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联手运营商 银行布局手机支付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苗燕 编辑 孙忠)自今年6月9日光大银行作为首家银行接入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共同搭建的移动支付系统,为客户提供手机钱包等移动支付服务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这一新型支付模式已迎来第十家“加盟”银行。近日,中国银行也宣布加入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通过中国银联间接接入中国移动系统,让客户使用手机享受“刷银行卡”的服务。与此同时,中国联通近日也接连宣布与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签署了手机支付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联通的手机支付商用也有望很快推出。尽管中国电信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动作有些缓慢,但记者从银行方面了解到,中国电信的系统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之中,并且与银行的沟通从未中断过。
其实,随着支付宝、微信等新型支付模式或即时交互平台与金融机构亲密接触的频率不断加快,传统的通讯运营商也在加快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步伐。业内人士预计,手机支付将成为电信运营商与银行联姻的最重要突破口。对于很多银行来说,手机支付业务已不单单是一项金融业务,而是一种社会支付手段的升级换代。已先行一步的银行断言:今年中国所有的主流银行都会推出手机支付业务,未来几年,我国手机近场支付产业或迎来爆发式增长。
手机银行、手机支付、微信银行:金融业的“新三驾马车”
传统手机银行、手机支付及即时交互平台,已成为银行移动金融业务的“新三驾马车”。在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许长智看来,这三类移动金融业务,共同构建了光大银行移动金融业务的核心。
尽管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还没有尝试使用过手机银行,但是手机银行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三驾马车中最为传统的业务之一,交易量和交易金额正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截至2013 年6月末,农行的掌上银行上网用户总数达7144万户,短信客户达1.73亿户。2013年上半年,掌上银行交易金额为5233 亿元,同比增长223.8%。中信银行上半年的个人移动银行客户共计224.43 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7.857 万户,增长77.31%。个人移动银行交易笔数37.98 万笔,交易金额48.67 亿元,分别为上年的3.6 倍和7.8 倍。
相比之下,尚处于观望阶段的微信银行,则将是银行重点培育的又一块阵地。许长智坦言:“哪家银行都不可能不关注微信这样一个即时互动的平台,因为上面附着了大量的客户。”但据记者了解,目前真正推出微信银行服务的并不多,只有交行、工行、建行、招行、重庆农商行及兴业银行6家。据介绍,微信银行实现的功能跟手机银行基本类似,但其交互机制更灵活。使用手机支付要求手机必须具有NFC功能,使用手机银行要求手机必须是智能系统,而微信银行对手机的品牌、系统均没有要求,只要能登陆微信,不管是什么手机,都可以使用微信银行。“原则上入口更宽广、门槛更低、更适合普通客户。”许长智说。
比起这两种移动金融业务,风头正劲的,当属手机支付业务。手机支付业务自今年6月份开始商用以来,接入银行迅速增加。它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户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客户只需在POS终端上像刷卡一样刷一下手机,小额费用就可以从用户指定的银行POS账户中扣除。据了解,目前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手机钱包业务的银行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家。其中,光大银行是推出商用的首家银行,目前其客户数也已达到了7000多户,保持在第一位。
尽管业务刚刚上线不久,目前的全部用户数量也仅有不到2万户,但中信银行网络银行部的相关负责人指出,移动支付作为互联网领域和金融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已成为当前移动领域最热门的应用,必将在促进电子商务及零售市场的发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支付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交易规模,达到13583.4亿元。
而事实上,虽然商用时间不长,但光大银行与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合作已经处在高速的商业化过程中。“预计爆炸式的增长即将到来”许长智说。光大银行为此也早早地给自己定下了“要将此业务保持在银行业第一梯队”的战略目标。
手机支付:银联的“新”身份和“老”角色
手机支付表面上看是银行与运营商的合作,但其实,作为银行业服务机构的中国银联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身份和使命。据介绍,十家银行与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合作大部分采取的是间联接入模式。即,银行先与中国银联进行系统对接,然后银联与中国移动进行系统对接。对银联来说,这显然是个“新身份”,但事实上,它扮演的却是“老角色”。
业内人士介绍说,之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模式,而不是银行直接与运营商进行对接,主要是考虑到:“银联是一个线下的银行卡集中交换的平台,他承载了重要的使命。中移动不可能跟所有银行一家一家去接,它需要一个综合的平台,能把所有的银行接进来。这样中移动对外推广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许长智解释说,在这个链条中,移动是一个传统的NFC支付手段的供应方,银联起到了汇集的作用,银行是一个金融产品、结算账户的供给方。“这样,银行接银联、银联接移动,就能快速的把所有的银行拿到这样一个平台上来。这样有利于这个产业的提升和手机支付产业的成熟。”
除了提供平台,银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更新换代POS机。光大电子银行部的冯琳对记者表示:“银联在手机支付的系统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虽然手机能进行支付了,但是最终还是要在POS机上做近场支付,所以如果POS机不支持手机支付也没有办法完成。因此,银联在升级改造POS方面的工作力度很大。据介绍,目前银联大约布放了130万台可以刷闪付卡、非接触式金融IC卡及手机的POS机,这一数字未来还将继续增加。
众所周知,在过去使用银行卡刷卡交易时,商户会被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银联在其中也有10%的分成。那么银联在这种新兴支付模式中,是否也是有利可图的呢?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尽管对银联来说,银行的结算手段和账户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银联的收费机制跟银行卡的收费机制也是一样的,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许长智告诉记者,目前各方基本达成一个协议,产业发展的初期需要培育,培育就需要投入,因此,这个阶段经济价值的产出不是那么高。他预计:“大家都希望这个产业成熟,在当前的过程中,对收费策略的调整不会有大的变化。”
不过,他也表示,“未来随着产业的升级,会不会有策略的调整,还要看这个市场的端口有多大。如果市场有2亿手机支付客户的话,这个爆发的商业价值谁都难以想象。”但他认为,随着技术手段的成熟,大量的货币电子化、物品交流都信息化了之后,效率提高了、社会的交易成本降低了,收费可能会下降。
直联模式,银联遗失的阵地?
