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全门诊体检结果应对大全,绝对值得收藏!

 

【血脂异常】

形成原因

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总热量过高,应酬较多;体力活动过少;就个体而言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防治高血脂和肥胖对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脂肪肝、胆结石的患病率和心脑血管意外有重要意义。

预防建议

1)用低脂、低热、低糖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肥肉、禽类皮、动物内脏、浓肉汤、鱿鱼、鱼籽和蟹黄等,少吃蛋黄,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食物,提倡吃八分饱;

2)持之以恒,坚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有利于降低血脂,减肥,降血压,预防糖尿病和减少血栓形成。有氧运动以运动后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为宜(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方式可选择: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和游泳等各种可坚持的运动,每周不少于五天,每天不少于20-40分钟。

 

【脂肪肝】

病因:

目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多数与肥胖、高脂血症(以甘油三脂增高关系更密切)、糖尿病、肝炎病史及嗜酒有关。

建议:

脂肪肝可双向发展,有效控制或消除上述促发因素,脂肪肝可以改善,因此建议:A、用低脂膳食,治疗高血脂症;B、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C、限酒;D、避免对肝脏有害的药物;E、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明显有效治疗脂肪肝的药物,若肝功能明显异常可选用保肝药物。

 

【超重或肥胖】

概念

体重超重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宣布肥胖为一种

疾病。

危害:

1)寿命缩短:男性肥胖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女性是1.47倍。

2)危害心理健康:影响美观、生活不便,会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3)诱发疾病: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胆结石和癌症、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重要危险因素。也可以引起关节痛、浮肿、活动耐力降低等。

原因(发病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史。

2)不良生活方式:偏爱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睡前或夜间用餐,体力活动少等。

3)年龄因素:男性中年以后,女性绝经期后生理功能减退,代谢减低,体力活动减少,而饮食摄入量未相应减少,造成摄入量超过消耗量而致肥胖。

4)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及心理障碍,可引起食欲亢进,导致肥胖。

5)其他因素:药物、疾病等引起。

预防建议:

非药物治疗

1)认识肥胖症的危害;认识到单纯性肥胖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认识治疗肥胖症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改变生活方式,矫正饮食、行为习惯。

2)控制摄入量,低脂、低热量、低嘌呤、低盐饮食,戒烟限酒。

3)运动治疗,增加体力活动,加强锻炼。

 

【乳腺增生乳腺结节】

形成原因

1)高龄未婚 年龄过大没有结婚或没有生育的女性朋友会比适龄婚育的女性朋友发生的机率高。

2)饮食结构不合理 脂肪蛋白摄入过多,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饮食上结构的不合理都是和导致乳腺结节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3)性生活过稀 性生活对乳房具有调节的作用,如果女性朋友长期的没有性生活的话,有可能会诱发乳腺结节甚至是乳腺癌的发生。

4)长期情绪不良 家庭压力和工作压力过大,精神创伤,人际关系复杂等长期处在不良情绪(焦虑、紧张、不安、易怒等)中就非常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引起雌激素的偏高,黄体酮不足,诱发乳腺结节。

5)恶劣的生活环境 如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

6)产后不哺乳 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同时又有增进母婴关系,还可以减低母亲发生乳腺结节和乳腺癌。

预治建议:

1)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抑郁,烦躁焦怒。

2)平时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少吃辛辣的、油炸的、烧烤的,这些属燥热类的食品。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戒烟酒,清淡饮食。

3)多食含有复合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

4)积极治疗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调,子宫及卵巢炎症。

5)避免人工流产,保持性生活和谐。

6)自查:对于普通女性,乳腺的自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月应该找一个时间平躺或坐下来,用4个手指并拢,平着抚摸自己的乳房,感觉一下有没有哪个部位有异物感,如果摸起来不太平坦,这个位置就可能是长结节的位置。检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乳房的外上方,因为这个部位腺体最多,有45%的乳腺增生会发生在这里。除了外上方较常见外,内上方、内下方、外下方和乳晕处也可以出现增生,必要时可进一步做远红外线乳腺扫描、乳腺彩超检查和钼靶照相等检查;本病病程长,发展缓慢。乳腺癌与本病有可能同时存在,所以每隔半年应复查一次。

