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8斤的书包到底该谁背?孩子独立的3个误区你有中吗

如今,大人帮孩子背书包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但深圳某学校校长却无法接受,在最近曝光的视频中,这位校长站在放学时的校门口,一看到家长帮孩子背书包就上前阻止。


据了解,校方希望孩子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简单道理,他们也相信家长对这个教育方式肯定是支持的。



诚然,校长的说辞合情合理,但仍有很多家长提出抗议,书包这么重,爸妈不帮忙的话孩子多半背不动,可能还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赞同这种教育方式,觉得反对的家长有些夸大其词。毕竟孩子也不是一天到晚背着书包,可能只有从教室到家长车上这段路比较辛苦些吧。


不过,不管是哪方网友,大家都没有否定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必要性,只是对执行方法起了争执而已,那么校长的方式真的能让孩子学会独立吗?


想让娃独立可真不容易



回忆起来,文文妈小时候只能独自背着20斤左右的书包上下学,有些同学为了省事会将部分教材留在教室,那时很少有家长会帮孩子背书包。


有了文文后,我也像现在的家长一样接送她上学回家,偶尔帮她拎拎书包,并没有将它当作一个严重的问题。


但文文爸却总是担心我们太娇惯她,经常提议要带她去登山或露营,希望她能成长为一个坚强有担当的女孩。


出去两次后发现,文文倒也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娇气,完全可以独立背着小书包爬到山顶,中途也没叫人帮忙。


等到旅行归来,我满心欢喜的认为文文肯定成长了,不会再需要爸妈的帮助,下次接她放学时就不帮她背书包了,结果她仍然要求我帮忙,遭拒后还撅着嘴生气了。


我把这事告诉了文文爸,然而他并不相信,因为每次轮到他接孩子放学都是让文文自己背书包的。


这时我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事其实比我们想象得麻烦,孩子会受到环境的激励变得更加独立。


比如参加户外活动时,好胜心能帮助她变得更勇敢。特定的人也能起到类似作用,文文在奶奶和我面前就更娇气些,但在爸爸那里却能展露女汉纸风采,毕竟爸爸更严厉些,也不吃她撒娇耍赖那套。


正如文首新闻中的校长,让孩子自己背书包本是希望他们学会独立不依赖他人,但部分学生可能只是出于敬畏因而选择当面服从,但私底下仍事事依赖家长。看来,让孩子学会独立实在不容易。


与其说教不如改变这3个误区



想让孩子变得独立,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减少援助,不帮他背书包不帮他穿鞋,他自然就会尝试自己完成。


不过育儿环境总有变量,有些孩子个性激烈,会用大哭大闹抵抗独立成长,有些长辈又太过宠溺,令爸妈的育儿策略难以施展。如果能让孩子主动变得更独立、更自主,肯定要比家长每天说教效果更好哦。


独立性不只有做家务




之前一个朋友在微信上跟我抱怨,10岁的儿子至今连衣服都不会叠,一让他做点什么事就抱怨累。我问她孩子除了正常上学外还有别的事情吗?


她说儿子每周还要上两次钢琴班,但练习强度不大,根本没有他说得这么累。最后我询问了孩子对钢琴的态度,朋友无奈表示,儿子并不爱钢琴,但她相信兴趣可以培养出来。


聊到这里,我大致明白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母亲强迫孩子学钢琴本身就在消耗他的耐心和意志力,此时再逼他做不喜欢的家务劳动,很容易形成心理疲劳,不是孩子不独立,只是他失去了独立决定生活方式的权利,当独立的乐趣消失,只剩种种责任(比如做家务)时,实在无法激发他们想要独立的欲望。


很多家长只把自己做家务、自己赚钱当作独立性的主要表现,这当然没什么错,只是思想独立、人格独立也同样重要,如果剥夺掉孩子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权,只希望他在家务上独立,想想都觉得很疲惫啊。


允许孩子失败犯错



阻止孩子追求独立性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家长对错误的容忍度不够高。比如家长做家务时跟孩子说“你在旁边玩,别给我添乱”,这么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干预只会产生负面效果,就更加不想参与到家务活中来了。


文文其实也是个小捣蛋,让她帮忙洗个菜可以把厨房搞成鱼塘,但我还是坚持让她帮忙,虽然这样我变得更忙了,但育儿之路本来就没有捷径,如果为了图省事就拿手机打发孩子,将来要承担的代价可能更多。


不要用独立掩盖自私




文文爸特别爱强调独立自强,每次文文碰到不会做的手工找他帮忙时,都会得到“你是大孩子了,要自己想办法”的答复,到最后我都看不下去了,私下里埋怨他:“明明是你自己懒不想动,非要把责任全推到孩子身上。”


老实说,这样的家长还真不是少数,打着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名义,实则是想减少育儿责任。可别以为孩子看不出你懒,时间久了他也会像家长那样,用放弃代替努力,用语言代替行动。我问文文爸:“要是以后你老的走不动了,文文也跟你说要自己想办法哦,到时你可怎么办呢?”文文爸这时才重新思考起亲子间的义务关系来。

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记得之前那段走红网络的日本小学生10元午餐视频吗?在视频中的日本小学里,孩子们需要自己种植部分食材,还需要负责午餐的抬饭和打饭、吃完后的餐具回收、空牛奶盒整理等工作。与这种工作量相比,独立背书包简直不值一提。



在德国,做家务居然被写进了法律条文,孩子从6岁起必须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规定还很细致地写明了不同年龄段要承担的劳动量,比如6至10岁时,只要偶尔帮爸妈扫扫地、洗洗碗就够了,但到了16岁,还要负责洗汽车、整理花园。如果孩子拒绝执行,家长有权将他告上法庭,法官也会督促孩子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美国,很多孩子18岁后需要自己打工赚大学学费。看过《生活大爆炸》的人想必知道,物理学家莱纳德到30多岁时还在还大学学费贷款,当然这与美国很多大学学费偏高也有一定关系,不过家长们可以做到袖手旁观而不是拿出养老钱帮孩子还贷,立场也算很明确了。


各国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也无法断言孰优孰劣,但培养孩子独立性仍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本文来源:父母堂(askjane)聚中外百位专家解育儿难题,提供线上父母微课堂,每天播送宝宝原创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
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7个小妙招!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毁孩子的这句话可别再说了
想预测孩子能否成功?看孩子愿不愿意做家务就知道!
一个孩子的“独立”,是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