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器!一节标准好课的打造,竟然也有标准套路!

想打造一节好课,有“套路”可循吗?

答案是有!

想知道我的独家秘诀是什么吗?

答案就在下面!导入的精彩

课堂一开始,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用到质疑导入、呈现/情境导入和活动/实验导入三种方法。

质疑导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教学开始之时,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迪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呢?

提问可以是简单直接的,如七上《生物的特征》教学时,我的的导入问题是:“什么是生物?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提问也可以是逐层递进的,如七下《流动的组织——血液》的导入问题:“血液是什么颜色?如果一个人大量失血,会怎样?你认为血液重要吗?血液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我们可以在复习旧知中提问导入课堂,如前文提及的《动物的运动》导入时,我采用“进化树”的方式,复习回顾了前一章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的全部内容,帮助学生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运动方式不同这一知识点上扫清了障碍,之后提问:“动物是如何运动的?”使课堂有序推进。

还可以用对比知识点的方式呈现,如七上《动物细胞》教学中,我以复习对比植物细胞结构,提问“动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们迅速意识到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是不同的,更关注它们的不同点,着重理解记忆。

此外,教材中的经典提问也可作为导入问题用于课堂教学,如教材中每一节内容的开篇“想一想,议一议”,“资料分析”等的提问都是课堂导入的绝好素材。

呈现/情境导入

■多媒体导入课堂

初中《生物》学习的内容很丰富,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图片、视频、模型、实物等资料,引入课题,给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认识,从而激活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文学导入课堂

运用学生熟知的诗歌、俗语等导入课堂,让学生在诗歌、俗语等的铺陈中找寻猜测教学的“主角”。

例如,在导入学习七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时,我引用了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绿藻的王国和苔藓的世界,教学的情境、意境也油然而生。

■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在学习七下《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前,我先在班级里创设了如下情境: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老师提问,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种情境,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处理方法也基本相同,但正是这种透漏出温情和关心的情境中,学生也极易进入角色,进而思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此外,还可以运用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如七下《数学与血型》中,我以血型发现者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的故事导入课堂,学生们很快被其执着的科学精神感染,怀着崇敬之心进入本节课程学习。

活动/实验导入

■调查报告导入

调查报告有其调查的地点、时间、对象、事件、结果等因素,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将其作为课堂导入素材更具真实性,也更有感染力。

■实验/训练导入

请同学们找出画板中鸟生存下来的环境条件,并用吸铁石将选择的画板粘贴在黑板上以展示给大家。

提示:画板是我参照课本彩图自己绘制的鸟、虫、树、非生物部分、细菌真菌、蛇、猫头鹰的图片硬板。

这就是教学七上《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节,我采用的导入活动。有这次导入活动开头,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我也得以轻松进入“生态系统”主题的教学。研学的深入

课堂的研学有多种形式,可以是老师陈述、讲解、演示,学生理解和消化,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学生以个人、小组等方式完成自主研学,构建自己的的知识框架;还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一起完成研学过程。

■老师主导,实验演示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多种,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讲解传授是最普遍快捷的一种方式。讲授借助演示实验、模型等进行,这样更形象生动,学生们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更直观丰富。

如七下《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中,为了阐明“胸廓的变化与呼吸之间的关系”,我自制了“呼吸气”模型——由三通管、气球、矿泉水瓶和橡皮膜等组成,其中三通管和气球模拟肺,矿泉水瓶模拟胸廓,橡皮膜模拟膈,并将此模型带到课堂中进行了演示实验:

当橡皮膜向下运动时,即膈舒张,胸廓变大,气球体积变大,肺吸气;当橡皮膜向上运动时,即膈收缩,胸廓变小,气球体积变小,肺呼气。

这一演示实验很形象地解释了由于胸廓变化导致呼吸气的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材中有很多探究实验,在帮助学生理清实验思路,明确探究过程,准备好实验器材之后,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他们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研学过程。

而对于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探究实验,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己进行设计。例如《动物的运动》一节中,运动产生的过程是教学难点。为了攻克这一难点,我自制了骨骼肌牵拉骨运动模型——

由硬纸板、橡皮筋、线和纽扣组成,其中硬纸板模拟骨,橡皮筋模拟骨骼肌,两块骨之间用线相连,模拟关节,纽扣被缝在不同的位置上,可以改变骨骼肌的附着位置,共8组。

我把它带入课堂,让学生借此模型进行分组探究,进而模拟运动产生的过程,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师生互助,共同研学

研学过程是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当学生“研”得不清晰不透彻,甚至有纰漏有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地“帮”,帮助其理清脉络,调整方向,完善思维,完成研学过程。如在进行七下《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尝试一:

