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就是改变?心理学专家:2点分析爱人心理,教你5个改变流程

朱身勇说爱人能不能改变

很多人在闹离婚的时候,常常会提一个问题,这个老公或这个老婆到底能不能改变呢?

当男人提出离婚了,女人不肯离,她会说:以前都是我做的不好,我一定改。男人会担心,老婆的脾气、性格、思维真的能改吗?

当女人提出离婚的时候,男人不肯离婚,他也说,我一定改,一定要和小三断,女人也担心,狗改不了吃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想要离开的人,和想要挽救的人,心态会不一样。

想要离开的人认为,我对你感到绝望透了,不相信你会调整了。

想要挽救的人认为,我一定会改,一定会变。

事实上,没有人会相信对方真的会改变,如果要改变,早就改变了。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创伤、需求、匮乏是不一样的,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你要改,我不相信,你不改,没办法跟你在一起。

夫妻总是处在这种僵化的状态下。

那么,人会不会变化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人一定是会发生变化。

人的变化取决于恰当的时机、受到的压力、承受的痛苦、改变自己的意志等几个方面,以及他改变的时候,你给的信任、支持、鼓励和肯定。

首先,一个人最先改变的是思维和认知。

我以前辅导的一个案例,女方说,她对婆婆很不好,老公要她一起去婆婆家吃饭,她就是不去,她认为她跟婆婆的关系不重要。

她的这种行为和做法,对老公没有伤害,对老公也没有什么不好。

虽然夫妻关系是核心关系,亲子关系是中层的关系,婆媳关系是外围的关系,但我们中国人的家庭关系太紧密,婆媳关系还是很举足轻重的。

所以,她老公说,我妈对我来说很重要,尽管我不愿和她住一起,但是逢年过节我要去看她,你不去看,就是对我不尊重,就是不想这段婚姻继续下去,我们离婚。

当这样的压力下,女人开始动摇自己原来的理念,我真的要这样对待他妈妈吗?我是否要做一些妥协?这时,她的认知就会一点点动摇,就会做一些调整。

认知层面是最容易动摇的,但是能否固化认知,要看行为。

当行为和认知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就会难受,就无法坚定的做这件事情。

如果你做这件事情,不会难受,那么行为就容易固化。

当然,行为和认知有时候会脱节,行为太快了认知受不了。

比如,有些女人刚开始不接受口爱,认为不干净,可是当她意识到,口爱对她老公来说很需要,那她就会慢慢做一些调整,但不能太快,这时候需要鼓励,需要时间,行为才能真正调整。

行为有偶发性行为和持续性行为。

西方人研究,21天可以让行为固化,形成习惯。

但在中国,需要49天才能形成习惯,因为中国人比较顽固,固执,接受新的东西没这么快,需要时间。

西方人平均的自我认同感比较强的,他们活得洒脱,而大多数中国人自我认同感不强,会认为调整行为就是彻底否定自己。所有,我们的调整需要时间和过程。

其次,人最大最难调整的是,对矛盾冲突的应激反应。

矛盾冲突常常来源于他的创伤,他在父母婚姻里的创伤,他在父母婚姻里的习得,他看到的婚姻模式、沟通模式、危机处理模式、夫妻关系的位置模式、家庭能量流动的模式等等。

他有创伤,他就有渴望。

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对他的教养,尤其是童年期的教养,父母没有给他安全、稳定、持续性、温暖和积极响应,那么,他自我认同和安全感会产生问题,他与外界的态度会产生问题。

让他做调整,就比较难。一个长期被否定的人,爱人也经常否定他。那么,让他调整,他根本无法调整,也许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仇恨。

如果你过去否定了他,如果没有对这些否定作重新解释、重新定义,那么,在他大脑里,他的防御机制已经激发了,你要让他调整,恐怕很难。

人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需要按照理以下几个流程:

第一,重现那些矛盾冲突,重现受到的痛苦,也接通对方在矛盾冲突中的痛苦,要去疗愈。不做疗愈,只是通过高压或者离婚,对方很难真正调整。

第二,从认知的层面,重新理解他,接纳他,重新看待他的调整,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讨好你。

第三,行为层面上小步快走,是最好的。

第四,要有比较好的反馈机制。一个人能否调整,取决于爱人的反馈机制,没有良好的反馈机制,无法真正调整。

如果调整之后,给到的反馈是正向的、积极的、满足的、满意的,那么,他的行为才能继续。

第五,形成常规模型,即常规的互动模式,常规的心理机制,常规的反馈机制。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真正发生改变。

这个过程,与其说是改变,不如说是疗愈和学习。人能不能改变,取决于你采用的方法,以及你找谁来协助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分钟读完:《不再害羞》
惊吓可能发生的主要层面:
第二十八讲 防御机制总述、情感隔离
浅论歌曲讨论在心理治疗中的意义
【精彩回顾】赵旭东 李鸣 方新做咨询| 杨凤池 王浩威点评,你也在吗?
法与情、理关系辨识(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