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律诗讲义提纲》
  诗词讲义
格律诗讲义提纲
鞭石良人 辑录
一、中华诗发展系统示意图
二、诗歌名称的由来
三、格律诗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的范畴
1、狭义:指“诗中三昧”,即“押韵、平仄、对仗”三大要素在诗词中运用的规律和格式。(属于技术,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亦即“启蒙”的问题)
2、广义:除三大要素外,还包括诗词章法、创作技巧、语言运用、继承创新、诗词风格及阅读欣赏等。(属于艺术,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亦即“入门”的问题)
(二)、诗的格律
1、格律:格指格式;律指规定和法度,亦即规律。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历来有“为诗不易”之说。
2、格律诗在唐代叫“近体诗”、“今体诗”,它与古诗有区别。
(1)、区别: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
(2)、类别:①五律:五言八句。律有八句,分“首、额、颈、尾”四联。
②七律:七言八句。下同。
③五绝:五言四句。绝有四句,分“首、尾”二联。
④七绝:七言四句。下同。
⑤五言排律:五言多句。除“首、尾”二联外,中间联句不限。
⑥七言排律:七言多句。下同。
3、押韵
(1)、韵与诗俱来
①押韵:古代叫“叶(xie)韵”,是相和、相应之意。
②押韵,开始于殷周时期的民歌。
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押下平声“十一尤”韵。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即押上平声“五微”韵。
按:本人认为押韵开始于殷周时期以前的原始猎歌,这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载之“断
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指鸟兽之类的猎物)”之《弹歌》得到佐证!
③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唱词鼓词、打油诗及快板书等,无不押韵,故统称为“韵文”。是韵文就得押韵,不押韵即非韵文。
④押韵是格律诗词的音乐美,属听觉艺术。由于处于句末,故称“韵脚”。其作用在于:
A、具有和谐的前呼后应、回环往复之感。
B、能稳定、收住全诗。
C、使层次、段落分明。
D、定调。
E、便于抒情。
F、便于取景(艺术境界)。
(2)、什么是韵
①、韵的含义:韵是指汉字拼音字母中的韵母。
②、押韵:指韵母相同、相近的字相押(即相应)。
刘勰《文心雕龙》云:“异音相从谓之和(声母),同声相应谓之韵(韵母)。”
声母在前,韵母在后,二者结合即产生字音。字音在汉语中分为四声:
A、古代汉语:平声(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北方)。
B、现代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附录:现代汉语口诀:
阴平高而平,(阴平由5至5,属“高而平”叫“高平调”或“55调”)
阳平往下升,(阳平由3至5,从中间“往上升”,叫“中升调”或“35调”)
上声先降后升有拐弯,(上声由2至1再至4,“先降后升”,叫“降升调”或“214调”)
去声高处往下冲。(去声由5至1,从最高降至最低,“高处往下冲”,叫“高降调”或“51调”)
⊙“四声声调示意图”(略)
⊙现代汉语四声读法
歌谣如下:
张大嘴巴āāā,(阴平)
听不清楚ááá?(阳平)
大吃一惊ǎǎǎ!(上声)
乌鸦唱歌ààà。(去声)
⊙古代汉语四声读法
《康熙字典》口诀如下: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C、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古代汉语:强调声调长度,注重平长仄短。