对于这一节内容,我知道有两点必须要突破:第一,心脏的结构;第二,血液循环的途径。可是面对书中两幅复杂的图片——心脏解剖图和人体血液循环图,我疑惑了,不管我出示图片还是展示实物模型,总有部分学生会看不懂的,因为七年级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还非常有限。

我在想,能不能将这些结构图化繁为简,变立体为平面,先让学生们分清平面中各部分的结构,再上升到立体的思维和理解中,认识心脏的结构和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

于是,我开始自己做平面图,将心脏的四腔以及与之相连的血管设计在一个平面中,制成一张简单明了的心脏结构图和血液循环图。

上课时,我把这张图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很快掌握了知识,完成了学习的过程,但我们并没有合作和交流。他们更像是在我设定好的思维中思考,并没有更深入的“研”的过程。

于是,我对课堂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尝试二:

依然是上同节课,这次我想让学生们更主动地研学,学会自己思考。

于是,我在七年级某班组建了女生组和男生组2个小组,每组各5人,组长和组员自主选择。每组成员的要求是:各组成员课后一起研学《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材内容,突破心脏的结构和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这两个难点,然后在课堂上呈现各组研学效果。

在展示过程中,男生组的主讲人主要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学生们不能理解,而且主讲人一度语塞,无话可说,教材的重难点没有突破,设计的活动也无人响应和参与,最后不得不终止展示。

女生组情况稍好,通过借助精美的图片和动画,向学生们阐述了心脏的部分结构和血液循环的大体途径,但对于心脏腔室以及各腔室与血管的连接情况,血液循环的具体方向和流程,讲解的并不清楚,看来,只靠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小组的研学,都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所以,就有了第三次尝试。

尝试三:

在另一个班,我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让全班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布置了研学任务后,各小组研学正式开始,而我也开始了各种“帮助”,不仅组内个别指导,还在全班范围内启迪和引导,将学生们的思维从空间引向平面,从复杂走向简单。

果然,有好多小组生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心脏结构图和血液循环图。虽然有些图不完整不完善,甚至不完全正确,但是平面的框架已有,只需要教师辅佐,帮助完善就好。

之后,我在黑板上也画出了自己设计的平面图,同学们对照自己画的图,修修改改,取长补短,进而很轻松地掌握了心脏的结构,也理清了血液循环的途径。

最后,通过师生互助研学,我们实现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应用的灵活

应用环节的本意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则主要包括由现象到本质的概括、事物之间的对比、分析判断和表达交流。

■概括

在生物教学中,面对大量的动植物信息,如何区分类别,并总结归纳各类型动植物的特征,都需要概括,这也是学生在课堂应用环节常用的方法。

■对比

生物知识很庞大,也很细碎。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相似的结构,相近的概念,因此就要求,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时,要学会对比。

■分析和判断

能对生物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是对生物知识灵活应用的一种体现。例如《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节的应用环节,就需要学生对各种动物的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区分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等。

■表达和交流

对生物知识的灵活应用还表现在课上、课后能对生命活动、生物现象、生活常识等提出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看法。

如《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在学习了饮食金字塔和厨房饮食安全之后,我就会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三餐营养情况作出点评,并对家庭饮食卫生状况提出改良意见。反思的真切

反思环节一般是知识同化、探索、发现、结构化和再创造的过程,而对于生物课堂,更多的是学生对生命的认同和自我情感的升华,例如:认识自我,保护环境,对生命的珍惜和思考。

在七下《消化和吸收》学习完毕,我号召同学们写一篇短文《西瓜籽历险记》,有个同学就结合西瓜籽医生的旅程,以第一人称写了这样一首诗:

西瓜籽历险记

王佳文七(1)班

我,自瓜入口,

唾液分解者我的躯体。

我万分痛苦,可我煎熬着,

我的信念支持、驱使着我

——自由!

忽然,酸涩的胃酸袭来,

如同烈火灼烧,

但我定将在烈火中重生!

弯弯曲曲的肠道,

拥挤不堪,臭气冲天,

充斥着黑暗与邪恶,

但我不会同流合污,

因为我看见了我向往的地方

——光明!

看完了“导学”“研学”“应用”“反思”四个环节,你有GET到如何打造一节标准好课的方法?其实,除了这四个环节的把握,我还有一个“终极武器”,那就是一直以来指导着我构造课堂的“帮教育”原则——

“学生的成长无法被替代,最适切的教育活动只能是一种帮助,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帮”——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出现。”

编辑丨李俊萱陈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渗透情感教育-教育论文网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课堂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
校本教研生物小课题
“发现式学习” 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论文
高中生物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