7)对局限性乳腺增生者,应在月经后1周至10天内复查,若肿块变软、缩小或消退者可继续观察治疗。若无明显消退者,或观察过程中病情加重者,应进一步检查。若年龄大,肿块周围乳腺增生较明显,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请去专科诊治。对于不能排除癌变的患者,应反复至医院检查,必要时做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慢性宫颈炎症】

定义:

慢性宫颈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可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或者发生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宫颈粘膜形成慢性宫颈炎。长期慢性机械性刺激是导致宫颈炎的主要诱因。病原体主要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和淋球菌、人乳头状瘤病毒等。包括: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粘膜炎。

预防:

1)宫颈炎与宫颈癌有一定的关系,故应积极治疗宫颈炎。

2)育龄妇女和已婚妇女患妇科疾病的比率相当高,即使无妇科病症状最好也能定期妇检。定期妇科检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保证。

3)搞好计划生育,避免计划外妊娠,少做或不做人工流产。产后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4)注意经期卫生,房事前做好清洁。

治疗:

1)药物治疗 阴道冲洗 局部上药。

2)物理治疗 常用激光、冷冻、微波治疗、红外线凝结疗法等。

3)宫颈息肉应行切除术治疗。

4)综合疗法:包括物理、药物等。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在治疗之前应先作子宫颈防癌涂片,目的是排除早期子宫颈癌,以防止耽误治疗。

 

【前列腺增生】

形成原因

前列腺增生多发于年龄较大的人群,有尿急、尿频、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其发生原因由多种病因引起,激素、生长因子、基质与上皮间的相互作用等,比较复杂。不注意饮食、性生活过度、缺少激素、憋尿、久坐、不良的排便习惯、便秘、缺乏锻炼、其它疾病诱发等都会增加罹患前列腺增生的风险。

预防建议:

1)多吃蔬菜。蔬菜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在前列腺增生的保健工作中要注意食用才行。蔬菜富含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叶黄素、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这些成分能够大大的降低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会,因而多吃此类蔬菜和水果,能够对前列腺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

2)不可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耗伤中气,造成无力排尿,容易引起尿潴留。

3)防止受寒。寒冷会加重本病症状,因而患者应注意保暖,尤其是秋末至初春时令。

4)绝对忌酒。酒精会造成前列腺的充血,压迫膀胱颈部位,并有诱发尿潴留的可能。因而,本病患者应绝对忌酒。

5)少食辛辣。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导致器官充血,使前列腺受到压迫,同时还会加重痔疮、便秘的症状,使排尿更加困难。

6)不可憋尿。膀胱在患者憋尿时充盈过度,减弱了肌张力在逼尿时的力度,以致发生排尿困难,容易诱发急性尿潴留。

7)避免久坐。痔疮等症状在久坐中被家中,同时会阴部也会出现充血情况,容易在排尿时发生困难。故而,本病患者应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或者参与一些体育锻炼,能够减轻病痛。

8)白天多饮水 夜间少饮水:白天多饮水能加速排尿,便于尿液对尿路的冲洗,尿液也不容易浓缩成结石。但入睡后,应避免膀胱充盈过度,故要减少夜间的饮水量。

 

【甲状腺结节】

形成原因

甲状腺结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多数为颈部的肿块。

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2)肿瘤性结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瘤、滤泡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癌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3)囊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退行性变和陈旧性出血斑囊性变、甲状腺癌囊性变、先天的甲状舌骨囊肿和第四鳃裂残余导致的囊肿。

4)炎症性结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可以结节形式出现。极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为结核或梅毒所致。

预防建议:

1)甲状腺病的发生多与情志失调有密切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明显减少甲状腺病的发生。

2)预防甲状腺病的有效方法。饮食中的碘元素对甲状腺的影响最大,摄碘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甲状腺病变。碘的缺乏是引发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高原、山区人群的日常饮食往往含碘不足,应以碘化食盐煮菜,沿海地区人群则应控制碘的摄入,是甲状腺结节的预防方法之一。