⊙现代汉语:强调声调高度,注重抑扬顿挫。
(3)、韵的分部
①有关韵书及韵部的变化
⊙现代汉语拼音表有三十五个韵母。
⊙《诗韵新编》有十八韵部。
⊙《十三辙》有十三韵部。
⊙古诗韵有三十个平声韵部。
⊙南朝沈约等平上去入四声(古诗进入律诗)。
⊙隋朝陆法言《切韵》有206韵,至南宋刘渊等改为107韵,因其是平
水人,故将其韵称为“平水韵”。至元朝阴时夫又改为106韵,亦即现行《诗
韵》。
按:韵部目录(略)
②、押韵的几个特点
A、格律诗一律押平韵,不能押仄韵。(与古风、词、曲不同)
B、格律诗须一韵到底,不能中途换韵。(古风可换韵)
C、格律诗押韵位置,除首句可押可不押外,韵都押在偶句上。(柏梁体
句句押韵、杂诗隔句或数句押韵)
(4)、怎样用韵
①、选韵
A、宽韵和窄韵(险韵)。
B、《十三辙》分韵为三级
⊙洪亮级:江阳辙、中东辙、言前辙、人辰辙、发花辙(均为宽韵)
⊙柔和级:怀来辙、油求辙(字少、常用)、梭坡辙(宽)
⊙细微级:灰堆辙、乜斜辙(窄韵)、姑苏辙(字少、常用)、一七辙(宽)
②、韵的性质
字有意义、颜色、声音,作诗时应结合心境选韵。
③、押韵形式
这里指韵脚的语法结构。具体形式有三:
A、单音韵:亦叫一字韵,如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双音韵:亦啊二字韵,即用双音词或双音词组押韵。如贺知章《咏柳》:“不知细柳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多音韵:亦叫三字韵,如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④、限韵和步韵(次韵)
A、限韵是古代科举考试时用的一种方法。韵字限定,顺序亦不能颠倒。
B、步韵也叫“次韵”,一般都是和诗。具体有三形式:
⊙和诗不一定步原韵,内容上也可以互相酬唱。如贾至《早朝大明宫》、杜甫《和贾舍人早朝》。
⊙步对方诗词原韵,顺序亦不颠倒。
⊙步对方诗词原韵,顺序可颠倒,这种形式叫“依韵”。
⊙步对方诗词韵部,不一定用其韵字,这种形式叫“用韵”。
⑤、不能“出韵”、“重韵”、“重音”
⊙出韵也叫落韵、失韵、走韵、犯韵,即用了不属同一韵部的字(通押的除外)。
⊙重韵即在诗里用了相同的字押韵。
以上二种都是诗人的大忌。
⊙重音即用音同字不同的字押韵,严格的诗人也要避免。
⑥、善于用韵书
4、平仄
平仄是格律诗三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它是区别于其它诗的主要特征。毛泽东云:“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所谓“平仄”,即把汉语发音的四声,根据诗词需要分为平仄二类。
①、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式
A、四种基本句式可分为二大类,即:平起式、仄起式。首句头二字是平声的叫平起式;是仄声的叫仄起式。首句最后一字是仄声不押韵的叫不入韵式;押韵的叫入韵式。(图示略)五七言律绝,均按此分。故五七言律绝有16种基本句式。
B、格律式的平仄有五个规律:
⊙句中,两字或一字为一个节奏,这是汉语本身特点构成的。节奏间两平两仄是相间的,否则就会出现拗句。所谓就是不符合两平两仄相间的句式,就要改或救。
⊙ 句间,两句为一联,上联叫出句,下联叫对句,出句与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即下句的平对上句的仄,或下句的仄对上句的平,否则叫失对。
⊙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平仄是相粘的,否则叫失粘。但也有宁可失粘也不失对的。如顺风调、阳关体、折腰体等,这在初、盛唐时有出现,中、晚唐时己很少见,宋以后无人作此体。
⊙句尾,句尾三字有平有仄,而平与平、仄与仄是相连的,不是相间的。如有相间即是古风句式,但于律诗则是特殊句式。
⊙ 韵脚处,除第一句可平可仄外,其它奇句都是仄声,偶句则是平声。
②、拗句与拗救
A、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B、孤平、孤仄、三平、三仄
