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岁的娃应该教啥?教啥都是错,父母要把重点放在不该做的事情上

邻居家有个2岁多的宝宝,这段时间天气比较热,他们家经常开着防盗门。于是,隔着我家的防盗门,也能经常听到妈妈喊叫孩子的声音。

“不许够那个,摔倒了怎么办?”

“你看看你,又把鞋给倒腾出来了,怎么这么不听话。”

“这个字昨天不是刚教过吗?怎么今天就忘记了?”

每每听到这位妈妈的喊叫,我便摇头叹息。一个才2岁的小宝宝,便开始教孩子认字,这位妈妈是有多焦虑啊!

曾经有妈妈也问过我这样的问题:2、3岁的孩子应该教他们一些什么呀?我给出的回答经常让妈妈们大吃一惊,我的答案是:什么都不用教,这个时候,父母教孩子什么都是错。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断言,先让我们来看一看2岁左右的小宝宝的发展特点吧。

2岁宝宝的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认为自己和妈妈、和这个世界是一体的。当婴儿长到2岁左右时,便会发现自己和妈妈、这个世界是分离的。

也正因为这一点,2岁左右的小宝宝看起来十分“自私”,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经常挂在口中的一个词便是“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的东西是“我的”,别人的东西抢过来也是“我的”。

家里来了小客人,宝宝会把自己的玩具看得牢牢的,拒绝分享。甚至当其他的孩子碰了宝宝的玩具,还会出现打人的举动。

宝宝还喜欢说“不”,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或者让宝宝做什么,他的回答都是“不”。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宝宝一边说着“不”,一边按照妈妈说的去做。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观察发现,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投入,婴儿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

因此,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来感觉到“我”的存在;然后说“不”,通过语言来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形成“我”的观点。

这是宝宝自我诞生的标志。自我诞生了,才会出现我们所期望的独立思考、独立人格、意志力等美好的品格。

2、执拗的秩序敏感期

两岁的宝宝,执拗的性子估计是最让家长头疼的。

我家女儿在2岁10个月的时候,有一次带她出去玩,到了目的地,我直接把车门打开了。女儿看到后开始哭闹:“我要开门。”

我听到后,赶紧把车门关上,让她来开门。

可女儿还是哭闹:“我不要现在开车门,我要在刚才的时候开车门。”

还有一次,我早晨送园的时候,承诺接园时骑电车接她。可是到接园时我把这事给忘记了,走路去接园。

女儿看到了哭着不依不饶,最后在我哄了又哄之后,她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等待,我又回家骑电动车来接她。

宝宝的这种执拗状态,让父母们感到孩子不可理喻,因为执拗的要求太过分了,刚才发生的事情怎么可能在刚才的时间段再重新发生。

宝宝的这种执拗表现,是因为他们内心的秩序感被大人破坏了,才会表现出哭闹、不依不饶。

当到达目的地要下车时,宝宝的内心秩序感是:我要自己把车门打开。然而心急的大人直接把车门打开了,这无疑破坏了孩子内心设定好的秩序。

3、空间的感知。

2岁左右的宝宝,十分热衷于“捣乱”、“破坏”等行为。

他们经常把椅子、小凳子搬过来搬过去;在沙发上用沙发靠背、靠枕搭建各种小屋;把衣柜、抽屉里的衣服和东西都掏出来,再把其他的东西塞进衣柜和抽屉里;把书柜里的书,鞋柜里的鞋都扒拉到地上;橱柜里的大米、豆子类的食材也成为了宝宝的玩具,扔和撒到地上,或者用碗具等倒过来倒过去;还喜欢站在沙发上、桌子上、窗台上一次又一次地往下跳。

其实,宝宝的这一系列“破坏”行为,是对空间的探索和认知,他们通过抛洒、移动物体来探索空间,感知他和物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宝宝对于空间的感知和把握,决定了未来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能力,为未来发展埋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4、完美敏感期