3)过度劳累。人如果长期过度劳累,势必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加重甲状腺的负担。时间一长,人的甲状腺就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像受到化学刺激或者病菌病毒侵犯时,就非常容易引发病变。所以坚持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是预防甲状腺病的有效方法。

4)远离污染。我们日常居住的环境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外界环境,如空气、土壤、水以及食物中的有害化学物质都会刺激甲状腺。所以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防止环境污染,远离有害化学物质,对于预防甲状腺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肝囊肿、肾囊肿】

应该定期复查,动态观察变化,必要时专科治疗,平时注意不要受外力撞击,以免破裂。

 

【高血压】

诊断标准

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高血压。以非同日多次(二次或以上)复测平均值为依据,偶然一次不能诊断高血压。

危害

患了高血压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可导致脑卒中或冠心病等,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生命。

高血压病存在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现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高”、“三低”。

病因或发病危险因素

1)体重超重或肥胖:体重超重和体重增加过快,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尤其腹型肥胖,同时也是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2)饮酒:长期饮白酒达每天50ml以上,也是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少量饮些红葡萄酒可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3)长期高盐、低镁、低钙、低动物蛋白质饮食;膳食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

4)长期精神紧张或超负荷工作,也是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防治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学会自我保健知识;

2)定期监测:35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要检查一次血压,以利早期发现血压增高,降低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3)预防超重和肥胖,保持理想体重,其中饮食(低盐、高钾、高钙、高动物蛋白质饮食如奶类、豆制品、鱼类、菜果类)、运动疗法(保持规律有氧运动非常重要),运动降压效果最直接;

4)讲究精神卫生;

5)不吸烟;

6)药物治疗原则。

防治建议

本文为“医患家”特约专稿文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地址www.yihj.net。

微信公众订阅号“yihuanjia”/“医患家”。

 

【血脂异常】

形成原因

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总热量过高,应酬较多;体力活动过少;就个体而言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防治高血脂和肥胖对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脂肪肝、胆结石的患病率和心脑血管意外有重要意义。

预防建议

1)用低脂、低热、低糖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肥肉、禽类皮、动物内脏、浓肉汤、鱿鱼、鱼籽和蟹黄等,少吃蛋黄,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食物,提倡吃八分饱;

2)持之以恒,坚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有利于降低血脂,减肥,降血压,预防糖尿病和减少血栓形成。有氧运动以运动后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为宜(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方式可选择: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和游泳等各种可坚持的运动,每周不少于五天,每天不少于20-40分钟。

 

【脂肪肝】

病因:

目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多数与肥胖、高脂血症(以甘油三脂增高关系更密切)、糖尿病、肝炎病史及嗜酒有关。

建议:

脂肪肝可双向发展,有效控制或消除上述促发因素,脂肪肝可以改善,因此建议:A、用低脂膳食,治疗高血脂症;B、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C、限酒;D、避免对肝脏有害的药物;E、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明显有效治疗脂肪肝的药物,若肝功能明显异常可选用保肝药物。

 

【超重或肥胖】

概念

体重超重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宣布肥胖为一种

疾病。

危害:

1)寿命缩短:男性肥胖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女性是1.47倍。

2)危害心理健康:影响美观、生活不便,会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3)诱发疾病: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胆结石和癌症、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重要危险因素。也可以引起关节痛、浮肿、活动耐力降低等。

原因(发病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史。

2)不良生活方式:偏爱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睡前或夜间用餐,体力活动少等。

3)年龄因素:男性中年以后,女性绝经期后生理功能减退,代谢减低,体力活动减少,而饮食摄入量未相应减少,造成摄入量超过消耗量而致肥胖。

4)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及心理障碍,可引起食欲亢进,导致肥胖。

5)其他因素:药物、疾病等引起。

预防建议:

非药物治疗

1)认识肥胖症的危害;认识到单纯性肥胖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认识治疗肥胖症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改变生活方式,矫正饮食、行为习惯。

