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清事物的本质,道的本质是内容,德的表象是形式,二者密不可分

在老子的逻辑里,我们做事需要遵循大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孔”是大、非常的意思。诸葛亮,字孔明,孔明也就是非常明亮之义,而“孔德”,即大“德”,是非同一般的“德”。

在这里,我们必须搞清楚老子所说的“德”是什么意思。

在老子的思想中,“德”指的是万事万物从“道”那里获得存在的条件,是事物的禀赋和本性。这样一来,“德”便成为道的表现形式。一个事物的存在,一个人做事是不是符合道的要求,人们直接看不出来,而是通过德来认识、把握和判断。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是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合而成的。老子在这部书中,不仅讲“道”,还讲“德”。“德”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才被第一次提出。

《道德经》虽然全书只有5162个字,但这个“道”字就出现了73次,可以说是反复说明。

大德的表现是唯道是从,而不是唯命是从。道这个名称,是人为的抽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重现,以及再认识的理性升华。虽然没有实体可见,但它来源于物象,其中有具体的物象实体可言。

道是我们人脑深远的思考和苦思冥想出来的抽象概念啊!它其中包括了精微的物质。物质却是真实可见的,即便有些物种现已不复存在,但它留下的信息如痕迹等,是可以认知它曾存在过。从当今上溯远古,道这个名称具有永恒的普遍指导意义。我们依靠它,就能洞悉, 甚至就能推论万物的始终。我是怎样知晓万事万物的古今未来的呢?就是凭借道来认识的。

概括而言,道的本质是内容,而德的表象是形式,二者密不可分。

道是形而上的东西,是虚空的。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能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的存在。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言行,它是我们人类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打个比方来说,谁也不知道虚空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没有见过,但是当有了实物之后,我们就能够知道虚空的样子了。这就像拿一只玻璃杯子,刚刚开始的时候,这只杯子的里面是空的,什么也没有。如果我们之后放进去一些水,那么杯子里就有水了,就不是空的了。这样,我们借杯子了解了“有”和“无”、“空”和“不空”的概念。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杯子,“没有”和“虚空”这些形象,也就永远无法搞清。

道本来是无法说清楚的,因为说得清楚的道就不是道了。这就像我刚才说的拿一只杯子,这只杯子里面是空的,什么也没有,如果放一些水,那么就有了,就不是空的了。当我们将杯子打碎了,也就没有空的存在了,但是在另外的杯子中还是有空的存在,我们依然可以从中了解到无的样子。

其实,这就是道的存在方式,道就在杯子中盛着,只不过就像装满水的杯子一样,从远处透过杯子,一般人看不出有水的存在。一旦杯子打碎了,我们看到的只有水。同样地,道又去哪里了呢?我们依然无从知晓。然而这水就是道的体现,就是道的载体,它虽然有形却无形,它虽然有质却无边。这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是道,它流成何形,就是何状。如果说水是道在世上的体现,那么德就是道在我们人类身上的表露。所以说,“道”是“德”的根本 ,“德”是“道”的显现。

我们知道,水在地上流动是随着地形的变化,不断变化着向下流淌的。那么德就是唯道的命令而从,它只跟随在道的左右,永不叛变。

我们知道,大道是无言无为的,所以大德的表现方式也是无言无为的。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我们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能够理解我们。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道术统一的理论,有点晦涩难懂。所以,我根据这一说法,总结出,我们个人具体践行道术统一的做法。

大自然的雄伟与壮美,起源于其基本程式永恒不变地在每一细微之处的成功运作。管理学中有一句“成功在于细节”之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无空虚点”,它的意思是,“道”做事是没有空虚之处的,也就是在任何细微之处都能做到完美无缺。在任何一个细节上都体现出了精确、高效、协作与完美的极致,这就是大道的“德”,即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德。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意思是,任何孔隙中容纳的德,唯有大道才能做得到。例如生命体的每一个细胞,是生命最基本的单元,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可是在这么小的区域内却可以同时进行约2000个化学反应,各个反应之间互不串位,且与整个身体的运行要求密切配合,所以说,做好了每一个细胞内的细微小事,才有生命运转的壮观大事。

