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读书】新一年,校长需要看得更深远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新一年,校长需要看得更深远

作者:储朝晖


微信图片_20230122073956.png

    春节期间,校长智库特别策划系列文章,今日作者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

    在一次中外学校交流活动中,外国学生都是即兴发表自己观点,中国学生则是念早已准备好的讲稿。后来主持人灵机一动提了个问题:“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欧洲学生回答:“地球母亲会消失”。中国学生回答:“考试不好会挨骂”,一个小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道:“语文算术一共才考197分,这下可惨了!下次一定要考双百!”

    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我,长时间思考造成如此巨大差别的原因是什么:是学生吗?显然不是。是不同的教育理念以及管理与评价,校长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角色,校长的眼光能看多远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此后,我长时间在与校长的交流中就留心了解校长的眼光,获得一些基本情况:大多数校长看重或能看到的仅是教育之事,很少有校长真正看重、看清、看准、看懂教育之人。很多校长能看到的是红头文件、学生成绩表、工作日程、职级晋升、经费收支、人员安排,却很少看到教师的心态、潜能和发展状况,更不在意学生的成长状态、教育价值、人类的发展大势。大多数校长只看到的自己任内,看不到他身边的教师和学生在他不任校长的时候仍然需要成长、发展、追求幸福,更少考虑师生在该校长任内的学习生活状态对其未来长远学习、生活、职业生涯的作用与价值。

    由此看来,校长能够看多远直接决定着所任学校的办学品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用事先确定好的指标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而取决于每所具体学校的校长观念和眼光,取决于学校的微观环境中的人际生态,取决于教师能否得到尊重、理解、善待与充分发挥,取决于在涉及到学生成长的各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师生间耐心、学识、威严、信任能否细致融合。如果说当下教育存在短视化、功利化的问题,不能像一些人那样把责任仅仅推给家长,管理与评价制度、标准设计不合理是其根源,校长则是决定具体的所任学校是否短视化、功利化的关键当事人。

    一些校长说自己曾经看得较远,受当下学校管理与考核体系左右,不得不越看越近,不得不现实。天长日久,就失去了看远的动力、欲望、意识、能力,就只能看到近处甚至是眼前了,目光越来越短浅。历史发展中确实有这样的影响,古代办学者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均是高瞻远瞩、学识渊博的人,随着学校的形式化、制度化发展,学校主办者的自主权限收缩,更多的职业人而非思想者成为学校主办者。校长则是更加职业化的名称,使用才百余年的历史,1910年前很多学校负责人还称为堂长、监督。

    当学校成为行政下属机构时,校长的职责与权限受到进一步限制,不少校长倾向于将自己认同为行政官员而非专业岗位。专业岗位需要完成从了解情况到分析判定、决策、实行的闭环过程,不能没有深远的专业见识,行政官员的主要履责方式是执行而不需要看得多深远,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校长的看远意识,削弱校长的看远能力。对不少校长的个案分析也显示出他们随着校长任职时间变长看得越来越近越现实的趋势。这成为大量校长看不远的普遍性主因。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至少应该比校内所有师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眼光更远大。但实际的状况并非如此,受选拔与任命体制的局限,现实中确实有不少校长没有校内的一些优秀、经验丰富的教师看得远。面对此情,扩大校内民主、选贤任能应是恰当选择,但依然有一些校长处此状态难以看到、做到,难以保持谦虚态度,难以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时代的前沿,通过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合理规划学校的长远发展,难以集思广益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使得学校进入急功近利之途。

    一个能看得长远的校长,需要看清自己所处的政策环境、体制体系的优劣,自己所使用的学校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标准与方式的优劣,甚至要十分明了其存在的问题,它可能对师生造成伤害之处。心照不宣地用其利,小心谨慎地避其害。校长的眼光有多远,站位有多高,学校发展的起点就有多高,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多切合实际,学校的发展品质就能达到多高。

    学校的专业组织特性与育人功能决定着校长尤其需要在人的成长发展方面看得深远,宏观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站到人类文明前沿;微察学生的成长动态与机理。宏观的深远似乎容易被人认可,微观的深远常被人忽视,常常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准确评价一个学生并因材施教比登天还难。看得远的校长应看得见人类教育史上的高山流水,识别得了真伪、是非、善恶,识破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并加以抵制,避免其借势对师生的伤害。不少有天赋创造力的学生正是在见识短浅的校长所任学校里损失了梦想与创造,丢失了未来与创造奇迹的能力。在这些方面看得远的校长与看得浮浅的校长所在学校景象绝然不同,学校品质与成效也就天壤之别。

    现实中,还有一些校长对应该看到的东西视而不见,对不需要看见的内容却看得十分清晰,甚至于津津乐道。其中有“校长本姓教,无奈去姓钱”的外在因素影响;有个人天性与主观倾向的左右,像那些只看教科书的和习题集的教师那样,长期生活在“井里”,不学习、不思考、不敢想、不敢做,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这种人虽然入职校长,要在教育视域看得更远的可能性更低。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检验自己的人才可能看得越来越远。

    校长有远见,学校才能走得远。看得远一点的校长心中才能生成理想社会,并带领师生为之实现而努力,从而形成一群具有远大抱负的人的共同体。他们更重视公平、正义,而不是斤斤计较于身边的利益和当下的业绩。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师生,就能使老师和学生养成从长远和整体思考、选择与行动的观念,就能更多从各自的天性和终生考虑如何学习,就能有效激发师生的内驱力,带动整个学校和教育走出短视与功利。

    2023年,希望有更多的校长看得更远一点,不需其他分文投入就能使学校的质量和品质获得显著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好校长引领出一所好学校!“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强调的就是学校管理要从细微处入手,让每一件“小事”都成为教育学生和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载体。一要建章立制。学校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师生的每一种行
【引用】教育家校长的可能与可为
人本管理从“挑战”班级公约开始
校长如何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
好校长是好学校的必要条件
校长治校应树立四种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