2)控制摄入量,低脂、低热量、低嘌呤、低盐饮食,戒烟限酒。

3)运动治疗,增加体力活动,加强锻炼。

 

【乳腺增生乳腺结节】

形成原因

1)高龄未婚 年龄过大没有结婚或没有生育的女性朋友会比适龄婚育的女性朋友发生的机率高。

2)饮食结构不合理 脂肪蛋白摄入过多,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饮食上结构的不合理都是和导致乳腺结节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3)性生活过稀 性生活对乳房具有调节的作用,如果女性朋友长期的没有性生活的话,有可能会诱发乳腺结节甚至是乳腺癌的发生。

4)长期情绪不良 家庭压力和工作压力过大,精神创伤,人际关系复杂等长期处在不良情绪(焦虑、紧张、不安、易怒等)中就非常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引起雌激素的偏高,黄体酮不足,诱发乳腺结节。

5)恶劣的生活环境 如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

6)产后不哺乳 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同时又有增进母婴关系,还可以减低母亲发生乳腺结节和乳腺癌。

预治建议:

1)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抑郁,烦躁焦怒。

2)平时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少吃辛辣的、油炸的、烧烤的,这些属燥热类的食品。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戒烟酒,清淡饮食。

3)多食含有复合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

4)积极治疗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调,子宫及卵巢炎症。

5)避免人工流产,保持性生活和谐。

6)自查:对于普通女性,乳腺的自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月应该找一个时间平躺或坐下来,用4个手指并拢,平着抚摸自己的乳房,感觉一下有没有哪个部位有异物感,如果摸起来不太平坦,这个位置就可能是长结节的位置。检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乳房的外上方,因为这个部位腺体最多,有45%的乳腺增生会发生在这里。除了外上方较常见外,内上方、内下方、外下方和乳晕处也可以出现增生,必要时可进一步做远红外线乳腺扫描、乳腺彩超检查和钼靶照相等检查;本病病程长,发展缓慢。乳腺癌与本病有可能同时存在,所以每隔半年应复查一次。

7)对局限性乳腺增生者,应在月经后1周至10天内复查,若肿块变软、缩小或消退者可继续观察治疗。若无明显消退者,或观察过程中病情加重者,应进一步检查。若年龄大,肿块周围乳腺增生较明显,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请去专科诊治。对于不能排除癌变的患者,应反复至医院检查,必要时做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慢性宫颈炎症】

定义:

慢性宫颈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可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或者发生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宫颈粘膜形成慢性宫颈炎。长期慢性机械性刺激是导致宫颈炎的主要诱因。病原体主要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和淋球菌、人乳头状瘤病毒等。包括: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粘膜炎。

预防:

1)宫颈炎与宫颈癌有一定的关系,故应积极治疗宫颈炎。

2)育龄妇女和已婚妇女患妇科疾病的比率相当高,即使无妇科病症状最好也能定期妇检。定期妇科检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保证。

3)搞好计划生育,避免计划外妊娠,少做或不做人工流产。产后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4)注意经期卫生,房事前做好清洁。

治疗:

1)药物治疗 阴道冲洗 局部上药。

2)物理治疗 常用激光、冷冻、微波治疗、红外线凝结疗法等。

3)宫颈息肉应行切除术治疗。

4)综合疗法:包括物理、药物等。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在治疗之前应先作子宫颈防癌涂片,目的是排除早期子宫颈癌,以防止耽误治疗。

 

【前列腺增生】

形成原因

前列腺增生多发于年龄较大的人群,有尿急、尿频、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其发生原因由多种病因引起,激素、生长因子、基质与上皮间的相互作用等,比较复杂。不注意饮食、性生活过度、缺少激素、憋尿、久坐、不良的排便习惯、便秘、缺乏锻炼、其它疾病诱发等都会增加罹患前列腺增生的风险。

预防建议:

1)多吃蔬菜。蔬菜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在前列腺增生的保健工作中要注意食用才行。蔬菜富含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叶黄素、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这些成分能够大大的降低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会,因而多吃此类蔬菜和水果,能够对前列腺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