与通过中国银联接入运营商的模式不同,光大银行在与中国联通的合作中,采取了直联的方式。即:光大银行和中国联通的系统直接对接。这种对接完成之后,流转的速度很快,流转的TOP路径变短了。不过,由于缺少了银联这个平台中介,很多应用的整合需要银行和运营商来自己完成。
两种模式似乎都有其各自的优势,那么为何会出现两种模式并存的状况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选择哪种模式权利并不在银行手中,而是几大运营商已经确定了支付模式。据介绍,中国银联想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实现捆绑,让他们都通过银联的支付平台。但现在只有中国移动和银联实现了绑定。因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有自己的支付公司,并没有选择与银联合作。但其实,中国移动也有在和银行谈直联模式。运营商也有着自己的算盘。
不过,对于银行来说,与不同的运营商合作,体验不同的联接方式,对其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光大银行就认为,经过两个月的运行,间联的方式已经运转的相对成熟了。能跟三大运营商采取不同的联接方式,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据介绍,目前光大银行跟联通的系统正在进行对接,商用服务也将很快上线。
许长智介绍说,其实从产品的应用上来讲,直联模式和间联模式是同一水准的,甚至可能会比间联模式更高一点。因为可以做一些个性化的功能嵌入。“比如除了金融功能外,还可以把校园卡、大厦的管理功能全部嵌进去。”但从技术手段上看,银行对间联模式和直联模式的投入差不多。因为标准统一之后,系统开发的差别不大,但合作的模式会呈现出多样性。不过,这种点对点的应用,需要大量的线下整合,而这项工作必须由光大银行和中国联通共同进行。
业内人士猜测,如果联通计划下一步跟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合作的话,肯定会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平台。而银联是专业化的银行服务机构,所以由其担任这个角色最为适合。不过,到底怎么选,还是要看移动和联通两家未来对手机支付业务的定位,而且要看银行金融机构的规模大小和战略定位的差异。
移动金融业务:考量的是银行服务能力
目前,我国拥有移动电话的用户为11.76亿,其中3G用户3.19亿、移动互联网用户8.04亿,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7.1%。通过手机钱包把金融功能植入手机,把手机打造成为金融服务的平台,将改变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
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曾表示:“目前中国的经济驱动力已经发生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消费将成为经济主流,消费金融必然成为银行业务的新热点”。而支付结算是支撑消费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为此,中信银行将移动支付领域视为发展的重心。中信银行网络银行部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银行做好移动金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银行通过对公业务与企业保持有良好的合作,掌握有商家信息;其次,银行通过零售业务与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有买家信息,有“买”有“卖”,一拍即合很自然;第三,银行在资金周转方面拥有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
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银行服务理念的变化,银行已经从一个由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企业。要以客户为理念,就必须要强调客户服务能力,必须要给客户一个随时随地的服务。这也成为移动金融发展的最重要推手。“客户是移动的,银行的传统的物理网点是不可移动的,而在移动介质里面手机最方便。”许长智对此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移动金融不单只是对产品的创新,而是一个银行的服务能不能与客户诉求完美对接的问题。移动金融不是一个简单的银行产品的推出,更是一个银行服务能力的全面考量。光大银行要打造客户体验最好的银行,移动金融不是一个银行的平台和产品,更多是银行要发展的方向,即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要在移动金融上得到一个全面的彰显和体现。”
近日,中国平安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顾敏对媒体表示,平安集团将斥资数十亿,投入到移动支付平台的建设中。移动支付将是整个平安支付公司最核心的业务,而平安付最核心的战略在于,在移动支付领域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纷纷推出无卡取款、微取款、异度支付等手机支付<BR>出门不带钱包渐成现实
移动支付概念 可以预见的大蛋糕
中国手机支付技术标准确定:采用银联标准
互联网金融转战手机 移动支付潮引爆新蓝海
移动支付概念股走强
3大运营商争霸移动支付 第3方支付专注远程支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