样去书写或创作这个作品。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呢?朱光潜把它比作一篇上品文章。其一,完美的人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贯穿着一种做人的精神。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也就是说,完美的人生应该由一种高尚的人格串起。“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都不能与全人格相冲突。其二,完美的人生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情趣,这是生命的创化,它流露于言行风采之中,构成美满的生命史。这种理解,在《谈文学》的“文学与人生”篇中也有明确的说明:“健全的人生理想是人性的多方面的谐和的发展,没有残废也没有臃肿。……情感思想便是人的生机……有情感思想而不能表现,生机便遭窒塞残损,好比一株发育不全而呈病态的花草。”(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

  完美的生活也就是艺术的生活,而艺术的生活即本色的生活。那就是“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这是一种超越名利,不做作,不虚伪,恬淡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从中可以体会到朱光潜的人格理想。这是他自小在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在家庭的封建传统教育中以及自己对于古典诗词与古代哲人、文学艺术家的喜爱与理解中建立的。他最欣赏的人之一是陶渊明,认为他的生命史是一种艺术的杰作。因为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又因为他过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人格的高洁与情趣的高雅使他的生命史成为一幅美丽的图画。

  因此,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有两个方面。首先,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这又包括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要把“一言一笑一举一动纳在全部生命史里去看”(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严肃地生活,认真地生活。“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把生活中的每一小节都看作是人格的表现,严肃认真地对待,就像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二是“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即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显然,朱光潜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人生的风采,一种人格理想,这是人生艺术化的第一要义与最终目标。

  其次,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枯竭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拚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艺术家”是广义的,是指知道生活之人。那是觉得生活有趣味的人,是能欣赏生活的人。欣赏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是脱离肉体需要的限制而获得自由的活动。对于生活中的一切,总是处于欣赏的状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生活就会充满情趣。哲学与科学本来是为了满足求知的欲望的,是实用的。但如果哲学家与科学家用一股热忱去欣赏他自己所见到的那一点真理,觉得有兴趣时,真理就离开了实用而成为情趣的中心,就是美感的对象了。从这样的角度看,科学的活动也是一种艺术的活动。所以,就广义来说,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

  可以看出,朱光潜对于人生艺术化的第二个方面的解释与第一个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情趣或欣赏是指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要能超出实用功利的限制,发自内心的去做每一件事,那必然是认真的严肃的,同时又是自由的豁达的。没有情趣,不会欣赏,那就既不能严肃,也不能豁达。如此看来,人生的情趣化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它是达到人生严肃化即建立高尚的人格理想的必要中介。这样,两方面的结合,才能使人把自己的生命史当作一件作品来进行创造,朱光潜也由此把人生纳入了艺术之中。

  理想人格、理想人生总是在与现实的比较中生发出来的。从朱光潜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现实社会、实际人生的不满。在他看来,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切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植根于此。被利害关系系住之人,是“俗不可耐”之人,“俗”就是像蛆钻粪似的求温饱。人心之坏,是由于“未能免俗”。而人心之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朱光潜写下《谈美》时,正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年头。他在开场话里说:“我现在讲美,正因为时机实在是太紧迫了。……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心美化。”(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在这儿,朱光潜没有把美看作是风花雪月,美不是精神奢侈品,而是可以洗刷“太坏”的人心的“清凉散”,是一种“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是建立“净化”的理想人格的前提。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注: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第110页、第126页、第111页、第112页、第116页、第12页、第17-18页、第19页、第27页、第31页、第35页、第36页、第55页、第57页、第58页、第60页、第70页、第75页、第79页。),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就能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跳出现世的利害网,获得美感,建立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种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这样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他谈美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即如何从现实的利害关系中超越出来,达到人心的美化。在这个基础上,建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做到人心的净化。这也就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目标。

  由此可见,朱光潜美学研究目标的确立,是建立在他对人生与艺术的关系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朱光潜接触西方美学与文艺学思想后,对于尼采学说最为崇拜,自称是尼采式的唯心主义信徒,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在他的心灵中“植根”。这主要是因为尼采的学说是对人生的沉思,是对人生与艺术的关系的揭示。现实的人生充满了利害关系,充满了苦难,只有在艺术的世界里才能找到安慰与超脱,才能获得永恒的大生命。朱光潜接受了尼采对于人生与艺术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却没有像尼采那样从现实中逃逸。他提倡的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他的美学研究是面向现实的,面向社会的,是要洗刷太坏的人心,救国家于危急之中的,而且他认为唯有谈美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里,朱光潜的人格理想与他的美学研究目标的确立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只有美才能使人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庸常的日子里寻找美
谈美读后感2000字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
朱光潜谈美
疫情当前谈美,有点不合时宜,但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
朱光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