2)不可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耗伤中气,造成无力排尿,容易引起尿潴留。

3)防止受寒。寒冷会加重本病症状,因而患者应注意保暖,尤其是秋末至初春时令。

4)绝对忌酒。酒精会造成前列腺的充血,压迫膀胱颈部位,并有诱发尿潴留的可能。因而,本病患者应绝对忌酒。

5)少食辛辣。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导致器官充血,使前列腺受到压迫,同时还会加重痔疮、便秘的症状,使排尿更加困难。

6)不可憋尿。膀胱在患者憋尿时充盈过度,减弱了肌张力在逼尿时的力度,以致发生排尿困难,容易诱发急性尿潴留。

7)避免久坐。痔疮等症状在久坐中被家中,同时会阴部也会出现充血情况,容易在排尿时发生困难。故而,本病患者应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或者参与一些体育锻炼,能够减轻病痛。

8)白天多饮水 夜间少饮水:白天多饮水能加速排尿,便于尿液对尿路的冲洗,尿液也不容易浓缩成结石。但入睡后,应避免膀胱充盈过度,故要减少夜间的饮水量。

 

【甲状腺结节】

形成原因

甲状腺结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多数为颈部的肿块。

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2)肿瘤性结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瘤、滤泡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癌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3)囊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退行性变和陈旧性出血斑囊性变、甲状腺癌囊性变、先天的甲状舌骨囊肿和第四鳃裂残余导致的囊肿。

4)炎症性结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可以结节形式出现。极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为结核或梅毒所致。

预防建议:

1)甲状腺病的发生多与情志失调有密切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明显减少甲状腺病的发生。

2)预防甲状腺病的有效方法。饮食中的碘元素对甲状腺的影响最大,摄碘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甲状腺病变。碘的缺乏是引发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高原、山区人群的日常饮食往往含碘不足,应以碘化食盐煮菜,沿海地区人群则应控制碘的摄入,是甲状腺结节的预防方法之一。

3)过度劳累。人如果长期过度劳累,势必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加重甲状腺的负担。时间一长,人的甲状腺就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像受到化学刺激或者病菌病毒侵犯时,就非常容易引发病变。所以坚持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是预防甲状腺病的有效方法。

4)远离污染。我们日常居住的环境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外界环境,如空气、土壤、水以及食物中的有害化学物质都会刺激甲状腺。所以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防止环境污染,远离有害化学物质,对于预防甲状腺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肝囊肿、肾囊肿】

应该定期复查,动态观察变化,必要时专科治疗,平时注意不要受外力撞击,以免破裂。

 

【高血压】

诊断标准

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高血压。以非同日多次(二次或以上)复测平均值为依据,偶然一次不能诊断高血压。

危害

患了高血压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可导致脑卒中或冠心病等,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生命。

高血压病存在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现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高”、“三低”。

病因或发病危险因素

1)体重超重或肥胖:体重超重和体重增加过快,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尤其腹型肥胖,同时也是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2)饮酒:长期饮白酒达每天50ml以上,也是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少量饮些红葡萄酒可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3)长期高盐、低镁、低钙、低动物蛋白质饮食;膳食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

4)长期精神紧张或超负荷工作,也是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防治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学会自我保健知识;

2)定期监测:35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要检查一次血压,以利早期发现血压增高,降低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3)预防超重和肥胖,保持理想体重,其中饮食(低盐、高钾、高钙、高动物蛋白质饮食如奶类、豆制品、鱼类、菜果类)、运动疗法(保持规律有氧运动非常重要),运动降压效果最直接;

4)讲究精神卫生;

5)不吸烟;

6)药物治疗原则。

防治建议

本文为“医患家”特约专稿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节 #乳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 #囊肿
<招妈原创>What?居然会丧失投保资格?
体检查出这15种病,其实基本不用治,纯属自己吓自己
十大健康指标异常警告出炉http
各年龄段体检该查什么?请看这里!
消瘰散用于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皮下囊肿、脂肪肝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