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读书】肯·罗宾逊: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读书】


肯·罗宾逊: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精彩导读】

    肯·罗宾逊:“改善教育最有力的方法是,投资改善教学环境和优秀教师的地位。如果没有伟大的老师,就不会有伟大的学校。”

    什么样“幸运”的人会找到自己的天赋呢?未来的教育,该如何发展呢?有什么样的创新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TED播放量最高的演讲者,教育家、作家,肯·罗宾逊《让天赋自由》第二期,与大家一起分享。

    —01—

    发现天赋的三个约束


▲图片来源:Julianna Swaney

    找到天赋的障碍就如同三个同心圆,“约束圈”的三个圆圈由内向外分别是:个人、社会和文化。

    个人约束:大多数人都不得不面对自我怀疑和内心恐惧的障碍,这种障碍并不比外部环境小。恐惧也许是你发现天赋过程中最常见的障碍。这些恐惧包括恐惧失败、恐惧不完美、恐惧被人发现自己的理想、恐惧遭到反对、恐惧贫穷以及恐惧未知。

    社会约束: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可能还有你的伴侣和孩子,他们或许对于你的人生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有着强烈的意见。人们可能出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希望主宰别人的生命。你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利益,或者可能导致了他们无法承受的复杂局面。无论是什么原因,阻止你做你热爱的事情,或者阻止你寻求自己的热情的人都可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着挫败感。

    当亲近的人阻止你选择某一种人生时,他们通常认为这么做是为你好。虽然其中存在一些不那么高尚的原因,但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事实上,普通的上班族确实可能比爵士乐小号手有更多的经济保障。但是,如果你没有完成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东西,你很难感觉到自己是完整的。同样,如果让你觉得自我不够完整,那些“为你好”的事情也不是真的对你好。

    为了安全起见,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似乎是顺理成章的,特别是当你对其他选项心存疑虑和恐惧的时候。这样做对于一些人来说,似乎更容易避免冲突,也更容易得到父母、兄弟姐妹或者配偶的支持。另一些人必须摆脱他们的家庭,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才能成为他们必须成为的人。他们选择了更不容易的那条道路,也付出了人际关系问题、紧张的家庭氛围等代价。

    群体并非总是对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父母和家庭对我们的影响都非常强大,但更强大的还包括朋友,尤其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孩子了解应该如何行动,是通过对群体的认同,对群体态度、行为语言和服饰风格的采纳实现的。

    打破规则必然导致我们在群体中赫然独立,所以我们可能会否认自己内心深处的热情,以此跟同龄人保持一致。在学校里,我们可能会掩盖对物理的兴趣,因为别人都觉得它不酷;我们整个下午都在打篮球,虽然自己真正想做的是掌握五种酱汁的做法;我们闭口不提自己喜欢嘻哈,因为一起旅行的人认为喜欢嘻哈是“低俗”的。要想发现自己的天赋,取决于你是否能走出圈子的限制。

    文化约束:如果个体热爱的东西和环境相冲突的话,包括亚文化在内的所有倾向性,都体现着压抑个体找到天赋的限制性系统。有些人出生在一种文化中,最后却适应了另一种文化,因为他们喜欢后一种文化中的情感和生活方式,喜欢让自己成为一个跨文化的人。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文化身份也是通过跟离我们最近的人直接接触形成的,如村庄或是当地社区。而人类历史上的大型运动,如入侵、战争和贸易,都使文化思想得到了传播,这是将不同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社会的主要方式。所有这一切在过去全球通信大发展的200年里,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我们现有的传染行为模式在互联网上会形成巨大的规模,上千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网民的线上第二生命可能影响他们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并被赋予新的虚拟身份和角色。

    寻求你的天赋时,你可能会面临一种或多种限制:个人、社会和文化。最后,问题来了:“你愿意为此付出多大代价?”天赋当然会带来巨大的回报,但你为了这些收获也可能要承担某些强烈的反对意见。

    —02—

    发现天赋,取决于你的态度


▲图片来源:Julianna Swaney

    举出他人发现天赋的例子其实是很冒险的,这些故事可能鼓舞人心,当然也可能令人沮丧。毕竟,这些人在某些方面实在是幸运:他们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擅长于此。

    人们很容易把发现天赋人的好运归结为运气,确实也是如此,很多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都说自己很幸运,就像那些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事情的人常说自己很倒霉一样。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造成了各自人生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别的是我们对于那些事情的态度。运气的想法强有力地解释了,我们的基本态度是如何影响我们发现,或者未能发现天赋的。

    幸运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态度创造了自己的好运气。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他的著作《幸运配方》中,研究了400个非常“幸运”和非常“不幸”的人。怀斯曼发现,那些认为自己很幸运的人们表现出了类似的态度和行为,不幸的人们则往往会表现出相反的特征。

    怀斯曼从中确定了幸运者的四个特点。

    1.幸运的人往往会在最大程度上争取机会。他们尤其擅长创造和发现机会,并为这些机会而努力。

    2.他们往往能有效地听从自己的直觉,并做出能让他们天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发展的努力,比如冥想。

