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偏头痛针刺更胜一筹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管性头痛,是神经-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的、以反复发作性的一侧或双侧头部暴发性的剧烈痛疼为主症,伴有恶心呕吐、羞明,或延及患侧面肌拘急麻木,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可自行缓解。根据头痛发作前有无先兆症状,将其分为有先兆的偏头痛(典型偏头痛)和没有先兆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或单纯性偏头痛)两种,另外尚有一类临床较少见的特殊类型偏头痛,也称为复杂型偏头痛,是指具有神经功能确失体征的偏头痛。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遗传、内分泌、环境和精神等内外因素有关。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 985.2/10万,年发病率为 79.7/10万。男女之比为 1∶4。  

    偏头痛属于中医的“头痛”;“头风”;“厥头痛”;“头痛”等范畴。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首先提出“头风”的病证,宋代杨士瀛《仁斎直指方》对头风痛的临床症状作了更详细的描述,李东垣《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并明确地指出偏头痛的病名:“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灵枢?营卫生会》有“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之说来强调营气和卫气在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致使营卫不和、气机运行不利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又是气血亏虚或痰浊内生阻于经络使脑海失养而致病是中医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偏头痛治宜调和营卫,通络止痛为大法。取合谷、太冲、液门透中渚、太阳透率谷。令患者取舒适的仰卧位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并将穴位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合谷、太冲各1寸,患者自然握拳,毫针针身与手背平行由液门穴刺入沿第4、5掌骨间透刺向中渚穴,术者左手拇食指将太阳穴局部皮肤自然捏起,右手持毫针针身与颞部平行由太阳穴进针透向率谷穴。合谷、太冲施以平补平泻捻转手法1分钟,液门透中渚施以缓慢的小幅度提插手法,以有麻胀感向臂肘肩部传导为原度(如果针感可上传至头部且有清凉感的话效果最佳),太阳透率谷施以大幅度缓慢捻转手法10次。留针20分钟,期间合谷、太冲加强手法一次其余穴位不做任何操作。起针时太阳穴处需挤出由黑红转至淡红的血。每日一次,连续针刺3次一疗程。方中合谷属多气多血之阳明经,偏于补气、调气;太冲属少气多血之厥阴经,偏于补血、调血。两穴一阳一阴,一气一血,一腑一脏,一升一降,上下相配、阴阳相配能够使气血同调、阴阳同调、脏腑同调。达到调和营卫、祛风解表、宽胸理气、平肝息风、镇静安神、解痉止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之功能。针刺四关穴对脉管的舒缩具有良性的双向性调节作用,既可缓解血管过度收缩,又可抑制血管过度扩张,切合偏头痛患者的关键病理环节。液门和中渚穴均位于手少阳三焦经,该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的关冲穴,沿上肢外侧正中上行,经肩、颈,从耳后直上,经耳上角到耳前,止于眉梢的丝竹空。针刺后可以调三焦经气促使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从而达到解痉止痛之目的。太阳透率谷可以直接刺激穴位所在部位十分丰富的神经,施以大幅度缓慢捻转手法可“以痛止痛”来抑制痛觉冲动的产生,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调整血液循环以增加局部血氧供应,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合谷、太冲、液门、中渚、太阳、率谷协同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治疗偏头痛具有独特的功能和良好的功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刺治疗偏头痛
针刺可疗耳鸣
针灸治疗雷诺病
针灸干预防治老年痴呆症
血管堵了怎么办?偏头痛立竿见影!肝肾同调水针加木针,舒卿教学
足六针使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