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接要一线串成

太极拳练功札记 

一江水白 

人心向善,因善而美,美而得柔,柔而至刚,刚柔并济,尽善尽美。

就拳学而言,柔为静之势,刚为动之态。柔至极致,刚从中来。柔为筋血,刚为骨气。刚发瞬间,则是灵机一动;灵机一动,神意团聚,周身敏捷。

就人体而言,四肢末梢趾(指)甲为筋气所聚,末梢一动,筋气即动。筋气一动,即气机发动。气内藏神,神运于骨。

四肢骨稍在大拇趾(指)节,与心意相连。心意一动,大拇趾(指)节即动,而后顺骨节迅捷到达腿、臂根节(即肩胛骨和盆骨)。

再由肩胛骨和盆骨周围肌筋牵动尾脊骨,使得腿、臂骨上的意劲归入脊骨,再由尾脊骨牵动胸腹腔内五脏六腑之筋膜,直至归入胸腹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意劲归入丹田,犹如小溪入江河,江河归大海,积蓄能量。能量积聚,产生气息,气息再散布周身,催动肢节运动。

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即是练功。

以上为四肢脊骨运动,还有一个至关紧要的头骨运动,即以鼻梁骨为气机的神意运动。

头颅为整个身躯的稍节,颅内有个颅腔叫泥丸宫的,与脊椎稍节颈椎末端寰椎相接。颅腔的前面则是面(脸)骨,面骨最前面则是鼻骨,亦是面骨的稍节。鼻骨通往两眉之间印堂穴的深处(亦称祖窍穴),与颅腔相通。祖窍穴乃藏神之所,无形无相,应无所住。

鼻骨根节一动,祖窍穴有感应,亦即是神意一动。神意一动,复归之静,静即萌动,始为心静身动。

用功至此,心境逐渐明朗。四肢大拇趾(指)骨节、鼻根骨节皆为全身骨节末梢,而四肢的根节在肩胛骨和盆骨,上、下半身的根节在腰部,脊骨的根节在尾骨尖。而足大拇趾甚为珍贵,它即是全身的根节所在,又是胯腿的稍节。

末梢为气机发动之源,此是意,意在先,动在后;而根节又为身之本,意一动,根节随之而动,继而带领全身随之运动。

拳论曰: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尤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即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多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捏骨秘法》
[转载]尾闾中正的具体操作
秘传山西形意拳“八荒”之练
张恩桐
太极拳练功札记(48)
祛风湿药:狗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