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录片《苏东坡》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听王青教授怎么说


12月10日,初冬的云龙山上依然苍翠,上午9点开始,来云龙书院里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期待着聆听由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文系教授王青,讲述纪录片《苏东坡》的叙事策略与影像表达。

视觉语言逼真还原历史场景


在讲座开始时,王青教授就说,她在大学时期,第一次听说徐州,并对这座城市有所向往就是因为苏轼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此后,从苏东坡的作品中还了解到徐州有黄楼,这些都让她日后来徐感到亲切。央视播放的6集纪录片《苏东坡》,让王教授觉得有必要和徐州市民分享,讲述它的叙事策略和运用影像视听手法把伟人苏东坡生动的展现给当今世人,让人们能够穿越到北宋去了解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性格,借以启发今人如何面临逆境不放弃,保持博大的胸襟和家国情怀。

在具体分析纪录片《苏东坡》之前,王青教授首先强调,纪录片的美学基础是真实,不能戏说,但是如果只为追求真实,往往又会陷入不吸引人的考据中,那么如何吸引人呢?就要讲好故事。她认为要用浅显生活的语言,可以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另外要选好材料,人物要鲜活故事有趣吸引人,有意义,有价值。在作品呈现时要有视觉美,有传播力。在叙事节奏上要明快,风格要简约。她还简要总结了文字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区别与联系。

王教授说,文字语言是语言学中,把文字定义为书面语的视觉形式,同时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突破口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文字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文字可以较长久地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使人类能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而视听语言通过日渐成熟的电影电视技术,将图像语言和声音语言经蒙太奇思维构思,运用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完美地结合起来,真实准确地在银幕或屏幕上交代出所要表达的事件和想法。

视觉语言的优势是,可以将文字语言直观化,通过演员的演绎可以逼真的还原历史场景,使故事更加的生动多彩。可以对文字语言的再创造,以水墨动画场景再现,表达文字难以言表的深远意境。


艺术造诣最高时代的文人领袖


对于苏轼和他生活的年代,王青教授说,苏轼是生活在北宋时期,那时的官员文艺修养高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加上宋代理学对人生的洞见、宋代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艺术造诣最高、汉民族文化品格最为纯粹的朝代。宋代的知识分子具有淡泊明净的审美情趣。

而苏轼是北宋文人领袖,其文汪洋恣肆,和欧阳修合称欧苏;与父亲弟弟合称三苏;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的诗写的清新豪迈,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北宋四大家”;他的画被列入以文同为首的“湖州竹派”。尽管如此,苏轼历经坎坷,却有着超然达观的审美人生。


《苏东坡》纪录片叙事策略


《苏东坡》共6集,分别是《雪泥鸿爪》、《一蓑烟雨》、《大江东去》、《成竹在胸》、《千古遗爱》和《南渡北归》。短短6集集中以苏轼被贬黄州为开端,呈现出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王青教授现场播放了《雪泥鸿爪》的片头,认为通过古风动画,把飞鸿、明月几时有、寒食帖等苏轼的代表作品融入其中,能够抓人眼球。她认为《苏东坡》在叙事策略上注重讲故事。既有大格局,也有小叙事,既有无人出镜的同叙述,也有世界范围内苏轼研究者及爱好者的出镜叙述。


大格局:国际化视野,人文关怀


王教授说,对于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并非单纯要表现历史人物,而是要表现一段历史,用现代精神激活历史中蕴含的文化,用现代意识对待传统。要打破时空限制,多种叙述手法,顺叙,倒叙结合。

纪录片着眼于苏东坡的世界影响力,从人物入手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第一集《雪泥鸿爪》开篇就说道:“一道美食,蕴藏生活智慧。一首词,传唱大江南北。一种人生态度,凝结幸福生活的秘诀。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王教授从纪录片中提炼出了东坡故事、东坡味道、东坡印记以及世界各地东坡迷的角度分析认为,纪录片《苏东坡》中,苏东坡身上的品格通过他为官、为人、为文表现出来的。无论新法还是旧法,对国家、百姓不利就敢于直言。片中讲了王安石和苏轼在政治上的矛盾,但同时说他们都是精神境界高尚的人。苏东坡落难,王安石不仅关心还托人给神宗带话,苏东坡由黄州途径金陵,王安石亲到江边迎接,昔日的政敌则一笑泯恩仇。不仅如此,纪录片还谈到苏轼作为宋代士大夫的典范,其信仰是以自己的行为规劝皇帝做一个明君,由此可以从这部纪录片中看出,宋代知识分子的品格,即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素有“得则兼济天下,失则独善其身”的信念,这也便是儒道互补的精神。

《苏东坡》是如何体现国际化视野,传播中华文化的呢?王教授说,讲故事的人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这群人里有叶嘉莹、王水照、曾枣庄、康震、李山等大家,也有台湾的余光中、陈义芝、方文山等,还有很多国外学者,如美国的艾朗诺、日本的内山精也、韩国安熙珍、新加坡的衣若芬等。他们在片中你一言我一语,好像是互相对话,纵谈东坡的诗词、书画、细节、轶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和东坡文化深远影响。