    3.幸运的人往往期待好运,并创造一系列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他们总是处于期待积极结果的状态。

    4.幸运的人有一种能让他们从颓势转向幸运的态度。在不顺利的时候,他们不会让厄运击垮自己,总是能迅速采取行动控制局势。

    让自己接触到新机会的方法之一,就是有意识地在日常情形中产生一些新的看法。这样做可以让一个人看到世界充满可能性,并利用那些他们觉得值得一试的可能性。

    —03—

    斜杠青年


▲图片来源:Julianna Swaney

    专业+业余=“专业余”

    “业余爱好者”(amateu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mator,意思是爱人、忠实的朋友,或者狂热追求某种目标的人。在最原始的释义中,一个业余的人就是有所热爱的人。业余爱好者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酷爱它,而不是以此为生来支付账单。换句话说,真正的业余爱好者是在他们热爱的事情而非工作中找到了自身天赋的人。

    在英国智库Demos的《专业余革命》报告中,查尔斯·利德比特和保罗·米勒强调了一种业余爱好者的崛起:他们的标准越来越高,有时甚至能产生比专业人士更大的突破,所以又被称为“专业余”。他们说“专业余的人是作为业余爱好者来进行活动的,主要驱动力是出于热爱,但是他们也可以达到专业标准,“专业余的人不可能从自己的消遣中获得太多收入,但他们对此的追求充满了专业人士一般的奉献和坚持。”

    比如苏珊·亨德里克森曾经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她从高中退学后成了一名熟练的深潜潜水员,通过自学认识了很多罕见的海洋标本,成为一名昆虫琥珀化石专家,她还是多个领域的探险家和冒险家。1990年,亨德里克森加入了黑山地质研究所在南达科他州的一个考古探险队。在那里,她发现了一些小块骨头,而就是这些骨头让他们找到了迄今为止最大、最完整的一副霸王龙化石,也是目前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雌性霸王龙化石之一。这副骨架化石目前在芝加哥自然博物馆展出,被命名为霸王龙·苏,因为是一名叫苏珊的业余考古学家发现了它。

    在寻找天赋的过程中没有必要放弃其他一切,也没必要每天就只做那一件事。对一些人来说,在他们人生中的某些阶段,让他们抛弃当下的工作或角色,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不太实际的。很多人会以一件事情谋生,然后在生活中创造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另一件事情。有些人选择这样做,是因为它能带来更强烈的意义感;或者还有些人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能将自己热爱的事情作为“副业”。

    —04—

    未来的教育,实现天赋的教育


▲图片来源:Julianna Swaney

    对于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幸福感来说,发现天赋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本应是我们发现天赋的主流途径,但现实中往往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许多教育系统中,这个问题甚至越来越严重,我们该怎么做呢?

    总是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我们努力工作,或者如果上了大学并拿到学位,余生都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时,一个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失业是难以想象的。

    但一个简单的真相是,大学学位的价值已经今非昔比了。一个大学学位曾经是一份好工作的护照。而现在,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也只能算一张签证了。大学学位只能给你提供就业市场的临时通行证。这并不是因为大学学位的标准比以前降低了。这种标准是很难判断的,主要还是因为拥有大学文凭的人更多了。

    在洛杉矶和纽约这样的城市,幼儿园里面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孩子们3岁就要开始接受面试,用以判断他们是不是这块料。想象着那些评委拿着这些孩子的简历,点评着他们迄今为止的成就:“你已经在这个世界存在了快36个月了,这就是你做的吗?你似乎前6个月什么事都没做啊,只是躺着流鼻涕了吧?”

    我很难相信这种对孩子施加太大压力的教育系统能带来什么好处,无论是对孩子本身而言,还是对于他们生存的社会。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地进行教育改革,但在我看来,他们的方式完全是错误的。

   我坚定地认为:改善教育最有力的方法是,投资改善教学环境和优秀教师的地位。如果没有伟大的老师,就不会有伟大的学校。

     鉴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教育不需要改革,它需要的是变革。教育变革的关键在于个性化而非标准化,在于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并让他们实现成就,让学生置身于他们想要学习的环境中,让他们在其中可以自然地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当然,关键还是要接受天赋的核心原则,世界各地教育中最成功、最有活力的创新,都说明了这种方法的真正力量。

    戏剧教育

    在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段,我是在戏剧教育的细分领域工作。我选择这个领域,是因为戏剧带给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它在促进协作、自尊,和跟学校教师一样营造出的那种社区感,总是让我深深地感动。当孩子们相互学习,以及当老师跟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好。当我遇到我的妻子和人生伙伴特里的时候,她在利物浦一个低收入区域的一所小学教戏剧。尽管如此,她所在的学校学生成绩非常优秀。原因很简单,首先,那所学校有一位鼓舞人心且理解孩子的校长,他也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过程;第二,那位校长雇用了像特里这样的老师,这些老师热爱他们教的学科,而且擅长与孩子沟通。

