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34)

 

                 第三十四讲   讲于2015年2月1日

任局六脉皆沉,肯定是三阴证,吃六味地黄丸、枸杞还上火,吃桂附更上火了。证明里边还有问题,所以张仲景叫脉证并治。脉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证脉不符时是舍脉还是舍证,这就看你的临床经验了。有的老大夫不问症状只看脉,看到任局的六脉皆陈四逆汤下去就错了,张仲景都没有光看脉。所以说四诊合参才能准确把握病情,这就造成某些人的某些病常年治不好,脉比较沉还是不能补。碰到火神派更麻烦,附子几百克就上去了。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熬夜、喝大酒伤到心肾阳气,体质越差越容易受风寒。还会长期携带,时间长了入里化热专成外面阳明热证,里边太阴少阴不足。很多高血压和糖尿病人都是这样,太阴不足容易引起阳明上的热老是去不掉,太阴脾膏不足阳明火就无制。这就需要阳明太阴同治,不去补太阴脂膏只是清阳明火不行,就会外邪久郁化热了。毕竟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腑,他不会是纯寒的,热量小了就会湿重于热,会舌苔黄腻或白腻微黄、小便黄,可以用大承气汤,小便白证明他没有里阳。热量大了热重于湿,那就会舌苔黄、口气重、大便粘腻不爽。他的脉沉不一定就是阳气不足,有可能是湿热郁闭住脉了,阳气被邪气闭塞住了。并不是真正的少阴证,它是少阴跟太阴和阳明夹杂了,这种病得先清里,把肝胆经的湿热清掉。湿大于热用茵陈五苓散,大肠经有热用承气类的药或者厚朴七物汤。因为只是厚朴都是行气燥湿的,芒硝清理得比较快。

一个又胖又壮、肚子大的病人,脉不太洪大,但里面还是有力量,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泻吧。大承气汤下去后他说别提那个舒服劲儿了,以前都烧心、吐酸水,难受的不行,也是天天喝大酒,应酬较多。他当时误把两天的药量一天喝了,看来我的手还是软,所以该清的时候就得清。他的沉细脉是假象,补了起码是病好不了,不用给他补药,他平常吃的都是肥甘厚腻的大补。现在不是古代那样缺衣少食的,还在都是营养过剩了。很多医生就不敢用泻药,怕泻出问题来,实际上只要是脉证符合了就可以泻。不是三阴证下利清谷了、手脚冰凉了都可以泻,只要有湿热证都可以泻,小便黄有味儿、阴囊潮湿龙胆泻肝可以用啊。肝脉、胃脉,火往上冲头晕眼胀,比较洪大就可以用了,但是像任局这样的肝脉就不洪大,用量小点也是要给他清理。大柴胡汤也可以用,用后观察观察,加上五苓散,还可以用川牛膝、代赭石,合的是镇肝七物汤的思路。再不用脑子就要出问题了,因为胃气上冲是冲脉上冲,容易造成脑出血。大便再干,阳明热气也上冲,脑胀就是脑血管病的先兆。很多脑出血都是在大便的时候发生的,时间长了有朝一日阴不练阳,阳明太燥火气就收不住了,一下冲上去了。肠道清了就不会得脑出血,长期吃阿司匹林绝对不行,吃那东西会破坏血管。调胃承气汤是缓泻,里边的炙甘草可以保护胃气,芒硝可以软坚散结,可以解决大肠里的息肉和肿块。是因为有热老刺激它产生了炎症,就长了肉了,用咸寒的药就散结了。可以隔两天泻一次,热不会泻一次就好,停两天再反复泻。或者用两个方子来回换,一边泻一边补。

第九十四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四十六”。很多人不理解脉阴阳俱停,脉是不能停的。应该是说浮取是阳脉、沉取阴脉,阴阳比较平衡。得太阳病很长那个时间了脉比较平和,相调停、都一样。还有一种说法是脉比较沉,振栗就是颤汗,头发汗之前自己先发冷、哆嗦。然后一身汗出来病就好了。正邪相争摩擦生热,一旦人体热量充足了自己就把病邪赶跑了,这里介绍的是人体自愈的可能。还有一种情况打了半天哆嗦没有汗出,证明正气不旺,可以给他一碗姜汤水或热粥帮助一下。这时如果冷敷或用酒精擦额头、四肢、腋窝、胸口,这做法是不对的,他需要热量的时候你要给他保存热量。在阳明证也要用热敷,也不能用冰块或冰毯,把皮毛闭塞住热量就会出不来。西医的内科书从来不认为受寒会导致生病,有冻伤、冻死但没有冻病。如果脉浮取有但缓弱是正气不足,就好像桂枝汤那个阳浮而阴弱,这种情况就用桂枝汤让他出汗,如果自身解掉更好。沉取比较微弱证明营血不够,长期出汗营阴不够大便会不太好,可以用调胃承气汤等缓泻的方法,这不是阳明证。