小叙事:于细微处展示人物精神风貌


讲座中,王教授举了纪录片中的几个小故事,并播放了“东坡饼”和陈慥妻“河东狮吼”的视频,她说,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交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的故事;苏东坡与陈慥夜谈,“河东狮吼”的故事;小和尚给苏东坡做夜宵中瞌睡,把饼烤糊,他能以此得出“东坡饼”的故事;苏东坡夜归,叫门不应,潇洒地吟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诗句。这些小故事,都向大家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苏东坡,看到他博大宽广的胸襟、豁达幽默的人生态度。



跨越性:着眼于苏东坡的当代价值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方面,主创者力图客观公正地表现苏东坡的个性性格和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苏东坡为官勤政,敢于担当的精神,以及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一份家国情怀,一份博大的胸襟也是现代人的榜样。法国《世界报》2000年组织评选1001-2000年的千年英雄时,全世界12人入选,苏东坡位列其中。


文献纪录片导演讲故事的能力首先是发现


文献纪录片不仅要靠视听语言的真实性、生动性吸引受众,也要靠所叙述的事情,即故事有一个引人入胜的细节或开放式的前提,然后有情节化的进展及其催人泪下的或令人反思的高潮。

文献纪录片导演讲故事的能力首先是发现,然后是表现。作为导演要学会在众多的甚至是浩瀚的文献档案中,分辨出有价值的,特别是观赏性强的、有戏剧性的材质,然后再根据需要把这些材质结构好,把细节串联好情节,把情节演绎、表现得生动耐看。

在文献纪录片中,讲人物与事件的故事时,要理清故事的背景及其社会历史变迁。讲故事是为了刻画人物、说明道理、揭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经过筹划的故事化的叙述,不等于由演员来搬演历史真实事件或由真实人物重演真实事件。


《苏东坡》纪录片影像化表达


王青教授指出,《苏东坡》纪录片影像化表达是科技与现代的结合,用古风动画、真人搬演、情景再现等方式,创新了拍摄的手法。

她解释说,古风动画是纪录片《苏东坡》中,运用北宋绘画风格,用动画方法让古画中的人动、鸟飞、水流、叶落,用横移的方式强化动感,大大丰富了镜头内容。形象化地再现,加上留白较多的插画与典雅的诗词文字相匹配,使《苏东坡》别具古韵特色。

真人搬演,也是现代纪录片常用的手法。她说,《苏东坡》中,由演员出镜,搬演苏东坡的故事,但是不着表情、语言。同时和情景再现交相使用,互相增强叙事性和观众的代入感。王教授说,《苏东坡》中就大量使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如三苏赴京赶考、科举考试及阅卷。苏轼被捕及关押,风雪赴黄州等等。

古风与现代结合是《苏东坡》的一大特点。王教授说,该纪录片中用声色光影等造型来抒情表意。空镜头与主题、情绪相呼应,朔雪飘飘、寒梅傲雪、浊浪滔天、故居栈道等都富有诗情画意。主人公愉悦时,画面就会光线明亮、色彩鲜艳;主人公境遇悲惨凄凉时则用暗调、消色,画面沉重压抑。框式构图、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都使画面和谐美观。

用古风动画,真人拟演,学者访谈,情景再现等相结合的方法,全景再现一个真实的苏东坡。用当代的生活影像表达历史人物的影响,体现出历史人物的穿越时空经典意义以及当代价值和跨文化意义所在。


《苏东坡》还原有血有肉的苏东坡


通过纪录片《苏东坡》,王青教授总结认为,讲故事要有丰富的知识,即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关注人性、人情、人心;要大胆地、巧妙地设置悬念,并以开放式结局为最佳选择;要讲究节奏与节律;要寻找历史见证人与知情者,遍访专家、学者、名人甚至于健在的国内外领袖人物,访谈要深入透彻;要下工夫寻觅、捕捉。首次揭密、公开有关文献档案,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共振点;设计解说词预设悬念强化矛盾冲突。

苏东坡之所以是苏东坡,就在于他处逆境能泰然,处顺境能淡然,在政治漩涡中能审美地潇洒地生活,实现对悲剧人生和道学的一统超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旷达的情怀与人生的空漠交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生命不自由的体验淡化为安之若素般的宁静,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放飞的文字背后也有难言的悲哀与失落。

这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苏东坡。


文/周桓星 图/张长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那些事》:玩过头的“纪录片”,倒值得一看
B站高评9.7,这部“不正经”的纪录片,哈哈哈有毒啊……看「中华第一网红」苏东坡花式吃播
苏东坡的五不写,果然有道理。
学生习作:从古诗看苏轼
为何苏东坡很瞧不起司马相如?
善解人意的朝云是苏轼中年后最爱(东坡故事二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