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巧用阅读期待,促进阅读水平

巧用阅读期待,促进阅读水平

阅读期待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对文本产生的一种期待心理和期待视野;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巧用阅读期待,让学生感受课堂阅读乐趣;活用阅读期待,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真正地让学生喜欢阅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巧妙导入新课,唤起阅读期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语言。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草原的早晨》一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一篇写景的课文,由于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本身的认识能力就有限,加上草原的生活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学生缺乏这方面感性认识。如何一开始就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草原的美丽与热闹呢?我是这样导入课文的:

课堂伊始,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时播放歌词中所唱到的辽阔草原的画面:彩蝶纷飞鸟儿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看完后,教师用赞美的语气朗诵描绘草原的歌词,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也会由衷地发出赞叹:草原上的景色真美啊!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引入课题:你们到过草原吗?想去草原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草原的课文《草原的早晨》。

在优美动听的歌曲声中欣赏那一望无际的辽阔大草原,学生会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打动。教师饱含激情的朗诵会进一步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阅读之前,学生的情绪已被吸引,他们会带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去阅读课文,去体会草原的独特风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

二、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阅读期待

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只注意那些直接感兴趣的东西,特别是能引起他们好奇的东西。同时,儿童的记忆以无意识记忆为主,记忆受到情绪状态影响明显。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时地给学生一种惊奇,引起他们的欢欣、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促使他们进入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在喜悦的积极情感之中获得知识。

如教《女娲补天》,我先由学生自己看过或听过的神话故事谈起,再提出有趣的问题:“人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理解和想象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课文给了我们的答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回答问题”。有效的问题情境立刻撩拨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兴致勃勃地翻开课文认真地阅读起来,边读边思,有的还在书里写写划划。几分钟后,很多学生举手争着回答问题,课堂上充满着浓浓的求知欲望。平时,我喜欢把与课文有关的感人资料,如写作背景、作者感人的事迹等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并对课文的某个人、某件事、某个情节、细节产生兴趣时再提出整体阅读课文的相关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走入文本的兴趣。引人入胜的故事对小学生有巧妙把阅读的问题化为学生的日常生活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做法。如教《故宫博物院》一文,老师通常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作者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哪些地方?”这样的问题在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上效果一般。我们转变一下思路来设计问题:“假如你和老师一起到故宫游览,老师已先行来到太和门,你如何从天安门到太和门与老师会合?具体的路线该怎样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驱动下,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下学生迫不及待的翻书读书,在文本中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寻找到方法后两眼发光,急于抢在别人之前回答问题的情境。莫大的吸引力,巧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重组教材信息  激活阅读期待

现代教育思想提倡轻结论,重过程,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自己主宰学习的认识过程,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发现和归纳、总结。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实践、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一位老师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首先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明白少年以螳螂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到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并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老师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找到直接叙述“螳螂捕蝉”故事的段落读通、读懂,联系故事理解少年说的寓意深刻的话。再以“少年仅仅只在向吴王讲述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前后文联系起来读、议。最后理解寓意,评议人物。以一两个问题带动了全篇的解读,问题覆盖面大、穿透力强,摒弃了“烦琐问答”,变多个问题的单向思考为一个问题的多向探究,刺激了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充分引发了阅读期待——因为,凭他们的认知基础能够预测少年不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希望快点在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找到验证预测的“证据”。可以想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时有新的发现。

四、创设留白空间  萌发阅读期待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空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中,就创设了“伫立在长安街上,一月的寒风刺痛了人们的心,望着周总理的灵车缓缓前行,人们思绪万千,人们不禁会想起什么?想一想人群中有没有与周总理接触过的人,被周总理关怀过的人,比如说小杨眉,比如说那位图书管理员,比如说那位清洁工人等等”这样的一个个情境,让学生进行阅读。有学生这样写道:“总理,您就这样走了,就这样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您操劳了一辈子,为党为人民付出了一生的血汗,您用您温暖的手救济了多少贫困的农民,您用您慈爱的话语让困难中的人们学会了坚强。您还记得吗?那一个寒冬,我不小心从山坡上滚下来,摔伤了腿,是您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坚定地说了一句:“救百姓要紧!”也许您帮助过的人太多太多了,不曾记得我是哪一位,但我却依然记得您,记得您为我们做的一切,虽然您离去了,但我会将您的故事告诉我的子孙,告诉我的曾子孙,告诉他们我们有您这样的好总理。”

教学中,老师正是通过巧妙利用课文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留白处放飞思绪,才使学生走进文本,始终保持了较强的阅读期待。

五、允许个性差异,调整阅读期待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阅读期待”的千差万别,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期待统一定势。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阅读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有关。即使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篇课文的感悟也会有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才能保持良好的阅读期待。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一文,就这仅五百字的文章,似乎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却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开篇作者写道: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读到这段话时,一般学生能读出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在一起很快乐。感悟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会往深层次想象,能读出一番景象来——一个天天唱,一个日日听,唱得快乐,听得开心。这份相信相守,这份对彼此间快乐时光的分享,成为鸟儿和树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这就是学生的个性差异,正因为学生的这些差异,才保持了他们的阅读期待,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当然,这种个体的需求,不仅仅表现在多元的解读上。由于学生性别的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阅读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如班上男孩子对科技方面的知识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一本本《探索奥秘》《十万个为什么》让他们爱不释手。因此,在学习科普类文章的时候,老师把机会垂青于男孩子,让他们一吐为快,把自己丰厚的科技知识结合课文展示出来。而女孩子喜欢读文质兼美、情节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在学习《走进童话》这一单元时,让女孩子们发挥细腻的专长,聊聊童话中的人物,谈谈童话语言的特点以及表述方式。女孩子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在分享中得到了极大的阅读满足

总之,阅读期待作为阅读教学研究的切入口,旨在服务于阅读教学,努力构建有效的阅读教学课堂。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位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多种方法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位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多种方法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论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导作用(共3021字)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及策略
如何构建好高效课堂
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策略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