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孟思想比较(二)

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

孟子以培养大丈夫为己任,其人格特征是具备周天盖地的“浩然之气”,而“养气”又是基于先天的良知,所以孟子不以规范、成形的六艺、六经委具体教育内容,而是以天地间一切事物均为“养气”的原料。

他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求人们不被文献典籍束缚心灵,为敞开的胸怀来涵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教育目的

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并且通过:“明人伦”来服务于一定的政治。

所谓“人伦”就是关于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对关系,孟子要求做到: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曾被人们普遍接受。在“五伦”中孟子尤其重视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即“孝悌”之道,把二者做为人伦社会关系的基础,并以二者为核心,建立了伦理道德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孟子重视孝悌之道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基础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之上,这显然具有很强的道德至上主义。孟子希望通过理顺人伦关系来固定国家关系,使统治者以善教辅善政。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又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得民心则得民,得民则得天下,这是孟子的逻辑。孟子就是通过教育实现“明人伦”、“王天下”的目的。

“性善论”和教育的“内发”作用

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天赋道德观的理论,他认定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道德性。告子:“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曾针锋相对的驳斥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并据此创立了“良知良能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并认为这是人类区别于禽兽的天然鸿沟。即使说,举凡人类,都具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正因为有了这“四端”才是教育成为可能。

最可贵的事,孟子由此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他主张教育的基点是人人平等,而通达峰顶的可能性也是同样的。这说法是对孔子“上智下愚”思想的补正。从而把“生而知之”和“困而不学”都纳入教育对象的范畴。

由于人的善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客观实际,而是人的主观差异。这种内发教育作用论强调:教育必须从“本心”做起。

“寡欲”的道德教育论与“大丈夫”的培养目标

孟子也助长培养君子、圣贤。但他认为最值得称道的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大丈夫,看重“舍生取义”,这与孔子“杀生成仁”的思想是相通的。但孟子更为看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肯定了人的进取追求精神。

大丈夫概念的提出,是针对当时士阶层的人格缺失而言的。大丈夫的标准尺度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具体说就是:能否有效的排斥自身物欲的煎迫,能否清心寡欲的面对人生。孟子的大丈夫要有这种“克己”的精神:“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教育方法

就教育方法而言,如果说孔子倡言的是“启发式”,那么孟子主张的就是“存养式”,而荀子的是“积渐式”。

孟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在人的心性中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之端,那么教育就应该保持并发展这一善性。人后来之所以会变得邪恶,是因为失去了原本存在的“良心”。要培养和扩充本性之善,首先要把失散的良心找回来。孟子认为:“学问知道屋塌,求其放心而矣”。保存“良心”和扩展“善端”,这一教育宗旨就决定了孟子的教育方式是“存养式”的。他认为存养善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物质欲望。他指出,由于人体器官在白天活动中最易受到出发而产生欲念,所以主张“存夜气”,就是要求人在夜里和黎明时做内省的工夫,使在白天被蒙蔽和扰乱的本心得以恢复良善和平静的状态。他认为“夜气不足以存,则违禽兽不远矣”。如果说“寡欲”的方式是使人的力量向内收敛,是保存本性的功夫,那么“养气”的方式则使人的主体力量向外扩展,是发扬本性的功夫。

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

孟子以培养大丈夫为己任,其人格特征是具备周天盖地的“浩然之气”,而“养气”又是基于先天的良知,所以孟子不以规范、成形的六艺、六经委具体教育内容,而是以天地间一切事物均为“养气”的原料。

他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求人们不被文献典籍束缚心灵,为敞开的胸怀来涵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教育目的

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并且通过:“明人伦”来服务于一定的政治。

所谓“人伦”就是关于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对关系,孟子要求做到: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曾被人们普遍接受。在“五伦”中孟子尤其重视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即“孝悌”之道,把二者做为人伦社会关系的基础,并以二者为核心,建立了伦理道德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孟子重视孝悌之道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基础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之上,这显然具有很强的道德至上主义。孟子希望通过理顺人伦关系来固定国家关系,使统治者以善教辅善政。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又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得民心则得民,得民则得天下,这是孟子的逻辑。孟子就是通过教育实现“明人伦”、“王天下”的目的。

“性善论”和教育的“内发”作用

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天赋道德观的理论,他认定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道德性。告子:“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曾针锋相对的驳斥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并据此创立了“良知良能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并认为这是人类区别于禽兽的天然鸿沟。即使说,举凡人类,都具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正因为有了这“四端”才是教育成为可能。

最可贵的事,孟子由此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他主张教育的基点是人人平等,而通达峰顶的可能性也是同样的。这说法是对孔子“上智下愚”思想的补正。从而把“生而知之”和“困而不学”都纳入教育对象的范畴。

由于人的善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客观实际,而是人的主观差异。这种内发教育作用论强调:教育必须从“本心”做起。

“寡欲”的道德教育论与“大丈夫”的培养目标

孟子也助长培养君子、圣贤。但他认为最值得称道的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大丈夫,看重“舍生取义”,这与孔子“杀生成仁”的思想是相通的。但孟子更为看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肯定了人的进取追求精神。

大丈夫概念的提出,是针对当时士阶层的人格缺失而言的。大丈夫的标准尺度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具体说就是:能否有效的排斥自身物欲的煎迫,能否清心寡欲的面对人生。孟子的大丈夫要有这种“克己”的精神:“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教育方法

就教育方法而言,如果说孔子倡言的是“启发式”,那么孟子主张的就是“存养式”,而荀子的是“积渐式”。

孟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在人的心性中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之端,那么教育就应该保持并发展这一善性。人后来之所以会变得邪恶,是因为失去了原本存在的“良心”。要培养和扩充本性之善,首先要把失散的良心找回来。孟子认为:“学问知道屋塌,求其放心而矣”。保存“良心”和扩展“善端”,这一教育宗旨就决定了孟子的教育方式是“存养式”的。他认为存养善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物质欲望。他指出,由于人体器官在白天活动中最易受到出发而产生欲念,所以主张“存夜气”,就是要求人在夜里和黎明时做内省的工夫,使在白天被蒙蔽和扰乱的本心得以恢复良善和平静的状态。他认为“夜气不足以存,则违禽兽不远矣”。如果说“寡欲”的方式是使人的力量向内收敛,是保存本性的功夫,那么“养气”的方式则使人的主体力量向外扩展,是发扬本性的功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宝典】“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考点汇总
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之异同
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大家 | 孟子及其教育思想
浅谈:孟子的君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儒家的三纲四维五伦五常八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