同样地,一个人的品质最容易从琐碎的小事上反映出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即,天下困难之事,必须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圣人始终不做大事(只做好各种小事),故能够做成大事。所以人生要想成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是一大忌,必须养成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无论思想上,还是生活上的细琐小事)的良好习惯。

学术界一派观点认为老子的“道”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这种观点有待商榷。我们的观点是倾向于“道”具有物质性的这种意见。因为老子说了“道之为物”,又说“道”中有物、有象、有精,这显然不属于观念性,而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

此外,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

“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谁都知道“有”有用,却不知道“无”更有用。无为之大道,是我们看不见的,但被“道”支配着的“德”却是可以看见的。

到此时,老子再次为我们讲述了大道的概念:大道是恍恍惚惚、似有似无的。然而就是在这种恍惚之中却有一种形象存在着,那就是宇宙的大形象。在这种恍惚中还有一种物质在流转,那就是大气在流动。这个大形象和大气在恍惚中存在着,它们是那样的幽暗深远,虽然无法寻到它们,但是其中却有一种极其精致微小的物质真实地存在着,而那正是事物的本质。

这一本质已经超出人类的认识范围,但是我们能够感知到它们的存在,并依靠我们的意识来证实这一点。就好像地球自转,我们每天早上看到日出,傍晚看到日落一样,我们从这种宇宙的规律中取得了信息,从而感知到大道的存在对我们人类的影响。

德与大道相融,相贯通,像道一样恍恍惚惚、幽暗深远。德对于我们而言,是品格,是德行,也是成功者所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大德与大道相互的交融,构建了道德体系的根本,从而反映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个例子来说,为商之道就在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叱咤商场的同时,以诚为本,外圆内方,从而赢得良好的商业信誉,广交天下朋友,这不正是大德的体现吗?

这也正是老子为我们讲述《道德经》的根本意义,领会了这一点是了解了道与德的本质,对我们了解世界 ,了解宇宙起着决定作用,对我们的行为,处世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这里说的是“德”,而老子这里说的是“孔德”,孔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具备“孔德”之人,“惟道是从”,他做什么事情,完全是依循着“道”的。

老子接着描述了“道”的状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这种东西,是恍恍惚惚的。然而,“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道”虽然很恍惚,但是其中又有着形象和物体。“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深远而又暗昧,但是其中蕴含着精微之气,也就是说,“道”是很精微的,而这种精微之气又是极为真实的,它是值得验证的。这就很直白地说出了“道”的客观真实性,它虽然恍惚莫测,但却并非虚妄,而是一种实在,是可以相信的。

老子这里讲述的“道”的永恒性和可信性的观点,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会思想,会发问。但凡有一点思想的人,在某个时候,某个环境总会发问,我们为什么活着,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人从出生到死亡,也就几十年的时间,一切的努力、一切的追求、一切的积累有什么意义呢?相对子蜉蝣夏花,人的生命是长久的,但相对于地球宇宙,人的生命也时极其短暂的,所以很容易产生没有价值和意义的空虚感。

而老子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的由来,也是有所归依的,人的生命来自于道,是道推动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赋予人某种使命并要求人去完成它,并且,人终重还要回归到道那里去。这样一来,人的生命便有了价值和意义,有了由来和归宿。因为道是实在的、永恒的,人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因此有了终极的意义。由此,我们便可以摆脱空虚感,使生命充实起来。

孔子虽然一生坎坷,但我们明显感觉到,孔子的人生是自信和从容的。他曾经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之所以如此地自信,因为他对自己的生命以及生命的本质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合道”的。在他看来,仅仅“合道”是不够的,最重要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用老子的话说,也就是随便按照自己心里所想的那样去做,都能“惟道是从”。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境界,圣人修养到了七十岁方能达到,可见其得来不易。

在抵达这样的境界之前,人们在做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想着,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怎样做才合乎规矩。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做得很好,但那是在自己有意识的控制之下去努力做好的。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呢,是在丝毫没有偏正之虑,完全不必去想如何才能避免犯错的情形下自然就做得很好的。