C、一三五哪些可平可仄
⊙七言:一三五不论的句式只有一种:Θ -- ① ∣ Θ -- ∣
一三不论的句式有二种:① ∣ Θ -- -- ∣ ∣
Θ -- ① ∣ ∣ -- --
一五不论的句式有一种:① ∣-- --  ① ∣ --
⊙五言:一三不论的句式有一种:① ∣Θ -- ∣
三不论的句式有一种:-- --  ① ∣ --
一不论的句式有二种:Θ -- -- ∣ ∣
① ∣ ∣-- --
以上句子如果出现拗句,就要救,叫做“拗救”,方法有三:
⊙本句救:朱庆余《南湖》: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拗句)波飞(救)夕阳。本句救后变格。
⊙对句救:卢弼《塞上》:少妇不(拗句)知归未得,朝朝应(救)上望夫山。这种句式本可不救,救后格式亦是不变。另如韦应物《滁洲西涧》:春潮带雨晚(拗句)来急,野渡无人舟(救)自横。本句救后变格。
⊙兼救:既救本句,又救上句。如苏轼《新城道中》: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D、拗救须注意以下三点:
⊙用平救仄,不能用仄救平。
⊙只能在本句或对句相救,不能粘句相救
⊙五言句第三字救第一字,七言句第五字救第三字。
③、怎样为自己的诗定格。
A、体裁问题:根据题材选择体裁。
B、格律问题:入律的实践过程有三:
⊙以自己最喜爱的句子为基础,确定平仄式。
⊙以全诗多数合律句确定平仄式。
⊙用句子中一个关键词,放在符合平仄的位置上,再搭配其它词。
5、对仗
对仗是诗词中最直观的形式美,与句式结构同属视觉艺术。它与听觉艺术的平仄、押韵(音乐美),构成诗词完整的格律美。
对仗与现代汉语中的对偶句相似,但对仗必须以平仄相对为基础。
(1)、对仗的内容
A、修辞方面:词性相同或相近的词才能对仗。
B、语法方面:结构相同或相近才能对仗。
(2)、对仗的位置
A、律诗的对仗位置在颔联、颈联上。
B、律诗对仗的一般要求:
首联突兀不凡,颔联平和舒展,颈联抑扬峻拔,尾联余韵悠远。
C、绝句的对仗位置不限:
首联对仗的称为“对起散结”
尾联对仗的称为“散起对结”
全对仗的称为“对起对结”
全不对仗的称为“散起散结”
D、排律的对仗位置,除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外,中间各联一律要对仗。
(3)、对仗的形式
A、工对:指词性、语法、句式结构都很工整,而两联句式结构又不相同,称为正格。
B、宽对:指句中主要成份对仗即可。
C、流水对:指把一句话用对仗的方法分两句说完。
D、借对:亦叫假对,有借意、借音二种。
E、省略:语法成份的省略。
F、倒装:语法上、词序上(倒韵、反韵)
(4)、对仗的作用
A、字音的平仄相对与字义的词性相对合拍,构成律诗的平仄律、对仗律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视觉上的形式美,给律诗增加了审美因素。
B、对仗句在律诗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离开诗而单独使用和存在。
(5)、对仗应注意的事项
A、不能合掌。要避免合掌,中间二联,须有一景一情、一事一理之法。
B、两联之间句式上不能相同。
C、要避免重字、同音字(叠字格除外)。
6、诗的句式与语法特点
诗的句式在语法结构上,有如下四个特点:
(1)、基本上是由一个双音词或双音词组作为一个节奏单位。
(2)、诗词里的节奏(音乐)单位和意义(语言)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
(3)、多音词和多音词组常常需要跨节奏,以求得句式上的统一。
(4)、五七言律绝的尾三字有很强的独立性。五言诗尾三字与前面两个字分为二个大节奏(两部分);七言诗尾三字与前面四个字分为二个大节奏(两部分)这是格律诗在句式结构上的一大特点。
按:七言律绝不能出现二一二二的句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知识大全
《怎样才能写好诗》(上)
如何写好仄韵格律诗
吃透这三字,格律诗再无秘密
传统诗词理论学习
对仗的句子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