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枢经第一篇九针十二原之一

  从今天起,我们逐字逐句阅读灵枢经,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认识到古哲的良苦用心和高明智慧。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黄帝问歧伯,我爱万民如子,养百姓面收租税。我同情他们不能自给自足又常常生病,我想让他们不被毒药伤害,不受砭石巨痛,想以微小的针扎时皮肤里,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能够使气血在经脉中畅通无阻,用来达到驱除病邪的目的。

   黄帝说,我想让这种治疗方法传之于后世,阐明它的使用法则,令这种方法永不消匿,永不失传。

  黄帝说,这种针法要简单明白,容易操作,才不会被遗失忘记。这样就必须条理有序,章节清楚。明辨表里关系,还要遵循气血在人体的运行规律。要详细说明各种针具的形状和用途,基于以上考虑,我想编一部针经,记载你这样的神医对针灸的论述。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歧伯回答,请臣按照客观次序,一一道来,使针法纲举目张,形成规范。就如同序数从一数到九一样。我先讲讲用针治病的道理吧。

  用小针治病,陈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进入高明境界很困难。医术粗浅的医生治疗疾病,仅仅通过病人的外表来诊治,医术高明的上医,会根据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气血运行盛大和衰弱的具体情况来诊治。医术精湛的医生,能够确知气血的盛衰,确知邪气积聚的位置和出入的经穴门户。医者如果不能目睹疾病的性质,怎么能够明白疾病的根源,怎么会有正确的治疗方法呢?

  歧伯讲,针剌的微妙之处在于用针的速度,有时必须非常疾速,有时必须特别缓和缓慢。必须掌握徐疾的手法。

  粗浅的医生只知道守着固定的关节穴位对症治疗。而高明的医生,特别注重观察病人经络气机的变化。找到最敏感对症的穴位进行治疗。

  人体气机的变动,总是遵循着经穴的空间位置而变化的,而这种气机的变化是非常清静而细微的。必须细心精查捕捉。当邪气旺盛来到经穴处时,千万不可以迎着使用补法,当邪气衰弱消退的时候,千万不可以追着使用泻法。

  懂得明白经络气机运行道理的医生,能够小心谨慎把握气来去的时机,针对性灵活使用补泻手法。不会有丝毫差失。不懂得这个道理的医生,不能够及时正确使用补泻手法,就如同手握弓箭不知道准确射出一样。

  知道懂得了气血的往来逆顺盛衰,才能正确把握针剌的时期和手法,才能够达到最隹的治疗效果。对于这一点,医术粗浅的医生,无法懂得。只有医术精湛的医生,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气去的时候,经脉是虚弱微小的,这就是气逆。气来的时候,经脉是平稳柔和的,这就是气顺。掌握了气机逆顺的变化现象和规律,就可以大胆的使用针剌来治疗疾病了。

  按照经气循行的方向,向着经气所来的方向针剌,就是泻法。正气怎么能不更加虚弱呢?顺应经气的去路方向针剌,用补法补其不足,正气怎么能够不更加充盈呢?

  无论用泻法迎其来势而泻邪气,还是用补法随其去势而补其正气。要想调和虚实,都要仔细观察气机的变化,加以灵活运用。用心体会其中的奥妙,针剌的道理也就尽在其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灵枢篇】
调经论:经脉永远是最重要的
读《灵枢》:穿越上古轩辕,与黄帝共叙奇妙的针刺之道
第一篇 九针十二原
八正神明论:针刺也要有规律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1)》学习笔记七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