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上厕所时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着急要上厕所,跑到厕所时一看马桶上面有个黑点点,立马对着我喊:“妈妈,你快来,马桶脏。”

我一看,那么一点脏东西,对她说:“你先上,等会儿我打扫。”

女儿宁可憋着尿,也一定要我先把马桶擦干净。

在我看来,马桶上的一个小黑点无关重要,先上厕所尿尿才重要。而在女儿看来,马桶一定要干干净净,完美无瑕,只有这样的马桶,我才会尿尿。

在外面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奶奶把新买的一个圆饼掰开一块给孩子吃,宝宝不吃,一定要拿一个新的圆圆的完整的饼吃。

奶奶训斥宝宝:“这一个你吃不完,不得浪费啊!”

但是宝宝仍旧哭闹着要吃完整的饼。

在奶奶看来,宝宝吃不完一整张饼却非要吃是浪费,是不听话的表现。而在宝宝的眼里,一张完整的圆饼被奶奶分成了两半,那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存在,不能被称为“饼”了。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更是儿童的天性。

事物的完美是随着概念的发展而发展的,当孩子有了对完美事物的感觉,对规范事物的感觉,心中才会有标准,才会追求事物的完美、和谐、规则。这样优秀的品质,才造就了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各行各业出色的人。

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

了解了2岁左右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后,父母的内心是不是立马豁然开朗,原来我的宝宝不是不听话,不是故意和我对着干。

对于宝宝的这些行为,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1、尊重孩子的意愿

当宝宝不愿意分享自己的零食、玩具时,家长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去分享,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尊重孩子的意愿,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既是对孩子自我成长的帮助。

当宝宝说“不”时,无需对宝宝多言。遇到原则性问题时,比如在电梯上蹦跳,妈妈可以把“不要跳”换成一个举动“嘘”,宝宝还是不遵从,那可以把宝宝抱起来。

2、不和孩子对着干

孩子对一件事执拗时,父母经常做的一件事是,和孩子对着干。出去玩的时候你哭着要我抱,我就不抱你,看看谁能耗过谁。

父母要知道,我们是成年人,不是孩子,如果处处和孩子对着干,岂不是父母也变成了一个2岁的孩子,用孩子的思维来处理事情。

解决孩子执拗的问题,父母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学会变通,通过大人的智慧和技巧来解决孩子的执拗。如果实在解决不了,也要允许孩子把委屈、愤怒的情绪发泄出来。

3、给孩子自由

孩子对空间的各种探索行为,无非是父母收拾起来比较麻烦。但父母明白了孩子对空间探索的重要性后,这点麻烦真的不算什么。

另外,随着宝宝对空间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大,探索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比如登高爬坡,跳上跳下,会给父母造成危险感,这就需要父母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来支持孩子的这些行为。家长可以跟在孩子身后保护孩子,而不是去阻止孩子。

4、拥有一颗细腻的心

在孩子审美敏感期阶段,父母很容易心烦,毕竟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我们成人因为生活的奔波和劳累,内心早已变得粗糙不堪,但不能因为我们不再拥有细腻的内心,而拒绝和阻止孩子追求完美。

父母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把孩子的成长看成是最重要的。当主次之分分清楚以后,父母对于孩子的支持往往就会更加轻松。

结语:

父母很多时候认为孩子“任性”、“不听话”、“调皮”,实则是不明白孩子的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当原因明了,父母往往就会理解孩子,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包容。

2岁是儿童成长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宝宝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叛逆”行为。父母如果在关键时期帮助到了孩子,则为孩子的未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有“手机瘾”,比起强行干预,父母以身作则、多陪伴效果更好
孩子可怕的两岁什么样?这些让你瞠目结舌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宝宝成长的“烦恼”,你都了解吗?
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做到这3点,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
孩子出现撒谎、打架、网瘾、购物狂,背后有她没有活出来的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