    特里说:“如果戏剧主题是罗马时代考古,我们就会表演尤利乌斯·恺撒的改编版本,学生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到自在。在学校编排话剧,孩子们会变得自信,非常积极地参与表演、缝制服装、搭舞台、写剧本、唱歌和跳舞。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上戏剧课。看着孩子形成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互动很有意思,也很有成就感。

    孩子们以从未有过的方式运用着他们的想象力。那些从来不擅长什么的孩子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发光,坐不住的孩子也不会被逼一直坐着了,有很多孩子发现他们可以表演、搞笑、写东西和辩论,充满自信地加入了这个大组织。他们所有的表现都大幅提高了。我们收到了来自家长的支持,州长也把我们的学校作为典范。”

    教育转型的先行者

    世界各地都有鼓舞人心的教育典型。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瑞吉欧·艾米利亚出现了学前教育的突破,即现在在国际上被称为“瑞吉欧教学法”的模式,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将孩子看作求知好学、足智多谋、充满潜力的个体。课程是以孩子为导向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进行教学。学校的环境也是这种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工具。老师会在房间里放满戏剧陈设、工作桌,以及营造多种能让孩子在其中交流和解决问题、学会有效沟通的环境。

    瑞吉欧学校在艺术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因为他们相信孩子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木偶、戏剧,以及其他艺术形式学习多种“象征性语言”,以人类学习的所有方式来探索他们的才华。学校创始人洛里斯·马拉古齐(LorisMalaguzzi)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

    一个孩子
    有一百种可能
    一个孩子
    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双手
    一百个想法
    一百种思维玩耍,说话的方式
    一百种,总有一百种
    聆听的方法
    惊叹的爱
    一百种
    歌唱和理解带来的愉悦
    一百个世界
    等待探索
    一百个世界
    将被发明
    一百个世界
    值得梦想
    一个孩子
    有一百种语言(比一百的一百还多)
    但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学校和文化
    将我们的手和身体分开
    他们告诉孩子
    不要动手,只管去思考
    不要动脑,只管去行动
    要听,不要说话
    要毫无乐趣地去理解
    爱和奇迹只有在复活节和圣诞节
    他们会告诉孩子
    去吧,探索已知的世界
    一百个世界
    被他们偷走了九十九个
    他们告诉孩子
    工作和玩耍
    现实和幻想
    科学和想象
    天空和大地
    理性和梦想
    都是无法共存的事情
    因此,他们告诉孩子
    一百个世界根本不存在
    孩子们说
    不可能!它们就在那里!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基础教育

    教育的真正挑战就在于赋权给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教师,以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动机。天赋的每一个核心概念和原则都会对教育的主要方面产生影响,就具体做法而言:

    第一,我们需要消除现有的学科等级结构。让某些学科凌驾其他学科之上,只会强化工业时代的过时假设,而且违背了多样性的原则。有太多学生的天赋在读书期间被边缘化甚至忽略了,而艺术、科学、人文、体育、语言和数学对学生的成长都是一样重要的。

    第二,我们需要质疑整个“学科”的概念。几代人以来,我们形成了艺术、科学、人文,以及其他学科相互区分的理念。事实是,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艺术中也包含有伟大的技巧和客观性,就像科学的核心也充满了激情和直觉一样。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鸿沟的观念也违反了动态性的原则。学校的课程系统不应该基于相互割裂的单门学科,而是要基于跨学科的肥沃土壤,比如数学不仅仅是要学会一系列公式,而且要学习复杂的思维模式、实践技能和概念。数学是一门学科,也可以说它是一系列学科,戏剧、艺术和技术等学科也是如此。只有多学科的想法才能让跨学科的课表流动起来,充满活力。

    第三,课程应该是个性化的。学习发生在个体的思维和灵魂中,而不是多项选择题的数据库里。学习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如果我们感兴趣的是人们的天赋,这一点就更为重要。而当前的教育过程并不考虑个人的学习风格和天赋,也因此破坏了个性化的原则。

    太多的教育改革运动都把老师排除在外了,而世界上最成功的系统表明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他们对师资进行了大量投入,原因在于:人的最大成功是有人能赏识他的天赋,理解他的挑战和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导师在许多人生命中意义重大的原因。好老师总是明白,他们的真正使命不是教授学科,而是教育学生。指导和培训是教育这个生命系统中的重要动力。

    未来的教育不应是标准化的,而应该是订制化的。我们需要的教育不是提倡集体思维和“去个性化”的教育,而是培养真正具有深度和活力的各种人才的教育。未来的教育必须是能实现天赋的。


    (来源:《让天赋自由》[英]肯·罗宾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天赋自由!
是谁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
TED演讲:让天赋自由丨肯·罗宾逊
好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跳出问题看本质!
未来教育的6大趋势,你准备好了吗?
肯·罗宾逊:教育不能是“工厂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