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团建德市委:构建“青雁归巢”全周期人才引育体系 变“归巢”为“归潮”

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也是杭州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建德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提出要打造“浙西人才发展新高地”的战略部署,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集聚效益,扭转本土大学生外流现状,实现在外建德籍学子精准联系和服务,团建德市委围绕大学生启航(高中)、远航(大学)、归航(就业、创业)三个阶段,创新推出“青雁归巢”全周期人才引育体系。今年,该项工作在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团中央通报表扬,返乡实践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建德籍大学生回巢就业创业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

健全体制,规划谋今思远

突出组织引领,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成立由团建德市委领衔的“青雁归巢”行动工作专班,全市36家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一对一”联系高校和学子平台,搭建“政府+高校+学子平台”联动的组织网络。强化系统思维,加强市镇联动、部门协同,坚持“每周一报”“每月排名”“双月督查”“每季亮榜”,分步实施、分层推进、分解到人。

突出体系支撑,细化阶段营造“新格局”。梳理“青雁归巢”全周期人才引育体系,对学子服务载体进行整合和深化。充分考虑高中、就(创)业等不同阶段的学子需求,统筹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围绕启航(高中)、远航(大学)、归航(就业、创业)三个阶段,分别制定引育机制,涵盖政治、科技、公益等多领域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51项,实现建德籍学子成长成才全过程动态跟踪服务。设计前辈领航、乡情联系、平台搭建等特色服务,搭建高校学子联盟、学子工作站、海外引才工作站等校地校企沟通平台,打造“青雁归巢”应用场景。

突出资源优化,整合赋能激发“新动力”。立足城市定位,突显文旅、农业区域特色产业,以制度性的方式确保返乡学子待遇与地位的提高。如,完善大学生来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侧重在本地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补贴和人才优待上予以扶持“加码”,主动联系政策应享未享人员,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大力发展“创客经济”,系统打造建德籍青年创客大社区。建成杭州首家以“农业”为主题的大学生创业园,新认定大学生见(实)习训练基地29家,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69家。促进“政—学”双向高质量互动,与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形成发展共同体。

思想引领,厚植故乡情怀

突出情感浸润,乡情引导焕发“内动力”。充分把握学子思乡情怀,营造“家乡牵挂、牵挂家乡”的氛围。在高中课程中专门开设“爱家乡”思政课,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中,启发故土情怀。建立学子工作站云阵地,宣传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和成功案例,营造支持鼓励返乡创业的浓厚氛围。打造菁才学子主题活动、“学子看家乡”“星空计划”“启明星”评选等聚才品牌,强化学子本土意识和对家乡的认同感。目前,已开展“古城奇妙夜 青年创意集”嘉年华、“人才夜市+青年交友”等品牌活动26场,参与学子人数5820余人次。

突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提升“影响力”。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人居环境、乡村创业等领域,引导大学生回农村,成立新时代建德故事建德籍学子讲师团,积极宣传建德学子回归创新创业、兴业、就业的典型案例,聘任家乡推广大使12名,选树返乡青年领头雁、发言人,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擦亮“建德农创客”品牌,连续三年举办长三角大学生“农创日”活动,每年新增本地农创客500名。

突出有效覆盖,创新载体强化“渗透力”。壮大线上聚才阵地,加快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引才体系。成立高校学子联盟,调动青年大学生自治积极性,挖掘和储备优质人才,强化资金和制度保障,首次以政策形式明确学子工作站经费(每个工作站每年8000元)。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建立建德籍学子工作站36个,紧密团结在外学子2400人,聘任优秀学生为学子工作站站长,选派40名优秀学子到基层挂职。举办杭州下沙片区建德大学生沙龙、面试大赛、走进博物馆等活动156场,并通过“直播招聘会”“企业开放日”等强化学子工作站纽带作用。

服务为要,坚持引育并重

突出精准发力,摸清底数夯实“基础盘”。为每个大学生打造个人档案,形成实践经历、能力画像、就业岗位匹配、人才政策对接等一档全览,做好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工作区域等调查摸底工作,实现学生从高中到回乡就业的全流程精准服务。供需信息联通互融,开展人才需求调查,畅通企业—学子供需双方沟通渠道。今年,共收集建德籍在外大学生信息1.2万余条,面向建德籍学子开展“青雁归巢”云聘会3场,推荐800余个就业岗位,共吸引378名建德籍学子返乡就业创业。

突出需求牵引,数字支撑拓展“新路径”。创新推出全国首个满足大学生在线兼职需求的“共富竞技场”数字化场景,汇聚工作外包、招聘识才或创新创业需要任务信息,为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待就业和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可在线上完成的兼职、创新设计和赛事项目,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社会化能力不强、兼职风险高、专业技能缺实践、家乡与学子缺联系等问题。目前,首批50个竞技共富场任务分三种难度、六大类型已上线,涉及劳动薪酬56800元。

突出育种蹲苗,精心服务做好“实文章”。设立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一站式专窗,健全市—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出台建德学子委培政策,纵深拓展实习、就业服务功能,构建成熟的大学生社会化能力培养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分类分层次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开展技能建德万名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建德师傅菁英培育、职业技能竞赛等品牌技能培养行动。今年以来,已提供实习、见习岗位720个,收到社会实践投递简历数910余份,吸引1230名大学生返乡开展岗位实习、村社支教、志愿服务等,较去年增加150%。参与职业技能培训5406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10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54人。

编   辑  |  朱桐  中国传媒大学
校   对  |  新媒体小组

统   筹  |  胡同洲

审   定  |  杨振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返家乡 | 青鸟归巢躬实践,扬帆起航踏新程
这个暑假,大学生扮靓“美丽乡村”
简化“粪便治病”!江大学子冲全国金奖!
【亮点】大庆市构筑招才引智“桥头堡”
18年4月:新闻工作站与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建实习基地
“抢”人才,西安“来”真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