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阿米巴不一定适合中国企业

阿米巴是一套非常好的模式,他起源于日本京瓷创始人韬盛和夫的管理思想。在全球企业管理领域享誉盛名。但是阿米巴经营不一定适合中国企业。为什么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正睿金涛教授三赴日本进行了深入学习与研究,总结最核心的原因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中国不适合阿米巴原因一:体制层面的不同

中国的体制和日本存在很大不同。阿米巴的精髓就是两句话叫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但是,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利益共享是可以的,责任共担,部分人也是可以的,但是很多人是不可以的。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形式是招工难,就业机会多。哪里轻松就会去哪里而不是哪里压力大就去哪里。这是人性,同样一个公司一个地方压力大点,一个地方压力小点,肯定选择压力小的,压力大的不想去。还有一些真的是想有所创造和有所人生目标的一些小伙子,90后80后当然也有。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很多都是晚上十点12点大楼依然灯火通明。当然也有,但是很大一部分人,我们要事业也要家庭,我们要健康也要快乐,尤其是90后。

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核心取决于团队的努力。这套模式非常好,但是团队不稳定没有用,在中国的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我们的团队是稳定的吗?制造业的团队目前来讲也不稳定,但是相对于服务行业,相对于轻资产行业,他还算是稳定的。很多写字楼离职率为什么这么高?很多干个一年两年要走人。我们制造业人员流失率高,轻资产和服务行业人员流失率更高。这个人不稳定责任怎么下去。

因为现在就业机会太多了,这不像日本。中国的员工跳一次槽,工资翻翻或者至少涨一半,这就是中国的企业。但是日本企业,这个国家的整个商业环境无形当中形成了一个规律。20岁到30岁、30岁到40岁、40岁到50岁、50岁以上呈现阶梯式递增。在每一阶段区间内跳槽进入另一家企业薪资层级要从头开始,所以日本的体制他不鼓励员工跳槽。也说明为什么日本公司的员工那么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体制决定的。

另外,对于一个公司的员工来讲,他有三层保障,一对是企业,一个是当地政府,一个是国家。只要是他工龄的每一年,企业里面都有一个为员工退休准备的退休基金。他们是把这一块的利润释放起来的,我们现在很多民营企业是把这块利润分掉的。当然这个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只是说他的体制不一样,第二个当地政府当你60岁,70岁之后,有一笔非常大的退休基金。

在日本假设我们这个时候离职,30几岁跳一次槽,损失就大了。第一,薪资变成从20岁的阶段开始;第二,原有企业的保障没有了。所以说,想让员工稳定,西方有一个管理理念,就是要员工离职的成本高,所以他就不离职。

现在中国的企业,员工离职成本非常低,甚至离职更好,离职还补钱。劳动法就这样规定的,离职的方法也很多。我们的体制是鼓励员工多做选择,日本企业则鼓励你留下。大概率上来说,中国是就业机会多,跳槽成本低,所以我们的员工是不稳定的。这里并非是非判断,本身没有对错好坏,只是分析我们在这样环境下的企业,应该怎么做。

所以说利益共享可以责任共担,压力大了就走人了。你再想的特别好,人家不一定跟你干,这才是核心。而且你会发现企业里越是高层越是既得利益者还好一点,越朝下走越麻烦。因为他整个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这是第一个核心,这是体制的层面。

  中国不适合阿米巴原因二:文化层面的不同

中国不适合阿米巴第二个原因是文化层面的问题,日本的文化鼓励忠诚,日本在整个人的成长上,他一直是鼓励的是这件事情你做不好是你自己的问题,他挑起了你对这件事情的荣誉感。整个的文化体系中,鼓励你忠诚。这也有利于企业内部团队的稳定。

上述从两个方便分析了阿米巴为什么不适合中国企业,其核心在于体制和文化两个层面的环境因素导致,所以说我们企业在设计企业管理模式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结合我们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需要,设计一套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成咨询阿米巴:阿米巴咨询如何提升企业提升竞争力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稻盛和夫和阿米巴,不是你老板那样
管理败局|管理的分化与文化的缺失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核心经营秘术
从申请破产到盈利1800亿,稻盛和夫凭什么拯救日航?| 远读重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