这种境界,便是老子所说的“孔德”。“道”需要修,“德”同样也需要修。修德的最高境界是“孔德”,修道最终目的是“惟道是从”,二者殊途同归。

老子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阅”,在这里是认识的意思;“众”,指的是万物;“甫”,等同于“父”字,此处指的是开始之义。这句话是说,从古到今,它的名字不会废除,根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开始。

“其名不去”,是一种非常微妙的说法,“道”的名字是不会落空的,应当怎样来理解呢?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绝对的“名”,是不可说出来的,而既然说出了“道”之名,那么“道”也即“非常名”,如果是“非常名”,又如何会“不去”,会永远都存在呢?其实,“道”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它是不可以命名的,但是老子感悟到了它的存在,就需要将它表达出来,故而,勉强地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道”。在第二十五章,老子就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从古到今,“道”都是一直存在着的,并且还将永恒地存在下去,而从“道”着眼,进行窥探,就可以察知万物的起源。下面的一句设问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凭借什么知道万物开始时候的状态呢?就凭借这个。这个,指的就是“道”。

这里,又体现出老子思想的追本溯源的性质。“道”,是什么?是“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母”,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所在。它上下绵延无限的时间,纵横覆盖无垠的空间,天地万物,亘古而今,没有什么是可以脱离“道”而存在的,“道”就是整个世界的总的依归。

掌握了“道”,有什么用处呢?它可以令我们知道事物发展和运行的规律,令我们知道万事万物的起源之所在。老子从道的高度,指导我们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只要抓住本质,认清事情的发展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自然不难找到解决的办法。

如何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呢?老子说了,“道之为物”,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循着这样的思路,就可以发现事物的本质。老子所揭示的把握事物本质的途径是,首先观察事物的表象,其次是搞清事物具体是什么,经过理性的分析,认识事物的特征,进而抽象出事物本质。也就是说,要从事物的表层现象着手,纵深发展,在经过理性的剖析之后,发现存在于现象之后的深一层的事物本质。其意与“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路相似。

当然,认清事物本质的目的是为了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事情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鲁仲连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士,以能言善辩著称,而与其他辩士的夸夸其谈不同,鲁仲连将辩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到一起,绝不空谈名物。

公元前258年,秦国围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魏王闻知,派遣大将晋鄙率军火速驰援赵国。但是秦昭襄王致信于魏王,威胁说如若魏国救援赵国,就先行攻取魏国。魏王慑于秦国的威势,又动摇了救赵的决心,命令晋鄙暂且按兵不动。又派出辛垣衍秘密潜入邯郸,想通过赵相平原君赵胜说服赵孝成王一起尊秦为帝,以屈辱换和平,从而解除邯郸的燃眉之急。平原君当然不想尊秦为帝,可邯郸势危,一时无可奈何。

这时,适逢游学于赵国的鲁仲连求见。鲁仲连对平原君和辛垣衍直陈厉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乃虎狼之国的本质,并且表明了自己宁愿赴死也决不屈辱事秦的坚定意志。在鲁仲连的慷慨陈词之下,平原君和辛垣衍都放弃了尊秦为帝的打算。不久之后,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邯郸之围得解。

在这个事件中,无论是魏王君臣还是赵王君臣,都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所做出的应对之策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鲁仲连则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通过“象”与“物”把握“精”与“信”,深刻认识到:秦国不断征伐六国的最终目的是兼并天下,小恩小惠不但不能阻止其侵略的步伐反而会激发其更加贪婪的虎狼之心。割让给秦国国土,以及交给秦国财物,甚至是尊奉给秦王的名号,都会化为秦国再次征伐的有利条件。

鲁仲连一语中的,惊醒两国君臣。他们才联起手来,合力抗击暴秦,获得了喘息的时机。鲁仲连真是具有高度智慧的得道之士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生而不有,是谓玄德
顺道而行才能成大德,有大德方能成大事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51
老子:做事合乎于道,做人合乎于德
《道德经》导读(二十二)——道经 · 第22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