第九十五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四十七”。这又翻到桂枝汤上了,荣是阴血,老是汗出营血就亏了。发热是阳脉浮,卫气就偏强,因为有抵抗力。往表上赶才会发烧,它不是阴阳自和的汗,可以汗出而愈。这种汗是营卫之气不能在体表阴阳交合出的汗,卫气去抗邪了,营气不支持,往外边偷着跑掉了。这种人虽然出汗但病赶不出去,不是正气足的阵汗,是在那坐着都出的表虚汗。桂枝汤症有可能是中风,有可能就是自身的营卫不和,没有外界的因素。这一条说的是受风引起来的,要用桂枝汤解决。

第九十六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方四十八。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可能是伤寒也可能是中风,反正是五六天了,就要往里走了。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了,入到阳明就但热不寒了,在太阳的时候就恶寒发热。少阳是半表半里,往里到阳明正气进攻就会发热,在太阳上就发冷。因为少阳经脉循行于胸胁,足少阳胆经从目外眦开始,走额头、耳朵,转过来走身体两侧胁肋。手少阳三焦经走胸胁,所以胸胁胀满是三焦经,非常难受不舒服。胸腺的淋巴比较多,各种腺体都属于淋巴系统。默默就是心情不好,不愿理人,看啥也不顺眼。看饭不想吃,是肝胆的阳气郁住了。因为少阳是胆火,以阳气相火右降归根为顺,往上反逆就影响到君火。所以就会心烦意乱,不愿意听人说话。老觉得不舒服,觉得吐出来才舒服,但是干呕又吐不出来东西。因为病邪没在胃里面,在胃里吐出来就好了,在腹膜、角膜等淋巴系统气机不通了。这四个证就是柴胡汤的主证,一般出现的比较多,有时但见一证便是。

西医是查不出病的,出现这些症状他就让你去查心理去吧,那就是误治了。后面的或然症可能出现可能不出现,上焦不通了光胸中烦,没在中焦上就不呕。入到阳明经就会渴,所以胡希恕老大夫经常用小柴胡加石膏,小柴胡汤能治疗很多大病。从感冒到癌症所有的病都能治,只要符合这个症状,包括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耳炎。上焦、中焦、下焦都说到了,后世的三焦学说就是从小柴胡汤这里来的,胸中是上焦,呕逆是中焦,腹中疼是下焦。胁下痞硬就走两胁了,不但痞满而且还硬,硬了就成肝硬化了、疟疾、酒精肝、脾脏肿大、肝脏肿大。淋巴系统管水液代谢、气水循环,涉及范围非常广,水液代谢不好出现苓桂术甘汤证,水液上逆、寒水克心火就会心下悸。水液代谢失常就会小便不利,水饮在胃中他就不渴了,身上微微发烧或咳嗽都会有。我治疗了一个过敏性紫癜小孩,查血小板没事儿,腿肿、出血、起紫斑还发烧,肝胆脉比较大证明问题在肝胆经,不愿意吃饭。大柴胡汤吃了两天肿就消了,第三天就下床能玩儿了,紫癜也被吸收了。

视频链接:

 

//v.youku.com/v_show/id_XODg1NzE2MzMy.html

石家庄市春江书院是一所公益性国学讲堂,院长刘东亮老师,地址在石家庄市槐安路与红旗大街交叉口东行一百米路南卓达玫瑰园13-1-501,每周五晚上七点半谢志民老师讲书法课,周六下午两点半杜大威、刘东亮老师讲佛学课,周日上午九点王四进老师讲中医内治,周日下午两点半刘东亮老师讲易经风水课,欢迎前来免费学习。春江书院在卓达玫瑰园29-2-101开设电疗及中医门诊,由刘忠义老师、耀智、耀义为大家电疗诊治。每周三下午王四进老师为大家中医内治。欢迎病患者前来就诊或保健理疗。联系电话:刘海峰(耀义),131311230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伤寒汗下之后 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论>条文选录:小便不利服桂枝汤,
【经方1000问专栏】合病合方的大原则和具体方法(第71问—73问)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6)
赵永山伤寒讲义・大柴胡汤
二、太阴外证(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